试卷类型:A 卷
2025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地 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富友公社地处越南酒公河三角洲,周边水系环绕,稻作农业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之 前,受洪涝影响,富友公社种植单季稻,水稻生长周期5—6个月。20世纪80年代,育种技术的 进步使得该地水稻生长周期缩至4个月,双季稻逐步普及。2012年,环绕富友公社的高堤建 成,此后富友公社部分耕地可以种植三手稻,但部分耕地仍然只种植双季稻,以追求更高的经济 收入。图1示意富友公社耕地类型分布。据此完成1—2题。
三双季稻田 ■三季稻田 --公社边界
图1
1.推测20世纪80年代之前,富友公社单季稻的主要生长期为
A.2-7 月 B.5—10 月
C.8 月 一 次年1月 D.11 月 一 次年4月
2.2012年之后,富友公社部分耕地仍然只种植双季稻,而非三季稻,主要是为了
A. 抵御洪涝风险 B.降低灌溉成本
C.轮作其他作物 D.修复土壤肥力
【高三地理第1页(共6页)】
城市科是中国区城人口和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发展形式。城市科过度集聚或分散均会 弱化人口集聚效应,关中平原、滇中等部分发展壮大型城市群面临着人口集聚不足的困境。当 城市群内部人口合理集聚时,所产生的规模经济能够催生出集聚效益,有力推动城市科的经济 发展,为城市群的持续繁荣莫定基础。表1为2020年E—Zipf=1.33 标准下19个城市科人口 分布合理性分类及集散方向(表中有未显示数据)表。据此究成3—5题。
表1
集散方向 合理性分类 城市群 数量
合理范围 非常合理(lq-1.33|<0.05) 成渝(0.01)、黔中(0.02)、山西中部(0.03)、辽中南(0.03)、呼包界榆(0.03) S
基本合理(0.05≤lq-1.33|<0.1) 哈长(-0.05) 1
集聚过度 轻度不合理(0.1≤q-1.33<0.3) 宁夏沿黄(0.16)、京津窝(0.16)、天山北坡(0.19)、兰西(0.29) 4
中度不合理(0.3≤q-1.33<0.6) 一 0
重度不合理 (q-1.33≥0.6) 珠三角(0.62) 1
集聚不足 轻度不合理(一0.3中度不合理(一0.6重度不合理 (q-L.33≤-0.6) 一 0
注:各城市群括号内数据为q—1.33的值,除合理范田的城市群外.q—1.33>0 表示城市群集聚过度.q 1.33<0表示城市群集聚不足,且绝对值越大越突出
3.人口合理集聚能产生集聚效益,有力推动城市群经济发展,主要是因为人口合理集聚
A. 可以提高城市土地价格 B.能减少城市环境污染
C. 能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 D.能共享基础设施,可降低成本
4.下列关于城市群人口分布合理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 东部沿海城市群均不合理②基本合理城市群位于中部经济带③长株潭城市群中度不
合理④中部经济带无过度集聚城市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珠三角人口过度集聚的最直接原因是
A. 交通便利,易达性强 B. 生活水平高,人口吸引力强
C. 经济发达,就业岗位多 D.居住环境优美,人口吸引力强
【高三地理第2页(共6页)】
惊以微小的含量伴生在氧化铝矿物之中,在已发现的富练铝土矿中,惊最高含量仅为 0.005%,只能随开采主金属矿床时,在选冶中加以练合回收。中国的练资源储量占全球总储量 的80%,一直以稳定的价格向全珠市场提供金属像,总供给量占全球的90%以上。练被我国列 为战略倘备金属,我四有完整的练产业链。图2示意惊产业链。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在贵州省开发镓资源,最先应配套建设的是
A. 劳动力技能培训机构 B. 采矿技术研发中心
C. 大型水力发电厂 D. 下游产业孵化中心
7.我国政府鼓励发展完整的镓产业链的主要目的是
①增加镓产品总体附加值②增加镓产业就业岗位③降低你产品生产成本④提升镓资 源安全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热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出现在南北纬10°—25°的迎风海岸,降水有手节差异,但干手不明显。 圣卢西亚岛位于加勒比海东部,当地为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降水辛富。 图3示意圣卢西亚岛地理位置,图4示意圣卢西亚岛年内气温、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8—10题。
图3 图4
8.圣卢西亚岛降水主要来源于
A. 东南信风 B. 西 南 季 风
C.东南季风 D.东北信风
【高三地理第3页(共6页)】
9.圣卢西亚岛气温变化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全 年 气 温 较 高 纬 度 B.冬冷夏热气压带季节性移动
C. 全 年 气 温 较 高 吸 流 D.冬冷夏热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0.圣卢西亚岛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因为内陆地区
A. 河湖多,水汽丰密 B. 城市多,热效应强
C. 海拔高,多地形雨 D. 气温高,对流旺盛
白音救包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处于半干平地区,原始林木责源丰富。发源于大 兴安岭最高半的贡格尔河是保护区内的主要河流。水分条件对该区域树木径向生长限制作用 显著。红皮云杉生长李为3-10月,是保护区内树龄较长、树轮边界明显且对水文气候要素响 应敏感的珍责树种。图5为红皮云杉树轮宽度与水文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相关系数>0为正 相关,<0为负相关)统计图(pl1、pl2表示前一年的11月、12月;cl—c10 分别表示当年的1 — 10月),图6为贡格尔河流城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1-13题。
相关系数
降水量/mm 平均气出]150
100
0.2
50
-0.2
-0.6Jpll pl2 cl c2 .3 4 cS c6 c7 e8 e9 cl0
时间 N 5
11.红皮云杉生长季树轮充度与河流径流量的关系是
A. 呈正相关 B.先呈负相关,后呈正相关
C. 呈负相关 D.先呈正相关,后呈负相关
12.气温对红皮云杉生长影响最大的月份是
A.5 月 B.7 月 C.10 月 D.12 月
13.贡格尔河流域的降水特点是
A. 降水集中在冬季 B. 全年降水均匀
C.降水集中在夏季 D. 春秋两季降水最多
珠海航展于2024年11月12日至17日在珠海四际会展中心(22N,114°E) 举行,这是第 十五届中四囚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图7为某参会者在会场面对正上方天空拍摄的释放彩蛋的 场录图。据此宠成14-15题。
14.此日,珠海太阳日出的方位为
A.a B.b
C.c D.d
田7
15.会议期问,珠海
A. 昼短夜长,昼夜差值减小 B. 昼长夜短,昼夜差值减小
C. 昼短夜长,昼夜差值增大 D. 昼长夜短,昼夜差值增大
【高三地理第4页(共6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安微省淮南市因煤而兴,是囚家煤炭开采重镇,采煤塌陷区形成的湖泊王歹棋布。随着 煤炭需求量减少,产业单一的淮南市经济驶向了慢车道。近年来,经过不断探木,淮南市创 造出一条“塌陷区治理十渔光互补”之路,成效显著。图8示意淮南市某采煤塌陷区桩式渔 光互补景观。
图8
(1)说明淮南市煤炭开采带来的主要环境向题。(6分)
(2)指出淮南市采煤坍陷区可大规模发展渔光互补的优势条件。(6分)
(3)简述淮南市转型模式的积极意义。(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瓦尔河为莱菌河下游的分汉河道,航运繁忙,轮船经过易激起较大的波浪。瓦尔河水下多 沙波(河床中泥沙颗粒在流水作用下移动而形成的波状概地貌),给繁忙的水上航线带来干扰。 瓦尔河河口湖差较大,潮流上溯距离较远。为治理河道积沙,当地采用滑动削沙、打顶削沙两 种方式处理沙波,削沙物质堆放在附近弯道河道中,如堆放位置不当,易在堆放位置形成新 的淤积。观测表明,与滑动削沙相比,打顶削沙后沙波顶部高度大幅下降,顶部削平,很快又 接纳新的河沙堆积,且沙波形态稳定,侵位较慢,因此沙波形态恢复校快,削沙效果持续性不 足。图9示意瓦尔河水系,图10示意两种削沙方式。
(a) 打顶削沙
(b)滑动削沙
注:X 表示削沙部位
图9 图10
(1)分析瓦尔河河道沙波中沙粒的主要来源。(6分)
(2)判断河流的凹岸和凸岸中最适合削沙物质堆放的位置,并简述理由。(5分)
【高三地理第5页(共6页)】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河流阶地作为河流系统变迁保留下未的阶梯状地说,记录了区城地貌演化中的构造抬 升、气候变化、古水文等信息。图11为我四贵州高原坛阳盆地某河段河流阶地创面示意田。
图11
(1)说明该河段多级河流阶地的形成原因。(6分)
(2)判断该河段T 阶地堆积物形成时期河流流速的变化,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推测甲处未出现沉积物的原因。(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有学者提出中俄加美高迷铁路规划构想,规划修建一条从中四哈尔滨出发,经俄罗斯楚 科奇半乌、穿过白今海峡至阿拉斯加,再穿过加拿大连接到关国的高途铁路,图12为中俄 加关高铁规划路线图。
* 大
爱属
中国
图12
对修建中俄加美高铁的可行性有人持肯定态度,也有人持怀疑(否定)态度,请表明你的 观点并说明理由。(10分)
【高三地理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80年代之前富友公社单季稻的主要生长期,同时考查学生获取 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2 0世纪80年代之前.该地受洪水影响,只能 在枯水期种植单季稻,11月一次年4月全程在枯水期。故D 选项正确。
2.C【 解析】本题考查2012年之后,富友公杜部分耕地仍然只种植双季稻的主要目的,同时考 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环绕富友公社的高堤建成后,基 本不存在洪涝风险,且在距离河流更近处种植了三季稻:当地为季风水田衣业,周边水系发 达 ·灌溉成本低:部分耕地仍然只种植双季稻 ·在另一季种植其他经济收入更高的作物.以追 求更高的经济收入;修复土壤肥力不是从经济角度出发。故C 选项正确。
3. D【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合理集聚,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解答地理问题的能 力 。人口合理集聚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比如交通、教育、医疗等.能够降低企业 和个人的成本.推动经济发展。故D 选项正确。
4. B【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群人口分布合理性,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解答地理 问题的能力。长株潭城市群属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从表中可以看出其人口分布中度不合理。
③正确:集聚过度城市群有宁夏沿黄、京津冀、天山北坡、兰西和珠三角五个城市群,均不位于 中部经济带.①正确。故B 选项正确。
5.C【 解析】本题考查珠三角人口过度集聚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解答 地理问题的能力。珠 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拥有优越的区位和政策优 势.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工厂、企业多,就业岗位多.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故C 选项正确。更多试题与答案,关注微信公众号:三晋高中指南
6. C【 解析】本题考查资源开发条件,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及解答地理问 题的能力。由图文材料可知.镓属于有色金属,只能随开采主金属矿床时.在选冶中加以综合 回收.属于动力指向性产业。贵州省地处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但缺乏有效开发. 造成电力能源不足 · 限制了工业发展,故需要建设发电厂。故C 选项正确。
7. 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政府发展完整的镓产业链的目的,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 息的能力及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产业链包含了深加工.甚至直达终端产 品 ·这样大大增加了镓产品总体附加值 ·①正确;由材料可知,建立镓产业链可以完善镓产业 体系.减少国际上镓资源“卡脖子”的问题,提升镓资源安全水平.④正确。故D 选项正确。
8. D【 解析】本题考查圣卢西亚岛冬季降水的主要来源,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 能力。由图和材料可知.圣卢西亚岛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属于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受 东北信风控制.信风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故D 选项正确。
9.A 【解析】本题考查圣卢西亚岛气温变化特点及其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的能力。由图可知.圣卢西亚岛纬度较低.太阳辐射终年较强.全年气温较高。故A 选项正 确。
10.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圣卢西亚岛降水空间差异的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 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圣卢西亚岛内陆有高山,高山阻挡海洋气流,形成地形雨,降 水较多。故C 选项正确。
11.A 【解析】本题考查红皮云杉生长季树轮宽度与径流量的关系,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 地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图5.可知红皮云杉树轮宽度与陈水量的相关系数为正值,所以红皮 云杉树轮宽度与当年7月降水量是正相关关系。故A 选项正确。
12. A【 解析】本题考查气温对红皮云杉生长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 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5月平均气温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 · 说明5月平均气温对红皮云杉生 长的影响最大。故A 选项正确。
13. C【 解析】本题考查降水的季节变化,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观察气 候资料图,可以发现贡格尔河流域降水量在6—8月(夏季)明显较多,降水呈现出集中在夏 季的特点。故C 选项正确。
14.C 【解析】本题考查日出方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及解答地理问题 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珠海,11月12日至17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 当天 是朝着上空拍照.结合图中下面是南.可判断左面是东.右面是西。该地日出方位为东南.对 应图中的c。故 C 选项正确。
15.C【 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差值的变化,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及解 答地理问题的能力。11月12日至17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位于北半球的珠海昼短夜长. 且昼夜差值增大。故C 选项正确。
16. (1)地下采煤形成地下采空区 ·导致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煤研石堆放和废水排放 ·导致环境 污染:煤矿开采造成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6 分 )
(2)水域面积较大:水的深度相对较浅:有较为稳定的水源补给。(6分)
(3)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废坑.增加地面利用空间.改善生态环境:相对于煤炭产业 ·光 伏污染小.环境污染得到缓解:引进高科技 ·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 了居民收入:减少煤炭消耗.为实现"碳中和"日标做出贡献。(答出三点.6分
17. (1)莱茵河水流分汉后.莱茵河中部分泥沙进入瓦尔河(2分):河口处潮差大.潮汐作用强。 涨潮流带来泥沙(2分):航线繁忙 · 轮船航行激起波浪侵蚀河岸.河岸坍塌.坍塌物成为沙源 进入河床(2分)。
(2)(接近)凹岸(一侧的河段)(1分)。理由:凹岸水流速度快.侵蚀能力强(2分).能将堆放 的物质搬运到下游,难以在堆放位置形成新的淤积(2分)。
18. (1)地壳稳定期.河流以侧蚀、堆积为主.形成河漫滩:地壳上升期.河流下蚀作用增强.河谷 加深.原来的河漫滩形成高出枯水位的阶地;地壳间歇性多次抬升.形成多级阶地。(6分)
(2)变化:初期流速较小.后增大.再减小。(2分)依据:T: 阶地堆积物由下至上沉积颗粒 由小变大、后乂变小.可推知河流流速初期较小,后增大,再减小。(4分)
(3)甲处在沉积时期可能位于该河段凹岸,遭受侵蚀.没有形成沉积物;也有可能是历史时期 曾经形成了沉积物,后来由于受到河流的侵蚀 ·沉积物消失了。(4分)
19.持肯定态度。理由:对沿线国家来说.该高铁的修建在经济(促进贸易、促进区域经济一体 化)、交通、文化交流、旅游、地缘政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国际合作意愿基础:沿线四 国技术力量雄厚.高铁技术成熟,足以克服建设中的各种障碍和技术难题;沿线四国经济发 达.人口众多,资金雄厚:长期经济效益巨大.旅游收入可观;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可获得从民 众到国家层面的广泛支持;从地缘战略角度看,这条高铁有助于加强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合理即可.答出五点,10分。只答出肯定态度不答理由不得分)
[或持怀疑(否定)态度。理由:该高铁路线经过白令海峡,桥隧建设技术难度大;路程长.资 金需求量大.筹集困难:沿线有许多高山、河流,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勘探周期长:经过高纬 度地区 ·受严寒天气和冻土影响大, 一年可施工工期短;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难 度大:途经多国.难以达成共识.修建协调难度大。(答出五点.10分。只答出否定态度不答 理由不得分)]更多试题与答案,关注微信公众号:三晋高中指南
【解析】本题考查修建中俄加美高铁的可行性,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及 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持肯定态度的理由主要从沿线国家合作意愿、技术可行性、资 金实力、经济效益、民众意愿、地缘战略等方面回答。持否定态度的理由主要从技术难度大、 资金需求量大、勘探周期长、受严寒天气和冻土影响大、沿线生态环境脆弱等方面来回答。
半导体
砷化镓
所一代太阳能也泡
三甲基算
LED
石抽催化 医疗2械
所一代薄膜大阳能电泡
高性能磁材料
田2
铝土
给锌矿 粗 解
精饵 (高纯镶)
氯化镓 四化你
肆合金
硝陂馆
三 乙 基 保
350 30
300- 25
250+ 20
200- 15
150100 10
50 .-5
0 1 2 3 4567 8910'n 12 0
降水量/mm
气温/℃
降水量 气温
月份
14°4
13°40
6112 60°48'
1.0 ■平均气温
降水量 0.6 心径流量
气I℃
4 0 降 水 量
30
20
10
o. -10
-20 234S67891012 月份
A6
0
海拔/m 8757
870
865-
T
860-
T
85SE
850 84sI
日砂泥顾层 呼石层
△
SE
T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