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自然奥秘
光
学
之
科
八下第二单元情境整合设计
学校宣传部将组织“探索自然奥秘”科学实践月活动,通过打卡参与“自然语言传播站”“恐龙科普展”“制作候鸟档案”“地球‘石头记’”四个主题活动让同学们了解自然现象,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之后进行鉴赏小组争霸赛,活动完成后举办“感悟科学精神圆桌分享会”体会科学精神,最后寻找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仿照五篇文章任意一文的写作思路完成习作。
为了使大家全部参与其中,此项活动由8年级同学负责设计,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八下语文第二单元5篇文章,结合所学方法,完成该活动打卡任务。
单元大情境
探
索
自
然
奥
秘
科
学
实
践
周
第一阶段 知识打卡
第二阶段 鉴赏争霸
第三阶段 圆桌分享会
第四阶段 事理我来说
自然语言传播站
恐龙科普展
候鸟档案馆
地球“石头记”
1.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质疑问难。
2.根据文章内容了解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
3.体会科学精神及科学思想,能与同学交流研讨。
学习目标:
情境:
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八年级准备以第二单元五篇文章为范围,以“感悟科学精神”为主题举办一场圆桌分享会,请你积极参与。
分享会流程
一、准备开场白
小文将担任本次圆桌分享会的主持人,这是她写的开场白原稿,请你帮助她补全相关内容。
提示:结合文章内容填写
科学是一门让人发现世界的奇妙与神奇的学科,进入科学的世界,仿佛进入知识的海洋,进入奇妙的王国。
在那里,你可以从花香鸟语中寻找大自然孕育万物的痕迹,可以从龟裂破碎的岩石中感受时间的鬼斧神工,可以从 ,可以从 。
科学,像一座神奇的宫殿,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其中的奥秘;科学,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人们一步步地向它走近。
二、补充科学家资料
A.竺可桢是浙江人,是我国卓越的 学家和 学家,代表作品有《气象学》,其作品《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 说明文。
B.阿西莫夫是 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选自《新疆域》的《恐龙无处不有》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C.《大雁归来》的作者 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他的 表现了对自然的尊重。
D.陶世龙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 ”,其作品《时间的脚印》介绍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及认识这一功能的重要意义。
气象
地理
事理
美
利奥波德
《沙乡年鉴》
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三、推荐科学人物或作品
分享会要求每人介绍具有科学精神的人物或文学作品,请你从下面任选一位人物或作品,结合文章内容,仿照示例补全资料,为分享会做准备。
示例:法布尔
我要推荐:法布尔
他的事迹: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花费了漫长的时间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的习性,遇到困难也没有灰心丧气,最终在他的坚持不懈下完成了著作《昆虫记》。
他的精神:勇于探索、热爱观察。
人物一:竺可桢 作品一:《时间的脚印》
人物二:阿西莫夫 作品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仔细观察
现象入手
质疑解疑
大胆推断
探究
小心求证
结合知识
跨越学科
辩证看待
神
学
精
科
发现、提出问题层面
探究、解决问题层面
《大雁归来》思维导图
迁徙:秋去春归
群居:家庭集会
联合:万年全球
意志坚定
团结友爱
联合观念
爱
尊重生命
热爱自然
和谐相处
神
学
精
科
热爱
保持好奇
探索奥秘
造福世界
四、科学人物分享会
科学人物、科学精神分享会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分值 评委打分
思想内容(35分) 1.思想内容能紧紧围绕主题,观点正确、鲜明,见解独到,内容充实具体,生动感人 (15分)
2.材料真实、典型、新颖,事迹感人、实例生动,反映客观事实,具有普遍意义,体现时代精神 (10分)
3.讲稿结构严谨,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5分)
4.文字简练流畅,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5分)
语言表达(35分) 1.分享者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圆润。 (10分)
2.表达准确、流畅、自然。 (10分)
3.语言技巧处理得当,语速恰当,语气、语调、音量、节奏张弛符合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能熟练表达所讲内容。 (15分)
形象风度(15分) 分享者精神饱满,能较好地运用姿态、动作、手势、表情,表达对讲稿的理解。 (15分)
综合印象(5分) 分享者着装朴素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有风度,富有艺术感染力。 (5分)
现场效果(10分) 分享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号召力,能较好地与听众感情融合在一起,营造良好的演讲效果;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10分)
总计分数
“科学人物、科学精神分享会”评价量表
小结
作业
1. 班委会准备邀请科学研究中心的宋老师做讲座,请你拟写一份邀请函,要求语言得体,格式规范。
2.课外阅读关于科学的名著,体会科学精神。
例:《从一到无穷大》《寂静的春天》
嘉宾邀请函
班委会打算邀请科学研究中心的宋老师来参加本次圆桌分享会,并写了一封邀请函,请你帮助检查并修改。
(1)邀请函中格式有一处错误,请你指出
(2)邀请函中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你修改。
(3)邀请函画线句中有一处语病,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方。
邀请函
尊敬的宋老师:
您好!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激发大家学习科学,我班拟于xx月xx日下午3点在大礼堂举办一场圆桌分享会,诚邀您来参加,请您务必准时到位。
八(5)班班委会
xx年xx月xX日
邀请函的称谓部分“尊敬的宋老师”应该顶格写。
将“请您务必准时到位”改为“期待您的出席”。
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激发大家学习科学的兴趣(或热情)。领会课文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及方法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质疑问难。
2.熟读文章内容,了解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
3.体会科学精神及科学思想,能与同学交流研讨。
4.搜集自己喜欢的科学家故事,总结其科学精神,在课堂上分享。
教学重点:回顾课文,总结概括说明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在听课过程中深入理解科学精神,在学习中落实科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个课段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已有了系统的认识,但各篇课文的总结升华尚未开展,学生缺乏对科学精神的认识。本课段将课文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整合、凝练,对第二单元说明文进行主题上的探讨。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提前让学生课下搜集自己喜欢的科学家的故事,写一篇简短的发言稿:事迹加精神,也可以制作幻灯片等。
(二)情境导入:
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八年级准备以第二单元四篇文章为范围,以 “感悟科学精神”为主题举办一场圆桌分享会,请你积极参与。
(三)圆桌分享会具体实施步骤:
1.准备开场白(3-5min)
小文将担任本次圆桌分享会的主持人,这是她写的开场白原稿,请你根据提示帮助她补全相关内容。
科学是一门让人发现世界的奇妙与神奇的学科,进入科学的世界,仿佛进入知识的海洋,进入奇妙的王国。
在那里,你可以从花香鸟语中寻找大自然孕育万物的痕迹,可以从龟裂破碎的岩石中感受时间的鬼斧神工,可以从 ,可以从 。
科学,像一座神奇的宫殿,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其中的奥秘;科学,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人们一步步地向它走近。(复习环节,学生结合文章填写,无固定答案)
学生活动:开火车或随时点人
2.请补充四位科学家的资料(2min)
A.竺可桢是浙江人,是我国卓越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代表作品有《气象学》其作品《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B.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选自《新疆域》的《恐龙无处不有》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C.《大雁归来》的作者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他的《沙乡年鉴》表现了对自然的尊重。
D.陶世龙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其作品《时间的脚印》介绍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及认识这一功能的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举手发言
3.推荐科学人物或作品
(1)探究精神(10min)
分享会要求每人介绍具有科学精神的人物或文学作品,请你从下面任选一位人物或作品,结合文章内容,仿照示例补全资料,为分享会做准备。
示例:法布尔
我要推荐:法布尔
他的事迹: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花费了漫长的时间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的习性,遇到困难也没有灰心丧气,最终在他的坚持不懈下完成了著作《昆虫记》。
他的精神:勇于探索、热爱观察。
人物一: 竺可桢
人物二: 阿西莫夫
作品一:《时间的脚印》
作品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若学生推荐文章,可结合内容说明文章彰显的科学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总结: 几位作者善于将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地阐明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逻辑周密,说明准确,展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意大利)伽利略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歌德: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的天梯。
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探究精神:仔细观察、现象入手、质疑解疑、大胆推断、小心求证、结合知识、跨越学科、辩证看待。
(2)热爱精神(5min)
有同学注意到老师没有将《大雁归来》打在黑板上。我自有深意。
请同学们将课本打到第42页,齐读“阅读提示”。
利奥波德喜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他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和谐相处。从这种观念出发,作者发现,大雁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还有不少为人类所不及的品性。人不应该伤害他们,而应善待自然。利奥波德看似只是平淡地记录大雁在春天的北归,背后却蕴含着对自然界一切生命形态的温情和尊重。
这就是科学精神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由对大雁的热爱,到孜孜不倦地探索,在环境保护领域做出贡献,造福大雁和更多生物。当然,竺可桢之于气象学,阿西莫夫之于科学知识,陶世龙之于地质学,莫不如此,都离不开对科学的热爱。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4、科学人物分享会(12-13min)
深入认识了课本中的几位科学家,老师听说咱们班有几位同学是科学迷,他们早就迫不及待地想分享自己喜欢的科学家。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几位同学。
“科学人物、科学精神分享会”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分值 评委打分
思想内容(35分) 1.思想内容能紧紧围绕主题,观点正确、鲜明,见解独到,内容充实具体,生动感人 (15分)
2.材料真实、典型、新颖,事迹感人、实例生动,反映客观事实,具有普遍意义,体现时代精神 (10分)
3.讲稿结构严谨,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5分)
4.文字简练流畅,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5分)
语言表达(35分) 1.分享者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圆润。 (10分)
2.表达准确、流畅、自然。 (10分)
3.语言技巧处理得当,语速恰当,语气、语调、音量、节奏张弛符合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能熟练表达所讲内容。 (15分)
形象风度(15分) 分享者精神饱满,能较好地运用姿态、动作、手势、表情,表达对讲稿的理解。 (15分)
综合印象(5分) 分享者着装朴素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有风度,富有艺术感染力。 (5分)
现场效果(10分) 分享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号召力,能较好地与听众感情融合在一起,营造良好的效果;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10分)
总计分数
学生点评、评价表:请同学们根据以上评价量表,对刚才几位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并谈谈你的理由。
5、总结、升华(3-5min)
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可以明白,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科学家他们身上都有同样的品质:勇于探索、观察细致、锲而不舍,时刻保持一颗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去热爱世界,去探索世界,去造福世界。
人类之所以脱颖而出,从低等的生命演化成现在这样,就是有一种探索未知的精神。这就是科学精神,是推动人类前进的精神。科学的一小步即世界的一大步。希望同学们也能够秉持热爱,心向远方,继承、发扬科学精神,在奋斗中成就自我,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出自己的力量!
6、作业布置
1.制作嘉宾邀请函
班委会打算邀请科学研究中心的宋老师来参加本次圆桌分享会,并写了一封邀请函,请你帮助检查并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宋老师:
您好!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激发大家学习科学,我班拟于xx月xx日下午3点在大礼堂举办一场圆桌分享会,诚邀您来参加,请您务必准时到位。
八(5)班班委会
xx年xx月xX日
邀请函中格式有一处错误,请你指出
邀请函的称谓部分“尊敬的宋老师”应该顶格写。
邀请函中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你修改。
将“请您务必准时到位”改为“期待您的出席”。
邀请函画线句中有一处语病,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方。
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激发大家学习科学的兴趣(或热情)。
1. 班委会准备邀请科学研究中心的宋老师做讲座,请你拟写一份邀请函,要求语言得体,格式规范。
2.课外阅读关于科学的名著,体会科学精神。
例:《从一到无穷大》《寂静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