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二单元情境整合设计《领会科学精神》课件(共18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二单元情境整合设计《领会科学精神》课件(共18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1 13:12:38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自然奥秘




八下第二单元情境整合设计
学校宣传部将组织“探索自然奥秘”科学实践月活动,通过打卡参与“自然语言传播站”“恐龙科普展”“制作候鸟档案”“地球‘石头记’”四个主题活动让同学们了解自然现象,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之后进行鉴赏小组争霸赛,活动完成后举办“感悟科学精神圆桌分享会”体会科学精神,最后寻找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仿照五篇文章任意一文的写作思路完成习作。
为了使大家全部参与其中,此项活动由8年级同学负责设计,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八下语文第二单元5篇文章,结合所学方法,完成该活动打卡任务。
单元大情境











第一阶段 知识打卡
第二阶段 鉴赏争霸
第三阶段 圆桌分享会
第四阶段 事理我来说
自然语言传播站
恐龙科普展
候鸟档案馆
地球“石头记”
1.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质疑问难。
2.根据文章内容了解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
3.体会科学精神及科学思想,能与同学交流研讨。
学习目标:
情境:
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八年级准备以第二单元五篇文章为范围,以“感悟科学精神”为主题举办一场圆桌分享会,请你积极参与。
分享会流程
一、准备开场白
小文将担任本次圆桌分享会的主持人,这是她写的开场白原稿,请你帮助她补全相关内容。
提示:结合文章内容填写
科学是一门让人发现世界的奇妙与神奇的学科,进入科学的世界,仿佛进入知识的海洋,进入奇妙的王国。
在那里,你可以从花香鸟语中寻找大自然孕育万物的痕迹,可以从龟裂破碎的岩石中感受时间的鬼斧神工,可以从 ,可以从 。
科学,像一座神奇的宫殿,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其中的奥秘;科学,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人们一步步地向它走近。
二、补充科学家资料
A.竺可桢是浙江人,是我国卓越的 学家和 学家,代表作品有《气象学》,其作品《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 说明文。
B.阿西莫夫是 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选自《新疆域》的《恐龙无处不有》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C.《大雁归来》的作者 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他的 表现了对自然的尊重。
D.陶世龙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 ”,其作品《时间的脚印》介绍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及认识这一功能的重要意义。
气象
地理
事理

利奥波德
《沙乡年鉴》
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三、推荐科学人物或作品
分享会要求每人介绍具有科学精神的人物或文学作品,请你从下面任选一位人物或作品,结合文章内容,仿照示例补全资料,为分享会做准备。
示例:法布尔
我要推荐:法布尔
他的事迹: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花费了漫长的时间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的习性,遇到困难也没有灰心丧气,最终在他的坚持不懈下完成了著作《昆虫记》。
他的精神:勇于探索、热爱观察。
人物一:竺可桢 作品一:《时间的脚印》
人物二:阿西莫夫 作品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仔细观察
现象入手
质疑解疑
大胆推断
探究
小心求证
结合知识
跨越学科
辩证看待




发现、提出问题层面
探究、解决问题层面
《大雁归来》思维导图
迁徙:秋去春归
群居:家庭集会
联合:万年全球
意志坚定
团结友爱
联合观念

尊重生命
热爱自然
和谐相处




热爱
保持好奇
探索奥秘
造福世界
四、科学人物分享会
科学人物、科学精神分享会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分值 评委打分
思想内容(35分) 1.思想内容能紧紧围绕主题,观点正确、鲜明,见解独到,内容充实具体,生动感人 (15分)
2.材料真实、典型、新颖,事迹感人、实例生动,反映客观事实,具有普遍意义,体现时代精神 (10分)
3.讲稿结构严谨,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5分)
4.文字简练流畅,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5分)
语言表达(35分) 1.分享者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圆润。 (10分)
2.表达准确、流畅、自然。 (10分)
3.语言技巧处理得当,语速恰当,语气、语调、音量、节奏张弛符合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能熟练表达所讲内容。 (15分)
形象风度(15分) 分享者精神饱满,能较好地运用姿态、动作、手势、表情,表达对讲稿的理解。 (15分)
综合印象(5分) 分享者着装朴素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有风度,富有艺术感染力。 (5分)
现场效果(10分) 分享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号召力,能较好地与听众感情融合在一起,营造良好的演讲效果;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10分)
总计分数
“科学人物、科学精神分享会”评价量表
小结
作业
1. 班委会准备邀请科学研究中心的宋老师做讲座,请你拟写一份邀请函,要求语言得体,格式规范。
2.课外阅读关于科学的名著,体会科学精神。
例:《从一到无穷大》《寂静的春天》
嘉宾邀请函
班委会打算邀请科学研究中心的宋老师来参加本次圆桌分享会,并写了一封邀请函,请你帮助检查并修改。
(1)邀请函中格式有一处错误,请你指出
(2)邀请函中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你修改。
(3)邀请函画线句中有一处语病,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方。
邀请函
尊敬的宋老师:
您好!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激发大家学习科学,我班拟于xx月xx日下午3点在大礼堂举办一场圆桌分享会,诚邀您来参加,请您务必准时到位。
八(5)班班委会
xx年xx月xX日
邀请函的称谓部分“尊敬的宋老师”应该顶格写。
将“请您务必准时到位”改为“期待您的出席”。
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激发大家学习科学的兴趣(或热情)。领会课文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及方法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质疑问难。
2.熟读文章内容,了解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
3.体会科学精神及科学思想,能与同学交流研讨。
4.搜集自己喜欢的科学家故事,总结其科学精神,在课堂上分享。
教学重点:回顾课文,总结概括说明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在听课过程中深入理解科学精神,在学习中落实科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个课段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已有了系统的认识,但各篇课文的总结升华尚未开展,学生缺乏对科学精神的认识。本课段将课文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整合、凝练,对第二单元说明文进行主题上的探讨。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提前让学生课下搜集自己喜欢的科学家的故事,写一篇简短的发言稿:事迹加精神,也可以制作幻灯片等。
(二)情境导入:
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八年级准备以第二单元四篇文章为范围,以 “感悟科学精神”为主题举办一场圆桌分享会,请你积极参与。
(三)圆桌分享会具体实施步骤:
1.准备开场白(3-5min)
小文将担任本次圆桌分享会的主持人,这是她写的开场白原稿,请你根据提示帮助她补全相关内容。
科学是一门让人发现世界的奇妙与神奇的学科,进入科学的世界,仿佛进入知识的海洋,进入奇妙的王国。
在那里,你可以从花香鸟语中寻找大自然孕育万物的痕迹,可以从龟裂破碎的岩石中感受时间的鬼斧神工,可以从 ,可以从 。
科学,像一座神奇的宫殿,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其中的奥秘;科学,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人们一步步地向它走近。(复习环节,学生结合文章填写,无固定答案)
学生活动:开火车或随时点人
2.请补充四位科学家的资料(2min)
A.竺可桢是浙江人,是我国卓越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代表作品有《气象学》其作品《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B.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选自《新疆域》的《恐龙无处不有》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C.《大雁归来》的作者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他的《沙乡年鉴》表现了对自然的尊重。
D.陶世龙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其作品《时间的脚印》介绍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及认识这一功能的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举手发言
3.推荐科学人物或作品
(1)探究精神(10min)
分享会要求每人介绍具有科学精神的人物或文学作品,请你从下面任选一位人物或作品,结合文章内容,仿照示例补全资料,为分享会做准备。
示例:法布尔
我要推荐:法布尔
他的事迹: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花费了漫长的时间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的习性,遇到困难也没有灰心丧气,最终在他的坚持不懈下完成了著作《昆虫记》。
他的精神:勇于探索、热爱观察。
人物一: 竺可桢
人物二: 阿西莫夫
作品一:《时间的脚印》
作品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若学生推荐文章,可结合内容说明文章彰显的科学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总结: 几位作者善于将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地阐明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逻辑周密,说明准确,展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意大利)伽利略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歌德: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的天梯。
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探究精神:仔细观察、现象入手、质疑解疑、大胆推断、小心求证、结合知识、跨越学科、辩证看待。
(2)热爱精神(5min)
有同学注意到老师没有将《大雁归来》打在黑板上。我自有深意。
请同学们将课本打到第42页,齐读“阅读提示”。
利奥波德喜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他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和谐相处。从这种观念出发,作者发现,大雁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还有不少为人类所不及的品性。人不应该伤害他们,而应善待自然。利奥波德看似只是平淡地记录大雁在春天的北归,背后却蕴含着对自然界一切生命形态的温情和尊重。
这就是科学精神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由对大雁的热爱,到孜孜不倦地探索,在环境保护领域做出贡献,造福大雁和更多生物。当然,竺可桢之于气象学,阿西莫夫之于科学知识,陶世龙之于地质学,莫不如此,都离不开对科学的热爱。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4、科学人物分享会(12-13min)
深入认识了课本中的几位科学家,老师听说咱们班有几位同学是科学迷,他们早就迫不及待地想分享自己喜欢的科学家。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几位同学。
“科学人物、科学精神分享会”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分值 评委打分
思想内容(35分) 1.思想内容能紧紧围绕主题,观点正确、鲜明,见解独到,内容充实具体,生动感人 (15分)
2.材料真实、典型、新颖,事迹感人、实例生动,反映客观事实,具有普遍意义,体现时代精神 (10分)
3.讲稿结构严谨,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5分)
4.文字简练流畅,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5分)
语言表达(35分) 1.分享者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圆润。 (10分)
2.表达准确、流畅、自然。 (10分)
3.语言技巧处理得当,语速恰当,语气、语调、音量、节奏张弛符合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能熟练表达所讲内容。 (15分)
形象风度(15分) 分享者精神饱满,能较好地运用姿态、动作、手势、表情,表达对讲稿的理解。 (15分)
综合印象(5分) 分享者着装朴素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有风度,富有艺术感染力。 (5分)
现场效果(10分) 分享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号召力,能较好地与听众感情融合在一起,营造良好的效果;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10分)
总计分数
学生点评、评价表:请同学们根据以上评价量表,对刚才几位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并谈谈你的理由。
5、总结、升华(3-5min)
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可以明白,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科学家他们身上都有同样的品质:勇于探索、观察细致、锲而不舍,时刻保持一颗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去热爱世界,去探索世界,去造福世界。
人类之所以脱颖而出,从低等的生命演化成现在这样,就是有一种探索未知的精神。这就是科学精神,是推动人类前进的精神。科学的一小步即世界的一大步。希望同学们也能够秉持热爱,心向远方,继承、发扬科学精神,在奋斗中成就自我,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出自己的力量!
6、作业布置
1.制作嘉宾邀请函
班委会打算邀请科学研究中心的宋老师来参加本次圆桌分享会,并写了一封邀请函,请你帮助检查并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宋老师:
您好!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激发大家学习科学,我班拟于xx月xx日下午3点在大礼堂举办一场圆桌分享会,诚邀您来参加,请您务必准时到位。
八(5)班班委会
xx年xx月xX日
邀请函中格式有一处错误,请你指出
邀请函的称谓部分“尊敬的宋老师”应该顶格写。
邀请函中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你修改。
将“请您务必准时到位”改为“期待您的出席”。
邀请函画线句中有一处语病,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方。
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激发大家学习科学的兴趣(或热情)。
1. 班委会准备邀请科学研究中心的宋老师做讲座,请你拟写一份邀请函,要求语言得体,格式规范。
2.课外阅读关于科学的名著,体会科学精神。
例:《从一到无穷大》《寂静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