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怪兽》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美版二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怪兽》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美版二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1-27 18:0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怪兽》教学设计
教师 年级 二年级
教学内容 《怪兽》 学科 美术
教学目标 根据最新2022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怪兽的形象特点,学习古代和现代艺术家运用的夸张、变形、想象、替代等表现手法,能够利用纸袋等多种工具、材料,设计制作富有个性的怪兽。 分小组合作进行表演,通过说说、看看、想想、做做、剪剪贴贴等方式了解、把握怪兽的形象特征,交流创作方法,在创作表现中发展自我个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演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运用观察、欣赏、相互交流、联想、手工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怪兽的特点,学会运用夸张、变形、想象、替代等表现手法进行艺术创作以游戏、故事创编等活动,学生通过大胆地想象创作,用各种动物的局部夸张、变形拼搭出怪兽奇特的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3、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体会艺术带给我们的丰富想象与无穷乐趣,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美,享受设计活动的快乐,激发对艺术设计活动的浓厚兴趣。通过学习活动,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造型表现、欣赏活动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古今中外多种怪兽的解析,学习夸张、变形、想象、替代等创作手法。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教学难点 运用组合等方法进行巧妙地想象怪兽的奇特的形象。
教材分析 《怪兽》一课是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怪兽的观察与了解,使学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以此开阔学生视野,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形成初步的设计和创新意识,感受设计给人们带来的艺术形式美感,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针对该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技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是学会探索及应用, 通过古今怪兽蕴含的传统文化来引导孩子们进行丰富的联想,并能用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对孩子进行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训,让他们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 游戏激趣法、启发谈话法、创设情境法、示范法、欣赏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课件、彩笔、卡纸、蜡笔、胶棒、剪刀(安全剪刀)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看一看] 1.激发兴趣 (1)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边想:视频中你都看到了谁?(课件展示《西游记》片段) 刚我们看到的是什么电视?给你影响最深的人物是谁?那这些人物你认识吗?(出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妖怪图片) 其实这些故事中的妖怪,他们不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而是人们为了某种愿望想象出来,我们可以将这些非人非物的形象,称之为怪兽,瞧,这些怪兽的形象千奇百怪,形态各异,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走进怪兽的世界。 2.板书课题— 怪兽 学生随着课件分别说出孙悟空、猪八戒、牛魔王等角色名字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观察和分析 以学生熟知的动画片引入,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后面与怪兽对比进行铺垫。 以动画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探究怪兽的特点 [赏一赏]1、观察探究:了解龙的来历 同学们,说到怪兽,老师就想到了一个我们熟知的形象,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能遨游在空中和水里,它有着无比的神力,它是谁?龙(出示龙的图片) 2、拼搭分析,比较异同 龙,它真是一个奇怪的家伙,奇怪在哪里呢?可以从它的身体来看它像什么?找找它的局部特征。 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这些部位都是这些动物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身体特征,那谁愿意上来用这些尝试拼贴出一条龙的造型呢?指名上台尝试。 学生了解龙的形象与来历。 学生了解到龙是由很多动物组合而成的,蛇身、鹰爪、鳄鱼脸、鹿角…(学生说教师展示动物局部特征) 学生动手尝试拼贴出一条龙 通过欣赏古代杯子的图片,让学生看到祖先的设计意识和制作水平。
[议一议] 我们的祖先是在蛇身的基础上选取了一些动物的局部特征通过嫁接拼搭的方法创造出了龙的初步外象,那我们把这种局部嫁接拼搭的方法用一个词来表示 (板书:移花接木) 在这基础上我们再对动物的各部位进行,比如说(蛇身变大,鱼尾变大)夸张、简化, (板书:夸张简化) 从而塑造出人们印象中上天入地的中国龙形象。
龙,生有九子,子子不同,而且每一条龙在我们的电影动画中也有这不同的性格, 1.例如《哪咤脑海》中的龙三太子,它就是一个? 2.而西游记中的小白龙呢 小结:大家说得真好。看来怪兽不仅仅外形奇特,它也有着不同的情感、个性,怪兽的想象不但是外形外貌的创造,更是一个新生命的塑造! 学生:蛮横、自私、霸气的龙 唐僧骑的马是一条小白龙,它正直,勇敢。 通过故事的引入,开拓学生的思路,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自我分析,加深理解 那中国古代神话里还有你认识哪些怪兽? 你觉得它是从哪个动物外形演变而来的?你能在它们的身上找找都移花接木了那些部位?或者说是夸张变形了哪些地方? 小结: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其实这些怪兽是人们由现实中的动物、植物、生活用品等在想象的基础上,选取局部的某一特征嫁接拼搭进行组合后,运用夸张变形、增减等手法来创作而成,它们的外形或奇特,或美丽,或飘逸。它们各有各的气质,是真、善、美的化身,也是人们精神追求的寄托。 麒麟、凤凰、玄武……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 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使学生了解移花接木、夸张简化的表现手法,为后面的创作起到铺垫作用。
自主分析 探究结构 那现代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怪兽的形象呢? 每届奥运会、亚运会都会有吉祥物,这些都是也是现代人想象出来的怪兽形象,有的怪异,有的可爱,都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团结、勇敢、拼搏。 我们北京奥运会上的吉祥物,就是由熊猫得到的灵感。 中国亚运会、奥运会吉祥物 学生欣赏分析每届奥运会、亚运会吉祥物特点: 萨拉热窝冬奥会Vucko 洛杉矶奥运会Sam 亚运会—盼盼 夏季奥会—晶晶 冬季奥会—冰墩墩 了解奥运会、亚运会形象特征,象征的奥林匹克精神,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学习夸张、想象、变形的创作手法。 复习、巩固夸张的表现手法,为后面的创作打下基础。
艺术实践体验感受 我们在课堂上剖析了以龙这个怪兽的为例的创作手法,也可以说我们的祖先在一条蛇身上通过移花接木、夸张变形能方法创造出了龙深入人心的怪兽形象,那我们能不能来学学我们祖先,用我们的熟知的动物形象来创造一个新的怪兽形象。 1.作业要求: (1).选择一种动物作为原型,构思出你们心中的怪兽; (2).借助夸张简化、移花接木、有增有减等手法来创作怪兽形象; (3).赋予你们的怪兽一个名字; (4).要求大胆想象,让其形象奇特,出人意料。 2.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材料 3.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开拓思路 学生选择一种动物为原型,借助夸张简化、移花接木、有增有减等手法来创作怪兽形象 借助素材展示,能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拓宽创新思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交流评价 “看了老师和小朋友的作品,你想创作什么样与众不同的怪兽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商量一下。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交流一下?” 2.“真棒!看来每一组小朋友心中都有了新怪兽的雏形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动手来创作了,瞧,动物都已经迫不及待了,你们准备好了吗?请按照小组长的分工,我们一起动手来创作吧!看哪一组能按要求创作出一个完整出色的怪兽,上台展示一下!” 学生汇报小组讨论成果。 教师指导学生创作怪兽,巡回辅导,捕捉学生作业信息,及时反馈。
评价展示 展示学生作品。把自己的作品给别人看看,同时也欣赏别人的作品。 比一比: 展示作品,开始介绍,看谁创造的怪兽形象与众不同?谁的怪兽有种特殊的美感?也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师生共同欣赏、交流、评价 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延伸拓展 通过PK展示,我发现大家都非常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创作的怪兽都很出人意料。也许下一步科幻电影的主角就是你设计的怪兽,也许这些怪兽就出现在你今天晚上的梦里。 启发引领学生拓宽思路,从课堂走向生活,从带有走向多元。
板书设计 《怪兽》 移花接木 夸张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