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遣冯唐(qián) 浊酒(zhuó) 塞下(sài)
B.貂裘(qiú) 鬓微霜(bìn) 羌管(yàng)
C.千嶂里(zhàng) 不寐(mèi) 如拭(shì)
D.麾下(máo) 炙烤(zhì) 霹雳(pī)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特有的声音)
B.酒酣胸胆尚开张(还)
C.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
D.身不得,男儿列(排列)
3. 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北宋
B.《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南宋
C.《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南宋
D.《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近代
4. 下列各项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D.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下列选项中( )提到了牛的雅称,( )提到了老虎的雅称。
A.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C.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6. 下列对四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渔家傲 秋思》上片写景,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明媚壮丽;下片抒情,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感情。
B.《江城子 密州出猎》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抒发了词人想要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C.《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意连贯,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D.《满江红》(小住京华)上片主要表现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下片主要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7.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5)除本课外,你积累的诗词中还有哪些有关爱国的句子?请写出两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参照例句,以“信念”开头仿写句子。
例句:快乐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
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初三(1)班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古诗分类】
(1)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岀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中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E.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新闻撰写】
(2)班上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经典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班级要向学校图书馆借五本《唐诗三百首》传阅,一周后归还,请你以班委会代表李明的名义写一张借条。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 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雁”字。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片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词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B.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
C.词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D.词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于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词人粗犷、豪放的风格。
13.(1)“江城子”是这首词的 ,“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 。
(2)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
(3)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四)阅读《满江红》,完成各题。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6.这首词的作者是 。
17.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18. 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
(五)阅读《渔家傲·秋思》《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各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9.两首宋词都写到了秋天的边塞。《渔家傲》侧重记实,用一个“ ① ”字统领下文的景物描写,揭示了边关将士 ② 的处境;《破阵子》侧重回忆,“ ③ ”一句为将士们的出征渲染了肃杀悲壮的气氛。
20.请你说说两首词的作者借“白发”各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1.上述两首作品的作者都是 朝代)文学家 (人名)。
22,完成下列表格。
比较点/篇目 《饮湖上初晴后雨》 《江城子密州出猎》
体裁 七绝 (1)
写作背景 (2) 作者在密州担住地方长官时所作
内容 描写西湖春天的美景 (3)
主旨 抒发对西湖的赞美和热爱 (4)
23.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潋滟”描写了西湖雨天波光闪闪的水面。
B.“空蒙”描写了西湖雨后迷茫朦胧的山色。
C.“亲射虎,看孙郎”中可见,作者自喻孙郎,表明他想要一显身手的雄心
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委以重任抗击敌人的决心。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与赵菖①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②醉流霞③。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注释)①赵莒:钱起的朋友。②羽客:道士。③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
24.结合诗句,说说诗人茶宴时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25、.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八)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万山潭作
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26.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刘熙载说:“诗品出于人品。”《万山潭作》一诗,就像孟浩然的人一样,冲淡得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
B.首联的“垂钓”,极显安闲,且潭水清澈,与作者的心境相契合。
C.“鱼行潭树下”一句,诗人直接描写树的倒影,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出树的倒影的动荡美。
D.颈联运用典故,为万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风采。
27.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分析一种即可)。
答案
C 2.D 3.B 4.B 5.B D 6.A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2)千骑卷平冈(3)八百里分麾下炙(4)英雄末路当磨折(5)示例: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示例: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
(1)C
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
借 条
今借到学校图书馆《唐诗三百首》伍本,一周后归还。
此据。
初三(1)班班委会 李明
2024年4月23日
10. ①北雁南飞是塞外秋天特有的景象,用“雁”更符合地域和时令特点。②大雁是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寄寓着思乡之情,用“雁”更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
11. 示例一:通过描写绵长悠远的羌笛声和满地白霜,营造凄清的氛围,透露出作者孤寂悲凉的情感。
示例二:选择典型意象“羌管”和“霜”,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蕴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
示例三:“悠悠”写出了羌笛声的绵长、凄清,透露出作者的悲凉之感。(或:一个“满”字,写出了秋霜之浓,暗示了作者愁绪的浓重。)
C
13.(1)词牌名 题目
(2)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3)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表达了词人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精神。
14、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15、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难酬的悲愤。
16.秋瑾
17.示例: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18.示例一: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只答“用典”也可)。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示例二: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19、①异 ②险恶危急 ③沙场秋点兵
20、《渔家傲》借“白发”表现将士们长期戍守边疆怀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思想感情;《破阵子》则体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却又壮志未酬之情。
21、北宋(宋) 苏东坡(苏轼)
22、(1)词
(2)作者担任杭州通判(地方长官)时所作
(3)描写密州出猎时的场景
(4)抒发为国效力的壮志豪情
23、A
24.翠竹林下,蝉鸣声中,夕阳西下,呈现出幽静清雅的特点。
25.体现了诗人试图在自然山水的幽静清雅中拂去心灵的尘土,舍弃一切尘世的浮华,与清风明月、浮云流水、静野幽林相伴,求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26.C
27.运用典故,乐府有《棹歌行》,既然无缘有如此奇遇,不如身披月光唱着歌荡桨而归。体现了诗人心境的悠闲、清静、旷达、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