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 雪梅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 雪梅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8 16:43:28

文档简介

《雪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3.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
1.出示《梅花》
2.看图片、赏雪梅(出示梅花图片)
师: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
二、学习古诗《雪梅》
(一)知作者。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卢钺,是宋朝人。他非常喜爱梅花,擅长写植物,《雪梅》作于初春梅花开放之际,诗人与友人玩赏之时。
(二)读古诗、诵雪梅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正确。
2.听范读,注意节奏。
3.自己读,读出节奏。
4.认读标拼音的字。
出示词语:投降 骚客 谦逊 输入
指名读,并正音。
教学多音字“降”
5.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6.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7.齐读
师: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
(三)品诗句,悟道理。
师:诗会读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学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意。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1)出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引导:“降”是什么意思?(服输)
梅雪为什么不肯“降”?(争春比美)
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2)出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师: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
(板书:雪白 梅香)。
师:“逊”和“输”说明了什么?(梅和雪各有所长,难分高下。)
(板书:各有所长)
3.思考: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
预设: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
追问:从它们的比较中,你明白了什么?
预设: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4.一起说诗意。
师: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诗人难以评议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5.总结。
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谈雪梅、拓诗词。
1.谈雪梅的关系。
师: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这是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
2.拓展阅读《雪梅》其二。
3.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我们一起来欣赏。
4.总结。
师:同学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别的花都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希望你们像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好吗?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学习本课本诗中要求会写的字,读准字音,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2.学生交流易错字及注意点。
3.教师重点指导
重点提醒“输”右部人字头下不要忘记写短横。
五、作业
(1)背诵、默写《雪梅》。
(2)说你是怎么理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诗的意思。
六、板书
雪梅
卢钺
雪白
争春比美 各有所长
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