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玩沙子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沙子与石头一样,都属于岩石,都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本课引导学生观察与描述沙子的外部特征。教材编写上,延续上一课的思路,按照总体——个别——总体的逻辑结构来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生活中找到沙子和玩沙子;观察并描述两种不同沙子的特征;制作沙漏,进一步讨论交流沙子的用途。 第一个活动,找沙子和玩沙子,勾起学生对沙子的已有经验。 第二个活动,通过观察粗细两种不同沙子,比较二者有什么不同,知道可以从颗粒大小、细腻还是粗糙、沾不沾手等方面来描述和区别细沙子和粗沙子的特点。 第三个活动,做沙漏。给学生创造一个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同时丰富他们对沙子的特征的认识。导学生从沙子和黏土颗粒大小的角度,描述并解释看到的现象。 第四个活动,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讨论沙子的用途,知道它们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第五个活动,了解沙雕和沙画的制作,并动手制作沙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意识,更加热爱大自然。
2.学习者分析 沙子,学生都见过。玩沙子,很多学生也经历过。但是学生并没有认真观察过沙子,不能客观科学描述沙子特征。至于沙子的作用,在一年学生眼睛里除了好玩,恐怕知道的并不多。沙漏制作比较容易,但控制细沙流速需要一定的技巧,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能描述沙子的颜色、粗细、表面粗糙程度等外部特征。 科学思维:比较细沙子和粗沙子外部特征的不同,用科学的语言描述。 探究实践: (1)学会应用多种方法观察沙子的外部特征; (2)学会控制沙漏中细沙的流动速度。 态度责任:喜欢玩沙子,研究沙子,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观察比较粗沙子和细沙子的不同,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难点:根据要求调节沙漏中的细沙的流速。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观察沙子能说出细沙子和粗沙子的不同特征能基本能不能制作沙漏能制作沙漏,并会控制沙子流速能基本能不能沙子用途知道沙子在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作用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聚焦问题教师活动1 1. 我们喜欢跟随父母一起外出旅行,拥入大自然的怀抱。视频中的小姑娘跟随父母到了什么地方?做了哪些有趣的游戏? 2. 除了沙漠,河边、海滩和建筑工地也能见到沙子。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沙子? 3. 玩沙子是小朋友的最爱,(播放视频),快乐就是这么简单。你有过这样玩沙子的快乐童年回忆吗? 4. 你见过的、玩过的沙子都一样吗?学生活动1 观看视频回答:在沙漠踩沙、滚沙、滑沙 学校、公园。砂石料场 观看视频 做沙雕、挖沙坑、丢沙包…… 回答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视频、图片,引起学生对沙子的已有认知和经历,认识到沙子也是地球上常见资源。环节二:观察沙子教师活动2 1.出示观察材料与工具 两份不同的沙子、放大镜、水、小孔目筛子、塑料盘、塑料杯 2. 讲解观察方法并演示 (1)方法1:看一看 看颗粒大小、看颜色。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方法2:捻一捻 用手捻一捻沙子是细腻的还是粗糙的。 (3)方法3:筛一筛 沙子装进筛子中,左右或前后摇动。观察筛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沙子,留在筛子里的是什么样的沙子。 (4)加点水搓小球 装半杯沙子,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水完全渗透在沙子中,沙子全部湿透,用手搓一搓,观察能否搓成小球。 注意加水时,一点点加入,不要见到水。 3. 运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观察两种沙子,把比较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学生活动2 认识观察材料和工具 回想放大镜使用方法 小组运用所学方法观察两种沙子,记录观察结果并交流。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指导与实践,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多种方法观察沙子的外部特征。环节三:制作沙漏教师活动3 1. 出示制作材料与工具 细沙、饮料瓶、剪刀、胶带、锥子、计时器 讲解计时器使用方法 2. 讲解制作方法并演示 ①将两个瓶子的瓶盖粘在一起,中间打一个圆孔。打圆孔请老师或家长帮忙。 ②在一个瓶子中装上细沙,将两个瓶子通过瓶盖接起来,再让细沙经过圆孔流下来,就做成了一个沙漏。 ③沙漏中细沙全部流完,用了多长时间,请选择: >60秒□ =60秒□ <60秒□ ④如果让沙漏中细沙全部流完,正好用60秒,该怎样改进? 3. 阅读教材,沙子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教师补充:修建水坝离不开混凝土,而混凝土是沙子、水和石灰的混和形成的。玻璃的主要成分就是沙子。学生活动3 认识材料和工具 学习使用计时器,认识计时器上的功能键及其功能 跟老师一起制作 测量沙漏时间,并选择 讨论交流: 用时过长——减少沙子 用时过短——增加沙子 阅读教材回答:沙子是建房、造桥、筑坝时经常用到的建筑材料,就连制造玻璃和芯片也离不开它。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制作沙漏,丰富学生对细沙特征的认识。同时结合阅读资料,了解沙子在工业、科技等方面的作用。
7.板书设计 玩沙子 细沙子:颗粒细小、细腻、易成形 特征 粗沙子:颗粒粗大。粗糙。不易成形 用途:做沙漏、做建筑材料、工业原料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1. 下列物品用沙子做成的是( ) 2. 能看到沙子的地方是( ) A.海滩 B.稻田 C.草坪 3. 细沙子、粗沙子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用线将他们连起来。 制作沙画 制作沙雕 细沙子 不易成形 粗沙子 颗粒大 很细腻 4. 科技小组使用矿泉水瓶制作了下图所示的沙漏,测得沙子全部漏完的时间是40秒。如果要制作一个1分钟的沙漏,以下改进方法可行的是 ( ) A.减少沙子 B.增加沙子 C.更换孔小一点的瓶盖 D.更换孔大一点的瓶盖 E.下面接沙的瓶子换小一点 F.下面接沙的瓶子换大一点 【参考答案】 1.C 2.A 3. 制作沙画 制作沙雕 细沙子 不易成形 粗沙子 颗粒大 很细腻 4.BC 作业布置: 猜一猜,这些沙雕是如何做出来的? 提示:堆沙——切大块面——自上而下局部完成——喷胶 用沙子、胶水、水彩笔、卡纸等材料制作一幅沙画。 提示:在卡纸上画出美丽的图案,然后涂上胶水,粘上沙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石头与泥土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十二)技术、工程与社会 (十三)工程设计与物化 二、学习内容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②学会使用锤子、安全剪刀、放大镜等简单工具;应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④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并展示,尝试通过观察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三、学业要求 1.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物体和材料的外部特征;能依据一些外部特征对常见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能利用感官和观察工具(如放大镜等)进行观察并描述,能口述或利用简单图形表达想法。 2.学会使用锤子、安全剪刀、放大镜等简单工具,能应用身边常见材 料和简单工具制作简单的作品;能借助工具进行科学观察并进行交流。 3.能使用常见的工具和材料制作简单实物模型,能发现实物模型的不足。
单元课时设计 3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石头与泥土
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岩石和土壤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引导学生认识岩石和土壤,是认识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一年级学生还难以建立岩石、土壤的科学概念,更无法理解岩石圈的概念。本单元的设计,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石头”和“泥土”,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沙子以及比沙子颗粒更小的泥土外形特征,通过操作这些材料,丰富对岩石、土壤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力求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玩石头、玩沙子、玩泥巴的机会,在玩中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斑纹、质地等方面的特征。 在探究技能的培养方面,本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仔细观察、比较,对物体进行分类,以及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分享,这些活动对于促进思考、发展科学思维来说非常重要。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观念:认识常见物体的基本外部特征。 科学思维: (1)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具体事物的构成要素,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 (2)比较事物之间外在特征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3)根据事物的外在特征,对常见事物进行分类。 探索实践: (1)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并能对这些特征和现象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等。 (2)知道简单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能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责任态度: (1)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直觉兴趣; (2)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信息;知道可以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观点,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认识事物; (3)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3.熟悉整套教材内容,明确该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关系和作用。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 本单元的设计,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入手,帮助学生认识石头、沙子和泥土的特征,了解它们的用途。 第一课《石头》,指导学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教会学生借助气泡图开展结构性观察,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通过阅读,了解石头在远古时期的作用。第二课《玩沙子》,通过分类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沙子的颗粒有大有小、有粗有细,细的沙子和水后可以捏成型。通过动手实践制作沙漏和图文阅读,知道沙子在古代可以用来计时,在现代是一种很好的建筑材料。通过思考沙雕是怎么制作的,启发学生利用材料动手制作沙画,进一步体会沙子的特性和作用。第三课《玩泥巴》,通过采集泥土、晒泥土、筛泥土,引导学生发现泥土中含有不同的成分,泥土有颗粒大小、粗细的不同,细的泥土可以用来做泥塑、烧陶器。最后比较沙子和泥土的特征,作为单元内容总结。 本单元三课在总体上呈现并列关系,石头、沙子和泥土都是岩石,只是它们的颗粒大小不同。
主题学情分析 对儿童来说,土壤、岩石概念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单元所设计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中对土壤和岩石的第一次接触,意在从感性、具象的层面为学生创设认识不同颗粒大小的岩石特征的机会,为土壤、土壤圈以及岩石、岩石圈概念的发展打下基础。 低年级也是儿童学习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如形状、颜色、轻重、软硬、表面粗糙程度等)的关键时期,本单元的学习将给学生一个调动多感官观察物体的机会,引导学生认识石头、沙子、泥土的特征及其多样性。
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石头和泥土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特征,比较事物间外在特征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根据事物的外在特征,对常见事物进行分类。 探究实践: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态度责任:喜欢玩石头、玩泥巴,乐于与同伴分享发现。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捡石头、找石头作品、玩石头。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勾起学生对生活回忆,意识到石头是地球的重要资源之一
任务2 名称:观察石头 学习观察石头方法,所学方法观察石头,填写气泡图。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学生能运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描述石头特征。
任务3 名称:给石头分类 讨论怎么给石头分类,阅读资料讨论交流石头的用途。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能按照一定的标准给石头分类,了解石头在远古时期的作用。
第2课时 任务4 名称: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通过视频、图片展示哪有沙子、怎么玩沙子。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图片,引起学生对沙子的已有认知和经历,认识到沙子也是地球上常见资源。
任务5 名称:观察沙子 讲解观察沙子方法,运用所学方法观察沙子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与实践,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多种方法观察沙子的外部特征。
任务6 名称:制作沙漏 制作沙漏,控制细沙流速完成任务。阅读资料,讨论交流沙子用途。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沙漏,丰富学生对细沙特征的认识。同时结合阅读资料,了解沙子在工业、科技等方面的作用。
第3课时 任务9 名称: 设计意图:
任务10 名称: 设计意图:
任务11 名称: 设计意图:
任务12 名称: 设计意图:
第4课时 任务13 名称: 设计意图:
任务14 名称: 设计意图:
任务15 名称: 设计意图:
任务16 名称: 设计意图: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第1课时:捡石头 1.观察石头特征 2.给石头分类 第2课时:玩沙子 1.观察沙子 2.制作沙漏 第3课时: 第4课时:
评价指标 第1课时:捡石头 1. 知道从多个方面观察描述石头的特征;知道按照某一个特征给石头进行分类。(科学观念) 2. 运用观察、对比和分类的方法认识石头特征。(科学思维) 3. 能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体会气泡图科学记录方法;能按照某一特征给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特征。(探索实践) 4. 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对石头和研究石头的活动感兴趣,乐于分享发现。(责任态度) 第2课时:玩沙子 1. 能描述沙子的颜色、粗细、表面粗糙程度等外部特征。(科学观念) 2. 比较细沙子和粗沙子外部特征的不同,用科学语言描述。(科学思维) 3. 学会应用多种方法观察沙子的外部特征;学会控制沙漏中细沙的流动速度。(科学实践) 4. 喜欢玩沙子,研究沙子,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责任态度) 第3课时: 第4课时:
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六、单元教学结构图
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实施后填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