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茉莉花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4-26 08:35:35

文档简介

茉莉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民歌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歌和民间音乐的感情。
2、了解中国民歌知识,引导探索中国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3、通过对同一首民歌的不同形式风格的欣赏比较,使学生明白“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这一真理,从而对民歌发展的广阔前景有一定的认识。
2学情分析
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我将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生理方面:六年级的学生将到未到变声期,要适当减少唱歌的数量要求,注意嗓音的保护。
心理方面: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交流的愿望曾强,所以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演唱、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
3重点难点
1、中国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结合流行音乐和中国民歌的对比、思考,设想民歌的前景。
3、引导学生挖掘“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的结论。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茉莉花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茉莉花》,学生聆听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随后分组进行讨论问题并回答。(设计意图是:初听歌曲,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听音乐;自己感受,体验歌曲,来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2、歌曲介绍,再听歌曲。
(设计意图是,充分发挥六年级学生学习竹笛这一特色,让学生中学的好的一个看多媒体展示的谱子视奏歌曲,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了解,同时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次体验感受作品。)
二、进入新课
(一)感受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
1、欣赏 东北民歌  《茉莉花》
河北民歌  《茉莉花》
江苏民歌 《茉莉花》
2、学生思考:三首《茉莉花》的音乐风格及表达情感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学生讨论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所在。
4、学生跟唱《茉莉花》片段,进一步感受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
(二)探究形成风格差异的因素
1、设问:形成南北民歌风格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讨论并发言。
3、小结:形成南北民歌风格差异的三大人文因素所在。
4、老师演自弹自唱。1、云南民歌《绣荷包》2、山西民歌《绣荷包》
5、学生根据歌曲风格,讨论。判断哪是南方民歌哪是北方民歌及原因。
三、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点?
B音乐的风格与东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关系。
C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词、旋律方面有何异同的地方?
2、小组讨论:
歌词基本相同,旋律变化比较大,显出东北人开朗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特点。3、师简介东北民歌《茉莉花》:
辽宁海城的《茉莉花》旋律进行中的大跳明显增多,衬词的处理也显出东北二人转的特点。
4.生学唱东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二人转版的《茉莉花》。(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域的差异决定了民歌的风格。)
四、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
旋律中加入了升“sol”和升“do”等音符,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河北民歌《茉莉花》:
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起始音也相近似。歌词的变化使歌曲融入较多的叙事说唱性特征。
4.师用听唱法指导学生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
五、巩固练习
1、师播放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让学生辨别是哪个地区的歌曲。
2、完成课本上的选择题。
六、讨论:你认为民歌的前景如何?
1、欣赏两段不同演唱形式、风格的《茉莉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民歌与流行歌曲间的关系。一是歌剧《图兰多》童声合唱片段,一是成方圆演唱的爵士风格的《茉莉花》。
2、欣赏两种不同演唱方法的《森吉德玛》,原汁原味的蒙族女声独唱,广西民歌节电声乐队伴奏的“黑鸭子女子组合”的演唱。
3、视听、欣赏摇滚风格的《青春舞曲》。
4、学生分组发表己见,辩论二者间的关系。
5、问题逐渐明朗,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无论中国、外国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
活动2【讲授】茉莉花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茉莉花》,学生聆听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随后分组进行讨论问题并回答。(设计意图是:初听歌曲,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听音乐;自己感受,体验歌曲,来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2、歌曲介绍,再听歌曲。
(设计意图是,充分发挥六年级学生学习竹笛这一特色,让学生中学的好的一个看多媒体展示的谱子视奏歌曲,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了解,同时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次体验感受作品。)
二、进入新课
(一)感受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
1、欣赏 东北民歌  《茉莉花》
河北民歌  《茉莉花》
江苏民歌 《茉莉花》
2、学生思考:三首《茉莉花》的音乐风格及表达情感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学生讨论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所在。
4、学生跟唱《茉莉花》片段,进一步感受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
(二)探究形成风格差异的因素
1、设问:形成南北民歌风格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讨论并发言。
3、小结:形成南北民歌风格差异的三大人文因素所在。
4、老师演自弹自唱。1、云南民歌《绣荷包》2、山西民歌《绣荷包》
5、学生根据歌曲风格,讨论。判断哪是南方民歌哪是北方民歌及原因。
三、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点?
B音乐的风格与东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关系。
C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词、旋律方面有何异同的地方?
2、小组讨论:
歌词基本相同,旋律变化比较大,显出东北人开朗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特点。3、师简介东北民歌《茉莉花》:
辽宁海城的《茉莉花》旋律进行中的大跳明显增多,衬词的处理也显出东北二人转的特点。
4.生学唱东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二人转版的《茉莉花》。(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域的差异决定了民歌的风格。)
四、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
旋律中加入了升“sol”和升“do”等音符,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河北民歌《茉莉花》:
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起始音也相近似。歌词的变化使歌曲融入较多的叙事说唱性特征。
4.师用听唱法指导学生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
五、巩固练习
1、师播放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让学生辨别是哪个地区的歌曲。
2、完成课本上的选择题。
六、讨论:你认为民歌的前景如何?
1、欣赏两段不同演唱形式、风格的《茉莉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民歌与流行歌曲间的关系。一是歌剧《图兰多》童声合唱片段,一是成方圆演唱的爵士风格的《茉莉花》。
2、欣赏两种不同演唱方法的《森吉德玛》,原汁原味的蒙族女声独唱,广西民歌节电声乐队伴奏的“黑鸭子女子组合”的演唱。
3、视听、欣赏摇滚风格的《青春舞曲》。
4、学生分组发表己见,辩论二者间的关系。
5、问题逐渐明朗,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无论中国、外国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
课件9张PPT。图兰朵歌剧《图兰朵》片段《东边升起月亮》由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作曲,其中改编了“茉莉花”的旋律。芬芳茉莉 《茉莉花》最早版本,是清朝乾隆年间刊印的《缀白裘·花鼓》中的插曲《花鼓曲》(又称《鲜花调》)。 江苏
《茉莉花》 河北
《茉莉花》 东北
《茉莉花》江苏 速度:力度: 情绪: 地域性:稍慢柔和(p)清新、柔美婉转、细腻中速 较强(mf)豪爽、活泼爽朗、刚直较快强(f)风趣、夸张
幽默、粗犷
河北东北 不同点:下面所归纳的词语各代表了哪个地区《茉莉花》的地方风格?
旋律音调夸张风趣,体现了粗犷豪爽的风格。
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
旋律音调明快,具叙述性,体现了刚直爽朗
的风格。(东北)(江苏)(河北)谢谢!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