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卖油翁 第 2 课时
教材分析 《卖油翁》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欧阳修。这篇文章内容简单,但故事生动,讲述了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对话以及卖油翁酌油的故事,具体阐述了“熟能生巧”等多种道理。言简意丰,对人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生动传神,富于情趣,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文学素养的极好素材。语文的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个时期的学生,处于个人形象的塑造和人生感悟当中,所以可以通过《卖油翁》丰富的意境来去塑造学生的这种思想,利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来感染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以期通过这一篇文章,让学生能够学到谦虚谨慎的为人之理。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学习与了解,有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而且也积累了一些文言文常用词语的用法。多数学生应该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自主理解文章大意。但是以学生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难以完全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所以本课重在从人物的语言对话来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感悟文章传达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学习 目标任务 熟读成诵,能够讲述并概括卖油翁的故事。 诵读赏析,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明晰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人物形象(重点) 深度挖掘卖油翁的优秀品质,学习其精神品质,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熟读成诵,能够讲述并概括卖油翁的故事。 诵读赏析,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明晰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人物形象
难点 深度挖掘卖油翁的优秀品质,学习其精神品质,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媒体或资源 课件
学法指导 品析法、感悟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全红婵的事迹,五次跳水,三次满分。全红婵成功的奥妙是什么?一起从欧阳修的《卖油翁》中去寻找答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旧知、复述课文 1.齐读课文 2.大家来找茬,检查翻译 出示课件:某位同学写的译文,总共有六处词语的翻译错误,请独具慧眼的你们来找找茬。 3.复述课文 二、品读,明事件 1.文中主要写了谁和谁的故事。注意,分别用三个字回答。 康肃公和陈尧咨是什么关系? 2.这两位分别身怀一个技能,是什么? 3.那他射箭的这个水平如何? 4.康肃公自己对他这个技艺的态度是?用文中的词回答。 请大家仿照我的这个句式来说一说卖油翁的情况。 出示铜钱 三、赏读,析人物 过渡:文章篇幅短小,虽然只有 133 个字,但真正做到了短小精悍,语义丰富。仅凭几句话就让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任务一:品析康肃公的人物形象 1.请大家快速勾画出康肃公所说的语句。 (1)同桌两个人互相读一读,“汝亦知射乎”,体会这些话背后想强调什么?言外之意是什么? 吾射不亦精乎?他的心里活动是怎样的? 体会“尔”和“汝”人称的变化。 出示课件: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出示课件: “出尔反尔”“尔虞我诈” 杜甫诗云:“尔曹身与民俱灭,不江河万古流。 康肃换了人称,意味着他的什么也在变化?(心情) 3.感叹号换为问号,可以吗 为什么? 小结:在这个人称的对比以及小小的标点符号当中了解到了这个陈康肃公的人物形象。 用一个四字成语来形容一下陈康素公,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任务二:品析卖油翁的人物形象 面对这样一个怒发冲冠、气急败坏、雷霆万钧的陈康肃公卖油翁作何表现呢?默读课文,找一找 2.卖油翁的人物形象。 任务三:演活人物 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大胆展开合理的想象,可在人物说话前添加人物的神态和动作。 四、研读,悟主题 卖油翁在进行一番精湛的表演之后,其形象没变,还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无他,惟手熟尔”。而康肃公的表情却变了,“康肃笑而遣之”。你怎么看待这个笑?请对“笑”进行“补白”并解释理由。 小结寄语:普通人也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境界。 回到导入:你觉得全红婵成功的奥妙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基础题目:背诵并默写全文 2.提升题目(二选一) (1)写一段话,谈谈你对文中两个人物的看法。 (2)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壶里灌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已吗?再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一、 1.学生齐读 2.快速找出,找出后举手抢答 3.指名讲故事,力求贴近原文,生动形象。 二、 预设: 陈康肃公和卖油翁 陈尧咨和卖油翁 陈康肃和卖油翁 补充--谥号: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射箭 3.十中八九 4.以此自矜 板书:康肃公 -- 射箭 -- 十中八九 -- 以此自矜 卖油翁 -- 酌油 -- 钱孔不湿 -- 惟手熟尔 三、 人物形象一: (1)①汝亦知射乎? 强调人物身份 你只是个卖油翁,不懂射箭。 汝亦知射乎? 强调的是射箭的技艺 射箭可不比倒油,它高级多了 (3)汝亦知射乎? 强调的是人物之间的对比 你凭什么知道?只有我才懂射箭,你卖油翁怎么配呢? (2)吾射不亦精乎? 意思就是我射箭本领太厉害了,想要得到别人的一种夸奖 2.预设: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康肃忿然曰,汝安敢轻吾射? 汝:客气、礼貌 尔:语气强烈,蔑视、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意味。 汝→尔 问曰→忿然曰 康肃公气急败坏。 3.预设:感叹号是叠加了他自身的这种怒气成分 预设:骄傲自大、不可一世、傲慢无礼、性格暴躁。 人物形象二: 1.(1)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尔”心情坦然,极其稳定、从容淡定 (2)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沾湿。----板书:孰能生巧 (3)翁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预设:镇定从容 谦虚内敛 不卑不亢 镇定自若 任务三 组内表演,5分钟后,小组展示 四、自由交流 ①赞赏地笑。 通过一个“笑”字可以看出陈尧咨对卖油翁倒油技术的肯定和欣赏。 ② 尴尬地笑。 因为康肃公很难为情,从卖油翁的言行里,他感觉到了自己之前言行的骄傲,认识到了错误,所以不好意思。 ③ 羞愧地笑。 康肃公为自己之前傲慢的言行感到了自责与惭愧,认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只是十中八九,却如此骄傲,而老翁滴油不漏,却云淡风轻,如此内敛,自己竟然不如一个卖油的老翁。 ④ 无奈地笑。 康肃公从卖油翁的言行里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但是他又放不下自己的身份和脸面向老翁承认错误和道歉,所以只能苦笑着让老翁走了。 自由交流 复习旧知,夯实基础,为接下来的环节做铺垫。 通过复述课文,感受文言文语言简洁精练的特点,同时落实课文翻,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理清故事要素和内容,激发学生展示的热情 揣摩细节,从语言、人称、语气、行动中分析人物心理和性格,体会文言语言特色。 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和展演,再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是对人物形象的进一步认识,也是对文言语言的深入体会,同时激发了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 拓展思维,多角度探索文章主题 在学生对课文分析有了整体的认知之后,对课文主要人物自己做解读,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质疑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康肃公 -- 射箭 -- 十中八九 -- 以此自矜 不可一世 卖油翁 -- 酌油 -- 钱孔不湿 -- 惟手熟尔 镇定自若 孰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