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8 20:0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测试时间:90分钟 测试分值:100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积累运用。(42分)
1.形声字练习。(8分)
(1)下列选项中没有形声字的一项是( )。(2分)
A.祭、家 B.辩、荷 C.林、讥 D.桃、眉
(2)给下面的形声字分类。(只填序号)(6分)
①简 ②楼 ③盒 ④园 ⑤郊 ⑥闸
⑦雾 ⑧梨 ⑨问 ⑩翔 闷 碗
上形下声: 下形上声:
左形右声: 右形左声:
内形外声: 外形内声:
2.猜字谜。 (10分)
(1)看谜面,猜汉字。(6分)
①皇帝的新衣——( ) ②一流水准———( )
③走出深闺人结识———( )
④四方来合作,贡献大一点———( )
⑤贪前稍变就成穷———( )
⑥人无信不立——( )
(2)读故事,猜汉字。(4分)
相传,有一次欧阳修到江边一家客店饮酒,要了两道菜。店主嘴巧话甜,热情招待。欧阳修吃完后,店主说道:“小店初开,酒薄菜差,如不合口味,请多指点,以便我们今后改进。”欧阳修说道:“酒尚可口,这菜嘛……”说到此,笑而不答,要店主拿来笔墨,并在墙上题了四句打油诗:大雨哗哗飘湿墙,诸葛无计找张良。关公跑了赤兔马,刘备抡刀上战功。
店主一看,大惑不解。苦思了一天,才明白诗中之意。第二天,欧阳修再来饮酒,店主端来四种调料,说:“昨日菜中是不是少了这些 ”欧阳修一看,说道:“正是。”
故事中这四句诗的谜底分别是 。
3.补充下列歇后语,再选择填空(填序号)。(14分)
①外甥 ——照 (舅)
② 的军师—— (吴)用
③四月的 ——开 (冻)了
④ 烧豆腐——有 (盐)在先
⑤隔着门缝 —— (鸣)声在外
(1)我们早就 ,你怎么可以反悔呢
(2)看到父母吵架,她有些不高兴,想劝说几句,又觉得 ,就默默地离开了。
(3)因为那次比赛夺得了第一,所以杨帆在学校里已经 了。
(4)陷在泥浆中的汽车在众人的推动下,终于像 。
4.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入括号里。(10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B.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汉朝得以推行。
C.“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这句话是指此“琵琶”非彼“枇杷”,是不可能结果的。
D.2018年统计显示,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2)下列在魏晋时期使用的文字是( ),形成于战国晚期的文字是( )。
A.小篆 B.楷书 C.金文 D.隶书
(3)甲骨文是被( )发现的。
A.仓颉 B.小屯村村民 C.帝辛 D.王懿荣
(4)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作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利于促进全世界文明的大发展
B.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C.有利于稳固语言文字的地位
D.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二、阅读理解。(28分)
1.课内阅读。(12分)
……天上三光日月星,在甲骨文里,日和月都只用一个形体来表示,星星的特点是数量多,所以一开始用三个相同的形体来表示,以便跟日、月相(区分 区别)。但问题是,这些简单的形体能表示的事物太多了,三块石头、三个拳头……谁说一定就是星星呢 于是,古人就在原来的字形上加了一个声符“生”。强化了字音,就能把“星”和其他事物(区分 区别)开来了。
……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它的样子有点儿像今天的孔雀,头上有冠,身后拖着漂亮的长尾巴。尽管如此,表示“风”与其他鸟的字形也较难分清。古人想出了办法:在原来的字形上(增添 增加)了一个部件“凡”,用来标示字音。这样一来,“凤”字有了声符“凡”,原来的象形字就变成了形符,是不是象凤凰之形,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星”和“风”有共同的特点:它们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汉字毕竟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字形经过(演变 演化),象形的特征一旦弱化,就不容易辨认出来了。因此,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1)用“ ”画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2分)
(2)“星”和“凤”原来都是 ,有着鲜明的 ,古人在它们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了“ ”和“ ”,使之变成了 。(5分)
(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1分)
谁说一定就是星星呢
(4)为什么象形的特征一旦弱化,就不容易辨认出来了 (2分)
(5)你还知道哪些形声字 写出两个。(2分)
2.课外阅读。(16分)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远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这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到唐代,有了“歇后”这一名称。
歇后语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中间用“——”分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歇后语的种类又是怎样的呢 请看下面的表格。
种类 举例
音类 后一部分中某一个字的音相同或者相近;从原来的意义读出另一种意义 ①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瓶) ②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
喻事类 前一部分用现实中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后一部分是从中领悟的意义 ③沙滩上走路——一步一个脚印 ④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佾物类 前一部分用物件作比方;后一部分是从中领悟的意义 ⑤拔节的竹笋——天天向上 ⑥八月的石榴——脑袋里点子多
故事类 前一部分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神话、传说等作比方;知道前一部分所讲的内容,能从中领悟到意义 ⑦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⑧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歇后语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同时,它也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明晓哲理,捉升智慧。
(1)选出能准确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2分)
A.介绍了歇后语的由来、种类,蕴含了文化。
B.介绍了歇后语的由来、幽默性,很耐人寻味。
C.介绍了歇后语的由来、构成、种类和作用。
D.介绍了歇后语的名称由来、种类,提升智慧。
(2)文中的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2分)
(3)结合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的)否(×)正确。(8分)
①“沙滩上走路——一步一个脚印”属于谐音类歇后语。( )
②“武松打虎——艺高胆大”属于故事类歇后语。 ( )
③“拔节的竹笋——天天向上”用竹笋冲破泥土向上生长作比方,表现了一往直前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
④表格中用歇后语的短小、风趣、形象,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传统和文化。 ( )
(4)写出两个歇后语,说说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4分)
三、习作天地。(30分)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有了手机、电脑,很少再需要用笔写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人们渐渐忘记如何写字、字如何写。请你谈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提出建议。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1.(1)A
(2)①⑦ ③⑧ ② ⑤⑩ ⑨ ④⑥
2. (1)①袭 ②淮 ③佳 ④器 ⑤贫 ⑥言
(2)盐、蒜、姜、酱[提示:无檐(盐)、失算(蒜)、脱缰(姜)、无将(酱)]
3.①打灯笼 旧 ②梁山泊 无 ③冰河 动
④咸菜 言 ⑤吹喇叭 名
(1)④ (2)② (3)⑤ (4)③
4.(1)B (2)B D (3)D (4)A
二、1.(1)区别 区分 增加 演变
(2)象形字 图画文字特征 生 凡 形声字
(3)不一定是星星。
(4)因为汉字毕竟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
(5)示例:河、纲。
2.(1)C (2)举例子
(3)①× ②√ ③√ ④√
(4)示例: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谐音类)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喻物类)
三、写作指导:本次作文是自命题作文。首先根据你想表达的中心拟定题目;其次再根据自己的论点表明看法,然后搜集资料,对题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引用论据表明自己的论点;最后在文末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使作文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