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9 10:0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咱们先来回忆一下: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用四个字给每个部分起个小标题:
丧子之痛
艰难抉择
我们还知道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3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从这封电报中你知道了什么呢?
就是这封短短的电报,彭德怀元帅却写了整整一天零两个小时,电报传到中央军委,又在周恩来手中压了一个月,才交到毛主席手中,你们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彭德怀元帅和周总理陪伴在主席身边风风雨雨几十年,他们了解主席,他们知道:
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
他们怕主席不能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但又不得不面对啊!
当这封电报传到主席手里时,主席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主席拿到电报的那一刻:
活动一: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最打动你的词句。
2、反复朗读你找到的词句,思考后,批注下你的感受。
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动作描写

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语言描写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毛主席此时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的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省略了什么,谁来补充?
“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
“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请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这两封电报有什么不同?
面对两封要求互相矛盾的电报,那主席此刻又将怎样抉择呢?
如果你是主席,你会怎么抉择?
活动二: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用第一部分学到的方法,圈画 出毛主席动作 、语言、神态的词句。
2、反复朗读找到的词句,走进毛主席的内心,批注你的理解。
3、和同学(可以同桌,也可以前后)交流自己的理解。 交流时要说清你抓住什么描写,体会到他怎样的内心。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毛主席为什么要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此时,他在想什么呢?
“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
此时,毛主席的心理一定在想:
毛主席其实很希望能够再见儿子一面的,这是一位父亲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此时的主席就是一位:
父亲。
这种想法正常吗?为什么?
也有着常人的情感。
是啊!作为父亲,他是多么想见见儿子的遗骨。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
这种念头是什么?
为什么这种念头很快就打消了呢?
想见见儿子的遗骨。
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
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此时,他想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位父亲,更是国家的 ,
主席
于是,他强忍丧子之痛,做出了一个惊人的想法。
此时的主席想到更多的是国家、是人民,是作为主席他身上的责任的重大,体现出主席的伟人胸怀。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一夜的痛,最终是要抉择的呀!
主席最后的批示是: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句意: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倒无须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土地又有何妨。
主席的抉择是:
说说你对主席这句话的理解:
让我们带着对这位父亲的理解和钦佩,再来读一读这批示:
伴着这批示的是打湿枕巾的泪水啊!这泪水又是什么呀?
他多么想再见儿子的一面啊!这是他对儿子的 之泪。
他失去爱子,心里难受啊!这是他失去儿子的 之泪。
他后悔不该让儿子去朝鲜,这是他对儿子的 之泪。
父子聚少离多,儿子奔赴朝鲜时也未见一面,这是他是对儿子的 之泪。
思念
悲痛
悔恨
愧疚
这封批示里有常人的情感,更有伟人的胸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无数像毛岸英那样的英雄儿女,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你们知道有哪些呢?
抗美援朝这段历史,虽然我们未曾经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革命英雄,致敬革命先烈吧!
收起我们沉痛的心情,一起进行课后小练笔吧:
题目: 《那个不眠之夜》
内容: 仿照本课对人物进行动作描写、语言描
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的句子,写一写毛主席在电报稿上签字后的那一个不眠之夜的情景:主席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又做些什么?。
谢谢聆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