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1.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器材,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这时应该( )
A.用嘴吹灭 B.用水浇灭 C.用湿抹布扑盖 D.赶快走开
2.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就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 )
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需时间
28秒
12秒
6秒
4秒
12秒
17秒
根据表中有关实验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
A. 80℃ B. 60℃ C. 50℃ D.30℃ ( )
3.常用温度计的测量准确度(分度值)是1℃,而体温计的准确度可达0.1℃,体温计精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体温计测量范围小 B.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弯曲且特别细的缩口。
C.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很细,其容积比玻璃泡的要小得多
D.体温计的外形特殊,玻璃管的一边凸起有放大作用
4.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5.夏天冰箱中取出的苹果,常看到苹果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蒸发后汽化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
6.小珊同学用纸盒烧水,水烧开了,纸盒却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 )
A.水能灭火 B.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C.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D.水善于将热迅速向外散发
7.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人的正常体温是100℃ B.火柴的火焰温度是37℃
C.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 D.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0℃
8.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9.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里面的物理含意是 ( )
A.霜形成前的气温没有下雪后的气温低
B.霜形成的气温比下雪形成的气温低
C.霜形成前气温一定较低,才凝华成霜;下雪后雪熔化、升华吸热,气温一定较低
D.下霜前气温一定比下霜后气温低,下雪后气温一定比下雪前气温低
10.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人造雪景”,取出树枝,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消失时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11.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O℃
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没有吸热
12. 、下图所示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
C.棒冰冒“白气”是棒冰汽化形成的
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分蒸发
13.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下列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的猜想是: ( )
A.盐溶解时吸收热量 B.加盐后冰熔点降低,冰熔化吸热
C.加盐后冰熔点升高,冰熔化吸热 D.一定是温度计不准确
14.某同学在两片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和酒精,他将滴水的玻璃片放在太阳光下照射,滴酒精的玻璃片放在树荫下,结果发现水迹先干。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水比酒精更易蒸发”的结论 ( )
B.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的结论
C.此实验只能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D.若把两玻璃片都放在阳光下,则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
15.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对于实验的完成和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说明错误的是 ( )
A.用温度计测量瓶中酒精温度和从瓶中拿出来后的现象进行比较可以探究蒸发吸热
B.探究液化时,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为了说明只有温度高的水蒸气才能液化
C.研究碘的升华、凝华实验中,必须观察是否有液体碘出现
D.观察冰、烛蜡的实验中,冰与烛蜡应碾碎才能与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5分)
16.如图_______是体温计,此时读数是_______℃。另一支温度计此时读数是_______℃
(甲) (乙)
17.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或变成了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又形成了雨.
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 ____、____ ____、 ____ ___.
18.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______;若实验时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______(填“ 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_______。
19.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
20.某同学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通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有关。
21.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二氧化碳)导致温度普遍上升,即全球变暖。因为气候变暖,南北极地的冰便会 ,从而导致海水量增大,引起海平面 ,许多沿海地区将逐渐淹没在水中。为了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应如何做?请提出一个合理可行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测量物体温度的,这些温度计必须保证测温物质在液态状态下才能正常使用。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铅
萘
熔点/℃
—38.8
—117
—95
328
80.5
沸点/℃
357
78.5
111
1740
218
(1)-80℃时酒精呈________态,水银呈________态;
(2)若要测量铅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做测温物质。
23.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与应用(共26分)
24.(8分)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13所示。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田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4
-2
0
0
0
0
1
2
(1)实验叫,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小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 和, 。
(2)该晶体的熔点是 ℃。
(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 (选填“强”或“弱”)造成的。
25.(10分)图a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小聪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后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b、c所示.则
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小聪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 (填“高”或“低”)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d所示,读数为 ℃’说明此时气压 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图e、图f、图g是三名同学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图 ,分析该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 热.(填“吸”或“放”)
26.(8分)炎热的夏天来啦!小明家买了一台电风扇,站在电风扇旁,小明觉得很凉爽.于是他大胆猜想:是电风扇降低了室内温度.
为了验证猜想,他关闭了门窗,选取两支相同的温度计,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下列步骤中有未完成的部分,请将其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1)温度计放置: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______________.
(2)温度计读取:闭合电风扇开关,稍候读取温度计示数.
[分析论证]
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表明吹电风扇不能降低室内温度.
这一现象引发了小明的思考,为什么室温没有降低,而吹电风扇却觉得凉爽呢?小明联想到液体蒸发的知识.人体是通过汗液蒸发来调节体温的,人在吹电风扇时,汗液比平时蒸发得更快,所以感到凉爽.
为了证明吹电风扇能加快蒸发吸热的速度,小明又进行了实验,但只增加一种物质,并且首先补充了一个步骤,
然后重复前面实验的操作.请你将下表的内容补充完整.
[增加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论证]
如果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电风扇能加快蒸发的速度。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C 2.C 3.C 4D 5.A 6.C 7.C 8.C 9.C 10.C 11.C 12.A 13.B 14.D 15.B
填空题
16.甲 36.5 22
17. 液化、凝华 、熔化
18. 升高 ② 水蒸气液化放热 19. 液化 放出 上 水汽化吸热
20. 温度 21.熔化 上升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植树
22.液体的热胀冷缩 (1)液 固 (2)水银 酒精
23. 熔化;汽化;水蒸气液化
三、实验探究与应用
24. (1)试管不接触烧杯底 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
(2)0 (3)弱
25. (1)C 低 (2)99 小于 (3)g 吸
26.分别放在靠近电风扇和远离电风扇的位置
[增加物质]水(酒精)
[补充步骤]将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同时蘸取等量的水(酒精)
[分析论证]靠近电风扇的温度计的示数降低较快(远离电风扇的温度计的示数降低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