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7.22 平行线的判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7.22 平行线的判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1-29 08:2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2 平行线的判定
一、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如图,木工师傅用图中的角尺画平行线的依据是(  )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D.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如图所示,用直尺和三角尺作直线,这种作法的依据是    .
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如图,直线经过点,,当________时,.
A. B. C. D.
4.已知:如图,∠AED=60°,∠1=30°,EF平分∠AED.求证:EF∥BD.
证明:∵EF平分∠AED(已知),
(  )
∵∠AED=60°(已知),
∴∠2=30°.
∵∠1=30°(已知),
∴∠1=∠2(等量代换).
∴EF∥BD(  ).
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已知:如图,,判断.
下面是嘉琪同学的解题过程,请在括号中注明依据,在横线上补全步骤.
解:(已知),
(  ),
(  ).
又(  ),
▲ .
(  ).
四、练习
6.大头针把3根平放在桌上的细直木条分别固定在M、N处,并使木条可以绕点M、N转动,若,只转动木条a使其与b平行,则木条a转动的度数至少是(  )
A. B. C. D.
7.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的是(  )
A. B.
C. D.
8.如图,下列条件中,能说明AD//BC的条件有(  )个
①∠1=∠4 ②∠2=∠3 ③∠A+∠ABC=180° ④∠A+∠ADC=180°
A.1 B.2 C.3 D.4
9.数学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用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如图是苗苗和小华画图的过程.老师说苗苗和小华两位同学的画法都是正确的.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苗苗和小华画平行线的依据进行了说明:
甲同学说:苗苗的画图依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乙同学说:小华的画图依据是“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对于甲、乙两同学的说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都正确 B.甲正确,乙错误
C.甲错误,乙正确 D.甲、乙都错误
10.如图,给出下列几个条件:①;②;③;④,不能判断直线的有(  )个.
A.1 B.2 C.3 D.4
11.如图,若,则,依据为   .
12.如图,DF∥AC,若∠1=∠2,则DE与AH的位置关系是   .
13.请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如图,已知,.
求证:.
证明:∵( ),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
又∵(已知),
∴(等量代换).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
14.如图所示, 已知 , 说明: .
15.如图,点B,C,E,F在一条直线上,,求证:.
参考答案
1.B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B
4.证明:∵EF平分∠AED(已知),
(角平分线的定义)
∵∠AED=60°(已知),
∴∠2=30°.
∵∠1=30°(已知),
∴∠1=∠2(等量代换).
∴EF∥B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解:(已知),
(对顶角相等),
(等量代换).
又(已知),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6.B
7.A
8.B
解:①∵∴则①不符合题意;
②∵∴则②符合题意;
③∵∴则③符合题意;
④∵∴则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②③符合题意,共2个.
9.B
10.A
1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平行
13.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证明:, ,

15.∵,
∴.
∵,
∴,即,
在和中,

∴(SAS),
∴,
∴,
∴.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