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2016)-第四单元综合训练
1.下列对各项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灭族
B.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绐:欺骗
C.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溯:顺水
D.足之所履 履:踩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几世几年,剽掠其人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技经肯綮之未尝 D.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3.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信造化之尤物也 B.妃嫔媵嫱,王子皇孙
C.与江山相发挥 D.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4.下列各项中,画线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晋军幽陵,秦军汜南
C.贼二十余骑四面集 D.东望武昌,西望夏口
5.下列各项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A.蟹六跪而二螯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泉涓涓而始流 D.拔剑撞而破之
6.对下列各项中文言特殊句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②良庖岁更刀,割也
③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④戍卒叫,函谷举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卢文纪字子持。文纪举进士,事梁为刑部侍郎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贤殿学士。唐明宗时,为御史中丞。初上事,百官台参,吏白诸道进奏官贺,文纪问:“当如何 ”吏对曰:“朝廷在长安时,进奏官见大夫、中丞如胥史。自唐衰,天子微弱,诸侯强盛,贡奉不至,朝廷姑息方镇,假借邸吏,大夫、中丞上事,进奏官至客次通名,劳以茶酒而不相见,相传以为故事。”文纪曰:“吾虽德薄,敢隳旧制 ”因遣吏谕之。进奏官奋臂喧然欲去,不得已入见,文纪据床端笏,台吏通名赞拜,既出,恚怒不自胜,诉于枢密使安重诲。重诲曰:“吾不知故事,可上诉于朝。”即相率诣阁门求见以状诉。明宗问宰相赵凤:“进奏吏比外何官 ”凤曰:“州县发递知后之流也。”明宗怒曰:“乃吏卒尔,安得慢吾法官!”皆杖而遣之。文纪又请悉复中外官校考法将相天子自书之诏虽施行而官卒不考岁余迁工部尚书。
文纪素与宰相崔协有隙,协除工部郎中于邺,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以邺与其父名同音,大怒,邺赴省参上,文纪不见之,因请连假。已而邺奉使未行,文纪即出视事,邺因醉忿自经死;文纪坐贬石州司马。
久之,为秘书监、太常卿。奉使于蜀,过凤翔。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废帝为凤翔节度使,文纪为人形貌魁伟、语音琅然,废帝奇之。后废帝入立,欲择宰相,问于左右,左右皆言:“文纪及姚顗有人望。”废帝因悉书清望官姓名内琉璃瓶中,夜焚香咒天,以箸挟之,首得文纪,欣然相之,乃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是时,天下多事,废帝数以责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纪。文纪因请罢五日起居,复唐故事,开延英,冀得从容奏议天下事。废帝以谓五日起居,明宗所以见群臣也,不可罢,而便殿论事,可以从容,何必延英。因诏宰相有事,不以时诣阁门请对。
晋高祖起太原,废帝北征,过拜徽陵,休仗 ( http: / / www.21cnjy.com )舍,顾文纪曰:“吾自凤翔识卿,不以常人为待,自卿为相,询于舆议,皆云可致太平,今日使吾至此,卿宜如何 ”文纪皇恐谢罪。废帝至河阳,文纪劝帝扼桥自守,不听。晋高祖入立,罢为吏部尚书,累迁太子太师,致仕。
(节选自《新五代史·杂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纪又请悉复中外官/校考法将相/天子自书之/诏虽施行而官卒/不考岁余/迁工部尚书/
B.文纪又请悉复中外官校考法/将相天子自书之/诏虽施行/而官卒不考/岁余/迁工部尚书/
C.文纪又请悉复中外官校考法/将相天子自书之/诏虽施行/而官卒不考/岁余迁工部尚书/
D.文纪又请悉复中外官校考/法将相/天子自书之/诏虽施行/而官卒不考/岁余迁工部尚书/
8.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中丞,负责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其权颇重。
B.笏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拿着的手板。古时大臣朝见君王时要双手持笏,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
D.古代官员辞去官职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乞骸骨、请老、移病、左除等来表示官员辞职归家之意。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遣吏谕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B.皆杖而遣之 图穷而匕首见
C.奉使于蜀 不拘于时 D.废帝数以责文纪 具告以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文纪坚持旧制,维护朝廷尊严。当时朝廷力量衰弱,进奏官不拜见大夫、中丞成为惯例,他却坚持旧制,派官吏让进奏官进来拜见。
B.卢文纪在朝为官,积极建言献策。如他请求恢复唐的旧例,开放延英殿,劝皇帝扼守桥梁等。
C.卢文纪有心胸狭窄的一面。他与宰相崔协有矛盾,并因于邺与其父名同音,就对崔协任命的工部郎中于邺的参拜避而不见,还请了长假。
D.卢文纪身材魁梧,声音洪亮悦耳。唐废帝因之觉得他不同一般,就任命他为宰相。后来,卢文纪多次提出建议,但是唐废帝并未采纳。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重诲曰:“吾不知故事,可上诉于朝。”即相率诣阁门求见以状诉。
(2)已而邺奉使未行,文纪即出视事,邺因醉忿自经死;文纪坐贬石州司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 ( http: / / www.21cnjy.com )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 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 ”帝大感动曰:“送中书。”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琦等拱手曰:“敢不尽力。”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英宗遂受命。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有删改)
12.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籍命光按视 按:巡视
B.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报:批复
C.又奏赋以风 风:使……知道
D.皇子辞不赀之富 赀:计算,估量
13.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B.“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C.“昆弟”指兄弟,这里是指司马光抚养庞籍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成语“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D.“故事”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先例,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性情不喜华靡,禀赋迥异。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春秋》的大意;“闻喜宴”独不戴花,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胆识和品性。
B.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C.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能连续上书承担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
D.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在关乎国嗣的问题上,他与范镇等人一起劝说天子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2)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游方广岩记
林纾
由阳岐①江水行四十余里,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赤壁濑,岩石屏立水际,石面多正方,其上杂枝蒙密,苔承其裂文。濑浅水涸,小舟挽而始达。月上至葛岭,行篁竹中四里许,途径陡绝,密箐②受月,黝然不见其根。过铁壁岩,渡木梁,草渐深,径渐纡,百息始及天门。树杂峰背,月影弗达,所过石刻乃弗尽遇。入侧身门,循岩石三转,而天泉阁见矣。
登阁拊阑而坐,珠帘适当檐 ( http: / / www.21cnjy.com )际,随风飘洒,下坠深绿,可二十余丈。奇石侣踞③,泉穿罅而过,汇于洗钵池,琮然微闻其声。阁之右壁状如削,窦小窍于石腹,即所谓灵羊洞也。石皴绝类北苑④,而珠帘泉脉乃出其上。其左壁高大如之,石纹圆劲,似王耕烟临黄子久⑤。岩据二峡而横幕其巅,累趾架楼,凭高而洞居。前亘苍山,以当北风,故岩之居尽冬常燠焉。岩上石华钟乳之属,岁久凝结斑驳,咸有所肖。惟龙尾泉一道,细点滴沥,经岁弗涸,足异焉。夜宿阁上,微风起于枫楠之巅,和以泉溜,终夕清越可听。
晨起,度舍身崖,寻泉源。见巨石经亩,若 ( http: / / www.21cnjy.com )剖卧钟之半,平置岩顶,水漫其上,约其流趋钟纽而下。盖石状凹而锐,前泄泉处势微洼,因风洒析,散而为珠帘也。坐久云起,余患失道,乃蹑木梁下。出天泉阁,至洗钵池,踞石上听泉弥日。欲访半云亭、希隐岩,以云盛路狭,不敢即穷。
游三日,得诗六首,纪之阁上。时光绪庚寅十月七日。
(有删改)
【注】①阳岐:地名,在福建闽侯县西南闽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东岸。②箐:山间的竹林。③侣踞:形容岩石一个挨着一个的样子。④北苑:董源,五代南唐钟陵人,曾任北苑使,故称北苑,善画山水。⑤王耕烟:王翚,清代江苏常熟人,山水画家,“虞山派”的代表人物。黄子久:黄公望,元代江苏常熟人,画家,擅长山水画。
16.对下列语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舟挽而始达 挽:拉,牵引
B.岩据二峡而横幕其巅 据:跨
C.咸有所肖 肖:相似,像
D.不敢即穷 即:就,便
17.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泉穿罅而过,汇于洗钵池 弃甲曳兵而走
B.经岁弗涸,足异焉 且焉置土石
C.因风洒析,散而为珠帘也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以云盛路狭,不敢即穷 以乱易整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描写方广岩泉水的一组是
①随风飘洒,下坠深绿 ②琮然微闻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 ③惟龙尾泉一道,细点滴沥 ④度舍身崖,寻泉源 ⑤水漫其上,约其流趋钟纽而下 ⑥盖石状凹而锐,前泄泉处势微洼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游方广岩时,见到了竹林茂密、山石奇异、钟乳斑驳等胜景,贯穿始终的是作者钟爱的泉水。
B.作者登上天泉阁,见到珍珠似的水帘,珠帘是水从舍身崖处的一块一亩大小的巨石上泻下形成的。
C.方广岩上的居室整个冬天都是温暖的,因为它累地基架楼,凭临高处像住在山洞里;同时它的前面横着青山,可以阻挡北风。
D.本文所写既有月下之景,也有白日所见,并且叙述文字冲淡雅致,富有诗意,读之如随其行、如临其境。
20.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树杂峰背,月影弗达,所过石刻乃弗尽遇。
(2)窦小窍于石腹,即所谓灵羊洞也。
(3)坐久云起,余患失道,乃蹑木梁下。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 , ”表明后人如果不汲取教训则易重蹈覆辙。
(2)《过小孤山大孤山》中表现作者因风景之胜久久徘徊不忍离去的两句是“ , ”。
(3)庄子《庖丁解牛》中用来表明庖丁如今解牛时不用眼睛而用精神,就能达到随心所欲境界的两句是“ , ”。
22.下列各项中,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镶嵌(qiàn) 倔强(jiàng) 姬妾(jī) 如履薄冰(báo)
B.刈旗(yì) 正弦(xián) 潦水(liáo) 白头偕老(xié)
C.骄横(hèng) 信函(hán) 勒索(lè) 不省人事(xǐng)
D.阡陌(qiān) 啄食(zhuó) 辑录(jí) 数见不鲜(shù)
2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过小孤山大孤山》主要是作者由故乡山阴出发,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日记。
B.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特点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D.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贺并称“小李杜”。
24.对下列对联所指的历史名人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上联: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下联: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②上联:鼓盆而歌出尘世
下联:梦蝶亦乐入太虚
③上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下联: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①司马迁 ②庄子 ③李清照 B.①司马迁 ②老子 ③柳永
C.①班固 ②庄子 ③柳永 D.①班固 ②老子 ③李清照
25.将下列句子以“在濮水边钓鱼”为开头重组成一个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怀王派人来请他做宰相,他持竿不顾,“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也不愿与统治阶级为伍。
2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李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之过客也。”天地就是空间,① ,这是我们把握现实的两大坐标。西方人也常常说,人是在生死之间的一个旅客。旅行是有不同动机的,② 。中国以前的读书人赴考是要到京城去,这就是教育的旅行。孔子去拜见老子,司马迁为了他的史学大业,就到各地去搜集材料,这些都是为了教育。还有一种旅行是政治旅行,是不得已的,③ 。唐朝时韩愈被贬到潮州,宋朝时苏轼被贬到海南岛。宗教的旅行也叫朝圣。你到罗马,到普陀山,到宗教圣地去,都要跋山涉水。
27.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对象仿写一段话。要求:句式一致,结构一致。
例句 文天祥:山河破碎,你却坚韧不拔;身世浮沉,你却宁死不屈;在刀光剑影的乱世中,你浩然的正气如夜空中独自照亮世界的明星,光耀史册。
参考答案
1.C
【解析】溯:逆水。
2.A
【解析】B项,阙—缺。C项,技—枝。D项,扣—叩。
3.D
【解析】呕哑:嘈杂的样子。A项,尤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义,特异之物,这里指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今义,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B项,王子:古义,这里指王侯的女儿、孙女;今义,帝王的儿子。C项,江山:古义,指江河山岳;今义,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4.B
【解析】B项,名词作动词;其余都是名词作状语,与例句相同。
5.D
【解析】D项和例句中的“而”都是连词,表承接;A项,连词,表并列;B项,连词,表转折;C项,连词,表修饰。
6.D
【解析】①是状语后置句;②是判断句;③是省略句和定语后置句;④是被动句。
7.B
【解析】左除是贬官的意思。
8.D
【解析】可通过关键词来断句,如名词前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会有停顿,因为它一般会做主语或宾语。“将相天子”“诏”前有停顿,做主语。“而”连词,表转折,前有停顿。表示时间的“岁余”常常独立于句子主体之外。
9.B
【解析】B项,均是连词,表承接。A项,连词,于是/动词,依靠;C项,介词,引出地点、对象/介词,表被动;D项,介词,表原因/介词,把。
10.D
【解析】任他为宰相的原因不够全面,还包括手下人说卢文纪有威望以及烧香祝天,用筷子夹起写有姓名的纸条,第一张就是卢文纪。
11.(1)安重诲说:“我不知道惯例怎样,可以向朝廷上诉。”(进奏官们)于是就一起到阁门求见,上状申诉。
(2)不久于邺奉命出使还没出发,卢文纪就出来处理事务,于邺因愤懑醉酒上吊自杀;卢文纪因此被贬为石州司马。
【解析】(1)得分点:故事、相率、诣,“上诉于朝”的句式。(2)得分点:已而、视事、自经、坐贬。
【备注】(参考译文)
卢文纪字子持。卢文纪考中进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奉事梁任刑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唐明宗时,卢文纪任御史中丞。刚上任时,众官员到御史台参拜,官吏报告各道进奏官前来祝贺,卢文纪问道:“应当怎样接待 ”官吏回答说:“朝廷在长安时,进奏官像小吏一样拜见大夫、中丞。自从唐衰落后,天子微弱无力,诸侯强盛,不来进贡,朝廷迁就方镇,借给他们住所,大夫、中丞上任时,进奏官到接待宾客的处所通报姓名,被用茶酒招待后却不拜见大夫、中丞,相传作为成例。”卢文纪说:“我虽然德行浅薄,怎敢破坏过去的制度 ”于是派官吏告知他们进来拜见。进奏官们挥臂喧哗想要离去,迫不得已进去拜见,卢文纪坐在胡床(坐具)上握着手板,御史台官吏通报姓名后唱礼下拜,退出后,进奏官们愤怒难忍,向枢密使安重诲申诉。安重诲说:“我不知道惯例怎样,可以向朝廷上诉。”于是就一起到阁门求见,上状申诉。唐明宗问宰相赵凤:“进奏吏相当于在外的什么官 ”赵凤说:“相当于州县发递知后一类。”唐明宗发怒说:“不过是小吏罢了,怎能轻辱我的执法官!”都处以杖刑而遣送回去。卢文纪又请求全部恢复对朝廷内外官员的校考法,将相由天子亲自书写校考,虽然诏令颁布施行,然而官吏最终没有执行。一年多后,卢文纪升任工部尚书。
卢文纪素来和宰相崔协有矛盾,崔协任于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工部郎中,卢文纪因于邺和自己父亲的名同音,非常生气,于邺赴官府参拜上司,卢文纪不见他,因而长期请假。不久于邺奉命出使还没出发,卢文纪就出来处理事务,于邺因愤懑醉酒上吊自杀;卢文纪因此被贬为石州司马。
过了很久,卢文纪任秘书监、太常卿。奉命出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蜀,经过凤翔。当时唐废帝任凤翔节度使,卢文纪身材魁梧、声音洪亮悦耳,唐废帝觉得他不同一般。后来唐废帝登位,想挑选宰相,向手下人询问,手下人都说:“卢文纪和姚顗有威望。”唐废帝于是写下全部清廉有声望的官吏姓名放进琉璃瓶中,晚上烧香祝天,用筷子夹起写有姓名的纸条,第一张就是卢文纪,高兴地任命他为宰相,于是任命他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时,天下多事,唐废帝多次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责备卢文纪。卢文纪因而请求废除五天一次进见问安,恢复唐的旧例,开放延英殿,希望能够从容奏议天下大事。唐废帝认为五天一次进见问安,是唐明宗用来接见群臣的,不能废弃,而在便殿议论国家大事,可以从容不迫,何必要在延英殿。因而下诏凡是宰相有事,随时可到阁门请求同皇帝谈话。
晋高祖在太原起兵,唐废帝北征,经过徽陵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拜祭,在仪仗驻地休息,望着卢文纪说:“从我在凤翔认识你,就不把你当一般人对待,自从你任宰相以来,询问众人的意见,都说能达到太平,如今使我落到这个地步,你该怎么办呢 ”卢文纪惶恐不安地告罪。唐废帝到达河阳,卢文纪劝皇帝扼守桥梁,没有被采纳。晋高祖登位,卢文纪被罢免相位,任吏部尚书,几次升迁任太子太师,(最后)辞官居家。
12.C
【解析】风:讽谏。
13.C
【解析】“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
14.B
【解析】异兽事件并没有提到“听从了他的意见”。
15.(1)修筑两个城堡来制服西夏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解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
(2)我先前所进陈的说法,心想立即就会实行,现在却寂静而听不到什么,这中间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何必立即(就)做不吉祥的事。
【解析】(1)得分点:“制”“籴”“纾”
(2)得分点:“向”“春秋鼎盛”“遽”
【备注】(参考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池,为天章阁待制。司马光长到七岁,严肃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他特别喜爱,回家后将所听到的讲给家人,就明了其中的大意。此后,他整天手不离书。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等,这年他刚二十岁。他生性不喜欢华丽奢侈,在庆贺考中进士的闻喜宴上唯独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王赏赐的花,不可违背。”司马光才戴上一枝。
司马光听从庞籍的征召,担任并州通判。麟州屈野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以西良田颇多,西夏人蚕食这一带土地,成为河东的祸患。庞籍命令司马光去巡视,司马光建议:“修筑两个城堡来制服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解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籍因此获罪,离开了麟州。司马光三次上书说是自己的责任,但没有得到答复。庞籍死后,司马光登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时的人都认为他贤良。(后来,)司马光改任直秘阁、开封府推官。这时,交趾进贡一种奇异的野兽,说是麒麟,司马光说:“真假不得而知,即使是真的,不是自己来的也不能说明是吉祥的征兆,希望送还他们的所献之物。”他又写了一篇赋进行讽谏。他又修撰起居注,供职礼部。有关部门说有日食,按惯例,日食不满度数,或京师看不见,都应当上表祝贺。司马光说:“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为阴险邪恶的小人所蒙蔽;天下的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灾害会更厉害,不应当庆贺。”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
仁宗开始有病,可皇位的继承人还没有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天下的人都很忧虑却不敢说话。谏官范镇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司马光在并州听说后,也发表意见,并且写信给范镇,劝他以死抗争。到这时,司马光又当面上奏:“我过去在并州任通判,所上的三个奏章,希望陛下果断地大力实行。”皇帝深思了好久,然后说:“莫非想要挑选宗室后代作为继承人吗 这的确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司马光说:“我说这些,自己认为一定会招来死罪,没想到皇上竟然接受了。”皇上说:“这有什么害处,古今都有这类事。”司马光退朝后没有听说有诏令,就又上书说:“我先前所进陈的说法,心想立即就会实行,现在却寂静而听不到什么,这中间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何必立即(就)做不吉祥的事。那些小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只是想在仓促之间,拉拢他们所结交深厚的人而已。过去‘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能说得完吗 ”皇帝大为感动,说:“将司马光的奏章送到中书省。”司马光见到韩琦等说:“诸公不趁早商定,他日宫中半夜传出一寸长的纸,把某人作为继承人,天下人没有敢违背的。”韩琦等双手作揖说:“不敢不尽力。”不久,仁宗下诏让英宗负责宗正事务,英宗一再推辞,不肯答应,于是被立为皇子。英宗又说自己有病,不肯入宫。司马光说:“皇子推辞太子之位,到了一个月,可见他比一般人贤惠得多。然而,对父亲的召唤不答应,君王征召,却不肯应征,希望以臣下的道义来责备皇子,想必他一定会入宫。”英宗果然接受了命令。
16.D
【解析】即:靠近,到达。
17.A
【解析】A项,均为连词,表修饰。B项,语气词,无实义;疑问代词,哪里。C项,依靠;通过,特指通过某种关系。D项,介词,因为;介词,拿,用。
18.A
【解析】④写寻找泉源的行为,并没写到泉水。⑥写巨石形状,说明泉水下泻的原因,①②③⑤均写泉水。
19.B
【解析】“珠帘”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B项已叙述的,二是泉水受风力作用。此处缺第二点。
20.(1)峰背长满杂树,月光透不过来,途经的一些石刻就没有都看到。
(2)在石半腰开有一个小洞,就是所说的灵羊洞。
(3)坐了很长时间,山下云升起来了,我担心迷失道路,就踏着木桥走了下来。
【解析】(1)关键词:“弗”“达”“尽遇” (2)关键词:“窦”“腹” (3)关键词:“患”“蹑”
【备注】(参考译文)
由阳岐坐江船走四十多里,到赤壁濑,岩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屏风似的立在水边,石面大多正方,上面杂树茂密,有裂纹的地方长满青苔。赤壁濑的水很浅,小船用绳牵拉着才通过。月亮升起的时候到达葛岭,在竹林里走了四里多,小路特别陡,茂密的竹林遮住了月光,黑黝黝看不见竹根。经过铁壁岩,过了木桥,草渐渐深了,路也逐渐弯曲,休息了好多次,才到天门。峰背长满杂树,月光透不过来,途经的一些石刻就没有都看到。进侧身门,顺着岩石转三个弯,天泉阁就出现在眼前了。
登上天泉阁,扶着栏杆坐下,珍珠似的水帘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在檐前,随风飘洒,向下坠落到深绿中,有二十多丈。怪石成群地蹲踞着,泉水穿过石头空隙流去,汇合到洗钵池,隐隐约约可以听到琮琮的声音。天泉阁右边的石壁像斧削似的很平整,在石半腰开有一个小洞,就是所说的灵羊洞。石上的纹理非常像南唐画家董源的皴法,而珠帘泉的源头在石壁上面。左边石壁和右边一样高大,而石上的纹理圆润有力,像王耕烟临摹的黄子久的山水画。方广岩跨两峡且横覆在顶上,累地基架楼,凭临高处像住在山洞里。前面横着青山,可以阻挡北风,所以岩上的居室整个冬天都是温暖的。岩上的石华、钟乳等,年代久了,凝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都(和一些形象)有所相像。只有一道龙尾泉,滴滴答答细细地流着,整年也不干枯,称得上特殊。夜里住在阁上,微风从枫树楠树的树顶上吹起来,与泉水的声音相和,整夜都能听到清幽悦耳的声音。
早晨起来,走到舍身崖,寻找泉水的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看见有一亩大小的一块巨石,像剖开的半个钟,平放在岩顶,水从上面漫过,到钟纽处水流变窄泻下。原来巨石的形状凹而尖,前面泄水的地方稍低,所以水被风一吹,就分散开来形成珠帘。坐了很长时间,山下云升起来了,我担心迷失道路,就踏着木桥走了下来。出了天泉阁,到洗钵池,蹲在石上听了一整天泉水声。想寻访半云亭和希隐岩,由于云很浓,路又窄,没敢靠近看个究竟。
游览了三天,酝酿成六首诗,题写在阁上。时间为光绪十六年十月初七日。
21.(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极登临之胜 徙倚久之而归
(3)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官知止而神欲行
【解析】无
22.C
【解析】A项,如履薄(bó)冰;B项,潦(lǎo)水;D项,数(shuò)见不鲜。
23.D
【解析】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24.A
【解析】①从关键词“刚正不阿”“信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得知是司马迁;②从关键词“鼓盆而歌”“梦蝶”可以得知是庄子;③从关键词“漱玉词”“金石录”可以得知是李清照。
25.在濮水边钓鱼,对楚怀王派人来请他做宰相却持竿不顾的庄子,“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也不愿与统治阶级为伍。
【解析】关键是找出以“在濮水边钓鱼”为开头的句子的主干句:庄子不愿与统治阶级为伍。
26.①光阴就是时间 ②旅行的一个动机是教育 ③也就是贬官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瞻前顾后”。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前面“天地就是空间”及后面的“这是我们把握现实的两大坐标”可知,第①空应该是“光阴就是时间”;根据前面“旅行是有不同动机的”及后面“这就是教育的旅行”可知,第②空应该是“旅行的一个动机是教育”;根据后面所举的韩愈等的例子可知,第③空应该是“也就是贬官”。
27.庄子:槁项黄馘,你却无欲无望;穷困潦倒,你却逍遥自由;在浑浊秽气的尘世中,你孤傲的心灵如清风中独立守望月亮的大树,清新千古。
【解析】首先要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对象,然后注意仿写时句子的句式结构、修辞手法和情境感情要与例句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