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种子发芽实验 课件(36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种子发芽实验 课件(36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02 22:39:18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1.1 种子发芽实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
能够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
科学思维
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的活动。
态度责任
表现出对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感受对比实验对变量控制的严格要求,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
科学观念
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目录
情境与问题
1
探究与发现
2
研讨与拓展
3
回顾与复习
4
总结与评价
5
学习任务
1
情境与问题
目 录
01
STEP
02
STEP
03
STEP
04
STEP
回顾与复习
探究与发现
研讨与拓展
情境与问题
05
STEP
总结与评价
学习任务
1
情境与问题
聚焦
许多植物的新生命都是从种子开始的。
许多植物的新生命都是从种子开始的。
种子的发芽需要条件吗?
聚焦
植物的种子在这里能发芽吗?
不能,落在南极不能发芽,温度太低了。干燥的沙漠里不能发芽,缺少水分等。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聚焦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我们的想法?
聚焦
学习任务
2
探索与发现
1
根据我们在一、二年级的种植经验,预测绿豆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空气

温度
绿豆
水分
土壤
探索
2
空气

温度
绿豆
水分
土壤

选择一个我们认为可能是种子发芽所必须的条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探索
3
根据小组的讨论确定研究方案,并写出实验计划。
探索
3
根据小组的讨论确定研究方案,并写出实验计划。
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在对比实验中,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同时确保其他因素保持一致。
探索
3
根据小组的讨论确定研究方案,并写出实验计划。
~~~~~~~~~~~~~~~
实验组

———————
对照组
探索
4
准备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根据下面的方法进行操作。
1.准备两个玻璃皿。
2.在其中一个玻璃皿里铺上一层土壤,另一个不铺。
别忘了给玻璃皿编号。
探索
4
准备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根据下面的方法进行操作。
3.在两个玻璃皿里各放3粒绿豆
4.定期给两个玻璃皿浇上同样多的水
探索
4
准备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根据下面的方法进行操作。
探索
5
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 日期 种子变化 1号组(在土壤里) 2号组(无土壤)
3月2日
3月3日
3月4日
3粒种子都有些膨大
3粒种子都发芽了
3粒种子的芽都开始生长
3粒种子没有变化
3粒种子的芽都开始长得越来越长
3粒种子开始变干瘪
3粒种子继续干瘪
3粒种子没有变化
3月1日
探索
实验结论
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探索
学习任务
3
研讨与拓展
研讨一:在实验中,我们为什么要设置两组进行对比?为什么要在每一个玻璃皿中放3粒种子?
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玻璃皿中放多粒种子,为了避免(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研讨
研讨二: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能验证我们的预测?
放在土壤上的绿豆发芽,没放在土壤上的绿豆不发芽。
研讨
研讨三:对于种子发芽所需的其他条件,我们可以怎样制订实验计划?
实验项目 改变的条件(变量) 不变的条件(不变量)
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和空气的关系 空气
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和水分的关系 水分
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和光的关系 光
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 温度
水分、温度、光、土壤
空气、温度、光、土壤
水分、温度、空气、土壤
水分、空气、光、土壤
研讨
无土栽培是一种不用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营养液来提供营养,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长周期的栽培技术。无土栽培的形式有水培、雾培和固培三种。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有可能彻底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完全按照人的意愿,向着自动化、机械化和工厂化的方向发展。




拓展
学习任务
4
回顾与练习
一、填空题。
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___________开始的。
2.像研究绿豆发芽这样控制_____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必须保持______的实验,我们称为___________。
3.在做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时我们在每个玻璃皿中放人至少_______粒绿豆种子,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___。
4.如图是某小组探究某种因素对种子发芽影响的实验,根据图示的步骤,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小组研究的因素是________。
种子发芽
1
相同
对比实验
3
偶然性

练习
二、判断题。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随风飞扬,它们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
2.种子的发芽离不开水,水越多发芽越快。( )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两个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
4.播种后下一场雨,种子发芽会更快。( )

×
×

练习
三、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东东做了如下的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请你和他一起来探究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吧!
实验方法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实验结果 未发芽 未发芽 发芽了 未发芽 发芽了
拓展
1.想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可以选择 ( )号和( )号烧杯进行对比实验。


2.上面的实验,除了可以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的主题外,还能进行其他主题的研究,请完成表格。
实验组 对照组 研究的主题
④ ③ 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
⑤ ③ 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
( ) ③ 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
适宜的温度


练习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 )、
( )都是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适量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空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烧杯只需放1粒种子进行实验
B.为了科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每个烧杯最好放3~5粒种子进行实验
C.每个烧杯放的种子越多越好
B
练习
学习任务
5
总结与评价
总结
科学态度
合作学习
评价
1.完成《同步分层作业》。
2.预习下一节课文内容,准备实验用具。
作业
感谢聆听/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1.1 种子发芽实验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种子发芽试验》是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一课,学生从本课开始,经过《比较种子发芽实验》和《绿豆芽的生长》的学习,经历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的对比观察学习研究,形成植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认识,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非生物环境条件。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种植凤仙花的经验,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有所了解,但是还没有对于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研究。哪些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哪些是种子发芽的非必要条件,大多数学生还不知道。在能力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与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科学思维)能够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 (探究实践)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的活动。 (态度责任)表现出对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感受对比实验对变量控制的严格要求,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科学地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设置对比实验中的公平条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绿豆种子、一次性杯子、土壤、纸巾、水、滴管、透明密封袋、标签、记录表、冰箱、黑色塑料桶、透明塑料桶。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情境与问题 1.谈话导入:许多植物的新生命都是从种子开始的。 2.播放视频:种子发芽过程 3.设疑:种子的发芽需要条件吗? 4.这些植物的种子传播到任何地方都能发芽吗? 预测:不能,落在南极不能发芽,温度太低了。干燥的沙漠里不能发芽,缺少水分等。 引出: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点出课题:种子发芽实验。
探究与发现 1.根据我们在一、二年级的种植经验,预测绿豆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1)以绿豆种子为例,它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预测:阳光、空气、营养(土壤)、水分、温度。 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举例的同时说出理由。 (2)教师进一步引导: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呢?学生自由发言。 大家的意见不一样,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2.选择一个我们认为可能是种子发芽所必须的条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1)在做实验之前要先设计一个实验计划,选择一个要改变的实验条件进行研究。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确定研究内容,填写在纪录表上(及时进行统计,尽量使每个计划选择的人数差不多)。 (3)我们组选择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和 土壤 有关。 3.根据小组的讨论确定研究方案,并写出实验计划。 (1)你们计划怎样做实验?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科学词汇: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在对比实验中,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同时确保其他因素保持一致。 (2)你们预测实验结果是怎样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预测并说说理由。 4.准备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根据下面的方法进行操作。 (1)实验步骤 ①准备两个玻璃皿。别忘了给玻璃皿编号。 ②在其中一个玻璃皿里铺上一层土壤,另一个不铺。 ③在两个玻璃皿里各放3粒绿豆 ④定期给两个玻璃皿浇上同样多的水 (2)播放视频: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 5.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6.小结: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研讨与拓展 (一)研讨 1.研讨一:在实验中,我们为什么要设置两组进行对比?为什么要在每一个玻璃皿中放3粒种子? 学生交流研讨。 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玻璃皿中放多粒种子,为了避免(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2.研讨二: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能验证我们的预测? 学生交流研讨。 放在土壤上的绿豆发芽,没放在土壤上的绿豆不发芽。 3.研讨三:对于种子发芽所需的其他条件,我们可以怎样制订实验计划 (二)拓展 1.播放视频:无土栽培技术。 2.无土栽培是一种不用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营养液来提供营养,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长周期的栽培技术。无土栽培的形式有水培、雾(气)培和固培三种。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有可能彻底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完全按照人的意愿,向着自动化、机械化和工厂化的方向发展。
回顾与练习 1.填空题。 (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_______开始的。 (2)像研究绿豆发芽这样控制_______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必须保持________的实验,我们称为___________。 (3)在做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时我们在每个玻璃皿中放人至少_______粒绿豆种子,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___。 (4)如图是某小组探究某种因素对种子发芽影响的实验,根据图示的步骤,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小组研究的因素是________。 2.判断题。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随风飞扬,它们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 (2)种子的发芽离不开水,水越多发芽越快。( )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两个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 (4)播种后下一场雨,种子发芽会更快。( ) ……
总结与评价 总结: 评价: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课堂中,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