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1-29 19:4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百合花叶病毒(LMV),是一种RNA病毒,呈粒体线条状。百合植株若在出苗后被该病毒入侵感染,则病株会提前枯死,产量与品质会大幅下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MV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6种
B.LMV的遗传物质与ATP的元素组成相同
C.LMV的蛋白质合成需以其自身结构中的氨基酸为原料
D.百合病株提前枯死是由于子代LMV释放时破坏了百合细胞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多种多样,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菌和酵母菌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两者都具有生物膜系统
B.细胞核内的核仁主要与mRNA的合成有关
C.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均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有关
D.溶酶体含有多种由高尔基体合成的水解酶,在细胞中参与多种物质的消化
3.某研究小组以过氧化氢为材料进行了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组实验。图丁为获得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组与丙组实验结果证明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乙组与丙组实验结果证明了酶具有高效性
C.乙组、丙组实验对应的结果依次为图丁中的曲线b、a
D.c曲线最终能达到a、b曲线的最大值
4.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定只发生在杂合子细胞中
B.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必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也可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等位基因的分离通常伴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5.遗传组成不同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产量等多个性状常优于双亲,这种现象称为杂种优势。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合种子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中国的水稻栽培(2n=24)已有七千年以上历史,我国南方主要种植籼稻,北方主要种植粳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籼稻和粳稻是由共同的祖先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B.水稻的体细胞中最多可以有48条染色体
C.釉稻一稻杂交的子代杂种优势越明显。说明两个亲本的亲缘关系差异越小
D.粳稻和籼稻的种群基因频率差异越来越大,会加速生殖隔离的产生
6.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对靶向基因进行特定DNA修饰的技术。利用CRISPR-Cas9技术可以使红眼基因B突变获得果蝇突变体,如图为技术原理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Cas9酶在配对区域定点剪切,引起果蝇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B.该过程中,sgRNA和Cas9酶共同剪切DNA的作用类似于限制酶的作用
C.敲除后需要DNA聚合酶对DNA上的切口进行修复
D.sgRNA与红眼基因B的部分序列配对,不会出现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T
7.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常积累于唾液腺中,疯犬咬伤他人,将唾液中病毒传播至他人体内,狂犬病患者会出现恐水、咽肌痉挛等症状。某同学查找资料后知晓狂犬病病毒的三种暴露类型及其处理措施,分析表格,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暴露类型 接触方式(符合以下情况之一) 暴露程度 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I ①接触或喂养动物;②完好的皮肤被舔;③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无 确认接触方式可靠则不需处置
Ⅱ ①裸露的皮肤被轻咬:②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轻度 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 ①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②破损的皮肤被舔舐:③开放性伤口或膜被唾液污染(如被舔舐) 严重 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抗体);注射狂犬病疫苗
A.I级暴露不需要特别处理,因为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皮肤可以阻挡病毒进入人体细胞
B.要判断是I级或Ⅱ级暴露可采用酒精对伤口进行擦拭,若有痛觉产生则是属于Ⅱ级暴露
C.I级接触方式的患者可能出现恐水、咽肌痉挛等症状
D.为了防止家中宠物携带狂犬病病毒,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效果要更持久
8.从用药安全的角度,国家要求门诊应首选口服制剂进行治疗,尽量减少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口服药物进入消化道之后,均需经过胃肠的消化分解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浆
B.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肌肉里,直接进入细胞质发挥作用
C.静脉注射是将药物输入血浆,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D.口服药物发挥药效更快,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效果差
9.樱花花芽一般在夏末秋初形成,须经低温处理,休眠状态才被打破,随着早春温度的升高。花芽开始发育,樱花渐次开放,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环境因素通过影响基因2的表达促进脱落酸的合成,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
B.低温一方面抑制脱落酸的产生,另一方面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从而促进蛋白质1的产生
C.光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既能为植物提供能量,又能作为调控植物生命活动的信号
D.环境因素调节、植物激素调节和基因表达调控共同完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10.群落中,优势物种可以利用较低资源生存。某群落中,物种A和物种B的生存空间和食物类别都较为相似。生存所需资源指某种群生存所需的最少资源量。下列关于物种A和物种B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种A和物种B均可能属于消费者
B.物种A和物种B的生态位可能存在大幅度的重叠
C.物种A和物种B存在种间竞争,两者之间可能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
D.若物种A的生存所需资源小于物种B的,则物种B为优势竞争者
11.我国南方某市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推广稻一鱼立体种养方式,即以水稻为主体、适量养鱼的生态种养模式,期间也会施用性外激素扰乱害虫的雌雄交配,降低害虫的繁殖力。水稻为鱼提供遮蔽场所和氧气,鱼能摄食害虫、虫卵和杂草,其粪便可作为水稻的肥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养殖模式提高了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从组成成分来看,鱼属于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
C.鱼粪肥田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D.施用性外激素扰乱交配属于生物防治,改变了种群的年龄结构使害虫种群密度下降
1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调查趋光性昆虫类群的丰富度可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
C.利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控制害虫的数量
D.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3.蛋白S为菌株C(一种细菌)的分泌产物,可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工业。某小组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碳源对菌体生长和蛋白S产量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碳源 细胞干重/(g·L-1) 蛋白S产量/(g·L-l)
葡萄糖 3.12 0.15
淀粉 0.01 0
制糖废液 2.30 0.18
A.菌株C的培养基的pH一般要调节至酸性
B.培养基中碳源物质浓度越高,菌株合成蛋白S越多
C.适合菌体生长和生产蛋白S的碳源均为葡萄糖
D.菌株C可能因不能合成淀粉酶而无法利用淀粉
14.下图表示基因工程中构建生产人乳铁蛋白的重组载体。图中tet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BamHI、HindII、SmaI直线所示为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三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均不相同)。图中将人乳铁蛋白基因插入载体,需用几种限制酶同时酶切载体和人乳铁蛋白基因?为筛选出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单菌落一般要连续进行两次培养,已知第二次是对第一次培养筛选出的菌落继续培养,则第二次需要在含哪种抗生素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
A.1种、四环素 B.1种、氨华青霉素
C.2种、四环素 D.2种、氨青霉素
15.三白草和鱼腥草二者因疗效相近且具有叠加效应常被中医用作“药对”,在我国全年可采收两次。研究者欲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复方的配伍(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提前到个体生长或生产过程,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操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除了使用酶解法外,还可以利用盐酸和酒精1:1混合配制的解离液来完成
B.②过程通常在等渗或略高渗溶液中,采用化学法或物理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④过程需要调节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诱导生芽和生根
D.图中所示的生产流程中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科学探究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教材实验探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实验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无需控制
B.“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其中有氧的为实验组,无氧的为对照组
C.“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实验后观察落叶分解情况,对照组现象比实验组要明显
D.设计预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偶然性,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7.RuBisCo是普遍分布于玉米、大豆等作物叶绿体中的一种双功能酶,它既是光呼吸中不可缺少的加氧酶,也是卡尔文循环中固定CO2最关键的羧化酶。在较强光照下,RuBisCo以五碳化合物(RuBP)为底物,在CO2/O2值高时,使RuBP结合CO2发生羧化:在CO2/O2值低时,使RuBP结合O2发生氧化、产生光呼吸,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uBisCo在类囊体薄膜上发挥作用,光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共同点是消耗O2,产生CO2
B.光呼吸能消耗光反应产生的代谢产物,如ATP、NADPH等
C.晴朗、气候干燥的中午,大豆叶肉细胞中光呼吸的强度较正常条件下会明显降低
D.人为增加环境中的CO2浓度,既可提高作物产量,又可减弱光呼吸,有利于植物生长
18.柳穿鱼花的形态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A、B两株柳穿鱼体内Lcyc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只是植株A的Lcyc基因在开花时表达,B植株的Lcyc基因被高度甲基化(Lcyc基因有多个碱基连接了甲基),开花时不能表达,从而导致A、B植株的花明显不同。将A、B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F1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F1自交的F2中绝大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少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B的相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被高度甲基化的Lcyc基因在遗传时仍然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B.B植株的Lcyc基因不表达可能是与DNA聚合酶的结合受阻
C.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生存环境相同的个体,表型不一定相同
D.F2中花与B植株相似的植株细胞中最多含有2个来自B植株的Lcyc基因
19.高原鼠兔的生殖活动与光照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下图表示了短日照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其性激素分泌的调控,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原鼠兔属于短日照繁殖的动物
B.短日照调节褪黑素释放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褪黑素
C.去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的结合引起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D.日照时长对高原鼠兔性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0.某研究团队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父系基因组印记控制区域的2个基因的甲基化,以及母系基因组印记控制区域的5个基因的去甲基化,再将一个极体注入经修饰的卵母细胞,然后经早期胚胎培养后进行胚胎移植,成功培育出可育的“孤雌小鼠”,部分过程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基化可能会关闭基因的活性,对某些基因进行去甲基化后该基因可正常表达
B.“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后,可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
C.胚胎移植前,需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避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孤雌小鼠”的诞生过程没有精子参与,其基因型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PSBS是一种光保护蛋白,也是一种类囊体膜蛋白,能感应类囊体腔内H的浓度而被激活,激活的PSBS可抑制电子在类囊体膜上的传递,最终将过量的光能转换成热能释放,以防止强光对番茄植物细胞造成损伤。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光能的叶绿体色素中,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和含量最多的色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光照射会激活PSBS,从而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水的光解,进而影响ATP的合成。由以上信息和题干推测PSBS的活性受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等因素的影响。
(3)某品系的番茄抗干旱能力较强,其根细胞内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物质的含量比较高的意义是增大
_____________,促进细胞吸水或防止细胞失水,以适应干旱环境。在生产中,若施氮肥过少,则会使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此外,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的角度分析,施氮肥过少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还可能是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已知番茄等一些植物种子的萌发受光的抑制,而少数植物如烟草等种子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研究发现,萌发需光的种子一般较小,这是对环境的适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植物体内主要感受红光和远红光的受体是_____________,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
22.(9分)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若血糖含量长期超标,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部分患者会患老年痴呆(SAD)。研究发现,啮齿类动物(如大鼠、小鼠)的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啮齿类动物常用作动物模型来进行病理机制的研究和药物研发。某研究人员用药物M进行了如下实验:给甲组大鼠注射药物M,乙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大鼠的相关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乙组大鼠无显著变化;与乙组大鼠相比,甲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升高,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进食量增加,体重下降。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药物M可能破坏了胰腺中的_____________细胞,使该细胞失去功能,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2)由上述实验结果还可推测,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肾小管液的渗透压比正常时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从而使该组大鼠的排尿量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测量到甲组大鼠体重下降,推测体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若乙组大鼠长时间不喂食会导致血糖降低,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_____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该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
(5)下列有关糖尿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饮食过多而不节制造成的肥胖可能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
B.糖尿病病人应控制糖类食物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
C.在某人尿液中检测到葡萄糖,可确诊其为糖尿病患者
D.糖尿病病人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强于正常人
23.(11分)岩礁生境是组成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生境,环境污染和气候灾害,造成岩礁生态系统退化或丧失。生态混凝土具有复杂的孔隙结构、粗糙的表面和较高的强度,利用其修复藻礁、牡蝠礁、珊瑚礁和生态海堤、建设具有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抵御海浪侵蚀等生态功能和工程价值复合的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1)岩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裸露的岩礁上播种牡蛎和海藻幼苗可以加快牡蛎礁和藻礁的群落演替速度,使其更快的达到动态平衡的稳定阶段,从演兽的类型来看,这属于_____________。
(2)利用生态混凝土的高强度、高孔隙率和粗糙面可以增加修复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生态混凝土修复岩礁生态系统需要根据基底类型、水深、光照、盐度和幼苗补充量等环境因素,选择生态位适宜的附着生物,这主要遵循了_____________原理。
(3)微塑料(粒径小于5mm)被认定为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的新兴污染物,可以在生物体内积累、造成生物机体的物理伤害,如器官擦伤和肠道堵塞,并可通过_____________危害其他海洋生物乃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4)生态金字塔主要包括能量金字塔、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下图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B是_____________,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
24.(13分)辽宁省十分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工业污水中含有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会造成农田土壤污染。请围绕污染土壤修复的微生物筛选,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化合物的菌株,配制的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是唯一碳源;培养基配制好后常用_____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在目标菌株分离纯化过程中必须使用固体培养基。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如果分离纯化菌株不是纯培养物,除平板划线法之外,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法进一步分离纯化。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提高菌株降解多环芳烃的效率,可采用物理、化学(如紫外线、亚硝酸钠等)等诱变方法进行微生物育种,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
(3)3位同学对农田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进行了测定。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106的培养基中,取0.2mL稀释液涂布,得到以下统计结果:甲同学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66;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246和256,取平均值238: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4、212和259,取平均值165。在3位同学的统计中,_____________同学的统计结果是相对准确可信的。按照该同学的结果,每毫升原液中的菌体数是_____________。
(4)为了获得更高效的能降解多环芳烃化合物的菌株,我国某大学的科研人员从实验室保存的一株能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多食鞘氨醇杆菌SWH-2中克隆出环羟基化双加氧酶大亚基的编码基因(目的基因),并进行测序。将获得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完成对SWH-2的遗传改造,得到一株新菌株SWH-21。降解实验表明SWH-21对多环芳烃的降解能力高于SWH-2。该实验室采用PCR的方法对目的基因进行克隆,PCR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PCR完成后,常采用_____________来鉴定PCR的产物。
25.(11分)家蚕是蛾的幼虫(ZW型性别决定,2n=56),其体表有斑纹和无斑纹由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体壁和透明体壁由B、b控制。一只无斑纹正常体壁雄蚕和一只有斑纹透明体壁雌蚕杂交,F1全为无斑纹正常体壁,取F1雌雄蚕随机杂交,F2如下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基因位于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雄蚕 雌蚕
无斑纹正常体壁:无斑纹透明体壁=3:1 有斑纹正常体壁:有斑纹透明体壁:无斑纹正常体壁:无斑纹透明体壁=3:1:3:1
(1)正常情况下雌蚕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若对家蚕基因组进行研究,需对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进行测定。
(2)基因A/a、B/b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常染色体”“Z染色体”“W染色体”)上,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
(3)F1中所有无斑纹正常体壁雄蚕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A和b基因的占_____________。
(4)雄蚕食桑少,蚕丝质量高。如果想通过家蚕的体表特征将雌雄蚕分开饲养,请完成实验方案:
①选择的亲本(写出表型和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②选择子代中表型为_____________的雄蚕饲养。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2.C 3.A 4.B 5.C 6.B 7.D 8.C 9.A 10.D 11.D 12.A 13.D 14.C 15.B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ABD 17. BD 18. AC 19. ABC 20. 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以下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1. (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胡萝卜素 叶绿素a
(2)抑制 H+浓度、光照强度(2分,各1分)
(3)根细胞内的渗透压(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差) 影响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ATP/NADPH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4)(萌发需光的种子一般较小,储存的营养物质也很少) ,萌发后能立即进行光合作用,从而避免在无光条件下萌发后“饿死”(2分)(意思对即得分) 光敏色素 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
22. (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胰岛B
(2)高 增加
(3)(由于M导致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代谢受阻(1分),细胞本身缺乏能量,导致脂肪、蛋白质加速分解供能(1分),满足机体需要,导致机体蛋白质、脂肪含量减少,体重减轻(共2分)(意思对即得分)
(4)交感神经 神经——体液调节
(5)CD(2分,各1分)
23. (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次生演替
(2)生态混凝土的高强度、高孔隙率和粗糙面可以吸附土壤,保留水分,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1分),进而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1分)(2分)(意思对即得分) 自生
(3)食物链(食物链和食物网)
(4)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分解者 18%
24. (13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多环芳烃化合物 高压蒸汽灭菌/湿热灭菌 只有在固体培养基上才能形成单菌落,而液体培养基不能(2分)(意思对即得分)
(2)稀释涂布平板 少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2分)(意思对即得分) 基因突变
(3)乙 1.19×109
(4)DNA半保留复制 琼脂糖凝胶电泳
25.(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27条常染色体和1条Z染色体组成,或27条常染色体和1条W染色体组成(2分) 29
(2)Z染色体 常染色体 BBZAZA 、bbZaW(2分,各1分)
(3)1/4
①有斑纹雄蚕ZaZa、无斑纹雌蚕ZAW (2分,各1分)
②无斑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