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藏戏 核心素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 藏戏 核心素养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9 22:0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4 藏戏 课时 1
内容 分析 本文介绍了藏戏这一独特艺术形式,阐述了其特色,如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等,还讲述了其由唐东杰布为造福百姓,带领七兄妹组成藏戏班子,通过表演和募捐在雅鲁藏布江上建造铁索桥的传奇故事发展而来的形成过程,展现了藏戏的艺术魅力和在藏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素养 目标 ①文化自信:感受藏戏蕴含的民族文化魅力,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多样性的认同与自豪感,激发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②语言运用:学习积累 “鼻祖、吞噬、演绎、随心所欲” 等词语,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提升词语理解与运用能力。
③思维能力:默读梳理藏戏特色和形成过程,培养归纳总结与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从文本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④审美创造:体会藏戏独特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感受其面具、舞台、表演等方面的艺术美,增强审美鉴赏能力。
思政 元素 了解藏戏形成发展,体会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感受藏戏承载的藏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团结意识。
重点 难点 1. 了解藏戏特色和形成过程,体会其独特艺术形式。
2. 体会藏戏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感受其独特魅力。
课前 准备 1. 预习提纲:标注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词义,思考藏戏与其他剧种的不同。
2.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含藏戏演出视频、面具图片、唐东杰布故事资料等。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 播放包含多种戏曲的录像,如京剧、越剧、豫剧等,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听听这些,能说出它们是什么戏曲吗?” 引导学生积极回应,肯定鼓励答对的学生。
2. 待学生回答后说:“咱们祖国的艺术形式丰富多样,藏族人民创造的藏戏独具魅力。藏戏有 1300 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古老戏剧之一。它剧种流派多,表演、音乐、面具服饰都很有特色。今天就一起走进藏戏的世界!” 同时板书课题 “藏戏”。
3. 引导全班齐读课题,留意学生朗读状态,确保读音准确、声音洪亮。 【学生活动】
1. 认真观看录像,仔细聆听戏曲,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问题,说出认识的戏曲名称。
2. 倾听教师对藏戏的介绍,对藏戏产生兴趣,跟随教师板书在心里默念课题。
3. 全班整齐齐读课题,展现对学习课文的期待。
设计意图:播放戏曲录像唤起学生对戏曲的认知,介绍藏戏激发学生了解藏戏的兴趣和学习课文的欲望,为教学奠定情感基础。
环节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教师活动】
1. 引导学生阅读课前导语,提出要求:“同学们,读课前导语,找出自读要求,用铅笔标出来。” 巡视观察学生阅读标记情况。
2. 布置默读任务:“默读课文,注意速度。边读边圈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圈出来,读完一起解决。” 巡视指导,提醒学生默读姿势和速度。
3. 组织同桌交流:“读完和同桌交流不懂的词语,看能否一起解决。还有问题一会儿讨论。” 参与小组交流,适时给予指导启发。
4. 指名学生分享不懂的词语及理解情况,倾听发言,表扬理解正确的学生,引导其他同学补充或亲自讲解不准确、不全面的理解。
5. 布置速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写藏戏?” 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抓关键信息。
6. 组织读后交流梳理:“谁来说说作者的写作角度?” 总结梳理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形成、艺术特色。
7. 进一步引导思考:“再默读课文,想想哪些自然段写藏戏的形成,哪些写艺术特色?”
8. 指名学生汇报,倾听并在黑板标注:第 4 - 7 自然段讲藏戏的形成,第 8 - 18 自然段讲藏戏的艺术特色。 【学生活动】
1. 认真阅读课前导语,标记自读要求,明确学习任务。
2. 按要求默读课文,圈画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或上下文理解,标记生字。
3. 与同桌交流不懂的词语,参与讨论,倾听同桌想法,共同解决问题,记录仍不理解的词语。
4. 被指名学生分享词语理解情况,倾听他人意见和教师讲解,补充修正自己的理解。
5.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教师问题,提取关键信息。
6. 参与交流,说出对作者写作角度的理解,倾听他人回答,补充完善自己的想法。
7. 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藏戏形成和艺术特色对应的自然段,做好发言准备。
8. 被指名汇报的学生准确说出对应自然段,其他同学倾听对照,检查反思。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导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默读解决生字词,提高独立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速读交流讨论,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深入学习做准备。
环节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教师活动】 1. 引导读第一部分(第 1 - 3 自然段):“自由读前三个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出了什么?” 巡视鼓励学生大声朗读、用心思考。
2. 组织交流分享:“谁来分享一下阅读感受?” 倾听学生发言,引导总结预设的两种回答。若学生说出藏戏的三个突出特点,在黑板板书: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演出三五天不结束;若提到排比式反问句的作用,肯定并强调其突出藏戏特点和表达民族自豪感的作用。
3. 再次引导朗读:“带着自豪的感情,再自由读第 1 - 3 自然段。” 巡视指导,纠正鼓励学生的朗读表情和语气。
4. 指名学生朗读,表扬表现出色的学生,如 “读得很有感情,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戏的独特魅力和你的自豪之情”;对存在不足的学生给予具体指导建议,如 “把反问句的语气加强些,突出藏戏的特点”,并请其他同学评价。
5. 引导读课文第三部分(第 8 - 17 自然段),布置任务:“默读第 8 - 14 自然段,了解藏戏面具的特点。” 巡视提醒学生做好标记。
6. 组织结合面具交流颜色象征意义:“结合具体面具,说说每种颜色象征着什么?” 展示面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回答,肯定正确回答,引导补充不完整的回答。
7. 布置自由读任务:“自由读第 15、16 自然段,结合‘不要…… 不要…… 不要…… 只要……’体会藏戏的重要特征。” 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语句,思考藏戏舞台的独特之处。
8. 引导默读第 17 自然段,提问:“藏戏一部戏演三五天的原因是什么?” 组织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学生回答,强调藏戏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的特点。
9. 提问引导思考:“了解了藏戏的特点,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尊重个性化想法,引导结合藏戏特点阐述理由。
10. 组织师生合作读:“我们进行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前后呼应的表现手法。老师读开头的反问句,同学们读相应段落。” 按环节进行师生合作读,即师读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生读第 8 - 14 自然段;师读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生读第 15、16 自然段;师读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生读第 17 自然段;最后师生合读第 18 自然段。
11. 引导体会写法:“对照开头,想想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回答,强调开头排比式反问句突出藏戏特点、引起读者兴趣和与后文呼应的作用。 【学生活动】 1. 自由朗读第 1 - 3 自然段,思考藏戏特点和作者表达意图,从文本提取信息。
2. 参与交流分享,说出自己的理解感受,倾听他人发言,学习思考角度和表达方式。
3. 带着自豪感情再次自由朗读,通过朗读感受藏戏独特之处和作者情感。
4. 被指名朗读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同学倾听评价,学习朗读技巧,反思自己的不足。
5. 默读第 8 - 14 自然段,圈画描写面具特点的语句,思考面具颜色象征意义。
6. 结合面具图片发言,分享对面具颜色象征意义的理解,倾听补充,加深对藏戏面具文化的理解。
7. 自由朗读第 15、16 自然段,抓住关键语句思考藏戏舞台的独特之处,感受以自然为舞台的艺术魅力。
8. 默读第 17 自然段,思考藏戏演出时间长的原因,参与交流讨论,发表观点,倾听完善自己的理解。
9. 思考是否想看藏戏的问题,结合藏戏特点阐述看法和理由,与同学互动交流。
10. 参与师生合作读,倾听老师朗读,按要求朗读相应段落,感受藏戏特点和文章结构之美。
11. 对照开头后文,思考文章开头写法的好处,参与讨论,发表见解,倾听教师总结,理解写作技巧。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和交流分享,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藏戏艺术魅力和文章语言风格;分析文章开头写法,培养学生对文章结构和表达技巧的理解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环节四:自主研读,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
【教师活动】
1. 布置自主研读任务:“自由读第 4 - 7 自然段,思考藏戏的形成过程,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 巡视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做好标记。
2. 组织交流藏戏形成过程:“谁来分享藏戏的形成过程?其他同学认真听,补充遗漏内容。” 倾听学生发言,总结补充,帮助梳理藏戏形成过程。
3. 引导探讨唐东杰布传奇故事的神奇色彩:“唐东杰布的故事有哪些神奇之处?再读这几个自然段,找找想想。” 巡视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4. 组织交流分享:“谁先来分享找到的神奇之处?” 按预设的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提到以弱抗强的传奇时,展示雅鲁藏布江激流图片,结合 “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一句,引导从 “脱缰、咆哮、吞噬” 等词体会江水凶险,感受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勇敢精神,在黑板板书:为民造福;提到创造奇迹的传奇时,强调七兄妹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建桥,引导体会齐心协力、人定胜天的精神;提到艺术的传奇时,突出唐东杰布成为藏戏开山鼻祖,开创艺术流派,在黑板板书:开创藏戏。
5. 引导有感情地朗读:“把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 巡视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对唐东杰布的敬佩。
6. 进行小结:“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扎根在藏民心中,他是藏戏的开山鼻祖。如今每个藏戏剧团都供奉他的画像,接受艺人膜拜,让我们心生敬意。” 引导学生感受唐东杰布在藏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学生活动】
1. 自由朗读第 4 - 7 自然段,思考藏戏形成过程,尝试概括整理。
2. 参与交流,分享对藏戏形成过程的理解,倾听他人发言,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
3. 再次阅读相关自然段,寻找唐东杰布传奇故事的神奇色彩,做好思考发言准备。
4. 参与交流分享,从不同角度阐述神奇之处,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倾听他人分享,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5. 带着敬佩之情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感受唐东杰布的伟大精神和传奇经历。
6. 倾听教师小结,感受唐东杰布在藏戏发展中的意义,体会藏戏与藏族人民生活的联系,对其产生敬佩之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研读重点文段,探究藏戏形成过程,通过交流感受促进与文本对话,培养自主学习和分析文本的能力;探讨传奇故事的神奇色彩,帮助学生理解藏戏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感受人文精神。
环节五:拓展提升,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1. 进行课堂小结:“同学们,藏戏历史悠久,历经风雨,像青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扎根在藏族人民心中。藏族人民用它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它是藏族群众的精神寄托和艺术珍品。我们再感受下它的魅力。” 播放一段精彩的藏戏演出视频,引导学生观看。
2. 播放其他戏剧录像片段,如京剧、黄梅戏等,提问:“看完藏戏和这些戏剧,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交流自己的感受。” 组织小组讨论,巡视参与,给予指导启发。
3. 引导全班交流分享,倾听学生发言,点评总结,引导从表演形式、唱腔、服饰、文化内涵等方面比较,感受不同戏剧的魅力,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
1. 倾听教师课堂小结,观看藏戏演出视频,再次感受藏戏魅力,体会其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
2. 观看其他戏剧录像片段,与藏戏对比思考,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参与全班交流,大胆发言,倾听他人意见,从多方面比较不同戏剧的差异,感受戏剧文化的多样性,增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让学生巩固对藏戏的认识,体会其文化价值;对比不同戏剧,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激发对地方戏曲的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 朗读感悟方面:教学中通过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感受藏戏特色,但部分学生对藏戏独特的文化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后续应增加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讲解,引导学生更好地感悟。
2. 自主探究方面:在探究藏戏形成过程时,小组合作效果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下次可优化小组分工,明确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 对比拓展方面:对比不同戏剧环节,学生能发现一些表面差异,但对深层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不足。今后应加强引导,培养学生深入探究文化差异的能力,提升文化鉴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