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变色龙》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变色龙》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2 19:3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新课导入
变色龙是蜥蜴目避役科爬行动物的统称,学名避役。皮肤因环境因素(光线、温度、情绪等)改变而变化,是一种生存的本能。
此外,它的头上有钝三角形突起,双眼各自独立,可以自由转向不同视角。背部有嵴棱,四肢较长,前后肢均具5指、趾,分为相对2组,前肢内侧3指愈合,外侧2指愈合在一起,可相互握持,后肢相反,内侧2趾和外侧3趾愈合,并相对持。
变色龙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积累“洋溢”“无精打采”“异想天开”等重点词语。
2.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把握课文大意。
3.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把握其心理活动,分析其形象。
4.了解讽刺小说的特点,品析其主要艺术手法。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犀利的笔锋直刺罪恶的社会,揭露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抨击反动统治,批判黑暗的现实。
契诃夫(1860-1904)
写作背景
《变色龙》作于1884年,作品发表前,正是在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在这个时代,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时代随意用拳头揍人的警棍了,而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
文学体裁
讽刺小说是按形象性质和题材领域划分的一种小说类型。它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丑的事物作为描写对象,以嘲讽、批判、揭露、抨击的态度描述社会中滑稽可笑、消极落后乃至腐朽反动的现象、事物或思想。其主人公多是没落势力的代表或在品质性格上有缺陷的人物。
名人评价
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他的作品不只是简单的招人一笑,一读自然往往会笑,不过笑后总会剩下些什么……
——鲁迅
认识生词
魁梧:
洋溢:
伶俐:
恐吓:
无缘无故:
异想天开:
(身体)强壮高大
(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聪明、灵活
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没有原因
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离奇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小说以《变色龙》做题目有什么好处?
整体感知
不仅揭示了要鞭挞的对象,富有讽刺意义,而且形象生动,给人深刻印象。
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请你组织语言分享一下
整体感知
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手指”这一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5段)
写警官奥楚蔑洛夫碰上一个“案子”——狗咬人事件。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6-27段)
第三部分(28-29)
写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也是全文的重点。
写奥楚蔑洛夫审理“案子”结束,小狗被带走,赫留金受到讪笑和恐吓。这是故事的结局。
写作赏析
整体感知
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市民赫留金把被咬的手指头当作物证向人炫耀。
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双重否定的修辞手法,写奥楚蔑洛夫在未知狗的主人时,摆出一副“扶弱抑强”公正无私的架式,与后面得知狗主人可能是将军时的态度变化形成强烈对比,造成绝妙讽刺的效果。
写作赏析
整体感知
“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语言、神态描写,不仅表现了他趋炎附势、欺下媚上已到无耻的地步,更暴露出他“变色龙”的本质。
写作赏析
整体感知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沙皇走狗夹着尾巴狼狈而逃、外强中干的形象。
整体感知
变色龙:变色龙是蜥蜴的一种,皮肤的颜色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
奥楚蔑洛夫:小说的主人公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对案件的处理与变色龙极其相似,用变色龙做小说的题目,非常形象地揭露了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丑恶面目。
写作手法
讽刺手法的运用:在文中具有对比的作用
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的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的运用:当人群里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警官奥楚蔑洛夫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一个脱大衣的动作,一句“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掩盖对初判的惴惴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为他若无其事的否定原判作掩护。
以小见大:运用一个小场景——主人公随狗主人的变化而变化反应大的社会现实——沙皇的黑暗腐朽。
故事脉络
变色龙
开端——发生狗咬人事件
发展高潮
结局——奥楚蔑洛夫“判案”结束
见风使舵
欺上媚下
趋炎附势
拓展阅读
苏东坡题联
传说有一天,苏东坡独游莫干山,不经意来到一座寺庙。当时东坡衣着简朴,住持老和尚只是指了指椅子说:“坐!”喊了声小和尚:“茶。”闲聊中,老和尚见来客谈吐不俗,才气过人,就把他引入大殿,客气地说:“请坐。”又对小和尚喊道:“敬茶。”继续闲聊,老和尚愈发感到来客才华横溢,不禁问起姓名,才知道此人竟是名扬四海的苏大学士。老和尚赶紧起身、作揖,把客人请进客厅,恭恭敬敬地说:“请上坐!”又对小和尚喊道:“敬香茶!”
最后,老和尚仰慕苏东坡的名望,请苏东坡题写对联留念。苏东坡淡然一笑,挥笔写道: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老和尚看罢,顿感面红耳赤,羞愧不已。
课堂小结
契诃夫用漫画式的写法塑造了鲜活的变色龙形象,精短的篇幅中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反观现实,当社会上充斥着变色龙式的人物时,人际交往就成了荒漠,所以真诚友善才应是我们处事待人的追求。
课堂作业
根据本节课所学,发挥你自己的想象力,续写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发生的事,1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