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问题解决(第三课时)
年 级:三年级 学 科:数学(西南大学版)
一种明信片,每套12张,售价11元。商店上午卖了48套,下午卖了550元,这一天共卖了多少元?
上午卖的钱数
下午卖的钱数
卖的总钱数
?
=550元
=每套的钱数×上午卖的套数
学习任务:
请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
再说一说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一种明信片,每套12张,售价11元。商店上午卖了48套,下午卖了550元,这一天共卖了多少元?
每套11元,卖了48套,上午卖了528元。
上午和下午一共卖了1078元。
一套的价格
这批大米有多少袋?
每辆车要装40袋
已装满24辆车,还剩70袋。
学习任务:
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再列式解答,并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①你认为这批大米可以看成几部分
②哪个部分是已知的 哪个部分是未知的
③如何求出未知的部分
这批大米有多少袋?
每辆车要装40袋
已装满24辆车,还剩70袋。
已装车的袋数
剩下的袋数
大米的总袋数
?
70袋
=每车装的袋数×车辆数
每辆车装40袋,已装满24辆车,已装车960袋。
已装车的和还剩的一共有1030袋。
这批大米有多少袋?
每辆车要装40袋
已装满24辆车,还剩70袋。
参观博物馆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余下的还能坐满一辆车
已经坐满16辆车
每辆车可坐40个同学
学习任务:
1.理解题目中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2.说一说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思。
参观博物馆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每辆车坐40人,坐满了16辆车,坐了640人。
坐上车的和余下的一共有680人。
余下的还能坐满一辆车
已经坐满16辆车
每辆车可坐40个同学
参观博物馆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已坐满16辆车,余下的同学还需要1辆车,一共需要17辆车。
每辆车坐40人,17辆车一共可坐680人。
余下的还能坐满一辆车
已经坐满16辆车
每辆车可坐40个同学
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解决求两个部分总数的问题。
都可以先用乘法计算出未知的部分。
再用加法计算出总数。
西山景区索道观光车每车限坐4 人,零售票价 15 元/人,团体票价 12 元/人。(10人及以上可购团体票。)
(1)全团人上山至少要坐几辆观光车?
(2)全团人购票至少要多少元?
全团共有23人
学习任务:
请选择合适的信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3人,每车坐4人,需要5辆车,还剩余3人。
剩余3人也要用1辆车,一共需要6辆车。
西山景区索道观光车每车限坐4 人,零售票价 15 元/人,团体票价 12 元/人。(10人及以上可购团体票。)
(1)全团人上山至少要坐几辆观光车?
(2)全团人购票至少要多少元?
全团共有23人
西山景区索道观光车每车限坐4 人,零售票价 15 元/人,团体票价 12 元/人。(10人及以上可购团体票。)
(1)全团人上山至少要坐几辆观光车?
(2)全团人购票至少要多少元?
全团共有23人
用300 元买13 束鲜花,每种都
买,怎么买剩的钱最多?
17元/束
买鲜花。
12元/束
15元/束
学习任务:
理解题目中的信息,根据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用300 元买13 束鲜花,每种都
买,怎么买剩的钱最多?
17元/束
买鲜花。
12元/束
15元/束
尽可能买最便宜的花,
较贵的各买一束。
你有什么收获?
当题目中提供大量的信息时,要认真审题,清楚每个信息的含义,选择和问题相关的信息。
明确数量关系很重要,清楚信息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谢谢观看
制作单位:西南大学出版社教学设计
课 题 问题解决(第三课时)
教学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且已有运用连乘和归一法解决问题的经验,知道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分析解决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会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分析问题,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会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分析问题,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应用连乘和乘除解法决问题,相信大家一定有所收获,今天我们继续解决问题。 二、问题解决 (一)问题一(第7题) 1.找信息 我们先来看看买明信片的问题。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我知道了明信片每套12张每套售价11元。商店上午卖了48套,下午卖 了550元。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一天共卖了多少元? 2.分析问题 ①你认为这天共卖的钱数可以看成几部分 生:这天共卖的钱数可以看成两部分:上午卖的钱数和下午卖的钱数,即这天卖的总钱数=上午卖的钱数+下午卖的钱数。 ②哪些信息已知 生:下午卖的钱数已知。 ③上午卖的钱数未知,你能根据题目中的已知信息求出来吗 生:每套的钱数×上午卖的套数 =上午卖的钱数。 3.解决问题 那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再说一说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谁来说一说你是如何解决的? 生:先算11×48=528(元)表示每套11元,上午卖了48套,卖了528元。再算528+550=1078(元),表示上午和下午一共卖了1078元。所以这一天一共卖了1078元。 为什么没用到“每套12张”这个信息呢? 生:因为售价11元是一套的价格,与一套的张数没有关系,所以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不需要用到“每套12张”这个信息。 看来大家都能选择合适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问题二(第8题) 1.找信息 接下来我们看看装大米的问题。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我知道了每辆车要装40袋,已装满24辆车,还剩70袋。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批大米有多少袋? 2.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再解答,并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①你认为这批大米可以看成几部分 ②哪个部分是已知的 哪个部分是未知的 ③如何求出未知的部分 生:这批大米的总袋数可以看成两部分:已经装车的和还剩下的,即这批大米的总袋数=已装车的袋数+还剩的袋数。 生:还剩的袋数已知,已装车的袋数未知。 生:每车装的袋数×车辆数=已装车的袋数。 生:我们可以先算40×24=960(袋)表示每辆车要装40袋,已装满24辆车,已装车960袋。再算960+70=1030(袋)表示已装车的和还剩的一共有1030袋。所以这批大米有1030袋。 不错,先计算已经装车的袋数,再将已经装车的袋数和剩下的袋数合起来就是这批大米的总袋数。 (三)问题三(第9题) 1.找信息 那这个乘车的问题里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我知道了每辆车可坐40个同学,已经坐满16辆车,余下的还能坐满1辆车。要解决的问题是参观博物馆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2.分析解决问题 题目中有这么多信息,你能独立分析并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看要求: ①理解题目中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②说一说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思。 生1:我是这样算的,先算40×16=640(人)表示每辆车坐40人,坐满了16辆车,坐了640人。再算640+40=680(人)表示坐上车的和余下的一共有680人。所以参观博物馆的同学一共有680人。 生2:我有不同的方法。先算16+1=17(辆)表示已坐满16辆车,余下的同学还需要1辆车,一共需要17辆车。再算40×17=680(人)表示每辆车坐40人,17辆车一共可坐680人,所以参观博物馆的同学一共有680人。 看来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 3.对比观察 仔细观察刚才解决的三个问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生:它们都是解决求两个部分总数的问题。都可以先用乘法计算出未知的部分。再用加法计算出总数。 我们刚才从问题或已有信息入手,解决了用乘法、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我们继续用这样的策略来分析解决问题吧! (四)问题四(第10题) 1.找信息 你收集了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观光车每车限坐4人,零售票价15元/人,团体票价12元/人,全团23人(10人及以上可购买团体票)。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全团人上山至少要坐几辆观光车 二是:全团人购票至少要多少元 2.解决问题 请选择合适的信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问题1 生:先算23÷4=5(辆)……3(人)表示23人,每车坐4人,需要5辆车,还剩余3人。最后剩余3人也要用1辆车,所以需要5+1=6(辆)车。 你还遇见过像这样剩下的人不足一辆也要再安排一辆车的生活问题吗 请自己举例说一说。 (1)问题2 生:由题目中的信息可知团体票的价格更低,而全团人数23人,符合购买团体票的条件,所以可以购买12元/人的团体票,至少需要12×23=276(元)。 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像这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五)问题五(思考题) 最后我还有一个买鲜花的难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 1.找信息 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鲜花的价格分别为12元/束,15元/束和17元/束。要用300元买13束鲜花,并且每种都买。问题是怎么买剩的钱最多? 2.解决问题 从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下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根据生活实际解决这个问题吧。 生:第1种花的单价最便宜,其余2种花的价格更贵。要求用300元买13束鲜花,每种都买,怎么买剩下的钱最多 那么我们要尽可能多买最便宜的花,较贵的花各买1束就可以了。因此可以买11束12元/束的花,15元/束和17元/束的花各买一束,一共需要12×11+15+17=164元,还剩下300-164=136(元),所以最多剩136元。 你的思路很清晰,要想剩得最多,我们就要尽可能多买便宜的花。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一些数学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体会到了当题目中提供大量的信息时,我要认真审题,清楚每个信息的含义,选择和问题相关的信息。 生2: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明确数量关系很重要,清楚信息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生3:知道到了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