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冰心诗四首
(新授课)
【理论支持】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样认为:教学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的学习,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基于这样的理论支持,《冰心诗四首》的课案设计,以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朗读并背诵这四首诗。
2.体味人间至爱亲情,领悟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3.通过欣赏优美诗文,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树立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朗读、品味、背诵诗歌。
2.体味人间至爱亲情,领悟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1.朗读诗歌,体味诗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
3.查找冰心的有关资料,阅读《繁星》、《春水》。
课内探究
一、学
1.导入新课
⑴由“文坛祖母”导入
⑵介绍作者
2.检查预习
⑴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
⑵各学习小组向全班汇报自主学习诗歌的初步感受。
3.自主阅读
⑴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
①《母亲》诗中的两个“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②纸船不会漂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的“叠着叠着”?
③你认为《成功的花》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④《嫩绿的芽儿》中,芽儿、花儿和果儿说的话能否互换?我们中学生应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⑵自主阅读,圈点批注: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语气、语意及作者的感情。
②根据学习任务自学课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4.小组合作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质疑问难,互相释疑解答,合作学习。小组长列出不能解决的问题,以便在全班交流。
(要求各组在充分交流碰撞的基础上,用书面的形式对这四题的研读形成共识,并列出合作交流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便在全班交流)
二、导
1.全班交流
⑴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呈交小组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⑵对各小组的学习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
2.精讲点拨
①《母亲》诗中的两个“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点拨方法】品味诗歌的情感可联系诗人的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背景来感悟。诗人在《往事(一)》中记述,《母亲》这首小诗是她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写下来的。诗人运用巧妙的类比,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
【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②纸船不会漂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的“叠着叠着”?
【点拨方法】思考这一题同样要联系诗人的写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背景。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学,海浪滔滔,天风吹卷,诗人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油轮上,远离亲人,驶入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强烈思念故国、亲人,越发孤独、惆怅。诗人只能借这种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参考答案】这是诗人寄托思念,排遣孤独、忧伤的唯一方式。
③你认为《成功的花》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点拨方法】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理解诗歌的思想要从分析诗歌的形象入手。《成功的花》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如“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别人的荣誉,而应该知道这成功背后蕴涵的艰辛。它是血和泪滋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荣耀?
【参考答案】“明艳”用得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浸透”用得好,它写出了眼泪之多;“洒遍”用得好,指明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花的成功历程的启示:成功来自奋斗和牺牲。
④《嫩绿的芽儿》中,芽儿、花儿和果儿说的话能否互换?我们中学生应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点拨方法】作者抓住芽儿、花儿、果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彩特征,用“嫩绿”“淡白”“深红”三个词形象地进行了描绘。芽儿的“嫩绿”显示着健壮、旺盛和朝气;“花儿”的“淡白”蕴涵着朴素、简洁,不追求外表的华丽;果儿的“深红”象征着“果儿”丰硕、甜蜜和美丽。这三节诗之间从内容来看是递进关系,它们的顺序暗指果树的生长过程,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人写这首诗是要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答案】不能互换,因为它们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与各自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它们的成长过程象征着青年人的成长过程。我们中学生应这样使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刻苦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本领;树立为祖国强盛,民族富强,社会进步而贡献自己青春热血的远大理想;甘于奉献,牺牲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等。
3.深度探究
探究题:《母亲》、《纸船》都写的是母爱,分析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有怎样的区别。
【点拨方法】探究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上的区别,先要分析这两首各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母亲》借雨中的荷叶庇护红莲,歌颂了“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纸船》是诗人远离母亲,在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写的,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前者侧重于母爱的付出,后者着力表达对母爱的感恩与回报,恰好表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
【参考答案】《母亲》主要是童稚期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母爱保护的心态,《纸船》主要是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母亲》侧重于母爱的付出,《纸船》着力表达对母爱的感恩与回报。
三、练
1.涵咏积累。学生当堂背诵四首诗。
2.达标测评。学生完成达标测评题。
3.反馈矫正。学习小组互改,教者反馈评讲。
课后提升
1.同步阅读。阅读《繁星》、《春水》。
2.完成作业。完成提升习题。
3.反馈评价。教者批阅学生的课后作业,并进行反馈矫正。
课案(学生用)
【学习目标】
1.能在互助的基础上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熟练背诵诗歌。
2.能说出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或哲理。
3.同步阅读《繁星》、《春水》
自学辅助资料
一、冰心这四首诗选自《繁星 春水》。《繁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水》是冰心五四时期的诗歌结集。《繁星》写于1921年,共164首;《春水》写于1922年,共182首。它们都是很短的小诗。这些小诗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作的影响所作。诗人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一刹那的感受,通过对这种感受的抒写,表现蕴含的情感或某一哲理。
二、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余篇短篇小说,20余种戏剧,还有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著和游记、书简等。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其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三、冰心写过《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一诗,她写道:“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这时我把笔深宵,追写了这篇叹感谢的文字,只不过倾吐我的心思,何尝求你知道!然而我们既在“梵”中合一了,我也写了,你看见了。”
预习练习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惊羡( ) 浸( )透 嫩( )绿 叠( )着
2.冰心原名 ,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主要作品有 等。
3.下列诗句中朗读音节停顿错误的一句是( )
A.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B.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C.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D.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4.诵读课文,初步体会这四首诗所抒发的感情,想一想,从内容上看,前两首与后两首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xiàn jìn nèn dié
2.谢婉莹 《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小橘灯》
3.D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4.前两首是抒情小诗,后两首是哲理小诗。
课堂思考题
一、自学思考题
①《母亲》诗中的两个“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②纸船不会漂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的“叠着叠着”?
③你认为《成功的花》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④《嫩绿的芽儿》中,芽儿、花儿和果儿说的话能否互换?我们中学生应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二、深度探究题
《母亲》、《纸船》都写的是母爱,分析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有怎样的区别。
课堂达标测评题
1.默写。
⑴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 ;心中的风雨来了, 。
⑵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
⑶ 的芽儿,和青年说:“ _ 你自己!”
的花儿,和青年说:“ 你自己!”
的果儿,和青年说:“ 你自己!
2.填空。
⑴《成功的花》一诗劝勉人们 。
⑵《嫩绿的芽儿》一诗劝勉青年 。
3.阅读《纸船》,完成⑴—⑶题。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⑴从全文来看,“我”希望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呢?
⑵诗的第三节末句中的“爱”和“悲哀”应如何理解?
⑶诗的第三节是诗人的想像,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略。
2.⑴成功要不惜付出巨大代价,要努力奋斗,不怕牺牲。
⑵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要把美丽的青春贡献给社会,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无私奉献。
3.⑴诗人要纸船流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心田中。
⑵与母亲远隔千山万水,想念母亲的滋味最难受,所以除了爱还有悲哀。
⑶新奇瑰丽、大胆奇异的想像,充分表明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思路点拨】
⑴⑵这两题可联系写作背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考虑。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学,海浪滔滔,天风吹卷,诗人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油轮上,远离亲人,驶入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强烈思念母亲,越发孤独、惆怅,于是写下了《纸船》这首诗。
⑶诗人采用“卒章显志”的方法,在结尾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样把眼前的意境与想像的母亲梦中的情境巧妙地融合起来。
课后提升
1.结合语境,选择最恰当的句子填入横线处( )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 。
A.尊严就是勇猛 B.尊严就是自己
C.尊严就是飞翔 D.尊严就是盘旋
2.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成功的花》,回答下列问题。
繁星 成功的花
繁星闪烁着-- 成功的花,
深蓝的太空,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沉默中,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微光里,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⑴两首诗运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是: 。
⑵《成功的花》将成功后的花与其当初奋斗、牺牲时进行 ,来突出主题。
①诗中用______一词来表示花儿的“成功”,那么花儿怎样才能算成功呢?(请用诗中原句回答) 。
②“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一句,句末感叹号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⑶《繁星》中由“对语”、“沉默”、“颂赞”可知诗人是将“星”当作 的形象来写的。
①“繁星”虽没“对语”,但都“沉默”着,显然“繁星”具有了 特征;
②试体会“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一句中“深深”一词表达之妙。
⑷上述两首小诗,不仅诗人抒情的脉络清晰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且都具有共同的语言风格,那么你的体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⑴⑵两题。
墙角的花
冰心
墙角的花 ,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⑴ “墙角的花”比喻 。
⑵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
1.C
2.⑴拟人
⑵对比 ①明艳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②对“人们的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的强烈反感和不满意。
⑶人 ①含蓄与深沉 ②写出了“星星之间”互相宽容、谦让、钦佩的宽广胸怀。
⑷要点:清新、质朴、用词精确而有力度。
3.⑴孤芳自赏的人
⑵通过对墙角小花孤芳自赏的委婉嘲讽,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在告诫人们做人处世应当谦虚,切勿骄傲。生命之花,总是在谦逊的心境中绚烂开放。一旦陷入孤芳自赏之中,就会枯萎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