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荷花》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3.《荷花》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30 21:4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单
学 科 语文 年 级 三年级 教学形式 常态课堂
课题名称 《荷花》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感性认识强,但缺乏理性思考。经过三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已有了一些知识能力的储备。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初步学会了默读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三四年学段目标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合课文语言描写优美的特点,本节课可以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品味。而课文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于感染力的特点,则可以重点训练学生想象,感受自然的美。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二年级下册学习过“读句子,想画面”,三年级上册有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练习,都为本单元读文章想画面的训练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这是对三年级上册“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的提升,本单元进一步体会、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 教学《荷花》时,可以先让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厘清作者的思路。再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聚焦描写荷花姿态和想象化身荷花这两个部分,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经验、换词比较等多种方法,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体会课文优美生动的语句,进而读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最后,结合课后小练笔,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目标 1. 认识“蓬、胀”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字,会写“荷花、清香”等15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花瓣儿、花骨朵儿”等儿化词和“莲蓬、衣裳”等轻声词。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花瓣儿、花骨朵儿”等儿化词和“莲蓬、衣裳”等轻声词。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难点: 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教学策略: PPT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古诗导入,明确任务情境 (二)书写课题,明确任务情境 (三)初读荷花,了解展览内容 (四)梳理课文结构,明确策展内容 (五)聚焦荷叶,读出荷叶特点 (六)结合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解锁字词奥秘 (七)荷叶展览,读出特点 1. 古诗引入,初感荷花之韵 2.出示古诗配图 1.出示三首古诗,分别请三名学生朗读古诗题目,提醒读准“赠”字。 1.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2. 分类出示词语,检查自学成果。 1.引导厘清课文顺序:词语会读了,你知道课文围绕荷花写了哪些内容吗? 师小结:原来叶圣陶爷爷写的这些内容是有一定顺序的。作者先写闻到清香,再写看到荷花,接着写想到的,最后回到现实。 2.如果请你来策划这次荷花展,你会分哪几个板块呢? 3.引导:请你自由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看看段落中除了荷花,还重点写了什么? 1.赏荷叶,知荷叶特点 出示学习活动: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描写荷叶的句子,说说荷叶的特点,读出自己的感受。 引导:你觉得哪个词最好? 师相机点拨:“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严严实实”也体现了荷叶的数量多,但“挨挨挤挤”不但显示荷叶非常茂盛,而且展现了荷叶旺盛的生命力,微风一吹,你挤我碰的样子。 加深体会:假如你是荷叶,你能用动作表现一下“挨挨挤挤”吗?一个人行吗?(不行)那就邀请你们那一组的同学一起来表演吧。荷叶挨挨挤挤的,多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呀! 1.学习生字 小结:“援、掷、捞”这三个字的意思都与手部有关。“纟”本指细丝,所以带“纟”的字多与丝线、纺织等事物或动作有关。《“贝”的故事》中认识了很多和“贝”有关的字,知道了带“贝”的字一般与钱有关。 2.理解词语 3.拓展练习 1.出示荷叶图,指导朗读。 (1)引导:在荷花展的“荷叶”这一板块,我们不仅可以用荷叶图来展现,还可以用我们的朗读来展现。男子汉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2)引导:此时正值清晨,那荷叶上还滚动着晶莹透亮的露珠,好一派充满生机的景象。怎能不说它美呢?女生一起读读吧! 2.如果现在要你为“荷叶”这一板块取一个标题,你会取什么名字呢? 引导:我们也可以直接套用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来做标题 师小结。 学生朗读: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指名读词语 第一行:饱胀、舞蹈 第二行:莲蓬、衣裳 第三行:花骨朵儿、花瓣儿 第四行:挨挨挤挤、翩翩起舞 生预设:“我”在公园里顺着清香往荷花池边跑去,看到了不同姿态的荷花,就想象自己也是一朵在舞蹈的荷花,最后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生预设:现实中的荷花、遐想中的荷花 (完成《课堂作业本》P5 4) 交流反馈。 预设1:从“挨挨挤挤”中我知道了荷叶很多,很茂盛。(相机板书:多) 预设2:“碧绿”这个词写出了荷叶的颜色很绿。(相机板书:绿) 预设3:“大圆盘”告诉了我们荷叶的形状又大又圆。(相机板书:大、圆) (完成《课堂作业本》P5 3) (1)读一读。 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读准字音,提醒学生关注“掷、资”的读音。 (2)找一找。 学生观察三行生字,找一找每行3个生字之间的共同点。 结论:每一行的3个字有着相同的偏旁,分别是“扌”“纟”“贝”。 (3)记一记。 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想办法记一记这些生字。 请学生分别写出带有这三个偏旁的生字,交流。 (男生齐读。) (女生齐读。) 预设:挨挨挤挤的荷叶、翠色欲流的荷叶、圆盘似的荷叶……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设计意图:解决生字的音、形、义,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了解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 荷花艺术展:想荷花之姿,诵荷花之美”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习。教师充分利用,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地投入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陶治情操,感受荷花之美、情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