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年 级 二 教学形式 教案 上课
课题名称 中国美食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适应学校生活,并在此阶段形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但普遍来说,他们的自控力还不是很强,情绪容易波动,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与关注。 在基础知识方面,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听、说、读、写、算等技能,但这些技能仍然需要继续巩固和提升。此外,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在逐渐发展,但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进行培养。 对于《中国美食》这一话题通常会有较高的兴趣。对于不同地域的美食和食物文化会有浓厚的兴趣。在了解《中国美食》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对家乡美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这种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在学习《中国美食》时,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美食的制作方法、口味特点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他们希望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他们还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围绕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教材在课文和语文园地设计了多个维度的训练。 《中国美食》这篇课文中提到的美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地域特色鲜明。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到中国各地的饮食文化,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美食是每个人都喜欢的话题,通过学习《中国美食》这篇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文中不仅介绍了美食的名称和特点,还介绍了制作方法。学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制作,培养实践能力。美食包括七种菜肴和四种主食,以图片配汉字的方式呈现菜肴名,以列举的方式呈现主食名。七种菜肴每种包含着一种烹饪方法,每种菜肴均配有色彩鲜明的图片,图文并茂,让学生在识菜名的同时又能了解制作方法,理解字义,一举多得。泡泡“我还能说出更多的家乡美食”是基于学生经验的美食种类拓展,是对第一二部分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中国美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通过学习《中国美食》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美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教学目标 1.认识“菠、煎”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烤、鸡、鸭”这4个字,做到书写正确,比较美观。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偏旁“火”和“四点底”的联系。 3.尝试说出部分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课后“烧烤、鸡鸭”4个生字,读好词语。 难点: 偏旁“火”和四点底的关系,知道用“烧、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教学策略: 建议: 1、利用多媒体出示菜名的图片 2、播放视频观看烹饪方法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初识美食,熟读菜名 (一)揭题 (二)初读课文,读好轻音 了解食材,巧识生字 寻找食材,总结草字头的字。 2、了解荤菜和豆腐,学习腐字 三、探究做法,了解饮食文化 书写指导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中国美食馆品尝中国美食吧,来到中国美食馆你都看到了哪些美食? 1.美食可真多啊!但有几道特色菜要重点推荐下,请同学们拿出菜单,翻到35页仔细去读读这几道特色菜。(出示要求,生自读) 预设: 师:a.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哪道菜没报准确!请你帮他改一改。还有两个字我想提醒大家。谁来拼一拼。 b.每个字的读音都很准确,只是有两个字一定要注意了。(引出菇和腐)谁来拼一拼C.每个字的读音都很准确,尤其是这两个字。(引出菇和腐)谁能和她读得一样好。 3、学习菇和腐。 先看这个菇(出示菇),一年级时我们就遇到过它(出示卡片 蘑菇)。菇单个字时读一声,可是和蘑一起就读--轻声了,菇要短而轻。谁来试着读一读。谁能学着他的样子再试试。一起。词语送进菜名中。 豆腐也是一样,腐这里是三声,和豆一起也读轻声,谁先试试(随机5人)。我们一起。词语送进菜名中呢?齐读。 4、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听了。自己试一试。 谁敢再挑战?老师点哪道菜,请你上哪道菜,火车开起来(激光扫描开火车)。看样子咱们对这菜谱非常熟悉啦,来,一起报菜名! 师:报得又准确又响亮,那就上第一道特色菜犒劳大家。看,第一道菜就是---凉拌菠菜。读了菜名,想想,这道菜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师:菠菜吃过吗?你知道它长在哪里? 师:对的,长在庄稼地里,可以用来吃的,我们称它们为蔬菜。今天的菜单中,除了菠菜,还有其他的蔬菜,你能找到它们吗?快拿起笔用横线把它们画出来。 师: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对的,这些表示蔬菜的生字都用上了草字头(板书草字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喊喊这些蔬菜的名字。 师:咱们中国人对吃非常讲究,光吃蔬菜够不够呀?是呀,荤素搭配,有菜有肉。找一找,哪几道菜中有肉呢?请把这几道有肉的特色菜画上波浪线(出示四道荤菜,说菜名)它们都有什么肉呢?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肉的种类,鸭肉,起。 师。不管是菠菜、茄子、葱、蘑菇,还是鸭肉、鱼肉、羊肉、鸡肉,这些都是做菜的食材,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份食材,看,这是(一盆鸡蛋),你想用这些鸡蛋做什么美食呢?老师也用这些鸡蛋准备了几道菜,想吃哪个就上台点哪个吧。 1、师:你看,同样的一筐鸡蛋,能做出不同的美味,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制作方法不同,烹饪方式不同,今天,我们认识的这几道菜,它们也用了不同的方法,想一想,用圆圈圈出它们烹饪方法。2、这些方法你都了解吗? 你观察到了吗?这些烹饪方法都离不开一样东西。你能从这些生字中找到火的痕迹吗? 除了x,你还找到了哪些带火字旁的字?(贴)除了这些火字旁的字,你还能看到火的痕迹吗? 四点底的生字怎么和火有关了呢?我们一起去瞧瞧四点底的演变。 刚刚它说四点底中有火的踪迹,你怎么知道四点底的生字就和火有关呢?我们一起去瞧瞧四点底的演变。 你看,中国汉字多神奇,单是一个火字就有那么多的学问。你还知道哪些与火有关的生字这样的字还有很多很多,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人造字的智慧!现在就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一起读读这些烹饪方法。方法放进菜名中(出示卡片,齐读,贴黑板上) 4、创设情境,读菜名 不同的食材,不同的方法,味道也不同,今天我们来了客人老师,你作为小主人,打算请他们吃哪几道菜? 拓展菜名 其实呀,咱们德清也有很多美食,老师还把这些美食编了一首儿歌呢?请你和同桌一起读读,找一找儿歌中提到了哪些德清美食呢?老师圈化美食, 其实,每一道美味佳肴都来之不易,不管是选择材料,烹饪方法还是取菜名都离不了制做者的用心,吃在中国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更是一种文化。 刚才,我们了解了那么多可口的中国美食!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品品中国汉字。 出示生字烧、烤 先看这两个带火字旁的字。它们都是什么结构?出示烤。谁能说说烤需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右边考略微长一点。撇穿插到火字旁的下方。范写。 出示生字鸭、鸡 再看看这两个都带鸟字边的生字。它们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看看这个鸡字。你需要注意什么?再看看整个字,哪些笔画你还想提醒大家的。 范写。评议。修改 作业。 今天咱们学习了不少美味菜肴和烹饪方法,其实,咱们中国还有很多其他的烹饪方法和主食。下节课再继续学习。下课。 1.齐读课题。 2.谁来挑战报菜名。(指明B层学生报菜名,) 学生拼读 (C层学生2人,出示两个字)。 (A层学生1人,C层学生1人)拼读 (齐读) 开火车读 (生齐报菜名) 师生齐读菜名 生:菠菜 生:吃过。地里的。 (生画蔬菜名,反馈,贴:菠菜、茄、葱、蘑菇)。 (读课件词语) 用波浪线画出几道有肉的特色菜 生:鸭肉 鱼肉 羊肉 鸡肉 (生自由发言) (生圈烹饪方法,板贴) (生:火、锅子) a.A层学生回答(第一个字带火字旁的字) (生:煮、煎) (观看录像)。 (生齐读生字) 同桌间报一报。这七道菜合起来可是一桌好菜呀,让我们一起报报它们的名字。 (同桌相互读,生交流美食) 学生齐读儿歌。看图说菜名。 左右结构要注意三点。高低、宽窄和穿插。 生练写。 左窄右宽,左短右长,鸟的长横穿插到了又字的下方。 鸟的竖折折沟第一个折要写得长一点儿。 生写。 新课标指出:“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这一板块,我引导学生自主读文,自主识字,检查反馈,重点指导识记,运用归类识字、随文识字、联系生活识记等多种方法认识生字,化解集中识字的枯燥。 运用联系生活探寻美食、图片直观呈现等方法,集中了解美食的烹饪方法。课文生字复现,帮助学生识记。观察、发现、质疑,视频呈现释疑,让学生直观了解偏旁为“火”和“灬”的字在意义上的关联。 在每节课写字教学时总结写字的规律,提醒关注易错点和重点笔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和书写习惯极为重要。重视评价和再次练写,提高了练字的实效。
板书设计 中国美食 凉拌、煎、烧、烤、煮、爆、炖、蒸、炸、炒
分层作业设计 A、b等生: 1、以“家乡的美食”为主题制作一张小报 2、和爸妈一起做一道菜。 C、d等生 1.熟记课文中的菜肴 2、抄写课后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