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5课《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5课《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1-31 11:2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跳圆舞曲的小猫》
教学内容分析:《跳圆舞曲的小猫》选自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五课,是一首管弦乐欣赏作品,由美国的作曲家安德森作曲,乐曲以管弦乐器丰富的音色和表现力,塑造了小猫活泼可爱的形象及跳舞的动态。乐曲为三部曲式,第一乐段主题旋律优美抒情,其中用小提琴滑奏技巧的运用,形象地模仿了小猫的叫声,增添了乐曲诙谐情趣。第二乐段旋律活泼欢快,极具三拍子的特点和韵律感,描绘了小猫欢快旋转的情境。第三乐段回到主题重复,速度慢下来,乐曲在戏剧性的尾声中结束了全曲。
学习者分析:上课班级非本校学生,不能足够的了解学情,但小学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的身心特点,他们善于利用自身的多种感官来欣赏音乐和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本堂课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听、唱、舞等方式,通过聆听、演唱、舞蹈、表演等方式,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学习目标确定:1.通过欣赏乐曲,让学生感受音乐,并乐于参与到音乐活动中。2.通过聆听、表演、歌唱等教学活动,能准确听辨乐曲中各个主题的音乐,把握乐曲的基本情绪。3.用身体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体会圆舞曲的基本韵律。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充分聆听音乐,把握乐曲中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和节拍特点。体会圆舞曲的韵律,感受不同乐段的旋律特点。
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教师活动11.聆听与感受2.介绍动物形象,揭示课题师:最近我的“好朋友”小提琴跟我说,它学会了一首新的乐曲,特别想演奏给大家听,因为有一只小动物也藏在旋律当中,让我们一起听听它是谁吧?(播放A乐段)师:今天的音乐课就让我们和这只“跳圆舞曲的小猫”一起快乐的玩耍吧!学生活动11.聆听A乐段,感受乐曲三拍子的特点进入教室。2.寻找音乐中小提琴特别的音色,感受小猫的形象特点。认识课题《跳圆舞曲的小猫》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聆听音乐,初听音乐感受乐曲中“小猫”的音乐形象。环节二:分段聆听教师活动2(一)聆听A乐段1.初探小猫形象师:先跟小猫打个招呼!小猫也和大家打招呼呢(喵)提问:小猫的叫声是怎样的呢?2.感受“优雅的小猫”师:你们听,小猫在唱歌呢!(教师范唱)提问:①它的歌声好听吗?②你觉得它是一只怎样的小猫?③优雅的小猫演唱歌曲时发出的喵喵叫声是怎样的呢?3.体验“优雅的小猫”师:让我们再听一遍音乐,如果你找到它温柔的叫声,可以用(动作)表示。师:你们的动作这么优美,相信声音也很优美,谁能和老师合作一下,我来演唱歌曲,你来演唱小猫温柔的叫声。4.模仿“优雅的小猫”提问:他们的声音太美妙了,就像音乐中小提琴模仿的小猫的叫声,这段音乐带给你什么感觉?师:接下来老师想把同学们分成两组,一组同学拿出你的小手感受旋律的优美,另一组同学模仿音乐中小猫的叫声。师:刚才我们和这只优雅的小猫一起唱歌跳舞,你们开心吗?让我们随着这段优美的音乐一起演唱歌曲吧!刚才我们聆听了第一个音乐片段,认识了一只优雅的小猫,老师把这个乐段称为A乐段,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聆听,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和A段相比有什么区别?学生活动21.聆听乐段跟随教师引导做动作聆听教师范唱(喵)生回答问题2.聆听教师范唱生回答问题3.聆听乐段并跟随旋律线找到音乐中小猫的“叫声”,并用小猫的动作模仿。师生(部分)互动完成演唱3.聆听A乐段认识小猫的叫声是由小提琴滑奏模仿的,并对小猫这一形象印入内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片段完整表现A乐段设计意图:在聆听、感受、体验、模仿的音乐活动中,明确乐曲中“小猫”的形象特点,通过肢体动作、模仿叫声、歌曲演唱捕捉“小猫”的温柔、可爱,体会圆舞曲的韵律,感受A乐段的旋律特点。(二)聆听B片段1.再探小猫变化2.感受“调皮的小猫”师:这只小猫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让我们伸出小手,和它一起去玩玩!师:谢老师也想和大家做这个转圈圈的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3.体验“调皮的小猫”师:老师还想邀请所有的同学一起做这个游戏,但在圆舞曲舞会上进行的这个游戏很不一般,你们看。4.模仿“调皮的小猫”师:现在你可以邀请你的好朋友一起做这个游戏。提问:①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②哪位乐器朋友也加入到了音乐中?③让我们再听一次?④谁想上来演奏一下?5.命名“调皮的小猫”师:这么开心的游戏,这么欢快的音乐,你觉得它是一只怎样的小猫?师:每当响起这段音乐,神奇的指挥棒就能让同学们开始转圈圈,那就让我们和这只调皮的小猫一起快乐的转圈圈吧!调皮的小猫带着我们一起做了快乐的转圈游戏,这是我们聆听的第二个音乐片段,我们可以称它为B乐段。最后让我们再来听一段音乐,你在这段音乐中发现了什么?1.回答问题2.聆听音乐随旋律线感受“调皮的小猫”师生(个别)合作随音乐做转圈的游戏,感受三拍子圆舞曲的律动3.明确游戏规则,在遵守课堂纪律的前提下进行活动师生(单独)合作演绎三拍子圆舞曲,其余学生观察4.生生合作完成游戏聆听音乐并观察教师在游戏中加入的木鱼节奏生尝试演奏木鱼,感受三拍子强拍特点全体学生跟随教师用身体律动表现5.回答问题,为B乐段取名完整表现B片段设计意图:在聆听、感受、体验中,感知“小猫”形象的变化,通过图形谱、合作游戏、身体律动等音乐活动进一步体会“小猫”的活泼、调皮,深入体会三拍子圆舞曲的韵律,感受B乐段的旋律特点。(三)聆听A’片段1.终探别样的小猫提问:①这段音乐和哪段音乐最相似?②你觉得它是一只怎样的小猫?2.听辨尾声师:优雅的小猫又唱起了歌跳起了舞,热闹的场面吸引了另一个动物朋友,让我们一起听听是谁吧?提问:你感觉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虽然这段音乐与A乐段相似,但小狗的到来让这段音乐显得与众不同,我们把它称为A’乐段。听辨乐段回答问题判断相似乐段为小猫取名聆听乐段寻找答案根据音乐中的主角编创故事设计意图:在深入聆听A乐段后听辨A’乐段,寻找两个乐段的相同与不同。通过直观的图形谱,感受A’乐段中出现的新的小动物的形象,并编创可能发生的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对再现乐段进一步理解,让学生真正的体验音乐、感知音乐。环节三:聆听全曲教的活动31.介绍乐曲这首《跳圆舞曲的小猫》由A段优雅的小猫,B段调皮的小猫,A’段优雅的小猫组成的典型的带再现的三段体的一首乐曲,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创作了这首乐曲呀?是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这可是他专门为小朋友们创作的管弦乐曲,当然安德森还有很多的作品想送给你们,有咔哒咔哒的打字机、滴答作响的时钟、嘎吱嘎吱滑行的雪橇、调皮的节拍器(《打字机》、《调皮的小闹钟》、《快乐雪橇》、《调皮的节拍器》、《蓝色探戈》)畅游在安德森的音乐作品中,享受古典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妙。2.完整表现乐曲最后谢老师想邀请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去参加这个舞会!学的活动31.了解乐曲并初步认识乐曲结构了解作曲家及背景2.完整表现整首乐曲设计意图:欣赏乐曲并初步了解乐曲结构,认识作曲家及作品。最终能完整演绎《跳圆舞曲的小猫》,表现“优雅的小猫”“调皮的小猫”“优雅的小猫”,在演绎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适当编创并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环节四:拓展欢闹的舞会结束了,老师还想邀请大家去管弦乐队演奏的现场看看,安德森到底运用了哪些乐器让乐曲中的小猫这么有魅力。让我们一起欣赏中国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带来的现场演奏吧!欣赏交响乐《跳圆舞曲的小猫》环节五:课堂小结今天谢老师很开心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安德森小猫咪们的舞会,欣赏了管弦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一起感受了三拍子圆舞曲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跳圆舞曲的小猫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让我们一起随着优美的音乐走出教室吧!随音乐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与改进:整个教学通过聆听、表现、歌唱、画图谱等教学活动,了解乐曲的基本情绪,丰富想象力。初步感受圆舞曲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和韵律通过音乐创造活动,激发想象力,发挥主观创造力。重点了解和感受、体验、表现A 乐段。环节设计层次分明,教学目标明确并在本节课基本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动方面也完成得不错,课堂气氛活跃。在教学方式上有自己的方法。在课前,我布置学生制作小猫头饰,在课堂中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会跳舞的小猫,创设情境,很好的融入课堂。在初听乐曲时,让学生跟随图谱捕捉小提琴模拟小猫的声音;再听时,让学生画图谱熟悉小猫叫声出现的位置,并随音乐模仿小猫具有辨识度的声音和可爱灵动的神态。通过重点聆听、教唱A 乐段来感受、体验、表现音乐。将一只只顽皮好动的小猫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