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期末复习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18题)
1、为除去试样中括号内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A B C D
试样 Na2CO3(NaHCO3) CO2(HCl) FeCl2(FeCl3) CO2(SO2)
除杂试剂 澄清石灰水 饱和Na2CO3溶液 铁粉 饱和NaHSO3溶液
A.A B.B C.C D.D
2、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铜粉,完全溶解,又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有残余固体,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只含Cu2+一种金属阳离子
B.残余固体一定全部是铜
C.残余固体可能为铁、铜混合物
D.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Fe3+
3、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铁为灰黑色,所以铁属于黑色金属
B.铁在硫蒸气中燃烧生成Fe2S3
C.纯铁的抗腐蚀能力较强,铁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被氧化
D.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铁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存在
4、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类比正确的是( )
A.Cu与Cl2能化合生成CuCl2,则Fe与Cl2能化合生成FeCl3
B.Mg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gO,则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
C.NaHCO3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则Na2CO3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Na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则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也可以生成碱和氢气
5、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B.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C.检验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将肥皂液涂在接口处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6、查看葡萄酒标签上的成分信息时,常发现其成分中含有少量SO2。下列关于SO2说法正确的是( )
A.SO2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B.SO2不能作食品添加剂,不该添加到葡萄酒中
C.SO2具有还原性,少量的SO2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
D.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它的漂白性
7、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生成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8、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
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C.都能作为气体干燥剂
D.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价
9、如图所示,当向试管内通入21mL时,最后试管中的液面仍在原来的位置,则原试管中NO体积为( )
A.6 mL B.12 mL C.16 mL D.18mL
10、某同学仿照喷泉实验原理在实验室里做了一个“喷烟实验”。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烧瓶中分别装入X、Y两种无色气体,胶头滴管中盛有含酚酞的NaOH溶液,实验时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挤入甲烧瓶中,然后打开弹簧夹,便可看到甲烧瓶中的导管喷出白色的烟,同时甲烧瓶中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后褪为无色。则X、Y分别为( )
甲 乙
A.NH3和HCl B.HCl和NH3 C.SO2和HCl D.NO和HCl
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2SiO3 易溶于水,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B.氨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其热溶液除去金属餐具表面油污
D.石墨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材料
12、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的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0mL4mol·L-1NaOH溶液,则Cu2+恰好完全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mol
B.混合气体中含NO2(标准状况)1.12L
C.参加反应的HNO3是0.4mol
D.消耗氧气(标准状况)的体积为1.68L
13、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
A.小苏打——NaHCO3 B.铁红——Fe3O4
C.胆矾——CuSO4 D.烧碱——Ca(OH)2
14、根据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结论:该溶液中有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可能含有
C.向饱和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胶体
D.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说明的氧化性比强
15、将表面镀铜的铝件浸入某种酸中后快速提出,可除去镀层而不损坏铝件。可选用的酸是( )
A.稀硫酸 B.盐酸 C.稀硝酸 D.浓硝酸
16、选择合适试剂完成甲、乙两组实验,
甲组:检验含的溶液中是否含有:
乙组:检验含的溶液中是否含有。
下列试剂及加入试剂顺序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试剂 选项 甲组 乙组
A 新制氯水、KSCN溶液 NaOH溶液
B 酸性溶液 KSCN溶液
C KOH溶液 氯水
D 稀氯水 酸性溶液
A.A B.B C.C D.D
17、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a2O2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B.Fe2O3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
C.还原铁粉可用于食品的脱氧剂
D.为保证消毒效果,可向自来水中通入大量氯气
18、压缩天然气汽车以天然气代替汽车用油,具有价格低、污染少、安全等优点。未经处理的天然气含有H2S,直接使用会造成大气污染,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e2(SO4)3可以视为该脱硫过程中的催化剂
B.该脱硫过程的总反应为:2H2S+O2=2S+2H2O
C.该脱硫过程不能在高温下进行
D.该脱硫过程是将H2S转化为FeSO4
二、填空题。(3题)
19、将1.00mol/L 硫酸铜溶液和2.00 mol/L 硫酸铁溶液按体积比1:2混合得到1L混合液(假设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铁粉,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铁粉有剩余。请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混合后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2)溶解的铁粉的质量为_______g。
(3)最后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20、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快速制取NH3并验证NH3的某些性质,同时收集少量纯净的氮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NH3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黑色氧化铜粉末变为红色,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内出现蓝色,并且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口处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氮气。根据这些现象,写出在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反应说明NH3具有________(填字母)。
A.碱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不稳定性
(3)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口处收集到干燥、纯净的氮气,收集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用气囊收集
(5)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向一定量的Fe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480mL0.250mol L-1稀盐酸后恰好完全溶解,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672mL,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2)若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则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 L-1。
(3)若要将溶液中的铁元素全部转化为Fe3+,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____L。
三、实验探究题。
22、铁矿石是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和氧元素,且杂质不与H2SO4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行探究。
Ⅰ.铁矿石中含氧量的测定
实验结果:将20.0 g铁矿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完全反应,测得装置B增重6.30 g
Ⅱ.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测定
Ⅲ.问题讨论与解决:
(1)如要验证滤液A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可另取两份滤液A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方法、现象与结论如下表。请将其补充完整。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KSCN溶液、氯水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1:在滤液A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液A中有Fe2+
步骤2:在滤液A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液A中有Fe3+
(2)步骤④中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步骤⑥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
(4)请通过实验Ⅰ、Ⅱ计算出该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3、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2)实验中他们取6.4 g铜片和12 mL 18 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填编号)。
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
(3)装置C中试管D内盛装的是品红溶液,当B中气体收集满后,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待反应结束后,向C中烧杯内加入沸水,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
(4)实验装置C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试用最简单的方法加以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品自选)。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期末复习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18题)
1、为除去试样中括号内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A B C D
试样 Na2CO3(NaHCO3) CO2(HCl) FeCl2(FeCl3) CO2(SO2)
除杂试剂 澄清石灰水 饱和Na2CO3溶液 铁粉 饱和NaHSO3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C
2、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铜粉,完全溶解,又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有残余固体,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只含Cu2+一种金属阳离子
B.残余固体一定全部是铜
C.残余固体可能为铁、铜混合物
D.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Fe3+
【答案】C
3、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铁为灰黑色,所以铁属于黑色金属
B.铁在硫蒸气中燃烧生成Fe2S3
C.纯铁的抗腐蚀能力较强,铁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被氧化
D.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铁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存在
【答案】C
4、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类比正确的是( )
A.Cu与Cl2能化合生成CuCl2,则Fe与Cl2能化合生成FeCl3
B.Mg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gO,则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
C.NaHCO3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则Na2CO3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Na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则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也可以生成碱和氢气
【答案】A
5、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B.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C.检验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将肥皂液涂在接口处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答案】A
6、查看葡萄酒标签上的成分信息时,常发现其成分中含有少量SO2。下列关于SO2说法正确的是( )
A.SO2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B.SO2不能作食品添加剂,不该添加到葡萄酒中
C.SO2具有还原性,少量的SO2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
D.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它的漂白性
【答案】C
7、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生成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答案】D
8、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
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C.都能作为气体干燥剂
D.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价
【答案】D
9、如图所示,当向试管内通入21mL时,最后试管中的液面仍在原来的位置,则原试管中NO体积为( )
A.6 mL B.12 mL C.16 mL D.18mL
【答案】B
10、某同学仿照喷泉实验原理在实验室里做了一个“喷烟实验”。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烧瓶中分别装入X、Y两种无色气体,胶头滴管中盛有含酚酞的NaOH溶液,实验时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挤入甲烧瓶中,然后打开弹簧夹,便可看到甲烧瓶中的导管喷出白色的烟,同时甲烧瓶中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后褪为无色。则X、Y分别为( )
甲 乙
A.NH3和HCl B.HCl和NH3 C.SO2和HCl D.NO和HCl
【答案】A
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2SiO3 易溶于水,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B.氨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其热溶液除去金属餐具表面油污
D.石墨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材料
【答案】C
12、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的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0mL4mol·L-1NaOH溶液,则Cu2+恰好完全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mol
B.混合气体中含NO2(标准状况)1.12L
C.参加反应的HNO3是0.4mol
D.消耗氧气(标准状况)的体积为1.68L
【答案】B
13、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
A.小苏打——NaHCO3 B.铁红——Fe3O4
C.胆矾——CuSO4 D.烧碱——Ca(OH)2
【答案】A
14、根据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结论:该溶液中有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可能含有
C.向饱和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胶体
D.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说明的氧化性比强
【答案】B
15、将表面镀铜的铝件浸入某种酸中后快速提出,可除去镀层而不损坏铝件。可选用的酸是( )
A.稀硫酸 B.盐酸 C.稀硝酸 D.浓硝酸
【答案】D
16、选择合适试剂完成甲、乙两组实验,
甲组:检验含的溶液中是否含有:
乙组:检验含的溶液中是否含有。
下列试剂及加入试剂顺序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试剂 选项 甲组 乙组
A 新制氯水、KSCN溶液 NaOH溶液
B 酸性溶液 KSCN溶液
C KOH溶液 氯水
D 稀氯水 酸性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B
17、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a2O2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B.Fe2O3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
C.还原铁粉可用于食品的脱氧剂
D.为保证消毒效果,可向自来水中通入大量氯气
【答案】D
18、压缩天然气汽车以天然气代替汽车用油,具有价格低、污染少、安全等优点。未经处理的天然气含有H2S,直接使用会造成大气污染,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e2(SO4)3可以视为该脱硫过程中的催化剂
B.该脱硫过程的总反应为:2H2S+O2=2S+2H2O
C.该脱硫过程不能在高温下进行
D.该脱硫过程是将H2S转化为FeSO4
【答案】D
二、填空题。(3题)
19、将1.00mol/L 硫酸铜溶液和2.00 mol/L 硫酸铁溶液按体积比1:2混合得到1L混合液(假设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铁粉,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铁粉有剩余。请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混合后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2)溶解的铁粉的质量为_______g。
(3)最后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答案】(1)0.33 (2)93.33 (3)4.33
20、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快速制取NH3并验证NH3的某些性质,同时收集少量纯净的氮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NH3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黑色氧化铜粉末变为红色,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内出现蓝色,并且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口处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氮气。根据这些现象,写出在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反应说明NH3具有________(填字母)。
A.碱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不稳定性
(3)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口处收集到干燥、纯净的氮气,收集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用气囊收集
(5)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促使NH3·H2O受热分解生成NH3,又由于温度升高,NH3的溶解度减小,促使NH3逸出 (2)3CuO+2NH33Cu+3H2O+N2 B (3)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环境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F中 (4)C (5)吸收水蒸气,干燥NH3 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21、向一定量的Fe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480mL0.250mol L-1稀盐酸后恰好完全溶解,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672mL,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2)若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则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 L-1。
(3)若要将溶液中的铁元素全部转化为Fe3+,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____L。
【答案】(1)0.03 (2)0.125 (3)0.672
三、实验探究题。
22、铁矿石是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和氧元素,且杂质不与H2SO4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行探究。
Ⅰ.铁矿石中含氧量的测定
实验结果:将20.0 g铁矿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完全反应,测得装置B增重6.30 g
Ⅱ.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测定
Ⅲ.问题讨论与解决:
(1)如要验证滤液A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可另取两份滤液A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方法、现象与结论如下表。请将其补充完整。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KSCN溶液、氯水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1:在滤液A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液A中有Fe2+
步骤2:在滤液A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液A中有Fe3+
(2)步骤④中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步骤⑥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
(4)请通过实验Ⅰ、Ⅱ计算出该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褪去 KSCN溶液 出现血红色溶液 除去滤液A中过量的Cl2 2Fe3++2I-=2Fe2++I2 Fe5O7
23、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2)实验中他们取6.4 g铜片和12 mL 18 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填编号)。
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
(3)装置C中试管D内盛装的是品红溶液,当B中气体收集满后,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待反应结束后,向C中烧杯内加入沸水,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
(4)实验装置C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试用最简单的方法加以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品自选)。
【答案】(1)如图所示:
(2)①Cu+2H2SO4(浓)CuSO4+2H2O+SO2↑
②随着反应进行,硫酸被消耗,产物有水生成,所以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反应停止
③AD
(3)红色褪去 恢复红色
(4)用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塞在试管口(合理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