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练习卷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晶体的特点的是
A.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C.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D.具有固定的熔点
2.下列变化需克服共价键的是
A.二氧化硅熔化 B.汞变成汞蒸气 C.碘升华 D.食盐溶于水
3.下列晶体中熔点最低的是
A.干冰 B.NaOH C.金刚石 D.铝
4.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和环境等联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有利于减少CO2、SO2的排放,CO2和SO2都是大气污染物
B.利用X射线对晶体的特殊效应,可快速准确地对普通玻璃伪造的假宝石进行无损鉴定
C.“筑梦天宫”,火箭助推剂-液氧在工业上可通过分解氯酸钾制得
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5.某物质可溶于水、乙醇,熔点为209.5℃,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原子晶体
B.该物质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3∶1
C.该物质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D.该物质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6.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K、 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三价铁的强酸盐溶于水后经水解可以生成如图所示的二聚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二聚体中的配位数为4
B.该二聚体中提供孤电子对,提供空轨道
C.该二聚体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配位键、离子键
D.1mol该二聚体中含键的物质的量为30mol
8.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被CO还原成Fe,转移个电子
B.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
C.常温下,将0.5 mol Fe投入浓硫酸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D.2 mol 中含个分子
9.通过下列实验可从的溶液中回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与水都是极性分子,相似相溶,不能通过过滤将水溶液与分离
C.向加酸后的上层清液中滴加溶液生成AgI沉淀,1个AgI晶胞(如图)中含14个
D.回收的粗碘可通过升华进行纯化
10.下列关于晶体和晶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同晶体中的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
B.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平行六面体
C.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固体是否具有规则的儿何外形
D.由晶体X射线衍射图经过计算可以获得晶胞的形状、大小以及微粒在晶胞里的位置
11.化学从古至今都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奋斗者”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的耐压壳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黄白第十大》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
C.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干冰属于分子晶体
D.中国天眼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12.下列微粒:①②③④ ⑤中含有配位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④⑤ D.②④
13.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舞台上干冰升华时,共价键断裂
B.与18-冠-6的空腔大小相近,形成稳定的超分子结构(),这体现出超分子的分子识别特征
C.缺角的晶体在饱和溶液中变为完美立方体块,体现晶体的自范性
D.雪花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一种晶体,其六角形形状与氢键的方向性有关
14.下列事实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
A.热稳定性:
B.氟、氯、溴,碘单质的沸点依次升高
C.的熔点很高
D.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15.前四周期元素M、Q、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的单质常用作保护气,W是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X与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且其焰色试验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Z的原子序数为28,Q和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甲的晶胞在xy平面、xz平面、yz平面上的投影图如图所示。W、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的晶体结构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键角: B.X是其所在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
C.简单氢化物沸点: D.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YQ2
二、填空题
16.现有①NaCl ②金刚石 ③NH4Cl ④Na2SO4 ⑤干冰 ⑥NaOH六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回答:(注意(1)(3)两小题用序号填入)
(1)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只有离子键的物质是 ,晶体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是 。
(2)①的电子式是 ,⑤的电子式是 。
(3)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硬度最高的是 ,熔点最低的是 。
17.填空。
(1)碳、氮、氧的简单氢化物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
(2)反应3CH4+2B3N3H6+6H2O=3CO2+6H3BNH3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H3BNH3 (填“能”或“不能”)溶于水,原因是 。
18.回答下列问题
(1)K3[Co(CN)6]中心离子、配位体及配位数: 、 、 。
(2)试比较下列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填“>”、“<”或“=”):HClO3 HClO4;
19.二氟草酸硼酸锂是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乙酸锰可用于制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合成方程式如下:、
(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
(2)草酸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草酸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
(3)与互为等电子体的两种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
(4)易溶于水,除了它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 。
(5)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配离子。已知与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不易与形成配离子的原因是 。
20.硅、锗(Ge)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光电材料领域。回答下列问题:基态硅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为 ,晶体硅和碳化硅熔点较高的是 (填化学式)。
21.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于去头皮屑,常温下为白色晶体,熔点为,则的晶体类型为 。
(2)如图所示为的四种卤化物的熔点,据此判断的晶体类型为 ,微粒间的作用力为 。
(3)的熔点为,沸点为,其晶体类型是 。
(4)立方氮化硼硬度大,熔点为,其晶体类型为 。
(5)是生产高纯硅的前驱体,沸点为,可混溶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则的晶体类型为 ,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是 。
22.有机物丁二酮肟常用于检验Ni2+:在稀氨水介质中,丁二酮肟与Ni2+反应可生成鲜红色沉淀,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1)结构中,碳碳之间的共价键类型是σ键,碳氮之间的共价键类型是 ,氮镍之间形成的化学键
(2)该结构中,氧氢之间除共价键外还可存在 。
23.相同压强下,部分元素氯化物的熔点见下表:
氯化物
熔点/℃ 804 773
试解释上表中氯化物熔点差异的原因: 。
24.石墨烯(如图甲)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转化为氧化石墨烯(如图乙).
(1)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σ键的个数为 .
(2)图乙中,1号C的杂化方式是 ,该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 (填“>”“<”或“=”)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
(3)若将图乙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在H2O中,则氧化石墨烯中可与H2O形成氢键的原子有 (填元素符号).
(4)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丙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 ,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
25.下图为几种晶体或晶胞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晶体中,粒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晶体是 。
(2)冰、金刚石、MgO、干冰4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3)MgO晶胞与NaCl晶胞相同,每个MgO晶胞中平均占有 个Mg2+,由与Mg2+最近的O2-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为 。
(4)Cu晶体中原子堆积方式如上图所示,则该堆积方式为 ,CaCl2晶体中Ca2+的配位数是 。
(5)冰的熔点远高于干冰,除H2O是 分子外(填“极性”或“非极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练习卷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B B D D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A B D
1.C
【详解】晶体的特点是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固定的熔点、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但晶体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故选C。
2.A
【详解】A.二氧化硅为共价晶体,只存在共价键,熔化时克服共价键,A正确;
B.汞属于金属晶体,汞受热变成汞蒸气,克服金属键,B错误;
C.碘单质为分子晶体,碘升华不破坏化学键,克服分子间作用力,C错误;
D.食盐为离子晶体,溶于水发生电离,克服离子键,D错误;
故选A。
3.A
【详解】干冰为分子晶体,NaOH为离子晶体,金刚石为共价晶体(原子晶体),铝为金属晶体,一般来讲分子晶体的熔点要低于其他晶体,且根据常温下,干冰(即CO2)为气体,其余三种物质均为固体,也可知干冰的熔点最低;
故答案为A。
4.B
【详解】A.CO2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A错误;
B.普通玻璃不是晶体,宝石一般是晶体类物质,二者的X射线衍射图谱不同,故B正确;
C.工业上制备氧气一般是通过分离空气,故C错误;
D.磷元素是植物的营养元素,水体中磷元素含量过高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态系统物种分布失衡,单一物种疯长,破坏了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使整个水生态系统逐渐走向灭亡,故D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B项。
5.B
【详解】A.该物质属于分子晶体,A项错误;
B.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σ键和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中一个σ键和两个是π键,所以该物质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9∶3,B项正确;
C.一般,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种元素形成极性共价键。物质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C项错误;
D.氢原子没有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只需要2电子稳定结构,D项错误;
6.D
【详解】①中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而为固态,①项错误;
②中为共价晶体,其熔点最高,是分子晶体,其熔点最低,②项正确;
③中、K、价电子数相同,其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键依次减弱,熔点逐渐降低,③项错误;
④中、、的价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键依次增强,熔点逐渐升高,故④正确。
答案选D。
7.D
【详解】A.结构中每个铁都连有6个键,故配位数为6,A错误;
B.分子中的氧存在孤电子对,则该二聚体中提供孤电子对,提供空轨道,B错误;
C.该二聚体中没有离子键,C错误;
D.单键均为σ键,1mol该二聚体中含键的物质的量为30mol,D正确;
故选D。
8.A
【详解】A.用磁铁矿炼铁的反应中,l mol Fe3O4被CO还原成Fe,得关系式Fe3O4 (FeO·Fe2O3)~3Fe,Fe元素从+2、+3价均变为0价,共降低8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转移8 mol电子,A正确;
B.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无法计算11.2 L H2O的物质的量,无法判断共价键总数,B错误;
C.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反应不能持续进行,无法判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C错误;
D.SiO2是由Si原子和O原子构成的共价晶体,没有SiO2分子,D错误;
故选A。
9.D
【分析】单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单质碘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碘化钠、碘酸钠和水,用分液法分离四氯化碳层,向水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反应生成单质碘,过滤得到粗碘。
【详解】A.NaOH溶液与I2反应生成碘化钠、碘酸钠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两者都能透过滤纸,根据“相似相溶”,两者不相溶,用分液方法将水溶液与分离,故B错误;
C.1个AgI晶胞(如图)中含个,故C错误;
D.单质碘易升华,因此回收的粗碘可通过升华进行纯化,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0.D
【详解】A.不同晶体的构成微粒不同,微粒的半径不同,所以晶胞的大小不同,晶胞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A错误;
B.晶胞是从晶体上取出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不一定是平行六面体,B错误;
C.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晶体有自范性,非晶体也可以有规则几何外形,如玻璃,C错误;
D.X射线衍射图经过计算可以获得晶胞的形状、大小,分子或原子在微观空间有序列排列呈现的对称类型、原子在晶胞里的数目、位置等,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钛合金属于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A正确;
B.“曾青涂铁,铁赤如铜”为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铜,属于置换反应,B正确;
C.由分子构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干冰是由分子构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C正确;
D.中国天眼用到的碳化硅中C原子与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因此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1①中,提供空轨道,O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①符合;②中提供空轨道,N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②符合;③中没有提供空轨道的离子,没有形成配位键,③不符合;④中没有提供空轨道的离子,没有形成配位键,④不符合;⑤中没有提供空轨道的离子,没有形成配位键,⑤不符合;综上所述,含有配位键的时①②;
故选A。
13.A
【详解】A.干冰升华时,是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内的共价键没有断裂,A错误;
B.碱金属离子有大有小,冠醚有不同大小的空穴适配不同大小的碱金属离子,K+与18-冠-6的空腔大小相近,则K+与18-冠-6形成稳定的超分子结构,现了超分子的分子识别特征,B正确;
C.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有自范性,则缺角的NaCl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块,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C正确;
D.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形成雪花的六角形形状与氢键的方向性有关,D正确;
故选A。
14.B
【详解】A.非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与非金属性有关,与分子间的作用力无关,非金属性:C>Si>Ge,因此热稳定性:,A不符合题意;
B.氟、氯、溴,碘单质均为分子晶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依次增大,因此沸点依次升高,B符合题意;
C.SiO2熔点很高是因为SiO2为原子晶体,熔点与共价键强弱有关,与分子间的作用力无关,C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硬度与分子间的作用力无关,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5.D
【分析】前四周期元素M、Q、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是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W是F元素;M的单质常用作保护气,M是N元素;则Q是O元素; X与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且其焰色试验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X是Cl、Y是K元素; Z的原子序数为28,Z是Ni元素。Q和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甲的晶胞在xy平面、xz平面、yz平面上的投影图如图所示。W、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的晶体结构如图乙所示
【详解】A. OF2中O原子价电子对数为4,有2个孤电子对,NF3中N原子价电子对数为4,有1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越多对价电子对排斥作用越大,所以键角,故A错误;
B. Cl所在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Ar,故B错误;
C. 简单氢化物沸点:,故C错误;
D. 根据图示,化合物甲的晶胞中,8个顶点和体心各有1个K,与z轴平行的4条棱上各有2个O、晶胞内有2个O,根据均摊原则,1个晶胞中含有2个K、4个O,所以化学式为KO2,故D正确;
选D。
16.(1) ①③④⑥ ① ⑤
(2)
(3) ⑤ ② ② ⑤
【详解】(1)①NaCl 是离子晶体,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②金刚石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属于单质,含有非极性共价键;③NH4Cl是离子晶体,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④Na2SO4 是离子晶体,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⑤干冰是分子晶体,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⑥NaOH离子晶体,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①③④⑥;只有离子键的物质是①;晶体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是⑤;
(2)NaCl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干冰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3)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分子晶体,干冰是分子晶体,故选⑤;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原子晶体,金刚石是原子晶体,故选②;硬度最大的是原子晶体,金刚石是原子晶体,故选②;熔点最低的是分子晶体,干冰是分子晶体,故选⑤。
17.(1)CH4>NH3>H2O
(2) sp3、sp 能 H3BNH3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详解】(1)碳、氮、氧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甲烷、氨气和水,空间构型分别是正四面体、三角锥形、V形,其键角依次减小,即键角大小顺序是CH4>NH3>H2O ;
(2)在反应3CH4+2B3N3H6+6H2O=3CO2+6H3BNH3中,CH4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杂化;CO2是直线结构,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杂化;B3N3H6能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能溶于水。
18.(1) Co3+ CN- 6
(2)<
【详解】(1)K3[Co(CN)6]中中心离子为Co3+,CN-为配体,CN-数即为配位数,则其配位数为6,故答案为:Co3+;CN-;6;
(2)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中,非羟基氧原子个数越多,其酸性越强,HClO3中非羟基氧原子个数为2,HClO4中非羟基氧原子个数为3,则酸性:HClO319.(1)
(2)
(3)、、
(4)与形成氢键
(5)F的电负性大,N弧对电子受到F吸引力强,不能提供给
【详解】(1)Mn是25号原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基态M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其价电子包括3d、4s电子,填充满4s能级再填充3d能级,价电子排布式为: ;
(2)草酸分子中C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根据构造原理书写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sp2;一个草酸分子中含有7个σ键,则1mol草酸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3)与SiF4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中含有5个原子且价电子数是32,所以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有、、等;
(4)溶质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时能增大溶质的溶解度,与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导致乙酸易溶于水;
(5)F的电负性比N大,N-F成键电子对偏向F,导致NF3中氮原子核对其孤电子对的吸引能力增强,难以给出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20. SiC
【详解】Si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ⅣA族,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则基态S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晶体硅、碳化硅均属于原子晶体,原子半径:Si>C,键长:C﹣Si<Si﹣Si,则键能:C﹣Si>Si﹣Si,所以熔点:碳化硅>晶体硅,晶体硅和碳化硅熔点较高的是SiC。
21.(1)分子晶体
(2) 离子晶体 范德华力
(3)分子晶体
(4)共价晶体
(5) 分子晶体 范德华力(或分子间作用力)
【详解】(1)的塎点较低,为分子晶体。
(2)由题图可以看出,的熔点远高于其他三种物质的熔点,且、、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逐渐升高,据此判断为离子晶体,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3)的熔、沸点较低,故为分子晶体。
(4)立方氮化硼的硬度大,熔点高,其晶体类型为共价晶体。
(5)的沸点低,可混溶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则其为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22.(1) 1个σ键、1个π键 配位键
(2)氢键
【详解】(1)碳氮之间形成双键,含有1个σ键、1个π键。每个氮都形成了三对共用电子,还有一个孤电子对,镍离子提供空轨道,氮和镍之间形成配位键。
(2)氧和氢原子之间除了共价键还有氢键,图中…表示氢键。
23.NaCl与KCl为离子晶体,CCl4为分子晶体;CCl4晶体熔化时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CCl4的熔点低;两种离子晶体的离子电荷数相同,而K+的半径比Na+的半径大,KCl中离子键强度较NaCl小
【详解】NaCl与KCl为离子晶体,CCl4为分子晶体;CCl4晶体熔化时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CCl4的熔点低;两种离子晶体的离子电荷数相同,而K+的半径比Na+的半径大,KCl中离子键强度较NaCl小,故KCl的熔点比NaCl低。
24. 3 sp3 < O、H 12 M3C60
【详解】(1)根据图甲可知1号C与相邻C形成σ键的个数为3.
(2)图乙1号碳形成了4个σ键,所以1号C的杂化方式为sp3;图乙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是109.5℃,图甲1号C与相邻C的键角是120℃。
(3)氧化石墨烯中O原子与H2O中的H原子,氧化石墨烯中H原子与H2O中O原子都可以形成氢键。
(4)根据切割法,晶胞含M原子的个数为:12×1/4+9=12;C60位于顶点和面心,所以晶胞含C60个数为:8×1/8+6×1/2=4,所以化学式为M3C60。
25.(1)金刚石(晶体)
(2)金刚石>MgO>冰>干冰
(3) 4 正八面体
(4) 面心立方堆积 8
(5) 极性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分析】冰晶体为分子晶体,靠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金刚石晶体为共价晶体,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Cu晶体为金属晶体,靠金属键结合;MgO为离子晶体,靠离子键结合;CaCl2为离子晶体,靠离子键结合;干冰为分子晶体,靠范德华力结合。
(1)
粒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晶体为共价晶体,即金刚石晶体;
(2)
一般情况下,熔点: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冰和干冰虽都为分子晶体,但冰晶体中还存在氢键,熔点较高,所以4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金刚石>MgO>冰>干冰;
(3)
MgO晶胞中Mg2+位于顶点和面心,个数为=4;以任一顶点的Mg2+为例,距离其最近的O2-位于该Mg2+所在棱的棱心,共有6个,围成正八面体;
(4)
该晶胞中,Cu位于顶点和面心,为面心立方堆积;以顶面面心的Ca2+为例,该晶胞中距离其最近的Cl-有4个,其上方的晶胞中还有4个,所以CaCl2晶体中Ca2+的配位数是8;
(5)
H2O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且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冰的熔点远高于干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