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学习目标 解 题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 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
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
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一个名句,一段历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20岁时作品)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42岁奉诏入京时作品)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清平调词三首·其一》(供奉翰林时作品)课前检测一、读准字音
瀛洲 剡溪 渌水
脚著谢公屐 石扉
澹澹 訇然 魂悸 yíng Shàn lùzhuó jīfēidànhōngjì 1.烟涛微茫信难求 2.天姥连天向天横
3.势拔五岳掩赤城 4.迷花倚石忽已暝
5.熊咆龙吟殷岩泉 6.栗深林兮惊层巅
7.云青青兮欲雨 8.虎鼓瑟兮鸾回车
9.怳惊起而长嗟 10.惟觉时之枕席
11.失向来之烟霞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课 前 检 测二、释准字义:1.信:实在、确实 2.横:遮断 3.拔:超出 4.暝:日落、天黑
5.殷:震响 6.栗:使……战栗 ;惊: 使……震惊(使动用法)
7.雨:下雨(名词活用作动词) 8.鼓:弹奏
9.怳:同“恍”心神不定的样子 10.觉:睡醒
11.向来:前一晌,指此前的梦境中 12.安:怎么 事:侍奉自读诗歌,理清思路:
思考:
诗歌整体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哪些内容?分别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入 梦一、梦游之 由(起)—— 叙述二、梦游之 景(见)—— 描写三、梦游之 吟(叹)—— 议论、抒情思 路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
描写对象:景象雄奇、场面壮阔、境界飘渺。
诗人精神:想象丰富,情感激荡,格调昂扬。
品读赏析:8分钟
梦境中有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哪些描写生动形象,想象奇特?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请筛选诗句,品读赏析。
学习要求:
1、品读、思考,圈点勾画词句,写于笔记本。
2、交流时,先朗读诗句,再想象情景。
品 梦品鉴诗歌,感受风格重读描写梦境的诗句,思考:诗人花费众多笔墨描绘的天姥梦境,是一个美梦,还是一个噩梦?
探讨角度:
梦境特点、作者情绪变化、作者人生经历
展示要求:
结合诗句说明依据。
小组讨论 展示 时间:5分钟
析 梦研读诗歌,深味内涵“美梦”的依据:去前的急切,去时的轻松愉快,仙界的富丽,醒后的失落。
“美梦”的意义: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好正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诗人想借这样一个充满幻想、五彩缤纷的仙界来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高耸入云的天姥山,自由祥和的仙界一夜飞度镜湖月
——这份轻松愉快其实就是他被召入宫时的心情。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这是对官场的迷茫。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象征着官场让人心惊胆战。
日月照耀金银台
——皇亲国戚们居住的宫殿。
虎鼓瑟兮鸾回车
——达官贵人们出门时候的锣鼓开道。
……
险峻的天姥山,金碧辉煌的仙界
险恶而变幻莫测的现实的官场“噩梦”的依据: 梦境神奇变幻、扑朔迷离甚至于恐怖,仿佛可看到宫廷生活的明争暗斗、冷酷无情。仙人们聚合的场面其乐融融,诗人却被排斥在外,只能作为上流社会的旁观者。但他更是清醒者,及时梦醒,即可表明与这种生活彻底决裂,对上层统治者蔑视和反抗。解 梦伤感,悲愤,憎恶现实,追求自由与光明,傲岸不屈,蔑视权贵
局限性:流露出了人生如梦幻,行乐须及时的消极避世思想。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留别”表心情,请结合诗句思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心情?(自由展示)总结回顾重点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风格: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构思瑰丽的境界安能摧眉折腰
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人傲岸不屈,蔑视权贵的品格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杜甫《春日忆李白》 古今评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论诗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佚名题安徽马鞍山采石矶青莲祠太白楼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古今评价 同学们,人生不能永远一帆风顺。李白在政治理想快要实现时突然破灭,这种打击是多么残酷!但李白没有屈从,他用博大的胸怀和傲岸不屈的人格创造了文学史上的奇迹,同学们是否也应该学习诗人的这种积极浪漫主义情怀呢?
背诵诗词,感受魅力一个名句,一段历程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20岁时作品)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奉诏入京时作品)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清平调词三首·其一》(供奉翰林时作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赐金放还“后作品)
……(深化学习,丰富积累)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浪漫主义杰作,集中体现了李白被赐金放还后的郁闷伤感及悲愤的情怀,诗人借“梦游”的形式,描写了一个美梦,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对自由乐土的追求,傲岸不屈的个性,不事权贵的精神。重点讲解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及主题。
二、学生分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属于苏教版选读教材《唐诗宋词选 读》中的一篇诗歌,在这之前学生对赏析诗歌的思路技巧已有较为系统的训练,对不同的题型基本有了较规范的思考路径,对诗歌鉴赏的术语也有初步掌握。为了让 学生对本文有更好的理解,在讲本课之前先让学生对李白的生平有个系统的了解,系统地介绍了李白的四个人生阶段,而本文就属于他离开长安的第三个人生阶段。另外在学案上详列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努力做到知人论事。对学生深入理解本文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支撑。
针对前面学生们暴露出的思考问题比较浅显简单,思维力不足,本节课要循序渐进地深刻理解让学生领悟不义之战的危害,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害人害己。
本节课从诗歌鉴赏能力的角度,重点是锻炼学生赏析词句、分析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上;从学生情感价值观方面重点是让学生体悟作者对战争的态度,我们应该支持什么样的战争,反对什么样的战争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换言之可借杜甫的战争观来让学生树立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
由于本节课训练点、知识点多,所以音、形、意这些较简单的知识已结助预习学案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涉及不多,另外,考虑时间关系,让学生集中赏析李白的梦境,这一部分的练习在课前预习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练习,在课堂上只是展示他们的成果,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当时的 人的生活与痛苦,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让学生的思维深下去,通过课堂展示来看,学生写得生动细腻感人,他们确实对文中人物的命运感同身受,从而达到了预期 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诵读
2、品味思想感情
3、鉴赏艺术特色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思维导图、微课、PPT、电影视频、博客、QQ等技术。
课前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熟读文本,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理清文本思路,走进诗歌情境中,为后面赏析文本奠定基础。
技术手段:微软画图工具、word文本框制图、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2.学生以批注法对文本自读批注,初步理解文本。
3.补充与杜甫和安史之乱前后的背景资料,保存到班级博客里,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
技术手段:互联网,Free Mind思维导图软件。
??????????微课《批注读书法》、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课上:
1、展示成果,整体感知?
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思维导图:①李白生平②古人对当朝统治者的态度③乱背景知识)
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2、再读课文,重点赏析
组织学生分赏析感受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本文寓情于事、一头两脚体的结构特点。
学生交流讨论,用word展示个人批注。?
课后:
????以“《梦游天姥吟留别》观后感”为副标题,正标题自拟写作小论文,上传班级博客平台,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用问卷星加以评价。?
技术手段:小论文评价量规、问卷星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自主学习
准备微课,传授思维导图制作技巧,布置预习任务
利用互联网查阅李白生平、古人对当朝统治者的态度、当时背景知识相关知识,自主阅读,按要求绘制思维导图;观看微课,学习批注读书法。学生畅谈感受,注意倾听和记录,采用评价量规进行评价。
自主学习量规。
导入
一个名句,一段历程,李白浪漫一生视频资料导入,与学生交流初读感受。
学生畅谈感受,注意倾听和记录,采用评价量规进行评价。
PPT
评价量规
展示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选代表展示思维导图,适时点拨补充。
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预习成果(思维导图形式:①李白的生平;②唐玄宗的生平)
?
多媒体一体机、彩色投影仪、思维导图、自主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
?
研读
展示名家的战争观,组织学生分专题研讨文中浪漫主义风格的表现及诗歌的主旨。
?
学生交流讨论,用PPT展示个人批注。教师点拨。以李白和唐玄宗为例,学生在批注基础上总结,形成对人物的完整认识。播放李白在朝的视频资料,学生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李白的人生观以及浪漫主义诗歌风格。
PPT、学习成果展示量规
作业及评价
以“《梦游天姥吟留别》观后感”为副标题,正标题自拟写作小论文,上传至班级博客,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用问卷星加以评价。
?
完成作业,上传至班级博客,自由交流,相互评价。
阅读班级博客中的补充材料。
博客,QQ,云平台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特色1:充分结合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走进文本,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未知知识提出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
特色2:教学设计突出老师的引导,教学过程始终尊重学生主体性。依学定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特色3:借助各种教 学辅助手段,但不离语文教学本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最忌离开文本,成为声光电的表演,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不离语文教学本质这一要点。教学进行中 利用多种评价量规监控学生学习过程,课堂学习结束后利用班级博客汇集积累资料,始终坚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