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 古诗三首 竹石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 古诗三首 竹石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31 20:0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古诗三首
《竹 石》
10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清廉课堂
解诗题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是郑燮为自己的画作《竹石图》所题的诗。是一首咏竹诗。

题画诗
知诗人
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借助方法理解诗意。
初读古诗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诗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解诗意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意: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仍
然坚韧挺拔。任凭你从东西南北刮来狂风。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品读古诗
竹子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
品读古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生长环境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恶劣
品读古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精神品质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韧
紧紧地咬住
丝毫不肯松懈
强劲
任凭
顽强
无所畏惧
当雷声轰鸣、闪电霹雳之时,竹子会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当风吹雪溅铺天盖地而来之时,竹子会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材料二:
郑燮在被罢官时写下: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竿。
囊橐:袋子,借指粮仓、粮库。
材料一:
44岁中了进士。
50岁了才当了个七品小官。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欠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
61岁,以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去官以后,板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
材料三:
墨竹图题诗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学习单
结合资料,说一说竹子和诗人的相似之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表面上写 ,其实是写人,郑燮一生正直不屈,清正廉洁,于是在晚年写下了这首《竹石》来总结自己的一生。郑燮更是借竹子表达自己的志向。
托物言志
领悟诗情
表达方法: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轼《竹》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刘禹锡《庭竹》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清廉人物
背古诗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清廉课堂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