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乳山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21张ppt)+教学设计(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乳山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21张ppt)+教学设计(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5 19:57:53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新授课:《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教材分析
《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代表作。该词融写景、怀古、抒情言志为一体,抒发了作者个人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也表达了作者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学习本词有助于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豪放词派的写作风格,激发学生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不少的诗词,积累了诗词的领悟和鉴赏的方法。对苏轼这位杰出的词人也不陌生,学习本词,重点在于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难点在于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三、教学目标
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3、学习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一、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音频视频。
预期效果:营造出学习这首词的特定氛围。
二、课堂上,巧用PPT,激活语文教学,全面展示文本,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预期效果:这样处理,有利于文本阅读的即时生成。
三、在整体把握文本阶段,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探讨:作者写了哪些景?哪些人?这些景和人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情怀?这些思想感情与情怀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何联系?利用PPT,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探究。
预期效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较好地掌握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情境导入
进入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音频视频
研讨交流
提出问题:作者写了哪些景?哪些人?这些景和人具有怎样的特点?
朗读;点评、评价、交流,概括物象的特点
利用PPT
探究
提出问题:作者笔下的景和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和情怀?
学生阅读作者相关的人生经历介绍,进一步结合课文加以讨论印证,归纳出答案。
利用PPT
提出问题:这首词从开篇到结束,作者的思想情怀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读书,从书中找出答案;交流,得出答案:开始的激昂慷慨,到后来的惆怅失意,最后趋于平静。
利用PPT,训练学生思维
研读交流建构
你觉得豪放词派都有哪些特点?
紧扣文本,边朗读边交流总结:
感情慷慨激昂、悲壮苍凉;形象奔放豪迈,气势飞动峥嵘,场面扩大雄壮的场面取胜;音调铿锵。
利用PPT
总结
这首词通过“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样波澜壮阔,雄奇壮美的赤壁之景的描写,表明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又通过对功成名就的周瑜的塑造,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之情。
齐声诵读全词,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利用PPT
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词。
2、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录一个演讲视屏,上传到云平台。
云平台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设计紧扣豪放词派的文本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诵读鉴赏,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了苏词的豪放风格,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较好地掌握了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课首,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音频视频,让学生进入肃穆悲壮的情景氛围中,这为整节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调。配有音乐的名家朗诵更将那种苍凉悲壮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有效地营造出学习这首词的特定氛围。
在探究过程中,利用PPT,激活教学活动,全面研读文本,促进实现了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另外,在整体把握文本阶段,恰当地利用PPT,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探讨:作者写了哪些景?哪些人?这些景和人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笔下的景和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和情怀?这首词从开篇到结束,作者的思想情怀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就很好地完成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课件21张PPT。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传说中的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颇有感触,于是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 苏 东 坡 (1036——1101), 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文学家,书画家。
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佛家思想也很浓厚。
赤壁,苏轼所游赤壁是黄冈城外的赤鼻矶;而一般认为三国赤壁鏖战的古战场在现在湖北蒲圻。 念奴,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玄宗喜欢听她演唱。此词牌为纪念她而创立。念奴娇,词牌名。研讨交流作者写了哪些景?哪些人?这些景和人具有怎样的特点? 风流人物小乔初嫁
_______年轻得意雄姿英发 _______英俊潇洒羽扇纶巾_______从容闲雅谈 笑 间_______指挥若定樯橹灰飞烟灭_______足智多谋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写的?有什么特点?
上片写了赤壁景色,都写了哪些景?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你是否能抓住最关键的几个字来分析赤壁之景?并用一个词形象地概括它的特点。
赤壁美景的特点是:“雄奇”。乱:岩石山崖险怪穿:山崖陡峭高峻惊:江水之汹涌拍:惊涛力度之大卷:波涛气势之大渲染磅礴
宏伟的气势作者有那么多的英雄可以怀念,却为何只怀念周瑜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呢?春风得意
风流倜傥
豪放洒脱
年轻有为仕途坎坷
命运多舛
壮志未酬
年老无为人景周瑜诗 人气势磅礴
雄奇壮阔自比景为人物作铺垫面对此景多感慨作者笔下的景和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和情怀? 存在几种理解:? 一种理解是,“应笑我多情”,即苏轼在人生失意、人生低潮、年华老大的时候,还怀想什么“风流人物”,太多情了,也就是说,是苏轼“多情”。? 第二种理解是,“多情应笑”后面应当是逗号,“我”应当归属下面,形成“我早生华发”。“多情”实际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是“周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两句怎么理解?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
另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 探究:这首词从开篇到结束,作者的思想情怀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激昂慷慨 惆怅失意 趋于平静 研读交流建构 : 你觉得豪放词派都有哪些特点?感情慷慨激昂、悲壮苍凉;
形象奔放豪迈;
气势雄壮峥嵘;
音调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