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几种重要的盐
【基础知识梳理】
一、盐的组成与分类
1. 盐的组成:由_______离子(或 离子)与 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2. 盐的分类
依据组成盐的 离子和______离子的种类不同,可以把盐分成钠盐、钾盐、钙盐等,也可以把盐分成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等。
在溶液中溶质被分散成 或 ,所以在溶液中进行反应,反应速率较______(填“快”或“慢”)。
3. 盐的溶解性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OH- NO3- Cl- SO42- CO32-
H+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NH4+ 溶、挥 溶 溶 溶 溶
K+ 溶 溶 溶 溶 溶
Na+ 溶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a2+ 微 溶 溶 微 不
Mg2+ 不 溶 溶 溶 微
Al3+ 不 溶 溶 溶 -
Mn2+ 不 溶 溶 溶 不
Zn2+ 不 溶 溶 溶 不
Fe2+ 不 溶 溶 溶 不
Fe3+ 不 溶 溶 溶 -
Cu2+ 不 溶 溶 溶 -
二、 盐的化学性质
1. 某些盐溶液能与金属发生 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除非常活泼的金属外,排在________的金属一般可以将___________
_________的金属从其 溶液中置换出来。
2.某些盐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与 或________发生复分解反应。
3.盐的化学性质
(1)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钾等物质在组成上有相似之处,统称为 盐。含有碳酸盐的物质都能跟盐酸反应生成 气体。这一原理可用于检验碳酸盐。
(2)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相似,也能和 溶液反应,放出 气体。
(3) 盐与酸、碱、盐的反应
反应物 通性 反应类型
与酸反应 通式 酸 十盐—(新)盐 十(新)酸 复分解反应
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 CaCO3+2HCl— (有气泡产生) NaHCO3+HCl— AgNO3+HCl—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与碱反应 通式 盐十碱—(新)碱 十(新)盐 复分解反应
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 (有蓝色沉淀) Na2CO3+Ca(OH)2— (有白色沉淀)
与盐反应 通式 盐 十盐—(新)盐 十(新)盐
化学方程式 Na2CO3+CaCl2— BaCl2+Na2SO4— (有白色沉淀) AgNO3+NaCl— (有白色沉淀)
三、 几种常见盐的用途
名称 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俗名 食盐的主要成分 、________
颜色状态 ____色固体 ______色固体 _____色固体
溶解性 _____溶 _______溶 ______溶
溶液酸碱性 _____性 弱 性 弱_____性
主要用途 食用调味品,配制 ,农业上用来选种、消除积雪等 生产玻璃、造纸、纺织、生产 等 焙制 、治疗_______过多症
四、常用的化肥与使用
1.化肥中的营养元素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等营养元素。含有这些元素的某些物质可以作为 。通过化学方法加工生产的肥料,称作 。化肥对促进农作物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2.化肥的分类
依据化肥中含有的植物营养元素,可以把化肥分为 肥(含 )、 肥(含 )、_______肥(含______)、复合肥料(含 或 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等。
五、常用化肥的种类与作用
种类 作用 现象判断
氮肥 碳酸氢铵(______),硝酸铵(_____) 尿素(________) 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蛋白质的含量。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叶色 ,缺氮肥
磷肥 名称 化学式 促进作物生长,根系发达,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抗寒、抗旱能力差,说明根系短小,缺
磷矿粉 Ca3(PO4)2
过磷酸钙 Ca(H2PO4)2
钾肥 名称 化学式 促进作物生长,茎秆粗硬,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的能力。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叶边长黄易倒伏,说明新陈代谢能力差,茎秆细弱,缺
氯化钾 ________
复合肥(含有N、P、K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名称 化学式 同时提供多种营养素
硝酸钾 _______
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六、氮、磷、钾肥的简易鉴别
1. 取氮、磷、钾肥样品于试管中观察外观:磷肥为 粉末,大多 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氮肥和钾肥为 色晶体,全部 溶于水。
2. 取氮肥(铵盐)和钾肥分别放入研钵中,加熟石灰研磨。产生 并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的气体的是氮肥,另一种为钾肥。
3. 铵和碱性肥料 混合使用,因为铵盐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 ,降低肥效。
【核心考点精练】
1.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
A.离子一定带电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
C.盐中一定含金属离子 D.酸和碱中一定都含氢元素
2. 分类法是初中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P2O5、KMnO4、CO B.碱:、、
C.酸:、、H2O2 D.盐:、 、CO(NH2)2
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与其用途不对应的是( )
A.Na2CO3——配制生理盐水 B.NaCl——用作调味品
C.CaCO3——用作补钙剂 D.NaHCO3——焙制糕点
4.下列有关纯碱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组成:由碳、氧和钠三种元素组成
B.性质:能与BaCl2、NaCl等盐溶液反应
C.用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的生产
D.生产:侯氏制碱法
5.部分盐和酸的溶解性(20℃)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微粒 Cl- SO42- CO32- NO3-
H+ 溶、挥 溶 溶、挥 溶、挥
Ca2+ 溶 微 不 溶
Mg2+ 溶 溶 微 溶
X2+ 溶 不 不 溶
A.不宜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根据图表可知X2+为Ba2+
C.常温下,溶解度:CaCO3>CaSO4
D.常温下,MgSO4溶液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
6.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Cl和Ca(OH)2 B.Na2CO3和H2SO4
C.Ca(OH)2和Na2CO3 D.KCl和CuSO4
7.石榴幼果膨大期需要施用一种含氮、磷的复合肥。下列化肥中满足条件的是( )
A.KNO3 B.(NH4)2HPO4 C.NH4Cl D.Ca3(PO4)2
8.尿素是一种优良的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B.尿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6:1
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6.7%
D.尿素能使植物枝繁叶茂、叶色浓绿
9.对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是稀硫酸,则生成物质中一定有水
B.若C、D是盐和水,则A、B一定是酸和碱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一定是沉淀
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0.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和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某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过量稀盐酸
B 分离和 固体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NaOH、 NH4NO3、NaCl固体 分别取样,加水溶解,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D 除去CaCl2溶液中的盐酸 取样,加过量的,过滤
11.大豆既能通过根系吸收肥料氮,又能利用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氮肥的是 (填序号)。
A. K2CO3 B. CO(NH2)2 C. Ca(H2PO4)2
(2)空气中含氮元素的物质主要是 。
12.已知铵态氮肥能与碱反应,放出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现有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硝酸铵(NH4NO3)、尿素[CO(NH2)2]六种氮肥:
(1)在上述六种化肥中, 呈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 ,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四种氮肥相区别。
(2)其他四种氮肥的鉴别方法如图所示。写出氮肥B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A、B、C、D四种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 。
13.为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下表中的四个实验。
实验编号 甲 乙 丙 丁
实验图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甲实验:大家一致认为在试管中先需要加入 溶液才能证明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2)丙实验: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丙组实验所用的两种试剂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原因是 。
(3)乙、丁两组实验均能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其中乙实验中的现象是 。如下图是丁实验中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两者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判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