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1-31 20:2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课时内容
教材第104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课时目标
1.通过猜测、试验等数学活动,初步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即间隔数比株数少1的情况)。
2.能将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会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题意。
3.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从实际问题中探究并总结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
【学情预设】植树节。
师: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教师也参加了植树活动,而且他们都是按着一棵松树、一棵杨树来种植的,如果最后一棵是松树,你知道是松树多还是杨树多吗 为什么
【学情预设】如果最后一棵是松树,就是松树多,因为一棵松树对着一棵杨树,最后多出一棵松树。
师:如果最后一棵是杨树呢
【学情预设】如果最后一棵是杨树,就是同样多,因为总有一棵松树对着一棵杨树。
师:其实,在植树中还蕴含着很多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为下面理解间隔数和棵数的关系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探究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植树)问题的规律。
出示教材第104页例1。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画线段图,通过观察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一条路两端都栽”这类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师:谁能说一说“一边”“两端要栽”的含义?
【学情预设】“一边”就是一旁,有可能是左边也有可能是右边,“两端要栽”指的是路的一头一尾都要栽。
教师引导用手比画什么是两端都要栽,大拇指和小指就是两端都要栽!
师:“每隔5 m”是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 m。
师小结:“全长100 m”是指小路的总长;“一边”是小路的一侧,指小路的左边或右边;“每隔5 m栽一棵”是指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简称“间距”;“两端要栽”指小路的起点与终点处都要栽。
师:需要栽多少棵树呢?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
【学情预设】预设1:100÷5=20(棵),就是20棵。
预设2:100÷5+1=21(棵);因为是两端都要栽,所以棵数要比间隔数多1,所以是21棵。
(根据学生的讨论出示)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该怎样确定谁的猜测正确呢?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回答通过验证来寻求答案。
师:对,验证是检验答案的最好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想办法来验证一下。
师:现在有100 m的路,我们能在练习本上画出来吗?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情预设】画短点。
师:好主意,那怎么画,画多短呢?
老师引导:在遇到较复杂的数据,不便于研究时,我们可以换成较小的数据来研究,找出规律,再应用于复杂数据上。
师:100 m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试一试,看一看要栽的棵数是多少。我们可以把这条路看成较短的20 m、25 m、30 m……通过画图得出规律,再根据规律求100 m的路要植树的棵数,这在数学上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化繁为简法。
师:现在10 m长的小路,每隔5 m种一棵树,能种几棵 有几个间隔?
【学情预设】第一棵种在起点,量出5 m种第二棵,再量5 m种第三棵,也就是末尾处。
师:刚才我们把小路看成10 m,通过画图,很容易就知道了能种3棵树,有2个间隔。你还想把小路看成多少米
指名学生上台板演画图并解答。
教学提示:让学生画示意图或线段图的方法帮助思考,通过观察图示,把分割点数和栽树的棵数一一对应起来,发现并初步总结出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当学生口头解释不清时,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进行验证,体验画图的实用价值。
师:观察20 m长的路上间隔数和栽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大家发现了什么?(出示)
【学情预设】因为两端都要栽树,所以棵数比间隔数多1。
师:这样一来,虽然不能直接验证,但可以从简单例子入手,给我们发现间隔的个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方向。
师:一个事例还不能确定植树问题的规律,我们还需要别的例子来帮助发现规律。大家再看看25 m的路的一侧可以栽几棵?(出示)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根据交流结果,完成表格。
教学提示:我们通常用株距来表示相邻两棵树之间的间隔。
师:通过刚才的小组研究,并观察黑板上这些数据,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我发现栽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加1。
师:间隔数加1怎么就能等于棵数了 1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加1呢 谁能解释一下
【学情预设】因为棵数总是比间隔数多1。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通过猜测、讨论、验证,可以发现植树问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那就是在一条路的一边植树,如果两端都要栽的话,那么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师:现在,我们用研究出的这个规律再来做一做教材第106页例1,看看你们之前的猜测对不对。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得出算式:100÷5=20,20+1=21(棵)。
师生交流并板书。
师:通过探究,我们找出了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表格,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路长÷间隔长=间隔数。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构建出其中的数学模型,从中发现规律。
老师小结:遇到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应先从简单的数据入手,然后发现规律,再解决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化繁为简,这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2.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完成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四”第3题。
这题是两端都栽树的基本题型,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学会了“化繁为简”、画图法!知道了两端都栽树的时候,植树棵数=间隔数+1。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练习册。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