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荣成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5 18:5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一语文试题。
(9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3分)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坍塌( ) 污秽( ) 亘古( ) 呜咽( ) 撷取( )
玷污( ) 炽痛( ) 蹂lìn( ) lán( )语 zhù( )立
烦zào( ) 点zhuì( )xī利( ) 牢sāo( ) yōng肿( )
斑lán( )
2. 根据解释和语境,在横线上写出对应的成语并造句
①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造句:
②……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地赏月。
造句:
3.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①句中加点词语是 词(词性);
②请你也精准地运用三个以上动词写一段话,描写出一种游戏,并用横线标记出你所用的动词。
游戏名称:
描写:

4.综合性学习 翻阅报刊、收看电视以及漫步在街头巷尾,总会发现许多广告,而广告中的成语经
常被改头换面或偷梁换柱。请你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恢复他们的本来面貌。
箭牌口香糖—— 一( )钟情 止咳药广告—— ( )不容缓
花店广告—— 诗情( )意 某浴室广告—— 随心所( )
5.句子赏析
①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 )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 ),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 ),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
A请把括号里的内容补充完整。

B你所填写的这些事物平凡而普通,为什么作者认为祖国山河因他们而美丽呢?谈谈你的理解。


二、课内外阅读积累(15分)
1. 《木兰诗》诗中的 , 一句,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2.《木兰诗》中与岑参的诗句“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3.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
4. ,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
5. ,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6.此夜曲中闻折柳, 。(《春夜洛城闻笛》)
7. ,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
8. 独坐幽篁里, 。(《竹里馆》)
9.啊!黄河!你一泻万丈, ,向南北两岸, 。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养育了中华儿女,滋养了中华文明,请你写出一个关于黄河的俗语、神话或者成语:
10.他一直讲到晚上,临走的时候,他和蔼地和我告别,我才知道他并不凶恶,也不可怕。我一想起他曾这么无情地毒打我,就难过地流泪,并且总也忘不了这件事。
这段文字出自《童年》,纵观全书,文中的“他”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 ;“我” 这次被他无情毒打至昏死是因为 (事件);但茫茫黑暗中也有给了“我”力量和支持的人,如在“我”挨打时用自己的胳膊帮“我”挡着树条子的 。
三、阅读理解 (26分)
(一)请阅读《伤仲永》文段,完成1——4题。(13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纹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异: ) (2)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书: 为: )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 (4)父利其然也 (利: ) 2翻译下列句子 (1)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2) 泯然众人矣 3.划分下列句子朗读停顿的节奏。 (1)借 旁 近 与 之,即 书 诗 四 句,并 自 为 其 名。 (2)其 诗 以 养 父 母、收 族 为 意。 (3)父 利 其然 也。 (4)余 闻 之 也 久。 4.从方仲永的遭遇来看,你得到什么启示?

(二)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完成5—9题。(13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周晔
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②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③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④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⑤“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⑥“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⑦“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⑧“那怎么——”
⑨“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⑩“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⑾“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⑿“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⒀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⒁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⒂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⒃“怎么了?”爸爸问他。
⒄“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⒅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去,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⒆那个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⒇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21)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22)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拥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2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5.在文章中,作者与生前的鲁迅先生接触过几次?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二次接触的主要内容。

6.你如何理解第②段中句子“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7.(21) 段中“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句话表达了此刻鲁迅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人物?


8.文章第①段从哪几方面写出了伯父鲁迅先生得到了很多人爱戴?

9.(22)段写阿三和阿三的述说,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四、作文
请以“这件事让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及运用
1. tān huì gèn yè xié diàn chì 躏 谰 伫 躁 缀 犀 骚 臃 斓(8分,每个0.5)
①可望不可即 造句略 ②心旷神怡 造句略(4分)
3.①动词 ②注意动词的精准性。(4分)
4.一见钟情 刻不容缓 诗情画意 随心所欲 (2分)
5.牛郎织女 竹篱茅舍 拙重的老牛 作者饱含深情地列出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事物都是具有“中国化”特色的东西,它们被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民族”这一印记,富有中国文化味,所以作者认为它们点缀了祖国的山河.(5分)
课内外阅读积累 (16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思君不见下渝州
4.故园东望路漫漫 5.马上相逢无纸笔 6.何人不起故园情7.鸟向檐上飞 8.弹琴复长啸 9.浩浩荡荡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不到黄河心不死,跳进黄河洗不清,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泾渭分明,鲤鱼跳龙门等,任写一个即可。10.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我把白色桌布染上了色 小茨冈(伊凡)(每空1分)
三、阅读理解(26分)
(一)(13分)1.①感到惊奇、以……为奇②题③以宾客之礼相待④相当(每空1分)
2.①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②完全如同常人了(每题2分共4分)
3.①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④余闻之也/久(每题1分)
4.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1分)
(二) (13分)5.三次。主要内容:我对伯父鼻子“又扁又平”的疑问和伯父以“碰壁”作答。(3分)
6. 鲁迅表面是夸自己记性好,其实是委婉地批评“我”读书不认真。(2分)
7.思想感情:对当时黑暗不公社会的愤恨,对贫苦劳动者的同情。方法:神态,动作描写。(2分)
8. ①前来吊唁的人多 ②送挽联花圈的多 ③来吊唁的人很悲伤(3分)
9.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与关爱,突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人格。(3分)
四、写作(正文50,卷面5分)
说明:一类文(43-50分) 二类文(35-42分) 三类文(27-34分)四类文 (18-26分) 五类文(0-17分)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要酌情扣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