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阶段检测
化 学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共 2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D A C D B B C
二、选择题(共 10 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D BD B C AC
三、填空题(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21 分,每空 1 分,方程式 2 分)
16.(6分)(1)⑤ (2)② (3)⑥ (4)① (5)④ (6)③
17.(8分)
(1) 元素 原子 (2)① 氮元素 ② 两个氢原子 ③ 不发生 (3)D
4 2CO +O 点燃( ) 2 2CO2
18.(7分)
(1)淡蓝 无色液滴(合理给分) (2)沉降(合理给分)
高温
(3)①4 ②2.53% (4)3Fe + 4H2O Fe3O4+ 4H2
四、简答题(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19 分,每空 1 分,方程式 2 分)
19.(6分)
△
(1)2Cu + O2 2CuO
(2)CO2+Ca(OH)2= CaCO3↓ +H2O
(3)Zn +CuSO4=Cu+ZnSO4
20.(7分)
(1)过滤 (2)Fe Cu 浅绿色(绿色)
(3)Fe +CuSO4=Cu+FeSO4
(4)Fe + H2SO4= FeSO4+ H2↑
21.(6分)
高温
(1)H2O (2)B (3)Fe2O3+ 3CO 2Fe + 3CO2
(4)Zn(NO3)2 (5)11∶32
九年级化学答案第 1页(共 2页)
{#{QQABbYCEogCoABAAARgCAwXCCEEQkhCAAYgGhAAEIAAAiRFABCA=}#}
五、实验题(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20 分,除特殊注明外,每空 1 分,方程式 2 分)
22.(8分)
△
(1)① 试管 ② B 2KMnO4 K2MnO4+MnO2 +O2↑
③ A CaCO3+ 2HCl=CaCl2+H2O+CO2↑
(2)向上
23.(6分)
(1) A (2)① 30 ② 75 ③C (3)① B ② 3
24.(6分)
(1)不可再生 (2)A
催化剂
(3)2CO2+ 6H2= C2H4+ 4H2O (4)76.8 (2分)
△
六、计算题(共 10 分)
25.(3分)
(1)3 (1分) (2)24 (1分) (3)48 (1分)
26.(7分)
解:稀硫酸中溶质质量:245 g×10% = 24.5 g (1分)
设:铁的质量为 x,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 y
Fe +H2SO4= FeSO4 + H2↑
56 98 152
x 24.5 g y
—5—6 x= ——98 24.5 g x = 14 g (1分)
98 24.5 g
—— = —— y = 38 g (2分)
152 y
需要 98%的浓硫酸质量:24.5 g÷ 98% = 25 g (1分)
需要 98%的浓硫酸体积:25 g÷ 1.84 g/cm3 = 13.6 cm3 = 13.6mL (1分)
需要水的体积:(245 g - 25 g)÷ 1 g/cm3= 220 cm3 = 220mL (1分)
答:略。
九年级化学答案第 2页(共 2页)
{#{QQABbYCEogCoABAAARgCAwXCCEEQkhCAAYgGhAAEIAAAiRFABCA=}#}河北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阶段检测
化 学
化学和物理合场考试,合计用时 120 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 1 页至第 3
页,第Ⅱ卷为第 4 页至第 8 页,试卷满分 100 分。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
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 15 题,共 30 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Ti 48 Fe 56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l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成语涉及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星火燎原 C.积土成山 D.沙里淘金
2.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汽油 C.酒精 D.天然气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O B.Ca C.Na D.H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块状试剂 B.加热液体 C.倾倒液体 D.二氧化碳气验满
5.下列各种物质中,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氮 B.洁净的空气
C.仅含氢、氧两种元素的物质 D.仅含碳、氧两种元素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 第1页 (共 8 页)
{#{QQABbYCEogCoABAAARgCAwXCCEEQkhCAAYgGhAAEIAAAiRFABCA=}#}
6.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右图为铈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有关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58 Ce
A.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58 B.铈属于金属元素 铈
140.1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40.1 g D.铈的原子序数是 58
7.合金的应用和发展印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B.合金拓宽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
C.生铁和钢是铁、碳等元素形成的合金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成金属硬度小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B.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着火,可用水灭火
D.用湿抹布盖灭在桌面燃烧的酒精,是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9.下列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实 0.1g
0.1g 碘
验 高锰酸钾 CO
2 氧气 水
操
氢氧化钠
铁丝
作 饱和 固体 2mL 水 2mL 水
澄清石灰水
实 A.不同物质在相 B.蜡烛由低到高依 C.铁丝剧烈燃 D.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变
同溶剂中溶解 次熄灭,说明通 烧火星四射。 浑浊,说明氢氧化钠
验
性相同 常状况下二氧 铁丝可以在 固体溶于水吸收热
描 化碳不燃烧,不 量使烧杯中溶液温空气中燃烧
支持燃烧,密度 度降低
述 比空气的大
高温
10.在反应 C + 2CuO 2Cu + CO2↑ 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铜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8∶1
B.参加反应的碳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 3∶20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D.反应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
2 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 2 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
一个且符合题意得 1 分,若选 2 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九年级化学 第2页 (共 8 页)
{#{QQABbYCEogCoABAAARgCAwXCCEEQkhCAAYgGhAAEIAAAiRFABCA=}#}
11.劳动创造幸福。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相关解释
A 用过的塑料矿泉水瓶放入可回收垃圾桶中 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 在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 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大于空气
C 在阳光下晾晒湿衣服 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
D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这两种物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则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D.将固体试剂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1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A 除去铜粉中的锌粉
干燥
B 除去氧气中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C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取少量样品分别加等量水,比较温度变化
分别向盛有锌和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D 比较锌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观察现象
14.工业上以金红石(主要成分为 TiO2)为原料生产钛(Ti)的过程是:
高温
①高温下,向金红石与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 Cl2:TiO2 + 2C + 2Cl2 TiCl4 + 2CO
氩气
②在稀有气体(如氩)氛围和加热的条件下:2Mg + TiCl4 Ti + 2MgCl2
高温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有污染 B.反应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D.反应②中氩气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
15.现有锌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把 6.5 g 该混合物加入到 200 g 一定溶质质量分
数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a。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混合物为 Zn、Fe,a 可能是 0.2 g
B.若混合物为 Zn、Al,a 不可能是 0.2 g
C.若混合物为 Zn、Mg,则加入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 5%
D.若混合物为 Zn、Cu,a 是 0.1 g,则该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50 %
九年级化学 第3页 (共 8 页)
{#{QQABbYCEogCoABAAARgCAwXCCEEQkhCAAYgGhAAEIAAAiRFABCA=}#}
第 Ⅱ 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 11 题,共 70 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Fe 56 Ni 59 Cu 64
三、填空题(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21 分)
16.(6 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 ①不锈钢 ②金刚石 ③甲烷 ④ 氦气
⑤ 干冰 ⑥ 氧气,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______; (2)可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_;
(3)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 (4)可用于制炊具的是______;
(5)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是______; (6)可用作气体燃料的是______。
17.(8 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②表示的是
______。 构成
氯化钠 离子
组成 构成
① 铁 ②
构成
氧气 分子
一定条件
(2)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NH3),反应的方程式为 N 2 + 3H2 2NH3
请从元素组成和微观粒子构成的角度描述该反应中的物质及其变化。
① 氮气是由______组成。
② 1 个氢分子是由______构成。
③ 反应中元素和原子的种类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
(3)下列选项中,表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15 2 8 5 +16 2 8 8 +15 2 8 8 +16 2 8 6
A B C D
(4)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点燃 碳原子
+
氧原子
根据图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九年级化学 第4页 (共 8 页)
{#{QQABbYCEogCoABAAARgCAwXCCEEQkhCAAYgGhAAEIAAAiRFABCA=}#}
18.(7 分)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物质是化学中常用的思路。
(1)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产生______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可观
察到烧杯内壁上有______出现。
(2)向盛有浑浊天然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明矾,搅拌溶解、静置,明矾可以使水中
悬浮的杂质较快______,水变得澄清了。
(3)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a b 淡水 陆 地咸水
2.53% 0.94%
海水
96.53%
水
地球咸水、淡水的储量比
图 1 图 2
① 图 1 为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若 b 试管中产生 2 mL 气体,则 a 试管中产生气
体约为______mL。
② 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如图 2 示,其中淡水约占地球水储量
的______。
(4)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写出水蒸气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
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19 分)
19.(6 分)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______;
(2)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______;
(3)金属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
20.(7 分)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 FeSO4 和较多的 CuSO4。为了减少污染并变
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 FeSO4 和金属铜。根据以下流程图(每步反应均
充分反应,部分产物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固体 C
②适量稀硫酸
固体 A
工 操作Ⅱ
业 ①足量铁粉
废 操作Ⅰ
水
溶液 B 固体 D
操作Ⅲ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
(2)固体 A 是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B 的颜色是______。
(3)步骤①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步骤②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九年级化学 第5页 (共 8 页)
{#{QQABbYCEogCoABAAARgCAwXCCEEQkhCAAYgGhAAEIAAAiRFABCA=}#}
21.(6 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氧气、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发生
反应的过程。
(2)“天津之眼”摩天轮的轿厢使用铝合金材料,利用铝合金的性质是______(填字
母序号)。
A.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B.密度小且抗腐蚀性强
(3)工业上炼铁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4)“乌铜走银”是我国特有的铜制工艺技术,迄今已有 300 余年的历史。该工艺的
废料经初步处理后可得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充分
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
为______(填化学式)。
(5)我国神舟载人飞船上的天线使用了金属镍(Ni),镍和铁的金属活动性相近,该元
素常见的化合价为 +2 价。将 8.1 g 镍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
到金属混合物 8.6 g,则该混合物中镍、铜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比)。
五、实验题(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20 分)
22.(8 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
a
水
A B
① 写出仪器 a 的名称:______。
②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选用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室中可用亚硫酸钠(Na2SO3)与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二氧化硫,已知
二氧化硫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可采用______排空气法收集。
九年级化学 第6页 (共 8 页)
{#{QQABbYCEogCoABAAARgCAwXCCEEQkhCAAYgGhAAEIAAAiRFABCA=}#}
23.(6 分)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序
号)。
A.硝酸钾 B.植物油 C.泥沙
(2)右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
甲
① t1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 g。 解度
g
② t2 ℃时,将 50 g 甲加入 50 乙 g 水充分溶解后 50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g。 40
30
③ 现有 t 丙 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20
将这三种溶液分别降温到 t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
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0 t1 t2 温度/℃
A.甲 > 乙 > 丙 B.甲 = 乙 < 丙 C.甲 = 乙 > 丙
(3)在实验室中配制 50 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
NaCl
NaCl
a b c d e
① 配制过程的操作如上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c a e d b B.c e a d b C.d b e c a
② 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 g。
24.(6 分)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新材料使用被人们广泛关注。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
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近日,国务院颁布《2024—2025 年节能减碳行动方案》。生产、生活中有以下做
法:①发展绿色公共交通 ②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③植树造林 ④发展火力发电。下列
选项符合节能减碳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九年级化学 第7页 (共 8 页)
{#{QQABbYCEogCoABAAARgCAwXCCEEQkhCAAYgGhAAEIAAAiRFABCA=}#}
\
(3)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
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某混合气仅含甲烷和氢气,混合气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16 g 混合气体在
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消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 g。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0 分)
25.(3 分)葡萄糖(C6H12O6)能为人类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计算:
(1)葡萄糖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填数字);
(2)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
(3)90g 葡萄糖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 g。
26.(7 分)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硫酸 245 g,向其中加入 16 g 废铁屑(杂质不溶
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已知:1 cm3 = 1 mL)
(1)废铁屑中铁的质量;
(2)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3)配制 245 g 质量分数 1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 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
g/cm3)体积多少毫升(结果精确到 0.1);需要水(密度为 1 g/cm3)的体积多少毫升。
九年级化学 第8页 (共 8 页)
{#{QQABbYCEogCoABAAARgCAwXCCEEQkhCAAYgGhAAEIAAAiRF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