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城东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出卷:巫雅洪 审核:江寒燕
一、语基(16分)
(一)古诗文积累(6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2.既加冠,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4. ,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五柳先生传》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 。
(二)积累运用;完成6—10题。(10分)
6.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脊( )背 溺( )爱 枉( )读 粗制滥( )造
nì( )名 xūn( )昂 suǒ( )事 浑浑 è è( )
7.读一读,想一想:下列加点词在句中怎样解释更恰当。(2分)
(1).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
标致:
(2).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野蛮:
8.指出没有用比喻和夸张的一项 ( ) (2分)
A.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B.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C.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的形象,来源于他的大胡子。
D. 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9.依次填写关联词语都正确的是 ( )(2分)
三峡工程完工以后,________ 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 5000 万吨,________ 可以使万吨级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________ 为西南腹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
A .既 又 从而 B .因为 所以 而且
C .既 所以 从而 D .因为 又 而且
二、综合性学习(6分)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二年的时光已将悄然逝去。初中每个年级的生活犹如人生的每个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0.【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1分)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 。
11.【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一种活动形式。(1分)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 ③绘一绘前程美景
12.【重温经典】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以下是本学期第一单元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2分)
作品:《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
示例一:两过铁道,尽显爱子情深。(《背影》)
拟写: , 。(《 》)
13.【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
三、阅读 (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3分)
【甲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4.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2)不 知 口 体 之 奉 不 若 人 也。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 (2)食之不能尽其材( )
(3)媵人持汤沃灌( ) (4)主人日再食( )
16.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一组是( )(1分)
A、执策而临之 当余之从师也虽有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久而乃和
C、其真不知马也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D、策之不以其道 腰白玉之环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8.问答题:(2分)
(1)甲文作者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对千里马的遭遇发出了“其真不知马也”的感慨,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乙文宋谦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从这一句看,要成一个有用之材,
必须具备怎样的品质?
(二)名著阅读(5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这时是早晨十点。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三梭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介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就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眼福!我怎样才能把我心中所有的新奇感觉告诉康塞尔呢!怎样才能跟他一齐发出赞叹呢……
19.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法国作家凡尔纳写的《 》这部小说,这一情节是
(人物),在 所看到的美丽景象,这一片段集中体现了凡尔纳小说的 性和 性,有助于我们了科幻小说的特色: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又合理的想象。(3分)
20.本小说中主人公尼摩船长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你印象最深的具体情节说一说。(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1~23题。(7分)
宜居城市
①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近年来,为了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国际组织经常举办评选宜居城市的活动,评选出来的宜居城市各具特色。
②一般来说,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共同特点。
③首先,宜居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加拿大的重要港口城市多伦多,被人们认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季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充满神奇。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蓝天澄澈,空气新鲜。每到七八月间,紫色的薰衣草装饰着翠绿的山谷,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整个小镇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一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时每刻都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温馨和惬意。
④其次,宜居城市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于美丽的多瑙河畔,维也纳老城保存着大量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建筑,这些建筑内部的卫生设备、供水、供暖、排污系统等都在不断地更新改建,但其外部却始终保持原样。虽然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那些被破坏的建筑也仍然按照原样进行修复或重建。维也纳的新建筑则集中在老城之外,现代气息浓厚。这样的原规划则,使这座城市兼具古典与现代气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是一个地少人稠的城市,但是,与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不同,阿姆斯特丹的城市交通网覆盖面广,发达高效,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城市,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⑤第三,宜居城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工业重镇,但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建筑宏伟,收藏着数量众多的艺术精品。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为人们提供了芭蕾舞、戏剧、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世界级演出。值得一提的是,墨尔本拥有全澳洲唯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墨尔本皇家展览馆,它和著名的圣保罗教堂、弗林德斯街火车站等共同显示出这座城市辉煌的人文历史,令人驻足赞叹。墨尔本还以时装、美食、娱乐及体育活动著称。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⑥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以舒适、惬意的享受;合理的城市规划,给人以有序、便利的感觉;浓厚的艺术氛围、丰富的文化浸染,让人们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人们舒心、安心、放心。这样的城市就是宜居城市。
21.读完这篇文章,说说你对宜居城市有哪些了解。(3分)
22.根据第④段内容,在文中画线处应填写的语句是 (只填序号)(1分)
【A】规划合理,再加之治安稳定,供给充足
【B】治安稳定,供给充足,再加之规划合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对宜居城市的说明,谈谈你怎样看待汽车与宜居城市之间的关系。(3分)
【材料一】早期的城市,没有汽车,街道的宽度适合马车与行人的出行,人们有步行的空间,人是城市的主人。汽车的出现,即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又促进经济发展。于是,人们大力发展汽车工业,还修建了快速路、主干路、支路等不同等级的道路。汽车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城市。
【材料二】 英国伦敦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采取的措施有 :开车进城要收费;动员社会知名人士徒步、骑车或乘坐公交车出行,因为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大;动员中小学生劝说家长不要开车送自己上学,并展开评比。仅几年时间,伦敦的出行情况就有了明显改变,虽然汽车保有量在增长,但汽车的出行量却没有增长。
答: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4~29题。(13分)
①“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②“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③“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④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⑤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⑥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⑦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⑧东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了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⑨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⑩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了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24.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2分)
25.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母亲 品质;她将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________ __ (2分)
26.第⑧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______ _____
(1分)
27.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第⑩段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2分)
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28.文章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三次流泪的不同(3分):第一次流的是_____ _____的泪;第二次流的是_____ _____的泪;第三次流的是__ _______的泪。
29.第段“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联系上文,揣摩此时“我”的心理活动,将它描写出来(不少于50字)。(3分)
四、写作(40分)
30.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200字
400字
600字
700字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