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主题九 生物技术
1.发酵技术
(1)发酵是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分解原料中有机物的过程。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① _ 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地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发酵
(2)在食品中的应用: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面包、酒等;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等;利用醋酸菌制作食醋;利用多种霉菌制作酱、酱油等。
(3)发酵过程:高温灭菌→冷却至室温→② →恒温无菌培养。
接种
1.(2024春·海安市期末)下列关于家庭酿制酒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器具要洗净防杂菌混入
B.发酵产酒精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C.蒸煮糯米是为了高温杀菌
D.自来水冲洗熟糯米
D
2.(2024·李沧区二模)发酵食物的工艺起源于中国,它的初衷是为了使食物保存的更长久,这种与时间“对抗”的方式,却给人类味觉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乳酸杆菌、酵母菌、根霉、醋酸杆菌、毛霉、棒状杆菌、曲霉等微生物,它们将“时间的味道”注入食物中。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画线微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
。
酵母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棒状杆菌
(2)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无氧或有氧条件下,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现象。如:乳酸菌在 的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
(3)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发酵技术的应用。据《史记》记载,仪狄造“旨酒”以献大禹,这就是中国以粮酿酒的开端,产生酒精阶段主要用到的微生物是 ,在条件适宜时它的生殖方式为 。
出芽生殖
酵母菌
无氧
(4)发酵食品不仅可以改变食材原有的味道,同时还会产生其他物质。在腐乳发酵过程中,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蛋白酶负责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的 ,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可以被直接吸收的 ,这些分解作用不仅能够增强腐乳的风味,还有助于提高其营养价值。
甘油和脂肪酸
氨基酸
(5)除了可以用来制作美食,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厨余垃圾变成绿色有机肥,实现厨余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研究人员拟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厨余垃圾中淀粉的菌株,用以处理厨余垃圾中含淀粉的物质。部分流程如图。
a.将X培养基煮沸的目的是 _
。
b.在筛选产生淀粉酶的菌株时,首先将微生物样品接种在以淀粉为唯一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加入碘液后,部分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据此可知在步骤四中应挑X培养基上 号菌落接种,原因是 __
_ 。
能最高降解淀粉的细菌是②号菌落
②号菌落周围透明圈直径最大,因此
②
污染培养基
防止培养皿中的细菌、真菌
1.克隆技术:是指把一个生物体的细胞或组织培育成一个相同新个体的生物技术。属于① 生殖。
(1)原理:② 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发育与遗传。
(2)过程
细胞核
无性
(3)应用:拯救濒危物种、医疗上的器官移植和畜牧业中培育优质高产奶牛等。
2.转基因技术
(1)概念: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使培育的新个体具有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2)原理:③ 控制生物的性状。
(3)过程: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小鼠受精卵→植入代孕小鼠的输卵管→胚胎发育、分娩→转基因超级鼠。
基因
(4)应用
a.生物制药: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等。
b.培育新品种:培育转基因胖鲤鱼等。
c.其他:遗传病诊治、环境保护等。
3.其他生物技术
(1)试管婴儿。
(2)植物组织培养。
(3)仿生:指人们通过对生物的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各种仪器设备。如:宇航服→长颈鹿的血液循环原理;荧光灯→萤火虫;雷达→蝙蝠的回声定位。
4.生物技术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影响:在医疗保健、能源开发、食品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某些明显的或潜在的威胁。
1.(2024·昭平县三模)《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下几根毛发,吹一下即可变出数只与他一样的猴子共同对抗敌人,无往而不胜。我们想要实现获得多只一样的动物,可以利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发酵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A
(1)在这项研究中,被转移的基因是 。
2.(2024春·宝安区校级月考)如图为显微注射获得转基因超级鼠实验的示意图,图中“生出的幼鼠”可发育成转基因超级鼠,请回答有关问题。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 是由基因控制的。
(3)性状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传给后代。
(4)转基因超级鼠长得大的性状 (选填“能”或“不能”)在后代中出现。
(5)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是 。
精子与卵细胞
能
不能
性状
考点1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1.(2018·安徽)下列关于制作泡菜和米酒的比较,错误的是( )
A.制作泡菜和米酒所用菌种不同
B.都利用菌种中的酶转化葡萄糖
C.发酵都是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D.所用的菌种都能进行出芽生殖
D
A.本实验的变量是瓶内空气的有无
B.乙瓶和丙瓶内牛奶不会腐败变质
C.上述实验操作应该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与室温相比,5 ℃条件下牛奶会先腐败
2.(2018·安徽)某小组同学为探究牛奶腐败的原因,利用三个相同规格且经过消毒的锥形瓶进行下表所示的实验操作,在室温(24 ℃)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
编号 甲 乙 丙
加入的 物质 50 mL灭 菌鲜牛奶 50 mL 鲜牛奶 50 mL灭
菌鲜牛奶
瓶口的 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瓶 塞密封 用消毒棉
球塞住
3.(2017·安徽)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下列食品与其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对应错误的是( )
A.泡菜——醋酸菌 B.酸奶——乳酸菌
C.酱——多种霉菌 D.米酒——酵母菌
A
考点2 现代生物技术
4.(2024·安徽)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农业和医药卫生等领域,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1)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繁殖速度 、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进行发酵来制作食品,如利用酵母菌在 (选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来酿酒。制作酸奶时,应选用 菌进行发酵。
乳酸
无氧
快
(2)生产上,人们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如利用无性生殖原理,把幼嫩菊花茎段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快速繁殖出大量菊花幼苗的 技术。
(3)医疗上,生物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对于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可利用 技术,将其自身的干细胞培育成相应器官,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很小,同时也解决了供体短缺的问题。
克隆
组织培养
5.(2022·安徽)生物技术越来越多地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下表所列的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的产品,生产方法和产品用途都正确的是( )
A
选项 产品 名称 生产方法 产品
用途
A 草莓 植株 取草莓的组织或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育成植株 快速繁
殖草莓
B 酸奶 向牛奶中加入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 丰富食
品种类
C 转基因 抗虫棉 将杀虫蛋白注入棉花细胞内,培育成植株 抵抗疾
病感染
D 胰岛素 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培养并提取 治疗人
呆小症
6.(2021·安徽)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许多食品和药物的生产都离不开微生物。
(1)微生物不仅繁殖速度快,而且繁殖方式多样,如酵母菌能进行出芽生殖,乳酸菌和大肠杆菌主要进行 生殖等。
(2)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时,酵母菌产生的 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能使馒头又膨大又松软。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和酸奶时,容器须密封,原因是乳酸菌在
条件下进行发酵。
无氧
二氧化碳
分裂
(3)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然后培养该菌,可生产用于治疗 的胰岛素。
(4)除上述实例外,写出一例发酵食品及其制作时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示例:馒头——酵母菌): _
。
菌(或醋——醋酸菌,合理即可)
米酒——酵母
糖尿病
7.(2019·安徽)我国科学家把生长激素基因转入鲤鱼的受精卵内,培育成胖鲤鱼。这一过程中,科学家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组织培养 B.转基因技术
C.发酵技术 D.克隆技术
B
考点1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1.(2024·吉林)制作酱油和腐乳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是( )
A.霉菌 B.醋酸菌
C.甲烷菌 D.根瘤菌
A
2.(2024·兰州)“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甜醅子是利用酵母菌发酵的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甜醅子发酵过程需保持一定的温度
B.酵母菌属于细菌
C.利用酵母菌还可制作馒头
D.酵母菌能通过出芽生殖产生后代
B
3.(2024·山西)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制酪(酸奶)的工艺:“以先成甜酪为酵……泻著熟乳中……”,大意是把少量先前的酸奶倒进熟乳中。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
A.高温灭菌 B.将熟乳冷却
C.恒温培养 D.加入发酵菌种
D
4.(2024·重庆)在酸奶中添加醪糟(米酒)制成的醪糟酸奶,给味蕾带来全新的体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醪糟的制作需要酵母菌
B.酸奶的制作需要醋酸菌
C.醪糟的发酵需要无氧条件
D.酸奶的发酵需要适宜温度
B
考点2 现代生物技术
5.(2024·陕西)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童第周采用克隆技术培育出“克隆鱼”,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培育“超级水稻”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B.“超级水稻”的性状可以遗传
C.“克隆鱼”的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个体相似
D.培育“克隆鱼”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D
6.(2024·新疆)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该过程主要应用的生物技术是( )
A.转基因 B.组织培养
C.嫁接 D.克隆
A
7.(2024·遂宁)航天员叶光富在“天宫课堂”的太空细胞学实验中,刺激导入了荧光蛋白基因的心肌细胞,发现它会收缩并发荧光。下列关于该心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出现主要运用了克隆技术
B.它的出现主要用了转基因技术
C.它是传统生物技术运用的产物
D.它在受刺激时收缩是反射过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