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苏教版(2024)一年级科学下册2.4《水是什么样的》教案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苏教版(2024)一年级科学下册2.4《水是什么样的》教案含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21 09:0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
苏教版●X一年级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水是什么样的》一课,旨在通过直观观察和简单实验,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如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以及水可以流动等特性。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科学概念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尚处于初级阶段。他们能够通过直接感官经验学习,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直观、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核心素养分析
1. 科学观念:理解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认识到水的基本物理特性。 2.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探究实践:通过动手实验,学会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4.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水的基本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理解“透明”这一抽象概念,并能准确描述水的特性。
教具准备
清水、牛奶(用于对比观察颜色)、糖水(用于对比观察味道)、透明塑料杯、不同形状的容器、滴管、纸巾、彩色纸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水的视频或展示水的图片,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水?水是什么样的?” 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讲授新课 1. 观察水的颜色 展示清水和牛奶,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两者的颜色。 品尝水的味道 提供清水和糖水,让学生小心品尝,比较味道。 3. 探索水的透明性 将彩色纸片放入装有清水的透明塑料杯中,观察纸片颜色是否改变。 4.观察水的流动性 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水的形状变化。 展示日常生活中用水的场景,如浇水、洗手等,讨论水的重要性。 观察并得出结论,水是无色的。 品尝并讨论,认识到水是无味的。 分组操作,观察并记录结果。 观察并讨论,理解水可以适应容器形状,具有流动性。 分享自己节水的小妙招,增强节水意识。 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无色”的概念。 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无味”的理解。 通过直观实验,理解“透明”的含义。 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水的流动性。 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培养环保意识。
三、课堂练习 1. 水是有颜色的。(错) 2. 水有甜甜的味道。(错) 3. 我们可以通过杯子看到水里的物体,说明水是透明的。(对) 4. 水不能流动。(错)5. 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对) 举手示意答案,并尝试解释自己的判断依据。 巩固所学知识,提升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水的特性。 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水的特性。 梳理知识点,加深记忆。
板书设计
水是什么样的? 1. 无色 2. 无味 3. 透明 4. 流动性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丰富的实验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了水的特性。课堂互动积极,学生参与度高。 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于“透明”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仍需加强,未来可以通过更多样化的实验和比喻来深化理解。 教学建议:增加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引入更多生活中的实例,加强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