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河北版生物中考专题
第二部分 题型专练
题型一 实验探究题
类型 1 科学方法与原则
1.[2024江苏苏州]近日,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在整理回收红外相机时发现拍摄到了云豹的清晰影像。利用红外相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 )
A. 调查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测量法
【答案】B
【解析】利用工具辅助了解动物的行为属于观察法,B符合题意。
2.[2024河北唐山一模]“燕子低飞要下雨”“早雾晴,晚雾阴”等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动物的行为变化生动地反映了天气变化规律。这些规律的总结主要运用了 ( )
A. 观察法 B. 模拟法 C. 实验法 D. 调查法
【答案】A
3.[2024山东济宁一模]科学研究方法包括: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调查法;④文献法等。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完成《本草纲目》的修订过程中查阅诸家《本草》,走访药农、樵夫并实地考察,亲尝百草。其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 )
A. ①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查阅诸家《本草》属于文献法;走访药农、樵夫属于调查法;实地考察属于观察法;亲尝百草属于实验法,D符合题意。
4.[2024四川遂宁]“瑞雪兆丰年”描述了雪对作物的积极影响。关于影响原理,有人提出了“①雪中含有某些物质,这些物质促进作物生长”“②雪冷冻作物,冷刺激促进作物生长”两种观点。某同学以麦苗为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对此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冷冻处理 培养液 培养温度 麦苗长势
甲 否 清水
乙 否 融雪水
丙 是 清水
A. 上述实验在设计上不合理,违背了单一变量原则
B. 增加上述实验的重复次数,能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C. 分析甲、乙两组麦苗长势,能判断观点①的正误
D. 分析甲、丙两组麦苗长势,能判断观点②的正误
【答案】A
【解析】甲、乙两组的变量是培养液,分析甲、乙两组麦苗长势,能判断观点①的正误;甲、丙两组的变量是冷冻处理,分析甲、丙两组麦苗长势,能判断观点②的正误;上述实验设计合理,均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A错误,C、D正确。
类型 2 探究实验与实验设计
5.[2024河北保定模拟]许多农作物在春天播种,而不是冬天,这提示我们温度或光照可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某同学为检验这一假设,用大豆种子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种子数(粒) 处理方法 萌发数(粒)
① 30 有光,加水, 28
② 30 有光,加水, 0
③ 30 无光,加水, 28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加水越多越好
B. ①②组对照,探究的变量是光照
C. 由实验结果可知温度影响大豆种子的萌发而光照不影响
D. 所用种子除数量相同以外,其余如大小、饱满度可以不作要求
【答案】C
6.[2024山东烟台]塑料制品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其中含有的一些塑化剂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产生影响。塑化剂能引发性早熟吗?科研人员用小鼠设计了如下实验,相关步骤或结论正确的是( )
组别 小鼠数量 饲喂方式
甲组 10只 普通饲料
乙组 10只 普通饲料塑化剂
A. 随机选择20只幼龄雌鼠
B. 实验的变量是饲料
C. 记录每只小鼠初次发情时间,分别计算每组的平均值
D. 若甲组的初次发情时间早于乙组,则说明塑化剂能引发性早熟
【答案】C
【解析】应选择身体大小、健康程度、发育情况等均相近的幼龄雌鼠,控制单一变量,不能随机选择,A错误。实验变量为塑化剂,B错误。记录每只小鼠初次发情时间,分别计算每组的平均值,再比较甲组和乙组发情时间的先后,C正确。乙组为饲喂塑化剂的小鼠,若乙组的初次发情时间早于甲组,则说明塑化剂能引发性早熟,D错误。
7.[2024安徽]将两组大小和发育状况相近的健壮薄荷苗,分别培养在加土壤的雨水和未加土壤的雨水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它们的长势差别很大,实验前后植株称重的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培养液 植株质量
实验前 实验后
① 加土壤的雨水 92 378
② 未加土壤的雨水 91 145
A. 上述实验中的变量为培养液里是否添加了土壤
B. 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是植株质量增加的因素之一
C. 组①植株质量显著增加是因为吸收了土壤中的有机物
D. 此实验结果能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提供证据支持
【答案】C
【解析】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不能吸收有机物,C错误。
8.[2024河北秦皇岛一模]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把等量天竺葵分别放在3个封闭的容器中,容器大小相同且容器内二氧化碳含量充足,用强度相同但颜色不同的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不同容器中的氧气变化量,结果如表所示。
容器 植物 光的颜色 温度 氧气变化量
1号 天竺葵 红 25
2号 天竺葵 黄
3号 天竺葵 绿 25 -
注:氧气变化量实验后的氧气含量-实验前的氧气含量;“”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1) 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2号容器内的温度应设置为__。
(2) 实验结果表明,在__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除了检测氧气变化量外,该实验还可以检测有机物或__________的变化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答案】(1) 光的颜色;25
(2) 红;二氧化碳
9.[2024江西]古人称酸奶为“酪”,许多古籍中均有关于制酪的记载,某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请据题回答。
【查阅资料】《齐民要术》中制酪流程大致如图1所示:
图1
(1) 上述流程中提到的先成酪,含有的发酵菌种主要是________,取先成酪混合相当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____步骤。
【走访调查】为满足市场需求,酸奶厂会研发不同口味的酸奶。研发人员探究果汁添加比例、发酵时间等因素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并对酸奶的色泽、滋味、气味等进行感官评价,其中一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2) 根据该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图2可发现,酸奶感官评分随着桑葚汁添加比例的增加,呈________________的趋势;当桑葚汁添加比例为__%时,感官评分最高。
【动手实践】制作酸奶每一步都需严谨细致,操作不当会导致制作失败。
(4) 若发酵瓶中液体腐败变质,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多选)。
①灭菌不彻底 ②发酵时间过短 ③密封不严实
【答案】(1) 乳酸菌;接种
(2) 桑葚汁添加比例
(3) 先上升后下降;10
(4) ①③
【解析】
(1) 用于制作酸奶的菌种为乳酸菌,先成酪中含有乳酸菌。在制作过程中取先成酪混合相当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接种步骤。
(2) 从研究目的和实验结果可知,桑葚汁添加比例为本实验的变量。
(3) 观察图2,桑葚汁添加比例在时,曲线上升,在时,曲线下降,所以酸奶感官评分整体是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桑葚汁添加比例为时,感官评分最高。
(4) 灭菌不彻底或密封不严实均可能造成发酵瓶中出现杂菌,从而导致液体腐败变质。
10.[2024广东阳江一模]某科研机构为了探究不同植物提取液对冷却肉汁液流失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乙醇—壳聚糖溶液分别溶解洋葱、生姜和大蒜,制取植物提取液。
②将冷却肉去掉筋膜,切成面积、大小相同的肉块120块。
③将肉块分别浸入等浓度的乙醇—壳聚糖溶液及不同植物提取液中,取出沥干,用保鲜膜封装,放在冰箱中。
④分别在第4、8、12、16、20天测定肉块的汁液流失率,统计记录数据,绘制曲线图。
注:汁液流失率越大,表示冷却肉的品质越差。
(1) 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设置乙醇—壳聚糖溶液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
(2) 步骤②中,肉块的面积、大小都相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肉块应随机分成____,每组__块。
(3) 分析曲线图可知,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肉块的汁液流失率逐渐____,冷却肉的品质逐渐变__。
(4) 结果表明,无论用哪种植物提取液处理都比乙醇—壳聚糖溶液组的汁液流失率__,其中____组的效果最好。
【答案】(1) 植物提取液种类;汁液流失率;形成对照
(2) 控制单一变量;4组;30
(3) 升高;差
(4) 低;大蒜
【解析】
(1) 结合题干中“探究不同植物提取液对冷却肉汁液流失率的影响”及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不同种类的植物提取液,检测的指标为汁液流失率。所有植物提取液都是用乙醇—壳聚糖溶液溶解的,所以设置乙醇—壳聚糖溶液组的作用是形成对照。
(2) 120块肉块应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块。步骤②中将冷却肉去掉筋膜,切成面积、大小相同的肉块且均分为4组,每组数量相同等操作都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
(3) 由曲线图可知,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曲线逐渐上升,说明肉块在不同的溶液中汁液流失率均逐渐升高,冷却肉的品质逐渐变差。
(4) 对比四条曲线,乙醇—壳聚糖溶液组的肉块汁液流失率最高,所以无论用哪种植物提取液处理都比乙醇—壳聚糖溶液组的汁液流失率低,其中大蒜组的曲线数值最低,说明大蒜组的效果最好。
类型 3 陈述长句作答
11.[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被誉为“天然保健食品”。从海带中提取的褐藻胶具有增强人体免疫、降血脂等作用,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工业。科研人员为了探究不同因素对海带中褐藻胶提取率的影响,依次进行了实验①和②,实验结果分别如图一、图二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 褐藻胶可以通过提高吞噬细胞的活性来增强人体免疫。吞噬细胞可以吞噬消化侵入人体的多种病原体,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
(2) 实验①控制的变量为____,各实验组加入的碱液浓度应____(填“相同”或“不同”)。实验①的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依据实验②的结果,生产上应选取的碱液浓度为________,选择该浓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非特异性(或先天性)
(2) 温度;相同;在温度为时,随温度升高,褐藻胶提取率逐渐升高;在温度为时,褐藻胶提取率达到最高;在温度为时,随温度升高,褐藻胶提取率逐渐降低
(3) ;碱液浓度为时,褐藻胶提取率高且节约原料
12.[2024山东聊城]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如图装置开展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实验步骤:
①距离的灯泡、、处,分别安放一个相同的装置(如图一),并标记A组、B组、C组。
②向三组装置内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和清水。
③晚上,打开灯泡的开关,观察并记录试管中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重复三次求平均值,绘制成柱形图(如图二)。
(1) 实验中气泡内气体是____,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表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越__。
(2) 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3)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数据,重复三次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
(5) 根据实验分析,遇到阴天时可通过适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产增产。
(6) 若继续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兴趣小组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D组,你认为D组应该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1) 氧气;强
(2) 光照强度
(3) 光照强度对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强度越强
(4) 减小误差
(5) 增加光照强度或光照时长
(6) D组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
【解析】
(1) 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气泡越多,光合作用越强。
(2) 本实验要“探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变量为光照强度,用金鱼藻与灯泡的距离来操作。
(3) 由图二可知,三组装置产生的气泡数目组组组,与灯泡和金鱼藻的距离呈负相关。由此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强度越强。
(4) 重复三次求平均值可减小实验误差。
(5) 根据本实验的结论,阴天光照不够时,要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或光照时长来保产增产。
(6) 若继续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则变量为光的有无,可增加组,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
13.[2024福建]科研发展建立月球基地、开发月球资源是人类深空探测的重要内容。为实现在月球基地“种菜”,科学家做了大量探索和实验。
实验一:科研团队利用月壤进行植物栽培实验
Ⅰ.材料、装置:不同批次的真实月壤A、B、C,模拟月壤(模拟真实月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火山灰);底面积仅为的圆柱容器(如图1)。
Ⅱ.过程、结果:将等量的拟南芥种子分别播种在真实月壤A、B、C和模拟月壤中。通过测量叶尖最宽展距(如图2),了解拟南芥生长状况。每组实验重复4次。
图1 图2
(1) 由于真实月壤样本数量少,实验中节约用量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绘制曲线应采用每组数据的________,目的是减小误差。
(3) 研究发现,各组拟南芥种子萌发率都是,且幼苗初始阶段生长状况相近。一段时间后,真实月壤中拟南芥的生长状况较差(如图3),据图分析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
真实月壤中可种出植物,但生长不良,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肥力不足。由于真实月壤稀缺,科研团队尝试用模拟月壤进行改良实验。
实验二:科研团队利用固氮蓝藻开展模拟月壤氮含量的改良实验
Ⅰ.过程:称取适量的模拟月壤于三角瓶中,加入无氮培养基,无菌处理后分别接种固氮蓝藻和,并设置对照组,置于适宜的环境进行培养,重复3次。
Ⅱ.结果:测定为期50天的各组模拟月壤中氮含量的动态变化(如图4)。
图4
(4) 对照组应设置为__________________。
(5) 分析曲线,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运用实验二的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选用底面积仅为的圆柱容器
(2) 平均值
(3) 三组真实月壤中的拟南芥叶尖最宽展距均小于模拟月壤中的拟南芥叶尖最宽展距
(4) 不接种固氮蓝藻
(5) 两种固氮蓝藻(或固氮蓝藻A和B)都能提高模拟月壤的氮含量,且固氮蓝藻A的效果更好
(6) 改良后的模拟月壤中植物的栽培效果;或固氮蓝藻A、B改良真实月壤的效果;或改良模拟月壤时,固氮蓝藻A、B的用量;或固氮蓝藻A改良模拟月壤磷含量(或其他无机盐)的效果
【解析】
(1) 分析实验可知,由于真实月壤样本数量少,为了节约用量,做法是选取底面积仅为的圆柱容器。
(2)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绘制曲线应采用每组数据的平均值,目的是减小误差。
(3) 据图分析,三组真实月壤中的拟南芥叶尖最宽展距均小于模拟月壤中的拟南芥叶尖最宽展距。
(4) 分析实验二可知,称取适量的模拟月壤于三角瓶中,加入无氮培养基,无菌处理后分别接种固氮蓝藻和,并设置对照组,对照组应设置为不接种固氮蓝藻,这样才能形成对照。
(5) 加入固氮蓝藻和的模拟月壤氮含量高于对照组,且加入固氮蓝藻的模拟月壤氮含量高于加入固氮蓝藻的模拟月壤氮含量。因此可以得出本实验结论:两种固氮蓝藻均能提高模拟月壤的氮含量,且固氮蓝藻的效果优于固氮蓝藻。
14.[2024上海]进化与适应观大杜鹃是一种特别的鸟类。每年春夏之交,雌性大杜鹃会精心挑选某种其他鸟类(如东方大苇莺等)的巢产卵。一只大杜鹃的雏鸟在东方大苇莺的巢内孵化后,东方大苇莺便开始承担起孵化和喂养的重任。大杜鹃的雏鸟会通过各种方式将东方大苇莺的雏鸟挤出巢穴,独占食物。请回答:
(1) 两种雏鸟之间是____(选填“种内”或“种间”)关系。
(2) 据图分析,在某地域内受到大杜鹃产卵行为影响最大的鸟种可能是______(填编号)。
(3) 科学家计划使用假鸟卵研究“影响A鸟识别巢中大杜鹃卵的因素”。研究时间应选在________(选填“繁殖季”或“非繁殖季”)。在同一地域选择A鸟已产卵的巢,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放入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数量的假鸟卵。分成两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研究过程如表所示。
实验组 A鸟巢内放入的假卵种类 假卵数量
甲组 假的A鸟卵 1
乙组 假的大杜鹃卵 1
若假卵的硬度等自身材质因素对实验无影响,当甲、乙两组中假鸟卵均有被丢弃的现象,且丢弃率相近时,则可认为A鸟丢弃假卵的行为与假卵的种类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 若要进一步研究A鸟的相关行为,还可以从假卵的大小、颜色和鸟的学习能力提出怎样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 种间
(2) C
(3) 繁殖季;相同;形成对照;无关
(4) A鸟丢弃假卵的行为与假卵的大小(或颜色)有关
【解析】
(1) 不同生物之间进行竞争的现象为种间竞争。
(2) 据图可知,鸟丢弃大杜鹃卵的比例最低,推测它们帮助大杜鹃鸟进行孵卵,对本品种鸟类的繁殖影响最大。
(3) 鸟类在繁殖季产卵,因此研究时间应选在繁殖季。为了控制单一变量,两组应放入相同数量的假鸟卵,设置两组是为了形成对照。
15.[2024福建龙岩一模]糖尿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之一,患者经常出现消瘦、疲乏、血糖异常升高等症状,图一表示甲、乙两人进食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为研究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简称水煮液)是否具有降血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 图一中乙的血糖变化曲线中段升高,是因为食物中的淀粉被分解成________,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段下降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有关。两人中__的血糖变化不正常。
(2) 选取大小一致、状态正常且相同的小鼠30只,随机分成Ⅰ、Ⅱ、Ⅲ三组。每组实验用10只而不是用1只小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如图二),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是为了形成____;向Ⅲ组注射适量水煮液,Ⅱ组“?”处应注射等量__________。
(4) 本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实验结果如图三所示,Ⅲ组血糖含量相对值高于Ⅰ组但低于Ⅱ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葡萄糖;甲
(2) 避免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
(3) 对照;生理盐水
(4) 有无花生根茎水煮液
(5) 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
【解析】
(1) 分析图一中乙的血糖变化曲线可知,段升高是因为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图一中,甲的血糖含量明显偏高,且受胰岛素调节现象不明显,故两人中甲的血糖变化不正常。
(2) 每组实验用10只而不是用1只小鼠的原因是保证样本量充足,避免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
(3) 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是为了形成对照,进行对照实验。根据图二进行分析,向Ⅲ组注射适量花生根茎水煮液,Ⅱ组“?”处应与Ⅰ组相同,即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4) 向Ⅲ组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花生根茎水煮液,Ⅱ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变量是有无花生根茎水煮液。
(5) 由图三可知,Ⅲ组血糖含量相对值低于Ⅱ组但仍高于Ⅰ组,由此得出结论: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仍无法降至正常水平。
题型二 资料分析题
考向 1 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
1.[2024江西]跨学科·语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时令、气候、物候的规律及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及应用模式。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此时,气温继续升高,降水量持续增多,荔枝、西红柿等时令水果蔬菜轮番登场,杂草、病虫也在滋长蔓延。农业生产上应及时去除杂草,合理防治病虫害。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成年雄鹿的鹿角会周期性地在春季新生,夏至脱落;二候蝉始鸣,蝉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每年夏至,最后一次褪去外壳,发育成熟进入繁殖期,雄蝉发出吸引雌蝉的嘹亮声音;三候半夏生,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常在每年夏至过半时开始出现。
(1) 材料中,西红柿植株和杂草之间存在____关系。种植同一株西红柿的种子,去除杂草、防治病虫害比疏于管理结出的果实更大,这种变异是_____
_____的变异。
(2) 根据材料中画线部分可知,蝉是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动物。
(3) 半夏块茎有毒,可入药,也可用于繁殖,用块茎繁殖的方式属于____生殖。与鹿相比,半夏少了____这一结构层次。
(4) 夏至有三候,其中描述的动植物变化规律,体现了____________(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1) 竞争;不可遗传
(2) 节肢
(3) 无性;系统
(4) 非生物因素
【解析】
(1) 不同种生物生活在同一区域,会争夺生存条件或生存资源,从而发生相互排斥的现象称为竞争关系。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改变遗传物质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2) 蝉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
(3) 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4) 夏至时节的动植物变化规律与温度、水分等外界环境有关,属于非生物因素。
2.[2024山东聊城]进化与适应观鸟类和青蛙是农林业害虫的天敌,分别被称为“农林卫士”和“农田卫士”。根据提供的资料和鸟卵的结构模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栖息地丧失,天敌捕食等原因导致其野外繁殖难度增大,濒危程度日趋严重。2022年4月,北京动物园建立了国内首个青头潜鸭人工种群。
资料二:在距今约3亿年前,地球上温暖湿润,水域密布,这一时期两栖动物种类繁多,被称为两栖动物时代。之后,地球上气候逐渐干燥,出现了大片沙漠,两栖动物种类大量减少。目前,地球上已知的两栖动物只有4 000多种。
(1) 资料一指出“天敌捕食”是青头潜鸭减少的原因之一,而有些鸟的卵壳上有许多斑点,如鹌鹑卵,这种鸟卵就不容易被天敌发现,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这是__________的结果。
(2) 分析资料二,你认为影响两栖动物繁殖的重要生态因素是__。比较蛙卵与鸟卵,鸟卵能在陆地上孵化,是因为鸟卵有图示的[____ ]____保护。蛙卵孵化后,经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属于____发育,鸟卵孵化后的发育过程__(填“有”或“无”)此种发育方式。
(3) “梁上双飞燕,青虫喂黄嘴”,反映了鸟类繁殖的____阶段。有些“青虫”,如菜青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是因为体表有________,而且必须经过表面不食不动、体内结构变化的__期,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_发育。
【答案】(1) 自然选择
(2) 水;1;卵壳;变态;无
(3) 育雏;外骨骼;蛹;完全变态
【解析】
(1) 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各种各样的适应现象,是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2) 由资料二可知,气候逐渐干燥,出现了大片沙漠,两栖动物种类大量减少,说明影响两栖动物繁殖的重要生态因素是水。图中的1是卵壳,具有保护作用。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属于变态发育。
(3) “梁上双飞燕,青虫喂黄嘴”的意思是指燕将捉来的青虫喂给雏鸟,属于鸟类繁殖的育雏阶段。“青虫”是昆虫的一种,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昆虫的发育类型有两种,完全变态发育为受精卵 幼虫 蛹 成虫四个阶段,不完全变态发育为受精卵 若虫 成虫三个阶段。
考向 2 疾病与人体健康
3.[2024云南]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 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带菌者咳嗽时会排出大量的细菌,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患者主要的症状为发热、咽部肿痛、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主要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该疾病。患者症状包括高热、面部皮肤潮红、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1) 患者甲出现了发热、皮疹并伴随有咽痛的症状,据此初步诊断,甲最有可能患的是上述两种传染病中的________,经病原体检测证实上述诊断后,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
(2) 针对猩红热和登革热的传播特点,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分别提出一条日常生活中的有效预防措施。猩红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革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猩红热;可以
(2) 出入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围绕传播特点作答,合理即可);生活的室内环境做到防蚊灭蚊(围绕传播特点作答,合理即可)
【解析】
(1) 因为患者甲出现了发热、皮疹并伴随有咽痛的症状,这些症状与猩红热的典型表现(患者主要的症状为发热、咽部肿痛、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相吻合,因此初步诊断甲最有可能患的是猩红热。由于猩红热是由一种细菌引起的疾病,因此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 猩红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所以我们应该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外出时应佩戴口罩。登革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伊蚊叮咬,所以我们应该避免在伊蚊出没的时间段和地点外出,同时做好防蚊、灭蚊的措施。
4.[2024湖南]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有独特优势。请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 “食药同源”认为,食物和药物之间存在相似或重叠的物质成分。某些食物不仅可以提供必需营养,还能治疗疾病。如莲子富含蛋白质,常用于补养身体。“治未病”认为,第一步是未病先防。为防止疾病发生,应采取预防措施。如通过太极拳、八段锦锻炼身体,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身体素质。
[资料 心脏和肺部相关结构示意图:
(1) 莲子既可食用又可入药,其中富含的蛋白质最终在人体的____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2) 练习太极拳、八段锦能增强免疫系统阻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
(3) 锻炼身体能增强心肺功能。一方面使心脏的肌肉组织更加发达,心脏每次泵出的血量增多,其中左心室收缩,可将血液从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泵至全身各处;另一方面使图乙中参与气体交换的______(填序号)数量增多,肺活量增大,有利于图乙中的______(填字母)过程的进行,血液含氧量增多。
(4) 板蓝根颗粒是家中常备药,请列举服用该药的两点注意事项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小肠
(2) 保护易感人群
(3) ①;④;
(4) 注意用法用量;注意用药的时间间隔;注意药物的生产日期;注意对症用药等(合理即可)
【解析】
(1) 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
(2) 易感人群是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练习太极拳、八段锦能增强免疫系统阻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3) 左心室收缩,可将血液从图甲中的①主动脉泵至全身各处。另外,进行体育锻炼时,经常性的深呼吸运动,可使图乙中参与气体交换的④肺泡数量增多,肺活量增大,有利于图乙中的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过程的进行,血液含氧量增多。
(4)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作用,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或危害。因此,服用板蓝根颗粒时,应注意用法用量,注意用药的时间间隔,注意药物的生产日期,注意对症用药等。
5.[2024广东佛山一模改编]我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脊柱异常弯曲)人数已超过500万,并且还在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脊柱侧弯是继肥胖、近视之后,成为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 儿童青少年由于频繁使用电子产品和长期伏案低头时的不良姿势,会使脊柱两侧肌肉受力不均衡,容易导致脊柱侧弯。
资料二 脊柱侧弯会影响儿童青少年脊柱的外形及功能,不仅会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还会影响心肺功能。
(1) 脊柱是人体____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其内的____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能对某些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到大脑皮层。
(2) 由资料二可知,脊柱侧弯还会影响人体的____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如胸椎畸形会导致胸廓受到挤压,胸腔容积________________,进而影响__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 儿童青少年需要适当增加维生素D和含__的无机盐的摄入,保证脊柱的健康发育。根据资料一可知,儿童青少年可以如何保护脊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运动;脊髓;传导(或传递)
(2) 消化;变小(或缩小);肺
(3) 钙;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保持正确的坐姿等(合理即可)
【解析】
(1) 联系所学知识,脊柱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脊髓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能够对某些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皮层。
(2) 由资料二脊柱侧弯“不仅会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还会影响心肺功能”可知,脊柱侧弯还会影响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当胸椎畸形导致胸廓受到挤压时,胸腔容积变小,进而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 钙能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维生素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青少年可适当增加含钙的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摄入量。由资料一“儿童青少年由于频繁使用电子产品和长期伏案低头时的不良姿势,会使脊柱两侧肌肉受力不均衡,容易导致脊柱侧弯”可知,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保持正确的坐姿等可以保护脊柱。
考向 3 变异与进化
6.[2024湖北]科研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经太空诱变培育出了水稻新品种“航育1号”;在2022年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轨期间,又完成了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的空间科学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材料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水稻有高秆,也有矮秆,现用纯种高秆水稻和纯种矮秆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 由上述信息判断,水稻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在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则卵细胞中有__条染色体。经太空诱变可以培育出“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是因为在太空条件下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2) 材料二中水稻的高秆和矮秆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___;根据杂交实验中的__组可判断出矮秆是隐性性状。
(3) 若控制水稻高秆、矮秆的基因分别用B、表示,则甲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答案】(1) 有性生殖;12;遗传物质
(2) 相对性状;甲
(3)
【解析】
(1) 水稻生殖过程中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因此卵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
(2)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若亲本都是纯种且性状不同,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因此,由甲组结果可判断出高秆是显性性状,矮秆是隐性性状。
(3) 甲组的亲代为纯种高秆水稻和纯种矮秆水稻,其子代的基因组成是。
7.[2024山西改编]科研发展大豆和野大豆。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美洲、大洋洲、欧洲的大豆资源基本起源于中国东北大豆种质,因此我国大豆对世界影响极大。请分析以下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1 大豆(即栽培大豆)是由野大豆经驯化而来的(如图1)。野大豆生存至今,其茎仍为缠绕茎,需攀附他物方能“站立”,但野大豆具有多种大豆不具备的优良性状,如繁殖能力强、耐盐碱、抗寒、抗病等,在我国从南到北均有分布,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对改良栽培大豆,保护我国粮食安全极其重要。
图1
资料2 随历史的推移,大豆属遗存籽粒大小平均值变化趋势如图2。
图2
(1) 分析资料1可知,大豆和野大豆所属植物类群为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线内容说明野大豆对环境的____能力很强。
(2) 由资料2可知,龙山时期,大豆的____________等性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夏朝时期,大豆的粒厚也显著增加。总之,经过我国先民的驯化,大豆籽粒大小随历史推移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
(3) 野大豆中含有多种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我国科学家尝试将其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培育出大豆新品种。请你在图中画出基因随染色体的传递过程。
(4)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除杂交育种外,请你再提出一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野大豆是我国宝贵的基因资源库,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种子植物;有种子(或被子植物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能开花,能结果;或双子叶植物 叶脉为网状脉,根系为直根系);适应
(2) 粒长和粒宽;逐渐增大
(3)
(4) 进行太空育种;进行转基因育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合理灌溉;中耕松土;防治害虫;用根瘤菌拌种等(合理即可)
(5) 见到野大豆时不要将其当作杂草拔掉;看到有人破坏野大豆要及时阻止并向其说明野大豆的重要性;保护野大豆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如在野大豆生长区域设立警示牌;积极宣传保护野大豆的重要意义;在野外见到野大豆可报告相关部门;将部分野大豆种子存入种质库等(合理即可)
考向 4 生物技术与发展
8.[2024吉林长春]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物。传统生产胰岛素的方法是从猪、牛等动物的胰腺中提取。曾经生产供一位糖尿病病人使用一年的胰岛素,需要上千头牛,生产的成本非常高。1978年,科学家把人体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细胞内,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升细菌培养液能提取胰岛素100克,相当于1吨猪胰腺提取的胰岛素量,满足了临床需求。
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因此必须寻找与患者身体相匹配的器官,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1992年,英国科学家将人的基因导入猪胚胎,生出了世界上首例转基因猪。目前科学家已经开始尝试将转基因猪心脏移植给人,若该技术获得成功,将开创转基因器官移植的新纪元。
(1) 转基因大肠杆菌表现出合成人胰岛素的性状,这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资料分析,与利用动物胰腺提取胰岛素相比,转基因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 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将植入的器官当作____(填“抗原”或“抗体”)攻击,该免疫反应属于________免疫。
(4) 若将转基因猪心脏移植入人体,猪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___应与人的主动脉相连通。
【答案】(1) 基因决定性状
(2) 成本低、效率高
(3) 抗原;特异性
(4) 左心室
9.[2024湖南岳阳二模改编]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69年,朗格汉斯发现:胰腺分成两部分,除了分泌胰液的部分外,还有一部分能分泌胰岛素。最初获得胰岛素的方法就是从牛和猪的胰腺中提取胰岛素,由于胰液的存在,导致提取难度很高,且产量极低。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廷研究出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的新方法,使胰岛素的产量明显提升。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在揭示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可喜的一大步。1978年科学家将控制人胰岛素合成的 片段转入大肠杆菌内,从而实现了胰岛素的批量生产,造福了更多的患者。2014年,哈佛大学某实验室成功实现了将自身干细胞转化为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2024年4月30日,我国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殷浩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程新教授团队,首次发表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糖尿病的病例。
(1) 胰岛素是蛋白质,但最初提取胰岛素难度很高,产量极低,主要是因为胰液影响胰岛素的提取,请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廷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使其产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965年由氨基酸等原料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证明了关于生命化学起源学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是可能发生的,标志着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
(4)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是由____细胞分泌的。1978年科学家利用了____
____技术,将控制人胰岛素合成的片段转入大肠杆菌内,从而实现了胰岛素的批量生产。
【答案】(1) 胰液中有消化蛋白质的酶,胰岛素是蛋白质,会被胰液分解,从而影响提取
(2) 酸性和低温条件可以影响胰液中酶的活性,使胰液不能分解胰岛素
(3) 有机小分子 有机大分子
(4) 胰岛;转基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河北版生物中考专题
第二部分 题型专练
题型一 实验探究题
类型 1 科学方法与原则
1.[2024江苏苏州]近日,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在整理回收红外相机时发现拍摄到了云豹的清晰影像。利用红外相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测量法
2.[2024河北唐山一模]“燕子低飞要下雨”“早雾晴,晚雾阴”等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动物的行为变化生动地反映了天气变化规律。这些规律的总结主要运用了 ( )
A.观察法 B.模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3.[2024山东济宁一模]科学研究方法包括: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调查法;④文献法等。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完成《本草纲目》的修订过程中查阅诸家《本草》,走访药农、樵夫并实地考察,亲尝百草。其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 )
A.①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2024四川遂宁]“瑞雪兆丰年”描述了雪对作物的积极影响。关于影响原理,有人提出了“①雪中含有某些物质,这些物质促进作物生长”“②雪冷冻作物,冷刺激促进作物生长”两种观点。某同学以麦苗为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对此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冷冻处理 培养液 培养温度 麦苗长势
甲 否 清水
乙 否 融雪水
丙 是 清水
A.上述实验在设计上不合理,违背了单一变量原则
B.增加上述实验的重复次数,能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C.分析甲、乙两组麦苗长势,能判断观点①的正误
D.分析甲、丙两组麦苗长势,能判断观点②的正误
类型 2 探究实验与实验设计
5.[2024河北保定模拟]许多农作物在春天播种,而不是冬天,这提示我们温度或光照可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某同学为检验这一假设,用大豆种子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种子数(粒) 处理方法 萌发数(粒)
① 30 有光,加水, 28
② 30 有光,加水, 0
③ 30 无光,加水, 28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加水越多越好
B.①②组对照,探究的变量是光照
C.由实验结果可知温度影响大豆种子的萌发而光照不影响
D.所用种子除数量相同以外,其余如大小、饱满度可以不作要求
6.[2024山东烟台]塑料制品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其中含有的一些塑化剂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产生影响。塑化剂能引发性早熟吗?科研人员用小鼠设计了如下实验,相关步骤或结论正确的是( )
组别 小鼠数量 饲喂方式
甲组 10只 普通饲料
乙组 10只 普通饲料塑化剂
A.随机选择20只幼龄雌鼠
B.实验的变量是饲料
C.记录每只小鼠初次发情时间,分别计算每组的平均值
D.若甲组的初次发情时间早于乙组,则说明塑化剂能引发性早熟
7.[2024安徽]将两组大小和发育状况相近的健壮薄荷苗,分别培养在加土壤的雨水和未加土壤的雨水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它们的长势差别很大,实验前后植株称重的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培养液 植株质量
实验前 实验后
① 加土壤的雨水 92 378
② 未加土壤的雨水 91 145
A.上述实验中的变量为培养液里是否添加了土壤
B.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是植株质量增加的因素之一
C.组①植株质量显著增加是因为吸收了土壤中的有机物
D.此实验结果能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提供证据支持
8.[2024河北秦皇岛一模]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把等量天竺葵分别放在3个封闭的容器中,容器大小相同且容器内二氧化碳含量充足,用强度相同但颜色不同的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不同容器中的氧气变化量,结果如表所示。
容器 植物 光的颜色 温度 氧气变化量
1号 天竺葵 红 25
2号 天竺葵 黄
3号 天竺葵 绿 25 -
注:氧气变化量实验后的氧气含量-实验前的氧气含量;“”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1) 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2号容器内的温度应设置为__。
(2) 实验结果表明,在__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除了检测氧气变化量外,该实验还可以检测有机物或__________的变化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9.[2024江西]古人称酸奶为“酪”,许多古籍中均有关于制酪的记载,某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请据题回答。
【查阅资料】《齐民要术》中制酪流程大致如图1所示:
图1
(1) 上述流程中提到的先成酪,含有的发酵菌种主要是________,取先成酪混合相当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____步骤。
【走访调查】为满足市场需求,酸奶厂会研发不同口味的酸奶。研发人员探究果汁添加比例、发酵时间等因素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并对酸奶的色泽、滋味、气味等进行感官评价,其中一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2) 根据该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图2可发现,酸奶感官评分随着桑葚汁添加比例的增加,呈________________的趋势;当桑葚汁添加比例为__%时,感官评分最高。
【动手实践】制作酸奶每一步都需严谨细致,操作不当会导致制作失败。
(4) 若发酵瓶中液体腐败变质,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多选)。
①灭菌不彻底 ②发酵时间过短 ③密封不严实
10.[2024广东阳江一模]某科研机构为了探究不同植物提取液对冷却肉汁液流失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乙醇—壳聚糖溶液分别溶解洋葱、生姜和大蒜,制取植物提取液。
②将冷却肉去掉筋膜,切成面积、大小相同的肉块120块。
③将肉块分别浸入等浓度的乙醇—壳聚糖溶液及不同植物提取液中,取出沥干,用保鲜膜封装,放在冰箱中。
④分别在第4、8、12、16、20天测定肉块的汁液流失率,统计记录数据,绘制曲线图。
注:汁液流失率越大,表示冷却肉的品质越差。
(1) 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设置乙醇—壳聚糖溶液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
(2) 步骤②中,肉块的面积、大小都相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肉块应随机分成____,每组__块。
(3) 分析曲线图可知,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肉块的汁液流失率逐渐____,冷却肉的品质逐渐变__。
(4) 结果表明,无论用哪种植物提取液处理都比乙醇—壳聚糖溶液组的汁液流失率__,其中____组的效果最好。
类型 3 陈述长句作答
11.[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被誉为“天然保健食品”。从海带中提取的褐藻胶具有增强人体免疫、降血脂等作用,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工业。科研人员为了探究不同因素对海带中褐藻胶提取率的影响,依次进行了实验①和②,实验结果分别如图一、图二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 褐藻胶可以通过提高吞噬细胞的活性来增强人体免疫。吞噬细胞可以吞噬消化侵入人体的多种病原体,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
(2) 实验①控制的变量为____,各实验组加入的碱液浓度应____(填“相同”或“不同”)。实验①的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依据实验②的结果,生产上应选取的碱液浓度为________,选择该浓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24山东聊城]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如图装置开展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实验步骤:
①距离的灯泡、、处,分别安放一个相同的装置(如图一),并标记A组、B组、C组。
②向三组装置内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和清水。
③晚上,打开灯泡的开关,观察并记录试管中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重复三次求平均值,绘制成柱形图(如图二)。
(1) 实验中气泡内气体是____,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表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越__。
(2) 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3)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数据,重复三次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
(5) 根据实验分析,遇到阴天时可通过适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产增产。
(6) 若继续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兴趣小组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D组,你认为D组应该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3.[2024福建]科研发展建立月球基地、开发月球资源是人类深空探测的重要内容。为实现在月球基地“种菜”,科学家做了大量探索和实验。
实验一:科研团队利用月壤进行植物栽培实验
Ⅰ.材料、装置:不同批次的真实月壤A、B、C,模拟月壤(模拟真实月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火山灰);底面积仅为的圆柱容器(如图1)。
Ⅱ.过程、结果:将等量的拟南芥种子分别播种在真实月壤A、B、C和模拟月壤中。通过测量叶尖最宽展距(如图2),了解拟南芥生长状况。每组实验重复4次。
图1 图2
(1) 由于真实月壤样本数量少,实验中节约用量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绘制曲线应采用每组数据的________,目的是减小误差。
(3) 研究发现,各组拟南芥种子萌发率都是,且幼苗初始阶段生长状况相近。一段时间后,真实月壤中拟南芥的生长状况较差(如图3),据图分析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
真实月壤中可种出植物,但生长不良,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肥力不足。由于真实月壤稀缺,科研团队尝试用模拟月壤进行改良实验。
实验二:科研团队利用固氮蓝藻开展模拟月壤氮含量的改良实验
Ⅰ.过程:称取适量的模拟月壤于三角瓶中,加入无氮培养基,无菌处理后分别接种固氮蓝藻和,并设置对照组,置于适宜的环境进行培养,重复3次。
Ⅱ.结果:测定为期50天的各组模拟月壤中氮含量的动态变化(如图4)。
图4
(4) 对照组应设置为__________________。
(5) 分析曲线,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运用实验二的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24上海]进化与适应观大杜鹃是一种特别的鸟类。每年春夏之交,雌性大杜鹃会精心挑选某种其他鸟类(如东方大苇莺等)的巢产卵。一只大杜鹃的雏鸟在东方大苇莺的巢内孵化后,东方大苇莺便开始承担起孵化和喂养的重任。大杜鹃的雏鸟会通过各种方式将东方大苇莺的雏鸟挤出巢穴,独占食物。请回答:
(1) 两种雏鸟之间是____(选填“种内”或“种间”)关系。
(2) 据图分析,在某地域内受到大杜鹃产卵行为影响最大的鸟种可能是______(填编号)。
(3) 科学家计划使用假鸟卵研究“影响A鸟识别巢中大杜鹃卵的因素”。研究时间应选在________(选填“繁殖季”或“非繁殖季”)。在同一地域选择A鸟已产卵的巢,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放入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数量的假鸟卵。分成两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研究过程如表所示。
实验组 A鸟巢内放入的假卵种类 假卵数量
甲组 假的A鸟卵 1
乙组 假的大杜鹃卵 1
若假卵的硬度等自身材质因素对实验无影响,当甲、乙两组中假鸟卵均有被丢弃的现象,且丢弃率相近时,则可认为A鸟丢弃假卵的行为与假卵的种类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 若要进一步研究A鸟的相关行为,还可以从假卵的大小、颜色和鸟的学习能力提出怎样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5.[2024福建龙岩一模]糖尿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之一,患者经常出现消瘦、疲乏、血糖异常升高等症状,图一表示甲、乙两人进食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为研究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简称水煮液)是否具有降血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 图一中乙的血糖变化曲线中段升高,是因为食物中的淀粉被分解成________,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段下降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有关。两人中__的血糖变化不正常。
(2) 选取大小一致、状态正常且相同的小鼠30只,随机分成Ⅰ、Ⅱ、Ⅲ三组。每组实验用10只而不是用1只小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如图二),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是为了形成____;向Ⅲ组注射适量水煮液,Ⅱ组“?”处应注射等量__________。
(4) 本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实验结果如图三所示,Ⅲ组血糖含量相对值高于Ⅰ组但低于Ⅱ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二 资料分析题
考向 1 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
1.[2024江西]跨学科·语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时令、气候、物候的规律及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及应用模式。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此时,气温继续升高,降水量持续增多,荔枝、西红柿等时令水果蔬菜轮番登场,杂草、病虫也在滋长蔓延。农业生产上应及时去除杂草,合理防治病虫害。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成年雄鹿的鹿角会周期性地在春季新生,夏至脱落;二候蝉始鸣,蝉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每年夏至,最后一次褪去外壳,发育成熟进入繁殖期,雄蝉发出吸引雌蝉的嘹亮声音;三候半夏生,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常在每年夏至过半时开始出现。
(1) 材料中,西红柿植株和杂草之间存在____关系。种植同一株西红柿的种子,去除杂草、防治病虫害比疏于管理结出的果实更大,这种变异是_______
___的变异。
(2) 根据材料中画线部分可知,蝉是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动物。
(3) 半夏块茎有毒,可入药,也可用于繁殖,用块茎繁殖的方式属于____生殖。与鹿相比,半夏少了____这一结构层次。
(4) 夏至有三候,其中描述的动植物变化规律,体现了____________(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2024山东聊城]进化与适应观鸟类和青蛙是农林业害虫的天敌,分别被称为“农林卫士”和“农田卫士”。根据提供的资料和鸟卵的结构模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栖息地丧失,天敌捕食等原因导致其野外繁殖难度增大,濒危程度日趋严重。2022年4月,北京动物园建立了国内首个青头潜鸭人工种群。
资料二:在距今约3亿年前,地球上温暖湿润,水域密布,这一时期两栖动物种类繁多,被称为两栖动物时代。之后,地球上气候逐渐干燥,出现了大片沙漠,两栖动物种类大量减少。目前,地球上已知的两栖动物只有4 000多种。
(1) 资料一指出“天敌捕食”是青头潜鸭减少的原因之一,而有些鸟的卵壳上有许多斑点,如鹌鹑卵,这种鸟卵就不容易被天敌发现,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这是__________的结果。
(2) 分析资料二,你认为影响两栖动物繁殖的重要生态因素是__。比较蛙卵与鸟卵,鸟卵能在陆地上孵化,是因为鸟卵有图示的[____ ]____保护。蛙卵孵化后,经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属于____发育,鸟卵孵化后的发育过程__(填“有”或“无”)此种发育方式。
(3) “梁上双飞燕,青虫喂黄嘴”,反映了鸟类繁殖的____阶段。有些“青虫”,如菜青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是因为体表有________,而且必须经过表面不食不动、体内结构变化的__期,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_发育。
考向 2 疾病与人体健康
3.[2024云南]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 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带菌者咳嗽时会排出大量的细菌,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患者主要的症状为发热、咽部肿痛、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主要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该疾病。患者症状包括高热、面部皮肤潮红、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1) 患者甲出现了发热、皮疹并伴随有咽痛的症状,据此初步诊断,甲最有可能患的是上述两种传染病中的________,经病原体检测证实上述诊断后,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
(2) 针对猩红热和登革热的传播特点,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分别提出一条日常生活中的有效预防措施。猩红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革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4湖南]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有独特优势。请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 “食药同源”认为,食物和药物之间存在相似或重叠的物质成分。某些食物不仅可以提供必需营养,还能治疗疾病。如莲子富含蛋白质,常用于补养身体。“治未病”认为,第一步是未病先防。为防止疾病发生,应采取预防措施。如通过太极拳、八段锦锻炼身体,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身体素质。
[资料 心脏和肺部相关结构示意图:
(1) 莲子既可食用又可入药,其中富含的蛋白质最终在人体的____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2) 练习太极拳、八段锦能增强免疫系统阻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
(3) 锻炼身体能增强心肺功能。一方面使心脏的肌肉组织更加发达,心脏每次泵出的血量增多,其中左心室收缩,可将血液从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泵至全身各处;另一方面使图乙中参与气体交换的______(填序号)数量增多,肺活量增大,有利于图乙中的______(填字母)过程的进行,血液含氧量增多。
(4) 板蓝根颗粒是家中常备药,请列举服用该药的两点注意事项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4广东佛山一模改编]我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脊柱异常弯曲)人数已超过500万,并且还在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脊柱侧弯是继肥胖、近视之后,成为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 儿童青少年由于频繁使用电子产品和长期伏案低头时的不良姿势,会使脊柱两侧肌肉受力不均衡,容易导致脊柱侧弯。
资料二 脊柱侧弯会影响儿童青少年脊柱的外形及功能,不仅会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还会影响心肺功能。
(1) 脊柱是人体____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其内的____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能对某些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到大脑皮层。
(2) 由资料二可知,脊柱侧弯还会影响人体的____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如胸椎畸形会导致胸廓受到挤压,胸腔容积________________,进而影响__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 儿童青少年需要适当增加维生素D和含__的无机盐的摄入,保证脊柱的健康发育。根据资料一可知,儿童青少年可以如何保护脊柱?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 3 变异与进化
6.[2024湖北]科研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经太空诱变培育出了水稻新品种“航育1号”;在2022年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轨期间,又完成了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的空间科学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材料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水稻有高秆,也有矮秆,现用纯种高秆水稻和纯种矮秆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 由上述信息判断,水稻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在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则卵细胞中有__条染色体。经太空诱变可以培育出“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是因为在太空条件下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2) 材料二中水稻的高秆和矮秆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___;根据杂交实验中的__组可判断出矮秆是隐性性状。
(3) 若控制水稻高秆、矮秆的基因分别用B、表示,则甲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7.[2024山西改编]科研发展大豆和野大豆。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美洲、大洋洲、欧洲的大豆资源基本起源于中国东北大豆种质,因此我国大豆对世界影响极大。请分析以下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1 大豆(即栽培大豆)是由野大豆经驯化而来的(如图1)。野大豆生存至今,其茎仍为缠绕茎,需攀附他物方能“站立”,但野大豆具有多种大豆不具备的优良性状,如繁殖能力强、耐盐碱、抗寒、抗病等,在我国从南到北均有分布,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对改良栽培大豆,保护我国粮食安全极其重要。
图1
资料2 随历史的推移,大豆属遗存籽粒大小平均值变化趋势如图2。
图2
(1) 分析资料1可知,大豆和野大豆所属植物类群为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线内容说明野大豆对环境的____能力很强。
(2) 由资料2可知,龙山时期,大豆的____________等性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夏朝时期,大豆的粒厚也显著增加。总之,经过我国先民的驯化,大豆籽粒大小随历史推移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
(3) 野大豆中含有多种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我国科学家尝试将其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培育出大豆新品种。请你在图中画出基因随染色体的传递过程。
(4)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除杂交育种外,请你再提出一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野大豆是我国宝贵的基因资源库,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 4 生物技术与发展
8.[2024吉林长春]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物。传统生产胰岛素的方法是从猪、牛等动物的胰腺中提取。曾经生产供一位糖尿病病人使用一年的胰岛素,需要上千头牛,生产的成本非常高。1978年,科学家把人体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细胞内,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升细菌培养液能提取胰岛素100克,相当于1吨猪胰腺提取的胰岛素量,满足了临床需求。
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因此必须寻找与患者身体相匹配的器官,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1992年,英国科学家将人的基因导入猪胚胎,生出了世界上首例转基因猪。目前科学家已经开始尝试将转基因猪心脏移植给人,若该技术获得成功,将开创转基因器官移植的新纪元。
(1) 转基因大肠杆菌表现出合成人胰岛素的性状,这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资料分析,与利用动物胰腺提取胰岛素相比,转基因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 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将植入的器官当作____(填“抗原”或“抗体”)攻击,该免疫反应属于________免疫。
(4) 若将转基因猪心脏移植入人体,猪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___应与人的主动脉相连通。
9.[2024湖南岳阳二模改编]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69年,朗格汉斯发现:胰腺分成两部分,除了分泌胰液的部分外,还有一部分能分泌胰岛素。最初获得胰岛素的方法就是从牛和猪的胰腺中提取胰岛素,由于胰液的存在,导致提取难度很高,且产量极低。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廷研究出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的新方法,使胰岛素的产量明显提升。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在揭示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可喜的一大步。1978年科学家将控制人胰岛素合成的 片段转入大肠杆菌内,从而实现了胰岛素的批量生产,造福了更多的患者。2014年,哈佛大学某实验室成功实现了将自身干细胞转化为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2024年4月30日,我国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殷浩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程新教授团队,首次发表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糖尿病的病例。
(1) 胰岛素是蛋白质,但最初提取胰岛素难度很高,产量极低,主要是因为胰液影响胰岛素的提取,请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廷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使其产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965年由氨基酸等原料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证明了关于生命化学起源学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是可能发生的,标志着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
(4)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是由____细胞分泌的。1978年科学家利用了________技术,将控制人胰岛素合成的片段转入大肠杆菌内,从而实现了胰岛素的批量生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