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河北版生物中考专题
第三部分 新题型突破
新题型一 跨学科实践
类型1 模型制作类
追踪练习
1.[2024邢台任泽区一模]图甲是某同学利用木板、橡皮筋、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图乙是屈肘动作示意图。图甲中的螺丝相当于图乙中的( )
甲 乙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木板相当于③骨,螺丝相当于④关节,橡皮筋相当于①②骨骼肌,D符合题意。
2.[2024张家口二模]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生活中收集了漏斗、胶皮管、透明塑料软管、多孔隔板、磁条、球等材料制作了简易的肾单位模型(如图)。回答问题。
(1) 球模拟的是________,球的水平面上有个多孔隔板,模拟的是________
________作用。
(2) 套在漏斗下端的胶皮管模拟的是________,粘在胶皮管内的磁条模拟的是________作用。
(3) 透明塑料软管模拟的是不同部位的血管,在、、三个位点中,______点的血液中尿素含量最高,______点的血液中氧气含量最低。
【答案】(1) 肾小球;滤过(或过滤)
(2) 肾小管;重吸收
(3) ;
【解析】
(3) 此模型中,透明塑料软管模拟的是不同部位的血管,球模拟的是肾小球,多孔隔板模拟的是滤过(过滤)作用,胶皮管模拟的是肾小管,磁条模拟的是重吸收作用。点位于入球小动脉,点位于出球小动脉,点位于缠绕在肾小管上的毛细血管。
3.[2023山东东营]“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生物科创小组在学习中心,开展了“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提出保护眼健康的方法”跨学科实践活动。
(1) 图1可以模拟正常眼球成像原理,其中水透镜代表眼球结构中的_____,光屏代表眼球结构中的________。
图1
(2) 如何模拟近视的成因呢?
① 保持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当“光源”向右移动时,向内推动模拟睫状体的注射器,使得水透镜曲度____,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物像。
② 保持水透镜的曲度不变,当“光源”向右移动时,光屏向__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物像。
(3) 此模型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在“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增加一个废弃的显微镜遮光器,用以模拟不同光照强度下眼球结构中____的变化。
(4) 科研人员请视力正常的成年志愿者在弱光照下阅读,测定阅读前0分钟、阅读30分钟和60分钟时眼球的前后径,结果如图2。与阅读前相比较,志愿者弱光照阅读后的眼球前后径变__,由此推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5) 日常生活中,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
【答案】(1) 晶状体;视网膜
(2) ① 变大
② 右
(3) 瞳孔
(4) 长;长期弱光照阅读可能是引起近视的原因之一
(5) 不在强光下看书;不躺卧看书;认真做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等(合理即可)
【解析】
(1) 晶状体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曲度来改变对光线的折射程度,从而使光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图1可以模拟正常眼球成像原理,其中水透镜代表眼球结构中的晶状体,光屏代表眼球结构中的视网膜。
(2) ① 看近物时,为使物像出现在视网膜上,晶状体的曲度变大;看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所以,该实验中,保持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当“光源”向右移动时相当于看近物,需要向内推动模拟睫状体的注射器,使得水透镜曲度变大,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物像。
②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保持水透镜的曲度不变,当“光源”向右移动时,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物像。
(3) 显微镜遮光器能够控制透光量,与瞳孔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量的作用一致。
(4) 结合图2可知,与阅读前相比较,志愿者弱光照阅读后的眼球前后径变长,由此推测:长期弱光照阅读可能是引起近视的原因之一。
(5) 结合分析可知,日常生活中,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需要注意:不在强光下看书,不躺卧看书,认真做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等。
4.[2023新疆]某同学尝试利用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制作小生态瓶,主要材料:容积的透明带盖玻璃瓶、金鱼藻数棵、生命力旺盛的小金鱼两条、泥沙和河水(池塘水)适量。
制作过程:
步骤一:把适量泥沙装入玻璃瓶中,加河水(池塘水)到玻璃瓶容积约 的位置。
步骤二:用镊子将适量金鱼藻的根部固定在泥沙中,放入小金鱼后盖上盖子。
步骤三:将玻璃瓶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结合上述制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小生态瓶可以看作一个微型生态系统,泥沙中的____________等属于分解者,阳光、空气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部分。
(2) 小生态瓶需要避免阳光直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生物圈Ⅱ号也是模拟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但实验最终失败。这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 ( )
A. 生物圈Ⅱ号中缺少分解者
B.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C. 人类能够脱离生物圈而生存
D. 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是组成成分太复杂
【答案】(1) 细菌、真菌;非生物
(2) 防止生态瓶温度过高,影响瓶内生物的正常生活
(3) B
类型2 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类
追踪练习
1.[2024福建龙岩模拟]某学校开展了模型制作、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发酵食品制作三类跨学科实践活动。完成下列小题。
(1) 为了形象地表示、染色体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小龙取一根白色长绳,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等颜色涂出了长短不一的区段。各颜色区段可能代表的是( )
A. B. 染色体 C. 基因 D. 蛋白质
(2) 小龙学习了发酵技术后,在家尝试制作酸奶,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需要加入( )
A. 酵母菌 B. 米曲霉 C. 醋酸菌 D. 乳酸菌
(3) 下列栽培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萌发出新芽
B. 黄豆种子播种到土壤中收获黄豆
C. 马铃薯块茎掩埋在土里长成幼苗
D. 薄荷叶片插入土中长成新植株
(4) 实验小组在校园温室大棚中开展了“探究栽培番茄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条件”的活动。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大棚中有空气,无需考虑通风情况
B. 大棚中没有雨水,要设计灌溉的装置
C. 杂草会影响番茄生长,要清除杂草
D. 设计表格,记录番茄株高等信息
【答案】(1) C
(2) D
(3) B
(4) A
2.[2024邢台任泽区一模]养蚕和栽培平菇都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如图为平菇栽培示意图。农业科技人员发现用养蚕剩余的桑树枝条替代部分棉籽壳作为培养基质,可提高农民栽培平菇的收入。
(1) 家蚕的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动物,家蚕幼虫通常每天蜕皮一次,其蜕去的“皮”实际是体表的________。
(2) 平菇的菌体由____构成。平菇的细胞里有________,因此属于真核生物。
(3) 平菇富含多种氨基酸,味道鲜美。氨基酸进入人体后可用于合成________,该物质可以作为建造和修复身体的原料。
(4) 培养基质中,棉籽壳和桑枝主要为平菇的生长提供________。在培育平菇时,为使平菇的____顺利萌发成新个体,需要为其提供温暖、湿润的环境。
【答案】(1) 节肢;外骨骼
(2) 菌丝;细胞核
(3) 蛋白质
(4) 有机物;孢子
【解析】
(4) 平菇是真菌,只能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棉籽壳和桑枝为其提供生长所需的有机物。平菇利用孢子生殖,为使孢子顺利萌发成新个体,需要为其提供温暖、湿润的环境。
3.[2024北京海淀一模]学习了植物生殖的知识,小海跃跃欲试,想尝试繁育植物,观察它的生长发育过程。
(1) 小海发现家里的土豆长出了绿芽(如图),决定用它作为种植材料。土豆是植物的块茎,这种利用块茎进行繁殖的方式称为__________。
(2) 小海将土豆分成几块,要确保每一块都带有____,并将每一块土豆分别种在花盆里。
(3) 若种植的土豆块能够____,则说明已经繁殖成功。
(4) 为详实记录种植过程及土豆生长发育状况,请将表头处的横线补充完整,完成以下观察日志的设计:
①____,②__________。
(5) 小海每天观察、记录,并适时适量为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点即可)。
(6) 为便于观察土豆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状态,请你对栽培方案进行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无性生殖
(2) 芽眼
(3) 发芽
(4) 湿度;光照强度
(5) 浇水(或松土、施肥等)
(6) 将每一块土豆分别种在透明的玻璃花盆里(或将每一块土豆分别放入盛有少量水的透明玻璃瓶中)
【解析】
(4) 影响土豆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故表格中①可记录湿度,②可记录光照强度。
(5) 实验应如实记录,且实验过程中应为土豆的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因此小海需要每天观察、记录,并适时适量为其浇水、松土、施肥等。
(6) 要观察土豆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状态,应改进实验装置,使装置能观察到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状态,故可将每一块土豆分别种在透明的玻璃花盆里或将每一块土豆分别放入盛有少量水的透明玻璃瓶中。
类型3 发酵食品制作类
追踪练习
1.[2024邯郸模拟]制作面包和酿酒时,分别利用了酵母菌发酵产生的( )
A. 二氧化碳和水 B. 二氧化碳和葡萄糖
C. 氧气和酒精 D. 二氧化碳和酒精
【答案】D
2.[2024吉林]制作酱油和腐乳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是( )
A. 霉菌 B. 醋酸菌 C. 甲烷菌 D. 根瘤菌
【答案】A
3.[2024四川眉山]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并利用一些微生物来制作传统发酵食品,以此改善了生活。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利用发酵技术的是( )
A. 豆浆 B. 泡菜 C. 酸奶 D. 果酒
【答案】A
4.[2024石家庄模拟]科学思维在发酵食品跨学科实践中,同学们了解到制作米酒的微生物常用酵母菌和根霉。为探究这两种微生物酿制米酒的差异,同学们设置了甲、乙、丙三组,进行酿制实践,分别加入等量的酵母菌、根霉、酵母菌和根霉混合菌进行酿制实践,具体酿制流程如图。(注:根霉可产生淀粉酶与酿酶,能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进而转化为酒精;而酵母菌只能产生酿酶,只能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1) 酵母菌和根霉都属于__菌,它们都__(填“有”或“无”)成形细胞核。
(2) 酿酒流程中,蒸熟糯米的目的是__________;蒸熟后不宜马上加入菌种,需晾至室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操作中,加入等量的酵母菌、根霉、酵母菌和根霉混合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操作后,同学们测量了不同组米酒的酒精浓度,发现酒精浓度依次为乙 丙 甲。甲组产酒精量少的原因是酵母菌不能产生____酶。
【答案】(1) 真;有
(2) 高温灭菌;避免高温杀死菌种
(3) 保证单一变量;淀粉
5.[2024保定一模]传统文化我国发酵技术历史悠久,《齐民要术》中就有对酿制米酒和腌制泡菜的相关记载,“浸曲发……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其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泻著瓮中,令没菜把即止”。大意是“浸湿酒曲,将八斗米洗净,蒸熟后摊开凉透”“用浓盐水洗菜,然后将盐水清澈部分倒入泡菜坛,直至将菜浸没”。请结合文字和图回答问题。
(1) 酿制米酒和腌制泡菜所需的两种微生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 酿制米酒过程中“舒令极冷”指先将蒸熟的米冷却到室温,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______。
(4) 腌制泡菜时“令没菜把即止”,将菜浸没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 酵母菌、乳酸菌
(2) 避免高温杀死菌种
(3)
(4) 隔绝空气
【解析】
(3) 酿酒过程中,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之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密封环境中,氧气浓度是下降的,对应曲线;二氧化碳浓度是逐渐上升的,且在酿酒开始时就存在一部分,对应曲线;酒精浓度是逐渐上升的,且在开始一段时间后才出现,对应曲线。
6.[2024邯郸一模]酸奶是牛奶经过发酵制成的,口味酸甜细滑,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过加工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人类的营养保健品。以下为甲、乙两位同学制作酸奶的主要步骤。
甲同学:
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
②冷却;
③热处理(煮沸);
④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密封);
⑤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
⑥冷藏或食用。
乙同学:
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
②不经冷却,直接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
③热处理(煮沸);
④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密封);
⑤冷藏或食用。
(1) 你认为__(填“甲”或“乙”)同学能成功制作出酸奶,请将能成功制作出酸奶的正确操作按先后顺序表述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 甲、乙两位同学均进行热处理(煮沸),热处理(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的原因是购买的酸奶中有________(填“乳酸菌”或“酵母菌”),这一过程称为____。
(3) 发酵时要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酸奶冷藏可存放较长时间,主要是低温抑制了酸奶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答案】(1) 甲;
(2) 高温灭菌;乳酸菌;接种
(3) 为乳酸菌提供无氧环境
类型4 项目式学习与学科融合
追踪练习
1.[2024唐山丰润区一模]某生物兴趣小组为践行“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理念,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堆肥制作
①设计制作小型堆肥桶(如图)
②准备堆肥材料
厨余垃圾若干、菌一包(菌是由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物菌制剂)。
③进行堆肥
在滤网层上均匀地放入约厚的厨余垃圾,并均匀撒入约菌……依次重复这两个步骤,直至堆肥桶中装满厨余垃圾。盖上桶盖,将堆肥桶置于阴凉通风处。
④观察记录
每天定时记录桶内变化及出液情况。5天后堆肥桶内出现黏稠状的淡黄色液体,散发出较强的酸味,从堆肥桶的龙头处收集液肥。
(二)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组别 实验步骤
甲 乙
1 将土壤平均分配到两个花盆中,将大小相同、发芽情况相近的若干土豆块均分后,分别埋入花盆中距离土壤表面以下处,花盆分别标记为甲和乙,均置于光照充足且通风处
2 将液肥以适宜比例稀释,每隔一天向盆内浇入适量稀释液肥 每隔一天浇入与稀释液肥?的清水
3 10天后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土豆的株高和茎的周长,取平均值
请分析回答:
(1) 堆肥过程中,加入的菌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堆肥桶盖上桶盖的目的是营造____(填“有氧”或“无氧”)环境,利于发酵。
(2) 实验过程中选用大小相同、发芽情况相近的土豆块的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_。
(3) 乙组每隔一天应浇入与稀释液肥____(填“等量”或“不等量”)的清水,设置甲、乙两组是为了形成____实验,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4) 测量甲、乙两组土豆的株高和茎的周长,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甲组土豆株高和茎周长的平均值均____(填“ ”“”或“ ”)乙组土豆株高和茎周长的平均值,说明液肥能促进植物的生长,验证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答案】(1) 分解者;无氧
(2) 控制单一变量
(3) 等量;对照
(4)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5)
【解析】
(1) 菌能将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成能被植物利用的无机物,是分解者。菌包含乳酸菌,乳酸菌发酵时需要无氧环境,因此需要盖上桶盖。
(5) 甲施加了液肥,若甲组土豆的长势(即土豆株高和茎周长的平均值)大于乙组,则证明液肥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2.[2024保定顺平县模拟改编]生态观石家庄某公园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某校同学对该公园的两个区域(A区和B区)开展调查活动,在两个区域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区域 环境 生物
A 小池塘水域较小,有阴凉 菖蒲、芦苇、睡莲、水绵、金鱼、水黾、摇蚊、青蛙等
B 东湖水域大,阳光充沛 菖蒲、芦苇、荷花、睡莲、狐尾藻、水绵、摇蚊、水黾、草鱼、麦穗鱼、乌龟、绿头鸭、鸳鸯、等
(1) 以下是该校同学在调查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确调查目的 B. 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C. 进行组内分工 D. 人为修改调查记录
(2) 调查结果显示,绿头鸭、鸳鸯、等水鸟主要分布在B区,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同学们绘制了两个区域的食物网(如图),其中的箭头代表物质循环和____流动的方向。摇蚊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在两个区域中都存在,请写出一条包含摇蚊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环境变化或人为原因导致摇蚊数量急剧下降,会对[______]区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4) 同学们发现经常有游客投喂金鱼或水鸟,少量的投喂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能力,但投喂量过大,可能会危害金鱼或水鸟的健康、污染水体、破坏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该能力是________。请你写出一条宣传标语,提示人们不要人工投喂: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D
(2) B区水域大,阳光充沛,植物种类丰富,该地区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适合水鸟生存
(3) 能量;消费者;水绵 摇蚊 金鱼,水绵 摇蚊 水黾 青蛙,水绵 摇蚊 鲫鱼(水黾) 绿头鸭,狐尾藻 摇蚊 鲫鱼(水黾) 绿头鸭(写出任意一条包含摇蚊的食物链即可);A
(4) 自我(动)调节;有限的;请不要用您的温暖伤害小动物;适度保护、拒绝投喂(合理即可)
【解析】
2.区相较于区,水域大、阳光充沛,生物种类多,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3.[2024山东菏泽二模]某校项目式学习小组想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密闭透明实验装置(忽略温度等因素对装置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将图一装置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连接氧气检测仪,测得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所示;图三表示该装置内的植物叶肉细胞发生的某些生理活动;图四中是植物进行生理活动时通过气孔排出的物质。请据图综合分析作答:
图一
(1) 图一植物开花结果时从营养液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作用,分析图一和图二可知,随着时间推移,红墨水滴的位置在一天中__(填时间)时会移动到最右端。
(2) 若图三中丙为氧气,当乙参与的生理活动强度大于甲时,对应的氧气浓度变化曲线是图二中的________(填字母)段。
图二 图三
(3) 若周围环境光照强度为0,图四中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
____________,图三中不可能出现的过程为____(填数字标号)。
图四
(4) 图五为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装置图,A、B表示物质,其中B表示水,气泵上的开关模拟的是叶片上的____,作为二氧化碳进入的门户。
图五
【答案】(1) 蒸腾;18
(2)
(3)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①②④⑥
(4) 气孔
【解析】
(1) 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当氧气浓度达到最高点时,红墨水滴会移动到最右端;因此,分析图一和图二可知,随着时间推移,红墨水滴的位置在一天中18时会移动到最右端。
(2) 若图三中丙为氧气,则甲内进行的是呼吸作用,乙参与的生理活动为光合作用,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氧气浓度会增加,因此,对应的氧气浓度变化曲线是图二中的段。
(3) 若周围环境光照强度为0,则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从气孔进入的物质是氧气,从气孔排出的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图三中乙参与的生理活动(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则①②④⑥过程不可能出现。
(4) 从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装置图可以看出,表示水,表示氧气。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入叶片的,因此,气泵上的开关模拟的是叶片上的气孔。
新题型二 试题情境专项
类型1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追踪练习
[2024唐山丰润区模拟]“碳中和”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家战略,本质上是通过多种途径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山东省桑沟湾地区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的“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1) 该生态系统是由海带等生物因素与________因素相互作用而组成的统一整体。
(2) 科研人员监测了养殖区与非养殖区海水的相关指标,以判断该养殖模式的效果。
① 据图2可知,该养殖模式可以显著____表层海水二氧化碳浓度。
图2
② 结合图1分析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浮游植物和____作为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____作用,把海洋中的合成有机物;贝类食性广泛,通过滤食多种浮游生物和海带碎屑,促进有机物在________中的传递,也可增加碳的储存;此外,贝类利用碳酸盐构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________分解,从而____(填“促进”或“抑制”)了碳的循环。
图1
综上所述,“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大气向海洋的扩散,从而助力实现“碳中和”。
【答案】(1) 非生物
(2) ① 降低
② 海带;光合;食物链;分解者;抑制
【解析】
(2) ① 据图2可知,养殖区表层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低于非养殖区表层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所以这种养殖模式可以显著降低表层海水二氧化碳浓度。
② 分析表层海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的原因:浮游植物和海带作为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贝类食性广泛,通过滤食多种浮游生物和海带碎屑,促进有机物在食物链中的传递,也可增加碳的储存;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产生不了二氧化碳,所以抑制了碳的循环。
类型2 植物的生长及生理作用
追踪练习
1.[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地域特色为了落实乡村振兴计划,河北省一个山村驻村工作队提出建设标准化大棚,在冬季种植反季蔬菜为农民创收。为了更好地掌握大棚种植技术,工作组还开创性地建设了几个小型大棚供研究使用。在建设大棚和种植蔬菜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请给出你的见解。
(1) 推广大棚种植之前,需要为村民科普相关知识,作为讲解员,自己首先要清楚:为了提高蔬菜产量,需要适当增强蔬菜的____作用,适时减弱____作用,以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上述两种生理活动的主要场所依次是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
(2) 与应季蔬菜相比,冬季种植反季蔬菜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大棚内的____。适度____(填“增大”或“减小”)该条件的昼夜差异更有利于蔬菜中有机物的积累。
(3) 为了充分利用大棚内的空间,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蔬菜产量,给工作组提一个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光合;呼吸;叶绿体;线粒体
(2) 温度;增大
(3) 底层土壤种植,上方设置种植架,分层进行无土栽培,实现多层种植(合理即可)
2.[2024廊坊一模]现场采摘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在周末和节假日,市民和学生可以到采摘园去现场采摘。这既给市民和学生提供了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又能使市民和学生感受到采摘的乐趣。近几年,各地新建了很多水果、蔬菜采摘园,人们在冬天可以到大棚里采摘草莓、蔬菜,在秋天可以采摘葡萄、梨、桃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草莓的叶片面积大,其体内的水分以________的形式通过叶片上的____散失到体外,这种生理过程叫做____作用。
(2) 大棚蔬菜通过光合作用产生____和淀粉,淀粉最终在细胞内通过____作用被分解,为植株生长提供能量。
(3) 种植桃树时,经验丰富的果农经常会人为地除去一部分桃花和幼桃,以便让保留的幼桃可以得到充分的____________________供给,提高桃子的品质。
(4) 为了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 水蒸气;气孔;蒸腾
(2) 氧气;呼吸
(3) 有机物(合理即可)
(4) 低温保存;放入保鲜袋中保存(合理即可)
类型3 人体生理与健康
追踪练习
1.[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某患者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医生利用显微镜对该患者尿液沉淀物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尿液中含有大量红细胞及酵母样细胞(变形红细胞),镜检结果如图所示。医生分析,如果肾小球受损,红细胞进入肾小囊并受到挤压,最终导致尿液中出现变形的红细胞;如果泌尿系统的其他结构内膜受损出血,尿液中也会出现红细胞,但红细胞通常不会变形。据此可推断( )
A. 该患者肾小管发生了病变,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
B. 该患者肾小球发生了病变,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
C. 该患者可能是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结构受损
D. 该患者尿液中有红细胞但原尿中一定没有
【答案】B
【解析】由题目信息“如果肾小球受损,红细胞进入肾小囊并受到挤压,最终导致尿液中出现变形的红细胞”可知,该患者“尿液中含有大量红细胞及酵母样细胞(变形红细胞)”的原因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B符合题意。
2.[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2024年春节过后,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多个省份出现大范围降雪。环卫工人紧急出动保证道路畅通。
图1
(1) 环卫工人完成铲雪动作时,需要通过________收缩提供动力,骨起到____作用。
(2) 天气寒冷,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会“打寒颤”。图3表示接受寒冷刺激完成“打寒颤”的结构,①②③④⑤共同构成________,接受刺激的结构是[____]。寒冷的感觉是在__________中形成的。
图3
(3) 外界的冷空气经过________处理后变成温暖、清洁、湿润的气体。温暖的气体进入肺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图2乙处进入血液的气体是__________。气体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达到心脏的________。
图2
(4) 人在寒冷的冬季也能维持体温恒定,维持体温恒定的____主要来自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
【答案】(1) 骨骼肌;杠杆
(2) 反射弧;①;大脑皮层
(3) 呼吸道;二氧化碳;右心房
(4) 能量
类型4 生物遗传与进化
追踪练习
1.[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稗经常长在稻田里,形状与水稻十分相似,但叶片毛涩,颜色较浅。稗与水稻共同吸收田里的养分,因此稗是稻田里的恶性杂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稗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水稻和稗吸收最多的是含钾、镁、氮的无机盐
C. 稗是水稻的不利变异
D. 稗和水稻是共生关系
【答案】A
【解析】稗的形态有利于其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水稻和稗吸收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B错误。稗和水稻不属于同种生物,且二者共同吸收田里的养分,属于竞争关系,C、D错误。
2.[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生物研学小组到某山羊养殖基地收集山羊养殖的相关资料,观察到羊群中多数为白羊,少数为黑羊;有有角山羊,也有无角山羊。同学们分别对羊的毛色和角的有无进行探究。一组查阅资料得到山羊毛色遗传图谱,如图所示。二组问询得知,有角山羊打斗频次显著高于无角山羊,无角山羊静卧时间明显比有角山羊长。查阅养殖记录,获得有角山羊和无角山羊体重增长情况,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月龄 体重
有角 无角
公羊 母羊 公羊 母羊
1月龄 11.42 10.39 11.71 10.36
3月龄 16.76 15.83 17.19 16.40
6月龄 25.64 24.21 26.90 25.48
10月龄 35.72 33.37 37.69 34.29
(1) 山羊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它的个体发育起点是________。
(2) 山羊毛色中的白毛和黑毛是一对__________,其中____为显性性状。
(3) 如果控制毛色的基因用A和表示,可推断④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④和⑤再生一只小羊为白羊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4) 某地新建了一个肉用山羊养殖场,养殖的全部为无角山羊。结合资料分析,选择无角山羊的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受精卵
(2) 相对性状;白毛
(3) ;
(4) 无角山羊比有角山羊体重增长快;无角山羊比有角山羊打斗频次低,静卧时间长,易于管理(合理即可)
【解析】
(2) 山羊的白毛和黑毛是山羊毛色的不同表现型,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由亲代④和⑤都是白羊,而子代⑥是黑羊可知,黑毛是隐性性状,白毛是显性性状。
(3) 子代⑥黑羊的基因组成是,分别来自亲代白羊,则④⑤白羊的基因组成都是,则亲代 子代:,基因组成为、的表现型是白毛,基因型的表现型是黑毛,④和⑤再生一只小羊为白羊的概率为。
(4) 由题干资料可知,有角山羊打斗频次显著高于无角山羊,无角山羊静卧时间明显比有角山羊长,容易长肉,且易于管理。由表格数据可知,无角山羊比有角山羊体重增长快,故肉用山羊养殖场养殖的全部为无角山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河北版生物中考专题
第三部分 新题型突破
新题型一 跨学科实践
类型1 模型制作类
追踪练习
1.[2024邢台任泽区一模]图甲是某同学利用木板、橡皮筋、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图乙是屈肘动作示意图。图甲中的螺丝相当于图乙中的( )
甲 乙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4张家口二模]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生活中收集了漏斗、胶皮管、透明塑料软管、多孔隔板、磁条、球等材料制作了简易的肾单位模型(如图)。回答问题。
(1) 球模拟的是________,球的水平面上有个多孔隔板,模拟的是_______
_________作用。
(2) 套在漏斗下端的胶皮管模拟的是________,粘在胶皮管内的磁条模拟的是________作用。
(3) 透明塑料软管模拟的是不同部位的血管,在、、三个位点中,______点的血液中尿素含量最高,______点的血液中氧气含量最低。
3.[2023山东东营]“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生物科创小组在学习中心,开展了“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提出保护眼健康的方法”跨学科实践活动。
(1) 图1可以模拟正常眼球成像原理,其中水透镜代表眼球结构中的_____
_____,光屏代表眼球结构中的________。
图1
(2) 如何模拟近视的成因呢?
① 保持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当“光源”向右移动时,向内推动模拟睫状体的注射器,使得水透镜曲度____,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物像。
② 保持水透镜的曲度不变,当“光源”向右移动时,光屏向__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物像。
(3) 此模型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在“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增加一个废弃的显微镜遮光器,用以模拟不同光照强度下眼球结构中____的变化。
(4) 科研人员请视力正常的成年志愿者在弱光照下阅读,测定阅读前0分钟、阅读30分钟和60分钟时眼球的前后径,结果如图2。与阅读前相比较,志愿者弱光照阅读后的眼球前后径变___,由此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5) 日常生活中,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
4.[2023新疆]某同学尝试利用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制作小生态瓶,主要材料:容积的透明带盖玻璃瓶、金鱼藻数棵、生命力旺盛的小金鱼两条、泥沙和河水(池塘水)适量。
制作过程:
步骤一:把适量泥沙装入玻璃瓶中,加河水(池塘水)到玻璃瓶容积约 的位置。
步骤二:用镊子将适量金鱼藻的根部固定在泥沙中,放入小金鱼后盖上盖子。
步骤三:将玻璃瓶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结合上述制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小生态瓶可以看作一个微型生态系统,泥沙中的____________等属于分解者,阳光、空气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部分。
(2) 小生态瓶需要避免阳光直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生物圈Ⅱ号也是模拟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但实验最终失败。这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 ( )
A.生物圈Ⅱ号中缺少分解者
B.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C.人类能够脱离生物圈而生存
D.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是组成成分太复杂
类型2 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类
追踪练习
1.[2024福建龙岩模拟]某学校开展了模型制作、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发酵食品制作三类跨学科实践活动。完成下列小题。
(1) 为了形象地表示、染色体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小龙取一根白色长绳,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等颜色涂出了长短不一的区段。各颜色区段可能代表的是( )
A. B.染色体 C.基因 D.蛋白质
(2) 小龙学习了发酵技术后,在家尝试制作酸奶,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需要加入( )
A.酵母菌 B.米曲霉 C.醋酸菌 D.乳酸菌
(3) 下列栽培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萌发出新芽
B.黄豆种子播种到土壤中收获黄豆
C.马铃薯块茎掩埋在土里长成幼苗
D.薄荷叶片插入土中长成新植株
(4) 实验小组在校园温室大棚中开展了“探究栽培番茄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条件”的活动。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大棚中有空气,无需考虑通风情况
B.大棚中没有雨水,要设计灌溉的装置
C.杂草会影响番茄生长,要清除杂草
D.设计表格,记录番茄株高等信息
2.[2024邢台任泽区一模]养蚕和栽培平菇都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如图为平菇栽培示意图。农业科技人员发现用养蚕剩余的桑树枝条替代部分棉籽壳作为培养基质,可提高农民栽培平菇的收入。
(1) 家蚕的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动物,家蚕幼虫通常每天蜕皮一次,其蜕去的“皮”实际是体表的________。
(2) 平菇的菌体由____构成。平菇的细胞里有________,因此属于真核生物。
(3) 平菇富含多种氨基酸,味道鲜美。氨基酸进入人体后可用于合成_______,该物质可以作为建造和修复身体的原料。
(4) 培养基质中,棉籽壳和桑枝主要为平菇的生长提供________。在培育平菇时,为使平菇的____顺利萌发成新个体,需要为其提供温暖、湿润的环境。
3.[2024北京海淀一模]学习了植物生殖的知识,小海跃跃欲试,想尝试繁育植物,观察它的生长发育过程。
(1) 小海发现家里的土豆长出了绿芽(如图),决定用它作为种植材料。土豆是植物的块茎,这种利用块茎进行繁殖的方式称为__________。
(2) 小海将土豆分成几块,要确保每一块都带有____,并将每一块土豆分别种在花盆里。
(3) 若种植的土豆块能够____,则说明已经繁殖成功。
(4) 为详实记录种植过程及土豆生长发育状况,请将表头处的横线补充完整,完成以下观察日志的设计:
①____,②__________。
(5) 小海每天观察、记录,并适时适量为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点即可)。
(6) 为便于观察土豆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状态,请你对栽培方案进行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3 发酵食品制作类
追踪练习
1.[2024邯郸模拟]制作面包和酿酒时,分别利用了酵母菌发酵产生的( )
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葡萄糖
C.氧气和酒精 D.二氧化碳和酒精
2.[2024吉林]制作酱油和腐乳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是( )
A.霉菌 B.醋酸菌 C.甲烷菌 D.根瘤菌
3.[2024四川眉山]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并利用一些微生物来制作传统发酵食品,以此改善了生活。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利用发酵技术的是( )
A.豆浆 B.泡菜 C.酸奶 D.果酒
4.[2024石家庄模拟]科学思维在发酵食品跨学科实践中,同学们了解到制作米酒的微生物常用酵母菌和根霉。为探究这两种微生物酿制米酒的差异,同学们设置了甲、乙、丙三组,进行酿制实践,分别加入等量的酵母菌、根霉、酵母菌和根霉混合菌进行酿制实践,具体酿制流程如图。(注:根霉可产生淀粉酶与酿酶,能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进而转化为酒精;而酵母菌只能产生酿酶,只能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1) 酵母菌和根霉都属于__菌,它们都__(填“有”或“无”)成形细胞核。
(2) 酿酒流程中,蒸熟糯米的目的是__________;蒸熟后不宜马上加入菌种,需晾至室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操作中,加入等量的酵母菌、根霉、酵母菌和根霉混合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操作后,同学们测量了不同组米酒的酒精浓度,发现酒精浓度依次为乙 丙 甲。甲组产酒精量少的原因是酵母菌不能产生____酶。
5.[2024保定一模]传统文化我国发酵技术历史悠久,《齐民要术》中就有对酿制米酒和腌制泡菜的相关记载,“浸曲发……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其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泻著瓮中,令没菜把即止”。大意是“浸湿酒曲,将八斗米洗净,蒸熟后摊开凉透”“用浓盐水洗菜,然后将盐水清澈部分倒入泡菜坛,直至将菜浸没”。请结合文字和图回答问题。
(1) 酿制米酒和腌制泡菜所需的两种微生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 酿制米酒过程中“舒令极冷”指先将蒸熟的米冷却到室温,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______。
(4) 腌制泡菜时“令没菜把即止”,将菜浸没的原因是__________。
6.[2024邯郸一模]酸奶是牛奶经过发酵制成的,口味酸甜细滑,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过加工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人类的营养保健品。以下为甲、乙两位同学制作酸奶的主要步骤。
甲同学:
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
②冷却;
③热处理(煮沸);
④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密封);
⑤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
⑥冷藏或食用。
乙同学:
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
②不经冷却,直接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
③热处理(煮沸);
④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密封);
⑤冷藏或食用。
(1) 你认为__(填“甲”或“乙”)同学能成功制作出酸奶,请将能成功制作出酸奶的正确操作按先后顺序表述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 甲、乙两位同学均进行热处理(煮沸),热处理(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的原因是购买的酸奶中有________(填“乳酸菌”或“酵母菌”),这一过程称为____。
(3) 发酵时要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酸奶冷藏可存放较长时间,主要是低温抑制了酸奶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类型4 项目式学习与学科融合
追踪练习
1.[2024唐山丰润区一模]某生物兴趣小组为践行“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理念,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堆肥制作
①设计制作小型堆肥桶(如图)
②准备堆肥材料
厨余垃圾若干、菌一包(菌是由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物菌制剂)。
③进行堆肥
在滤网层上均匀地放入约厚的厨余垃圾,并均匀撒入约菌……依次重复这两个步骤,直至堆肥桶中装满厨余垃圾。盖上桶盖,将堆肥桶置于阴凉通风处。
④观察记录
每天定时记录桶内变化及出液情况。5天后堆肥桶内出现黏稠状的淡黄色液体,散发出较强的酸味,从堆肥桶的龙头处收集液肥。
(二)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组别 实验步骤
甲 乙
1 将土壤平均分配到两个花盆中,将大小相同、发芽情况相近的若干土豆块均分后,分别埋入花盆中距离土壤表面以下处,花盆分别标记为甲和乙,均置于光照充足且通风处
2 将液肥以适宜比例稀释,每隔一天向盆内浇入适量稀释液肥 每隔一天浇入与稀释液肥?的清水
3 10天后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土豆的株高和茎的周长,取平均值
请分析回答:
(1) 堆肥过程中,加入的菌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堆肥桶盖上桶盖的目的是营造____(填“有氧”或“无氧”)环境,利于发酵。
(2) 实验过程中选用大小相同、发芽情况相近的土豆块的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
(3) 乙组每隔一天应浇入与稀释液肥____(填“等量”或“不等量”)的清水,设置甲、乙两组是为了形成____实验,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4) 测量甲、乙两组土豆的株高和茎的周长,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甲组土豆株高和茎周长的平均值均____(填“ ”“”或“ ”)乙组土豆株高和茎周长的平均值,说明液肥能促进植物的生长,验证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2.[2024保定顺平县模拟改编]生态观石家庄某公园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某校同学对该公园的两个区域(A区和B区)开展调查活动,在两个区域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区域 环境 生物
A 小池塘水域较小,有阴凉 菖蒲、芦苇、睡莲、水绵、金鱼、水黾、摇蚊、青蛙等
B 东湖水域大,阳光充沛 菖蒲、芦苇、荷花、睡莲、狐尾藻、水绵、摇蚊、水黾、草鱼、麦穗鱼、乌龟、绿头鸭、鸳鸯、等
(1) 以下是该校同学在调查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确调查目的 B.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C.进行组内分工 D.人为修改调查记录
(2) 调查结果显示,绿头鸭、鸳鸯、等水鸟主要分布在B区,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同学们绘制了两个区域的食物网(如图),其中的箭头代表物质循环和____流动的方向。摇蚊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在两个区域中都存在,请写出一条包含摇蚊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环境变化或人为原因导致摇蚊数量急剧下降,会对[______]区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4) 同学们发现经常有游客投喂金鱼或水鸟,少量的投喂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能力,但投喂量过大,可能会危害金鱼或水鸟的健康、污染水体、破坏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该能力是________。请你写出一条宣传标语,提示人们不要人工投喂: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4山东菏泽二模]某校项目式学习小组想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密闭透明实验装置(忽略温度等因素对装置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将图一装置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连接氧气检测仪,测得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所示;图三表示该装置内的植物叶肉细胞发生的某些生理活动;图四中是植物进行生理活动时通过气孔排出的物质。请据图综合分析作答:
图一
(1) 图一植物开花结果时从营养液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作用,分析图一和图二可知,随着时间推移,红墨水滴的位置在一天中__(填时间)时会移动到最右端。
(2) 若图三中丙为氧气,当乙参与的生理活动强度大于甲时,对应的氧气浓度变化曲线是图二中的________(填字母)段。
图二 图三
(3) 若周围环境光照强度为0,图四中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
_________,图三中不可能出现的过程为____(填数字标号)。
图四
(4) 图五为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装置图,A、B表示物质,其中B表示水,气泵上的开关模拟的是叶片上的____,作为二氧化碳进入的门户。
图五
新题型二 试题情境专项
类型1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追踪练习
[2024唐山丰润区模拟]“碳中和”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家战略,本质上是通过多种途径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山东省桑沟湾地区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的“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1) 该生态系统是由海带等生物因素与________因素相互作用而组成的统一整体。
(2) 科研人员监测了养殖区与非养殖区海水的相关指标,以判断该养殖模式的效果。
① 据图2可知,该养殖模式可以显著____表层海水二氧化碳浓度。
图2
② 结合图1分析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浮游植物和____作为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____作用,把海洋中的合成有机物;贝类食性广泛,通过滤食多种浮游生物和海带碎屑,促进有机物在________中的传递,也可增加碳的储存;此外,贝类利用碳酸盐构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________分解,从而____(填“促进”或“抑制”)了碳的循环。
图1
综上所述,“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大气向海洋的扩散,从而助力实现“碳中和”。
类型2 植物的生长及生理作用
追踪练习
1.[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地域特色为了落实乡村振兴计划,河北省一个山村驻村工作队提出建设标准化大棚,在冬季种植反季蔬菜为农民创收。为了更好地掌握大棚种植技术,工作组还开创性地建设了几个小型大棚供研究使用。在建设大棚和种植蔬菜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请给出你的见解。
(1) 推广大棚种植之前,需要为村民科普相关知识,作为讲解员,自己首先要清楚:为了提高蔬菜产量,需要适当增强蔬菜的____作用,适时减弱____作用,以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上述两种生理活动的主要场所依次是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
(2) 与应季蔬菜相比,冬季种植反季蔬菜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大棚内的____。适度____(填“增大”或“减小”)该条件的昼夜差异更有利于蔬菜中有机物的积累。
(3) 为了充分利用大棚内的空间,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蔬菜产量,给工作组提一个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4廊坊一模]现场采摘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在周末和节假日,市民和学生可以到采摘园去现场采摘。这既给市民和学生提供了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又能使市民和学生感受到采摘的乐趣。近几年,各地新建了很多水果、蔬菜采摘园,人们在冬天可以到大棚里采摘草莓、蔬菜,在秋天可以采摘葡萄、梨、桃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草莓的叶片面积大,其体内的水分以________的形式通过叶片上的____散失到体外,这种生理过程叫做____作用。
(2) 大棚蔬菜通过光合作用产生____和淀粉,淀粉最终在细胞内通过____作用被分解,为植株生长提供能量。
(3) 种植桃树时,经验丰富的果农经常会人为地除去一部分桃花和幼桃,以便让保留的幼桃可以得到充分的____________________供给,提高桃子的品质。
(4) 为了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类型3 人体生理与健康
追踪练习
1.[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某患者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医生利用显微镜对该患者尿液沉淀物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尿液中含有大量红细胞及酵母样细胞(变形红细胞),镜检结果如图所示。医生分析,如果肾小球受损,红细胞进入肾小囊并受到挤压,最终导致尿液中出现变形的红细胞;如果泌尿系统的其他结构内膜受损出血,尿液中也会出现红细胞,但红细胞通常不会变形。据此可推断( )
A.该患者肾小管发生了病变,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
B.该患者肾小球发生了病变,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
C.该患者可能是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结构受损
D.该患者尿液中有红细胞但原尿中一定没有
2.[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2024年春节过后,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多个省份出现大范围降雪。环卫工人紧急出动保证道路畅通。
图1
(1) 环卫工人完成铲雪动作时,需要通过________收缩提供动力,骨起到____作用。
(2) 天气寒冷,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会“打寒颤”。图3表示接受寒冷刺激完成“打寒颤”的结构,①②③④⑤共同构成________,接受刺激的结构是[____]。寒冷的感觉是在__________中形成的。
图3
(3) 外界的冷空气经过________处理后变成温暖、清洁、湿润的气体。温暖的气体进入肺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图2乙处进入血液的气体是__________。气体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达到心脏的________。
图2
(4) 人在寒冷的冬季也能维持体温恒定,维持体温恒定的____主要来自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
类型4 生物遗传与进化
追踪练习
1.[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稗经常长在稻田里,形状与水稻十分相似,但叶片毛涩,颜色较浅。稗与水稻共同吸收田里的养分,因此稗是稻田里的恶性杂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稗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水稻和稗吸收最多的是含钾、镁、氮的无机盐
C.稗是水稻的不利变异
D.稗和水稻是共生关系
2.[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生物研学小组到某山羊养殖基地收集山羊养殖的相关资料,观察到羊群中多数为白羊,少数为黑羊;有有角山羊,也有无角山羊。同学们分别对羊的毛色和角的有无进行探究。一组查阅资料得到山羊毛色遗传图谱,如图所示。二组问询得知,有角山羊打斗频次显著高于无角山羊,无角山羊静卧时间明显比有角山羊长。查阅养殖记录,获得有角山羊和无角山羊体重增长情况,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月龄 体重
有角 无角
公羊 母羊 公羊 母羊
1月龄 11.42 10.39 11.71 10.36
3月龄 16.76 15.83 17.19 16.40
6月龄 25.64 24.21 26.90 25.48
10月龄 35.72 33.37 37.69 34.29
(1) 山羊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它的个体发育起点是________。
(2) 山羊毛色中的白毛和黑毛是一对__________,其中____为显性性状。
(3) 如果控制毛色的基因用A和表示,可推断④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④和⑤再生一只小羊为白羊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4) 某地新建了一个肉用山羊养殖场,养殖的全部为无角山羊。结合资料分析,选择无角山羊的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