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河北版生物中考专题
第一部分 主题通关
主题一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1讲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真题演练
考点1 显微镜
1.[2024廊坊安次区一模]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使用①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B. 转动⑤可使镜筒小幅升降
C. 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②④
D. 光线亮时可使用⑦的平面镜对光
【答案】B
2.[2024石家庄模拟]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4次得到的图像,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图④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
B. 转换物镜一定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实现的
C. 图像③中能看到细胞核
D. ③所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所用目镜
【答案】D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A正确。③所用显微镜放大倍数大于④所用的显微镜,但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不能判断二者所用目镜的放大倍数大小,D错误。
3.[2024保定模拟]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绿萝叶横切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的两个视野,由视野 视野②的相关操作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装片向左移,物像会向右移
B. 用手掰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C. 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视野②更清晰
D. 视野②中“?”为绿萝叶的上表皮
【答案】B
【解析】更换物镜时需转动转换器,B错误。与绿萝叶的上表皮接触的细胞排列整齐,“?”为上表皮,D正确。
4.[2024邯郸一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下列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操作,可行的是( )
A. 若目镜有污点,应用纱布擦拭
B. 观察时,左眼看向目镜,右眼紧闭
C. 当光线较暗时,用平面镜来观察
D. 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答案】D
【解析】目镜上有污点时,应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A错误。在观察时,两只眼睛都要睁开,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便于画图或记录,B错误。当光线较暗时,用凹面镜来观察,C错误。
考点2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5.[2024唐山丰润区一模]长耳鸮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河北省省级保护动物,是鸮形目鸱鸮科耳鸮属的鸟类,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答案】A
6.[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传统文化“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我国桑蚕文化源远流长。与桑相比,蚕的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答案】A
7.[2024河北]细胞是生命起源的标志和生物进化的起点。所有细胞均具有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成形的细胞核
C. 叶绿体 D. 细胞膜
【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动物细胞、细菌和真菌都没有叶绿体。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在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D符合题意。
8.[2024张家口一模]酸甜莴笋丝是一道家常凉菜,将莴笋切丝加入食醋、白糖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盘中的汁液增多,这些汁液主要来自莴笋细胞中的( )
A. 叶绿体 B. 细胞核 C. 液泡 D. 细胞质
【答案】C
9.[2024石家庄一模]人体肌肉细胞中,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A. 线粒体 B. 细胞核 C. 叶绿体 D. 细胞膜
【答案】A
10.[2024石家庄一模]下图为甲和乙两类不同细胞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B. 甲能构成结缔组织,乙能构成输导组织
C. 甲、乙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都是细胞核
D. 甲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甲 组织 系统 个体
【答案】C
【解析】甲和乙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甲有细胞壁,乙没有,A错误。结缔组织是动物具有的组织,输导组织是植物具有的组织,B错误。
11.[2024唐山路北区一模]如图是小红同学绘制的青椒果肉细胞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其中、、代表细胞结构,①②代表气体。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青椒中的有机物是由结构制造的
B. 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结构
C. 与青椒辣味有关的物质储存在中
D. 图中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
【答案】D
【解析】题图中,是叶绿体,是液泡,是细胞核,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D正确。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因此青椒中的有机物是由结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A错误。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主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B错误。液泡中含有细胞液,里面溶解着多种物质,因此与青椒辣味有关的物质储存在液泡中,C错误。
12.[2023湖南益阳]海洋软体动物海蛞蝓进食一种藻类植物后身体变成绿色,并能利用该藻类相关结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海蛞蝓具有细胞壁
B. 海蛞蝓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C. 海蛞蝓靠线粒体为细胞提供能量
D. 海蛞蝓细胞内外无机盐含量差别大与细胞膜有关
【答案】A
13.[2024邯郸一模]模型制作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塑料袋、枣、红豆、琼脂等材料制作动物细胞模型,之后又在该模型基础上制作植物细胞模型。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
A. 可用塑料袋模拟细胞膜
B. 可用藕粉代替琼脂模拟细胞质
C. 可用枣模拟细胞核
D. 只需添加的结构是液泡和叶绿体
【答案】D
14.[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小王在学习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后,绘制了如下概念图,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A. 结构①是细胞膜
B. 结构②是细胞核
C. 细胞的生活只需要水和营养物质即可
D. 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答案】C
15.[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我国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培育了克隆牛“康康”和“双双”,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克隆牛和植物的组织培养属于同一种生殖类型
B. 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的产生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C. “康康”和“双双”与图中A、B、C、D四头牛中的A最像
D. 克隆器官是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之一
【答案】B
【解析】克隆牛和植物的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B错误。A牛提供细胞核,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可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发育,所以与四头牛中的A最像,C正确。
考点3 单细胞生物
16.[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池塘水,视野中看到以下生物,其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 水绵 B. 衣藻
C. 变形虫 D. 眼虫
【答案】A
17.[2024石家庄一模]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污水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B. 通过伸缩泡排出食物残渣
C. 通过表膜进行呼吸
D. 为便于观察可在载玻片液滴中放少量棉花纤维
思路点拨
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由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草履虫对食物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
【答案】B
18.[2024沧州二模]如图为四种单细胞生物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有害生物 B.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都能净化污水 D. 都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答案】D
19.[2024唐山路北区一模]衣藻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以作为遗传物质 B. 都能通过细胞分裂增殖
C. 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D. 都有鞭毛作为“运动器官”
【答案】C
【解析】衣藻是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C符合题意。
20.[2023山东青岛]如图是草履虫结构示意图,在功能上相当于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是( )
A. 纤毛 B. 食物泡 C. 口沟 D. 伸缩泡
【答案】A
核心实验一 制作并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一题通关
观察下列探究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1.实验步骤
(1) 为探究动物细胞的结构,同学们在实验室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图一中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 盖片完成后需要进行染色操作,此时要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________,染色后细胞中染色最深的部位是________。
(3) 最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应是图二中的__。
2.注意事项
(4)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在操作步骤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加__________;如果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应滴加____。
(5) 甲图中①为____,要避免制作装片过程中产生①,下列四种盖盖玻片的方法中(图中半扁圆形结构代表水滴,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正确的操作方式是______。
(6) 出现气泡时,可以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在________用吸水纸吸引,这样气泡就会从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随水流出;或用镊子轻轻挤压,将里面的气体挤出。
(7) 染色要注意控制滴加____的量,滴太多,盖玻片会浮动,滴太少,容易产生气泡,且染色不够。
3.实验异常现象分析
(8)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重叠,则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最可能出现问题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9) 小林同学将一片菠菜叶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规范操作,却观察不到菠菜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显微镜的应用
(10) 显微镜能帮助人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下列实验中不需要借助显微镜就能完成的是( )
A.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B.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C. 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D.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提示
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多数居中,番茄果肉细胞的细胞核多数被液泡挤压于一侧,不居中。
【答案】(1)
(2) 稀碘液;细胞核
(3) 甲
(4) 生理盐水;清水
(5) 气泡;B
(6) 另一侧
(7) 碘液
(8) 未将材料展平
(9) 菠菜叶太厚不透光
(10) C
第2讲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真题演练
考点1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1.[2024保定模拟]壁虎断尾再生过程中,断尾处的细胞通过分裂不断增多,此时细胞内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细胞质首先一分为二
B. 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
C. 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D. 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B
【解析】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分裂时细胞核先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A、C错误,B正确。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分裂前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致,D错误。
2.[2024邢台襄都区一模]玩“你画我猜”游戏时,同学画出下图,这表示的是( )
A. 细胞生长 B. 细胞分裂 C. 细胞分化 D. 细胞死亡
【答案】C
3.[2024河北]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个草履虫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两个草履虫
B. 幼苗生长时,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旺盛
C. 受精卵形成新个体离不开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D. 此时我们身体内有些细胞正在进行分裂或分化
【答案】A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A符合题意。
4.[2024邯郸经开区一模]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 A、B、C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
B. 该生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①过程
C. 过程①②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D. ②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思路点拨
不是所有生物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细胞群(组织),但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
【答案】B
5.[2024沧州二模]科研发展2023年7月24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徐成冉课题组在期刊发表了研究论文。课题组选取了小鼠肝母细胞向肝实质细胞和胆管细胞发育的一系列时间点,完成了肝母细胞形成胆管细胞的发育过程。完成该过程所进行的生命活动主要是( )
A. 细胞分裂 B. 细胞生长 C. 细胞分化 D. 细胞衰老
思路点拨
“肝母细胞向肝实质细胞和胆管细胞发育”证明细胞发生了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的变化,属于细胞分化。
【答案】C
考点2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6.[2024唐山路南区模拟]传统文化槐米(槐的花蕾)有清热凉血等功效,《本草纲目》中有关于槐米的记载。下列选项中,与槐米同属一个结构层次的是( )
A. 叶肉 B. 皮肤 C. 神经元 D. 大熊猫
【答案】B
7.[2024廊坊一模]柑橘(如图)中的白色“筋络”有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构成白色“筋络”的主要是( )
A. 保护组织 B. 输导组织 C. 机械组织 D. 营养组织
【答案】B
8.[2024河北]下图为天竺葵叶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没有包含的植物体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个体
【答案】D
9.[2024唐山路北区一模]小宇不小心把刚买的一袋梨摔到了地上,妈妈说要把表面磕伤的选出来先吃掉,因为磕伤的梨不易储藏。其主要原因是( )
A. 输导组织受损,无法运输营养物质
B. 保护组织受损,保护功能下降
C. 分生组织受损,无法产生新细胞
D. 营养组织受损,储藏的营养物质易流失
【答案】B
【解析】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植物体各器官的表面,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磕伤的梨不易储藏是因为果皮的保护作用被破坏,微生物更容易侵入,从而导致腐烂,B正确。
10.[2024张家口二模]绿色开花植物体有六种器官,分为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两类。下列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的是( )
①一朵桃花 ②一片甘蓝叶 ③一个苹果
④一节甘蔗 ⑤一颗红薯
A. 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答案】A
11.[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下图中、代表过程,①~⑤表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代表细胞分裂 B. ②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C. 代表细胞分化 D.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④
【答案】B
12.[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生动地描绘出初春时芦苇抽芽与河豚洄游的景象。下列关于芦苇和河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芦苇的细胞分裂后遗传物质会减少一半
B. 芦苇细胞和河豚细胞中都有两种能量转换器
C. 河豚和芦苇的结构层次都为“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D. 芦苇和河豚都具有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答案】D
13.[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海水稻”是我国研究推广的一种耐盐碱的特殊水稻,下图是其结构层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至④依次是细胞、组织、系统和个体
B. 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分裂
C. 图中结构层次②在组成③时是无序的
D. ④的各部分在结构上是相互联系的
【答案】D
【解析】植物体无系统层次,①至④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A错误。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细胞,表示的是细胞分化,B错误。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C错误。
14.[2024邯郸一模]如图是圣女果果实与人体小肠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圣女果果实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小肠上皮属于上皮组织,两者功能完全相同
B. 圣女果果肉细胞与小肠的肌肉细胞结构不同
C. 圣女果果实与小肠的形成都需要经过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D. 圣女果果实和小肠都属于器官
【答案】A
【解析】保护组织由植物体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功能。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圣女果果实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小肠上皮属于上皮组织,两者的功能不完全相同,A符合题意。
15.[2024九地市二模]孔雀和孔雀草一字之差,但是它们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如图是小米绘制的孔雀和孔雀草相同结构层次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经过①__________过程,细胞数目____(填“增多”或“减少”),此过程中细胞核内的________会先进行复制,然后均分成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中,这些细胞经过②__________后能够形成更多类型的细胞。
(2) 若A表示的是孔雀草的根尖和芽尖分裂能力较强的组织,那么A是____组织。
(3) 若该图表示的生物体是孔雀草,则能代表孔雀草根、茎、叶等器官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__。
(4) 若该图表示的生物体是孔雀,则A、B、 所代表的结构中,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是__________,在形成生物体的过程中孔雀比孔雀草多出的结构层次是____。
【答案】(1) 细胞分裂;增多;染色体;细胞分化
(2) 分生
(3) 甲、乙、丙……
(4) 神经组织;系统
主题二 生物的多样性
第3讲 动、植物的主要类群
真题演练
考点1 生物的分类
1.[2024河北]萝卜、白菜是常见的蔬菜,这两种植物在生物学上的分类地位如下图所示。图中包含植物种类最多的分类等级是( )
A. 植物界 B. 白花菜目 C. 十字花科 D. 萝卜属
【答案】A
2.[2024石家庄一模]三种哺乳动物的分类地位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目 鲸偶蹄目 食肉目 食肉目
科 须鲸科 鼬科 猫科
属 须鲸属 貂属 猫属
种 蓝鲸 雪貂 家猫
A. 蓝鲸与雪貂亲缘关系最近 B. 蓝鲸与家猫亲缘关系最近
C. 雪貂与家猫亲缘关系最近 D. 三种动物的亲缘关系相同
思路点拨
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生物种类越少,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答案】C
3.[2024廊坊模拟]《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正式发布,共收录物种135 061种,其中动物就有13 861属,种。与2022版比较,新增10 027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 同属比同种的生物相似程度更高
C. 名录可以反映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D. 物种数量的增加可能与生态环境改善有关
【答案】B
4.[2023云南]分布于云南西南部的白眉长臂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灵长目猩猩科。下列动物中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蜂猴:灵长目懒猴科 B. 小熊猫:食肉目小熊猫科
C. 野牛:偶蹄目牛科 D. 亚洲象:长鼻目象科
【答案】A
考点2 植物的主要类群
5.[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某学校开展了班级种植活动,各班种植了向日葵、银杏、月季、海棠,按照下列哪项标准可以把这些植物分为两大类( )
A. 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 B. 是否能产生种子
C. 是否有输导组织 D. 生活环境是否为陆地
【答案】A
【解析】几种植物都能产生种子,都有输导组织,都是陆生植物,但向日葵、月季和海棠的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银杏没有,A符合题意。
6.[2024廊坊一模]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答案】A
7.[2024唐山滦州市模拟]下列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其中不能采用建立种质库保存种子的方式进行保护的是( )
A. 水松 B. 水杉 C. 百花山葡萄 D. 光叶蕨
【答案】D
8.[2024张家口二模]下列对几种植物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带没有叶,不进行光合作用 B. 银杏种子外面包有肉质的果皮
C. 地钱和肾蕨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D. 荠菜有输导组织,是蕨类植物
【答案】C
【解析】海带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是有光合色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其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B错误。地钱和肾蕨依靠孢子进行繁殖,均属于孢子植物,C正确。荠菜有输导组织,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D错误。
9.[2024河北]用我们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主要是由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形成的
B. 葫芦藓有根、茎、叶的分化,适于陆地生活
C. 种子植物的繁殖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D. 青藏铁路设置的野生动物通道,减少了对藏羚迁徙的干扰
【答案】B
【解析】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它们的茎和叶中并没有输导组织,且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用于固定植物体。B符合题意。
10.[2024保定模拟]捕蝇草是一种食虫植物,花呈伞状,叶片构造奇特,非常像贝壳,靠近茎的部分叶片呈绿色,而叶端变成肉质,当昆虫接近时,叶子就会夹住猎物。下列关于捕蝇草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捕蝇草属于被子植物
B. 捕虫夹受苍蝇刺激合拢属于非条件反射
C. 捕蝇草花柄高可以避免误食传粉昆虫
D. 捕蝇草能捕食苍蝇,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思路点拨
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活动,而捕蝇草的合拢属于应激性。
【答案】B
考点3 动物的主要类群
11.[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2023年,我国宣传“世界蜜蜂日”的主题是“和谐共生,甜蜜共富”。下列关于蜜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属于环节动物
B.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 能为多种植物传播花粉
D. 能为人类提供蜂蜜、蜂胶等产品
【答案】A
12.[2024唐山丰润区模拟]斑头秋沙鸭因长相与熊猫相似且数量稀少而被誉为“水中大熊猫”。以下有关斑头秋沙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体内有脊柱 B. 是变温动物
C. 进行双重呼吸 D. 属名为
【答案】B
13.[2024河北]河北武强木版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选项中年画作品表示的四种动物中,体温不恒定的是( )
A. 牛 B. 虎
C. 蛇 D. 鸡
【答案】C
【解析】恒温动物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变温动物,C符合题意。
14.[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结构与功能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一种重要的生命观念。下列结构与功能不相符的是( )
A. 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有利于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B. 人的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 家鸽体内的气囊,增大了气体交换面积
D. 月季叶的表皮上分布着气孔,利于气体进出
思路点拨
家鸽属于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气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空气、辅助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但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C
15.[2024邯郸一模]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类通过观察鸟类飞翔的方式激发了飞行的想象力。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于1954年7月3日在南昌首飞成功,这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下列有关飞行动物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 风蜘蛛——身体和附肢分节,有三对足,两对翅
B. 飞鱼——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C. 蝙蝠——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D. 草原雕——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体温恒定
【答案】A
【解析】风蜘蛛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有四对足,没有翅,A符合题意。
第4讲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真题演练
考点1 病毒、细菌和真菌
1.[2024邯郸经开区一模]如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和⑥是有些细菌的特殊结构
B. 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C. 细菌通过形成芽孢来繁殖后代
D.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答案】C
【解析】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而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C符合题意。
2.[2023四川自贡]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诺如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极易感染学龄儿童及成人,从而引发急性胃肠炎。下列有关诺如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B. 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C. 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D. 勤洗手可阻止病毒的传播
【答案】C
【解析】病毒个体极其微小,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C错误。
3.[2024唐山路南区模拟]真菌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借助显微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们。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和青霉。下列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酵母菌是多细胞生物 B. 酵母菌正在进行分裂生殖
C. 青霉的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 D. 青霉的直立菌丝顶端生有芽孢
思路点拨
酵母菌除了可以进行孢子生殖外,还可以进行出芽生殖;孢子是生殖细胞,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答案】C
4.[2024保定模拟]科研发展2022年12月,科学家从北极冻土样本中复活了冻结万年的古老病毒。迄今为止,样本中复活的病毒仅感染阿米巴原虫一生动物。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病毒是单细胞生物
B. 该病毒在分类上属于细菌病毒
C. 病毒利用孢子进行繁殖
D. 该病毒与阿米巴原虫是寄生关系
【答案】D
5.[2024张家口一模]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多种多样,如图①~③表示不同的微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眼虫,②是螺旋菌,③是流感病毒
B. ①②是自养生物,③是非细胞生物
C. ②没有细胞壁,③寄生在活细胞中
D. ①可以用于酿酒,②的遗传物质是
【答案】D
【解析】图中①是酵母菌,②是细菌,③是噬菌体(细菌病毒),A错误。①②是异养生物,B错误。②有细胞壁,C错误。
6.[2024石家庄一模]自然界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微生物,下图是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和②是单细胞生物,④是多细胞生物
B. 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和④有成形的细胞核
C. ①通过分裂进行生殖,③通过复制进行增殖
D. 在生态系统中②是消费者,③和④是分解者
思路点拨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病毒属于消费者。
【答案】D
7.[2024沧州二模]小华同学在花卉市场看到一种植物,叶片有分枝的叶脉,叶片背面有呈线性排列的褐色孢子囊群(如图)。下列与此类植物繁殖方式相似的是( )
A. 病毒 B. 细菌 C. 蘑菇 D. 草莓
【答案】C
【解析】“叶片背面有呈线性排列的褐色孢子囊群”说明该植物属于孢子植物,靠孢子进行繁殖。同样能用孢子繁殖的是真菌,故选C。
考点2 微生物的利用
8.[2024河北]馒头是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制作馒头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 )
A. 青霉 B. 噬菌体 C. 酵母菌 D. 醋酸菌
【答案】C
9.[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某同学在学习了微生物发酵后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酸奶和葡萄酒的制作,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制作酸奶时需要密封
B. 制作葡萄酒前需要先通气
C. 制作过程都应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D. 制作酸奶和葡萄酒的菌种都属于真菌
【答案】D
【解析】制作酸奶需要无氧环境,A正确。制作葡萄酒前需要先通气让酵母菌大量繁殖,B正确。制作酸奶所用的菌种是乳酸菌,属于细菌,D错误。
10.[2024沧州二模]实践课上,同学们申领了制作各种发酵产品的任务,大家选用的主要微生物与发酵产品对应正确的是( )
A. 乳酸菌——酸奶 B. 酵母菌——醋
C. 霉菌——面包 D. 醋酸菌——酱油
【答案】A
11.[2024保定模拟]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霉菌能使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发霉变质,所以霉菌对人类的生活都是有害的
B. 细菌在一定的环境下能形成荚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
C. 酵母菌是真菌,可以用来制作葡萄酒
D. 病毒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在寄主细胞里进行复制增殖
【答案】A
12.[2024张家口一模]下列食品及其对应的保存方法,搭配错误的是( )
A. 酸奶——低温冷藏法 B. 西瓜——加热煮沸法
C. 腊肉——风干法 D. 北京烤鸭——真空包装法
【答案】B
考点3 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3.[2024唐山一模]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共分16部,其中动物药6部,植物药5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基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营养物质多样性
【答案】B
【解析】物种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B符合题意。
14.[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2019年以来,我国多个省份出现一种自国外传入的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它被列入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研究发现国内某些寄生蜂会将卵产在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使幼虫死亡。下列关于草地贪夜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的入侵会威胁到我国的生态安全
B. 可大量引入其原产地天敌进行防治
C. 利用本地寄生蜂能减少它的数量
D. 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它要及时消灭
【答案】B
【解析】引进外来物种有严格的程序和要求,引进草地贪夜蛾的天敌,能够对该生物有调节作用,但引进的天敌又是新的物种,可能会影响我国的生态平衡,B错误。“研究发现国内某些寄生蜂会将卵产在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使幼虫死亡”,所以利用本地寄生蜂能减少它的数量,C正确。
15.[2024保定一模]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种类多样性丧失的根本原因
C. 某些物种的濒危或灭绝不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D. 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答案】C
16.[2024河北]2023年,河北省对72个县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发现了水杉、银杉、白鹈鹕、黑嘴鸥、细鳞鲑、松江鲈等6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丰富了我省野生动植物资源数据库。下列不属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措施的是 ( )
A. 就地保护 B. 国家颁布实施相关法律法规
C. 迁地保护 D. 完全禁止利用
【答案】D
17.[2024石家庄一模]模型制作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思维工具,将分散、孤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认知网络,发展核心素养。根据相关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与生物相比,生物的种子外面无____包被。
(3) 大鲵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属于图中②__________。图中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
(4) 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代代流传。《齐民要术》中有1万多字专述酿酒,在国内外历史上第一次详细记载了酿酒的整个工艺流程。酿酒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图中的________(填“乳酸菌”或“酵母菌”)。
(5)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证了人类生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你知道的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答案】(1) 物种(生物种类)多样性
(2) 果皮
(3) 两栖动物;脊柱
(4) 酵母菌
(5) 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和颁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合理即可)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第5讲 生态系统
真题演练
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2024廊坊一模]自然界因生物而绚丽多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机器人 B. 恐龙化石 C. 北京烤鸭 D. 流感病毒
【答案】D
2.[2024邯郸经开区一模]传统文化“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能消食化热,去邪热气,还能清热生津止渴,可用于热病口渴或消渴多饮,防止胆石形成,在《本草纲目》和《新修本草》中都有记载。常见的白萝卜的地上部分是绿色,地下部分是白色,造成这种差异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
A. 水分 B. 温度 C. 空气 D. 阳光
【答案】D
【解析】植物体呈现绿色是细胞内有叶绿体,叶绿体中有叶绿素的缘故。光是形成叶绿素的重要条件,白萝卜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阳光,与水分、温度、空气关系不大,D符合题意。
3.[2024唐山路南区模拟]跨学科·语文下列谚语或诗句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A
【解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表明生物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A正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点,B错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C错误。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得晚,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
4.[2024唐山遵化市一模]在“天宫课堂”第三课上,航天员们向大家展示了实验舱里水稻的生长状况,在微重力环境下,水稻的株型不是很整齐,有的长歪了,有的躺平了,不能完全整齐地朝一个方向生长。这一现象说明(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重力是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
C.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D. 环境影响生物
【答案】D
5.[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角蝉又称“刺虫”,这些昆虫深谙模仿艺术。它头上的那顶“高冠”,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树枝的一部分,这一现象说明(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具有变异的特点
C. 生物适应环境 D.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答案】C
【解析】角蝉头顶的“高冠”模仿树枝有利于躲避捕食者,说明生物适应环境,C符合题意。
考点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6.[2024张家口一模]如图所示四种单细胞生物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是( )
A. 草履虫 B. 酵母菌
C. 大肠杆菌 D. 衣藻
【答案】D
【解析】衣藻体内有叶绿体,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D符合题意。
7.[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模型制作学习生态系统后,老师给同学们留了制作生态瓶的作业。下图所示是一个同学的作业情况。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同学做的生态瓶里缺少了分解者
B. 长期阴暗的环境不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C. 该生态瓶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越稳定
D. 该生态瓶中影响螺蛳生存的因素只有虾
思路点拨
生态瓶的细沙里有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则该生态瓶中不缺分解者;生态瓶中食物和空间有限,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应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答案】B
8.[2024廊坊安次区一模]人们根据生态系统功能的不同,形象地为它们冠以不同的别称,其中的“地球之肾”和“地球之肺”分别指的是( )
A. 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A
9.[2023湖北十堰]“稻在水中长,虾绕稻边游”。“稻虾共作”是我省广泛实施的富民工程,这项工程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图是“稻虾共作”原理示意图,据图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稻虾田是一个生态系统
B. 该稻虾田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C. 若该稻虾田里的野生青蛙被大量捕捉,不会影响其自动调节能力
D. 若该稻虾田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可能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占比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则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若该稻虾田里的野生青蛙被大量捕捉,则可能会影响其自动调节能力,C符合题意。
考点3 食物链与食物网
10.[2024邢台襄都区一模]以下谚语所蕴含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蚌 鹬 人
B. 草尽兔狐愁:草 兔 狐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 螳螂 黄雀
D.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植物虾小鱼大鱼
【答案】B
11.[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罩遮上部分试验区,后来发现,有网罩的试验区中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罩的草地生长良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用网罩的试验区食物链被破坏
B.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C. 人类可以凭着自己的喜好对自然界进行任意的干扰
D. 若鸟被大量捕杀,那将对草生长不利
【答案】C
12.[2024唐山遵化市一模]小北同学到野三坡国家森林公园研学时,通过实地考察绘制了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受阳光等生态因素影响
B. 该食物网中包含鹰的食物链有5条
C. 重金属污染物在草的体内积累得最多
D. 蛇与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答案】C
【解析】重金属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体内积累,生物的营养级别越高,其体内重金属污染物积累得越多,所以在鹰的体内积累得最多,C符合题意。
13.[2024湖南娄底一模]时事热点核污染水中含有某些无法被生物分解排出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会对海洋生物乃至整个生物圈造成巨大危害。甲、乙、丙、丁四种海洋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生产者
B. 丙的体内积累的放射性物质最多
C. 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 甲 乙 丁
D. 若丁被大量捕杀,短期内甲的数量会迅速上升
思路点拨
一般来说,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的相对数量越少。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属于生产者;甲次之,属于初级消费者;乙再次之,属于次级消费者;丁属于三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 甲 乙 丁。根据生物富集的特点,丁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最多。若丁被大量捕杀,短期内乙的数量会迅速上升,甲的数量会迅速下降。
【答案】C
14.[2024石家庄一模]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食物关系构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阳光,终末环节是分解者
B. 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单向流动,不可循环
C. 食物链中一定是体型大的动物吃体型小的动物
D. 生产者的数量变化对整个食物网没有任何影响
【答案】B
考点4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5.[2023湖南益阳]洞庭湖湿地土地肥沃,水草丰美,鱼鸟成群,下图为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 图中的箭头可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C. 若有毒工业废水排入湖中,鹰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
D. “十年禁渔”有利于提高洞庭湖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A
16.[2024唐山一模]如图甲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③表示相关的生理作用。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 图甲中,该生态系统的氧气主要是由______(填字母)来提供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来源的途径有__(填序号)。
(2) 图乙中,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 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
【答案】(1) A;②③
(2) 绿色植物 昆虫 食虫鸟 鹰
(3) 自我(动)调节
【解析】
(1) 图甲中,、、均有箭头指向,则可以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既能产生二氧化碳也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表示生产者,同时、均有箭头指向,则表示消费者,表示分解者。所以,该生态系统的氧气主要是由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来提供。生理过程①②③中,能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的是①光合作用,生理过程②③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又回到了大气中。
(2)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即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少。所以,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 昆虫 食虫鸟 鹰。
考点5 保护生物圈
17.[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生物圈 B. 草原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
【答案】A
18.[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以下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生物圈 B. 一块农田
C. 一片森林 D. 地球上的海洋
【答案】A
19.[2024唐山一模]生态观近几年唐山对多处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实现“废弃矿山”到“绿水青山”的巨变。以下对废弃矿山的治理建议中不合理的是( )
A. 种植重金属耐性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地
B. 植树造林,放养家禽家畜,丰富生物种类
C. 取周边地表土覆盖,在土壤上种植植物,通过植物的作用修复土壤
D. 加强监管监测力度,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
【答案】B
20.[2024邯郸一模]生态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
A.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
B. 保护生态环境,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
C.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实现绿色低碳的唯一途径
D. 美丽中国建设中坚持生态优先,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C
综合提升 生态系统的综合考查
21.[2024河北]地域特色发展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某地积极开发低洼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低洼盐碱地种植的紫花苜蓿不仅长势良好,而且能降低土壤盐碱度,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它既能适应环境,也能____环境。
(2) 台田上的小麦和紫花苜蓿,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它们固定的太阳光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在生物之间传递。
(3) 池塘中,鲢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生活在水体上层;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生活在水体上层或中上层。鲢鱼和鳙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养殖时发现,鲢鱼和鳙鱼的配比为时,池塘生态系统保持平衡;鲢鱼和鳙鱼的配比为时,水质受污染程度较高,池塘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定限度。
(4) 此模式使种植和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了对该生态系统____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加工厂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满足了__________的生活需求,提升了低洼盐碱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答案】(1) 影响
(2) 生产者;食物链和食物网
(3) 竞争;自我(动)调节能力
(4) 物质;人(人类)
核心实验二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一题通关
某班学生进行“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如图1所示,各组学生设计了明暗不同但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鼠妇若干只,静置两分钟后,每分钟记录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鼠妇的数量,统计10次,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图1
环境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明亮 4 3 2 0 1 0 1 2 1 0
阴暗 6 7 8 10 9 10 9 8 9 10
1.科学探究的步骤
(1) 同学们观察发现,鼠妇大多生活在阴暗的地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作出假设: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明确本实验的变量是__。
(3)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的原则
(5) 实验设置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作用。
(6) 实验中选取多只而不是1只鼠妇的目的是避免________,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7) 统计10次,且计算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异常情况分析
(8) 该小组在实验中某一次的数据出现异常,明亮处的鼠妇多于阴暗处,则这组数据能舍弃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如果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原因?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4.变量更换
(10) [光 湿度]同学们对上面的实验装置做了更改:将中隔线左侧等量的湿土烘干,右侧的湿土保持不变,纸盒上面全部用纸板盖住,如图2。他们探究的主题是“__________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除上述因素外,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因素即可)。
图2
5.方案评价与优化
(11) 如果同学们用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图3
(12) 在干燥的纸盒内,放入潮湿的土壤,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中央,一段时间后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以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该实验方案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请你优化该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光对鼠妇的分布有(或没有)影响
(2) 光
(3) 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鼠妇多生活于阴暗的环境中
(4) 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5) 对照
(6) 偶然性
(7)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8) 不能,科学探究需要实事求是
(9) 考虑是不是温度(湿度)不同的影响,静置时间是否足够等(科学、合理即可)
(10) 土壤湿度;温度、空气流通等
(11) 不行。没有控制单一变量,有两个变量——光照与土壤湿度
(12) 没有形成对照;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
主题四 植物的生活
第6讲 被子植物的一生
真题演练
考点1 种子的萌发
1.[2024河北]地域特色某同学早晨冲了一杯浓香的黑芝麻糊,其主要原料是黑芝麻种子。黑芝麻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 )
A. 胚芽 B. 胚根 C. 胚轴 D. 子叶
【答案】D
2.[2024唐山丰润区一模]地域特色柏各庄大米是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的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将柏各庄大米种在土壤中,一段时间后不能长出幼苗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不够肥沃 B. 氧气不足
C. 没有完整的胚 D. 缺少光照
思路点拨
我们所吃的大米都经过脱皮处理,种皮和胚都遭到了破坏。
【答案】C
3.[2024廊坊模拟]用黄豆种子发豆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选取成熟且籽粒饱满的种子
B. 提供适宜的发芽温度
C. 发豆芽需要水,种子需始终没入水中
D. 发芽过程需要保持通风透气
【答案】C
【解析】发豆芽需要水,因此需要为种子提供一定的水分,但种子没入水中会使种子因缺少氧气而无法进行呼吸作用,C符合题意。
4.[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如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及其萌发和发育情况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菜豆种子结构②有两片,萌发时提供营养物质
B. 结构④发育成结构⑥,萌发时最先透过⑤种皮
C. 结构⑦也是由结构④发育而来的
D. 结构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答案】C
【解析】图中①是胚芽,②是子叶,③是胚轴,④是胚根,⑤是种皮,⑥是根,⑦是连接根和茎的部位。结构⑦是由结构③发育而来的,C符合题意。
5.[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图是大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大豆种子萌发的(一)阶段,有机物逐渐增多
B.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育成①的结构最先突破种皮
C. 大豆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主要依靠胚根从外界吸收
D. 少数种子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
【答案】D
【解析】图中①是叶,②是茎,③是根。在大豆种子萌发的(一)阶段,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自身储存的有机物,故种子的有机物逐渐减少,A、C错误。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形成③根,B错误。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自身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且种子不处于休眠期。可见,少数种子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D正确。
6.[2023山东临沂]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菜豆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②
B. 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碘酒,变蓝的部位是
C. ⑥和都是新植物的幼体
D. 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③和
【答案】A
考点2 植株的生长
7.[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初春吃椿芽”,又到了吃香椿的季节。在香椿幼嫩的枝条上,无论是顶芽还是侧芽都是新长出的芽,这些新芽来自旧芽中的( )
A. 叶原基和芽原基 B. 生长点和叶原基
C. 生长点和芽原基 D. 幼叶和芽轴
【答案】C
8.[2024河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描写了池塘中荷叶相连的景色。下列能直接发育成荷叶的是( )
A. 花芽 B. 芽轴 C. 幼叶 D. 芽原基
【答案】C
9.[2024邯郸一模]结构与功能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基本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有关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茎和叶脉中的导管相互连通,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
B. 根毛向外突起扩大吸收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C. 植物的茎尖有输导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促进茎的生长
D. 叶片向光面比背光面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多,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A错误。植物的茎尖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是分生组织,C错误。叶片向光面比背光面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多,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考点3 开花和结果
10.[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如图是豌豆花的解剖结构示意图,①~④表示结构。传粉、受精后,图中能发育成种子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思路点拨
①是柱头,②是胚珠,③是子房,④是花药。
【答案】B
11.[2024保定一模改编]下列关于果实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花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才能结出果实
B. 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
C.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D. 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
【答案】A
12.[2024廊坊安次区一模]如图为火龙果花与果实的纵剖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雌蕊的子房中含有1枚胚珠
B. 火龙果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C. 火龙果花可以进行自花传粉
D. 受精后珠被发育成种皮
【答案】A
【解析】火龙果果实内有多粒种子,说明雌蕊的子房中含有多粒胚珠,A错误。火龙果花有雌蕊和雄蕊,是双性花,可以进行自花传粉,C正确。
13.[2024邢台襄都区一模]如图是甘蓝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甘蓝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B. ④上常有黏液,便于接受花粉
C. ①和②组成雄蕊,①中的花粉含有精子
D. 卵细胞存在于子房中,能发育形成种子
【答案】D
【解析】卵细胞受精后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D符合题意。
考点4 植物的生殖
14.[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地域特色河北黄骅冬枣有“长寿果”的美誉,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生产上常采用嫁接的方式繁殖冬枣,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B. ①是砧木,②是接穗
C. ①和②的形成层需紧密结合 D. 冬枣的优良品质能基本保持
【答案】B
15.[2024河北]飘飞的杨絮来自杨的雌株。用杨的雄株枝条扦插繁育新植株,逐渐替换雌株,是解决杨絮飘飞的一种方法。下列实例中,与杨的扦插不属于同一种生殖方式的是( )
A. 玉米杂交育种 B. 人参组织培养
C. 桃的嫁接 D. 体细胞克隆牛
【答案】A
【解析】杨的扦插属于无性生殖,而玉米杂交育种是通过不同基因组成的个体进行杂交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属于有性生殖,A符合题意。
综合提升 被子植物生命周期的综合考查
16.[2024保定模拟]兴趣小组在学校生物园里种植西红柿,观察并记录了西红柿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A萌发成B时,A中胚芽最先突破种皮
B. D内含有很多A,原因是雌蕊子房中有很多枚②胚珠
C. D内含有很多A,D和A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D. C植株幼苗生长期间应多施含磷的无机盐
思路点拨
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在幼苗生长初期,应该多施一些氮肥,因为在此时植株还没有开花结果,也不容易倒,不需要多施用磷、钾肥。D果实内含有很多A种子,但果实和种子同属于器官层次。
【答案】B
17.[2023山东烟台改编]一题多设问盆栽小型瓜果是家庭绿色栽培的新时尚。今年春天,晓艾同学尝试种植番茄。她将番茄的种子种在土壤疏松的花盆里,浇上适宜的水分,放在阳台上培育,观察并记录了番茄生长发育的过程。
(1) 7天后幼苗就出土了。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幼苗是种子结构中的__发育成的。
(2) 播种50天后番茄开花了。番茄花中重要的结构是____________。为了收获更多的番茄,晓艾轻摇植株,使番茄花(如下图)的花粉落在[____ ]____上。株高约40厘米时,她给植株搭上支架,并将多余的侧枝掐掉(打杈),以保证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更多地运输到果实。
(3) 又过了一个月,果实陆续成熟了。晓艾品尝果实时,发现里面有许多种子,它们是由花的[ ____]____发育来的。
【答案】(1) 一定(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胚
(2) 雌蕊和雄蕊;1;柱头;筛管
(3) 3;胚珠
核心实验三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一题通关
油麦菜是日常餐桌常见蔬菜,有“凤尾”的美称。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油麦菜还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作用,也是一种“寓医于食”的蔬菜。油麦菜利用种子繁殖,某校研究小组为探究某因素对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5个塑料托盘并编号,每个托盘内铺一定量的吸水纸,并用水让其充分润湿。
②在每个塑料托盘内放置等量且粒大饱满的油麦菜种子。
③将5个塑料托盘分别置于、、、、的恒温培养箱中。
④在其他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分别记录种子的萌发数量。
请分析回答:
1.科学探究的步骤
(1) 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研究小组根据种子的萌发数量,计算出种子的萌发率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在温度范围内,油麦菜种子的萌发率先____再____,__时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2.实验设计的原则
(3) 在实验中,符合单一变量原则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点)。
(4) 研究小组按照上述步骤进行了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异常情况分析
(5) 在油麦菜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托盘不能密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如果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多数种子都没有萌发,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案评价与优化
(7) 研究表明,酸雨会危害油麦菜的芽和叶,从而对油麦菜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有同学提出酸雨是否会影响油麦菜种子的萌发呢?为探究酸雨对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把100粒粒大饱满的油麦菜种子均分为五组,分别喷洒等量且适量的为1、2、3、4、5的酸雨,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记录种子的萌发数量。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变量更换
(8) [温度、水分、空气 光照]该研究小组还用油麦菜种子进行了如下实践活动,取120粒种子,随机等量放入6个培养皿中,6个培养皿分成甲、乙两组,对每组中的培养皿编号1、2、3。实验处理与数据见下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甲组(光照处理) 乙组(黑暗处理)
24小时 36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1号发芽数 10 17 0 1
2号发芽数 12 17 2 2
3号发芽数 13 18 2 3
平均发芽数 11.67 17.33 1.33 2
平均发芽率
① 实验中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形成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
② 分析实验数据,甲组油麦菜种子的发芽率均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乙组,由此可见,对于油麦菜种子而言,除了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外,还需要____促进其萌发,且实验中,在此条件下处理时间越__,平均发芽率越高。
③ 小组中有些同学认为,为节约起见,每组中放一粒种子就够了,你同意这一做法吗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6.装置创新
如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①~⑥为标记好的6粒蚕豆种子,分为6组。已知蚕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而且种子已具备萌发的自身条件)。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9) 环境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时的实验组应选择编号为______的种子。
7.学以致用
(10) 通过本实验可知,应该在____________条件下保存种子。
(11)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常在播种时采取很多措施促进种子萌发,结合本实验,请你列举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8.设置多组对照实验
(12) 下列实验不需设置多个实验组的是( )
A. 探究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
B. 探究光照和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C.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D.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答案】(1) 温度对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2) 上升;下降;20
(3) 选用等量且粒大饱满的油麦菜种子;在其他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写出一点即可)
(4) 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5) 油麦菜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6) 种子的胚已经死亡;种子处于休眠期等
(7) 缺少对照,还需增加一组实验,其他培养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喷洒等量且适量的清水
(8) ① 对照;光照
② 高于;光照;长
③ 不同意;1粒种子存在偶然性,易使实验数据失去准确性
(9) ②⑤;①
(10) 干燥、低温
(11) 播种前浸种;播种前松土;播种后覆盖地膜等(答出一条,合理即可)
(12) D
第7讲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真题演练
考点1 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运输
1.[2024保定模拟]科学探究为验证含氮的无机盐是菜豆植株生长的必需营养成分,下列实验处理不合理的是( )
A. 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菜豆幼苗
B. 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培养
C. 以土壤浸出液培养的作为对照组
D. 以蒸馏水培养的作为实验组
【答案】D
【解析】实验变量是含氮的无机盐,应该以土壤浸出液(完全营养液)培养的作为对照组,缺氮的培养液为实验组,D符合题意。
2.[2024邢台襄都区一模]柽柳在盐碱滩涂上生长,具有耐盐碱的特性。分析错误的是( )
A. 柽柳枝芽中的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B. 柽柳吸收水分时根毛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C. 柽柳根毛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
D. 通过扦插可快速繁殖柽柳,且保持其耐盐碱特性
【答案】B
【解析】柽柳吸收水分时,水从土壤进入根毛细胞内,说明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B符合题意。
3.[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为了研究植物的吸水,生物小组在课前做了如下实验:取两块等大的萝卜条,分别放入等体积的清水和浓度为的盐水液体中。20分钟后,取出萝卜条发现,A烧杯中的萝卜条变硬,B烧杯中的萝卜条变软。据此回答问题。
(1) B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烧杯中萝卜条细胞变化情况与__图相同。
(2) 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在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其适于吸水的一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 从实验结果推测,根细胞吸水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____(填“大于”或“小于”)根细胞液浓度。
【答案】(1) 浓度为的盐水;甲
(2) 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 小于
考点2 蒸腾作用
4.[2024唐山遵化市一模]2022年4月,我国科考队发现了一株高达83.2米的冷杉。水从该植株根部运输到茎顶端的主要动力是( )
A. 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答案】C
5.[2024山西]下图是小健同学构建的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示意图,其中过程是( )
A. 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答案】C
6.[2024九地市二模]很多人都喜欢种植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茎或叶肥厚,具有较强的贮水能力,在生活习性上也和一般植物有所不同,其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以下关于多肉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夜间气孔开放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白天进行光合作用
B. 气孔白天关闭,可以减弱蒸腾作用
C. 贮水能力强,有利于在干旱环境中生长
D. 此植物与生活的环境不相适应
思路点拨
白天气孔关闭,降低蒸腾作用;夜晚气孔开放,吸收二氧化碳。这使多肉植物更加适应干旱环境。
【答案】D
7.[2024唐山路北区一模]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一 图二
A. ②是菠菜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B. ⑤和⑧表示的气孔是菠菜蒸腾失水的“门户”
C. ⑥表皮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 ①和④是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答案】C
【解析】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符合题意。
8.[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珊珊买了一束百合花,回家后直接插入花瓶,但是第二天就有好几朵花蔫了,妈妈说插花时应该去掉一部分叶片,这是为什么呢( )
A. 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部分的水
B. 去掉一部分叶片可以降低蒸腾作用
C. 去掉一部分叶片可以降低呼吸作用
D. 花瓶太小需要去掉一部分叶片
【答案】B
9.[2024沧州二模]下列有关植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植物幼苗根尖中,能促进根不断生长的部位是伸长区和分生区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发育成红豆新枝条的是芽
C. 移栽植物应该选阴天或阳光不足的傍晚,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D. 买回来的玉米往往有缺粒现象,原因是胚受到破坏
【答案】D
【解析】买回来的玉米往往有缺粒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传粉不足,D符合题意。
10.[2024张家口二模]小明为探究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取同一植株上大小相同的两个枝条,其中一个去掉全部叶片,另一个不做任何处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甲中液面下降比乙明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本探究实验控制的变量是叶的有无
B. 说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枝条
C. 油层的作用是为枝条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D. 实验必须在黑暗处进行
【答案】A
【解析】甲、乙装置的区别是有无叶片,甲装置量筒中的液面下降得多,说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A正确,B错误。油层的作用是防止量筒中水分直接蒸发,C错误。蒸腾作用有光无光均可进行,并非必须在黑暗处进行,D错误。
11.[2024吉林]模型制作如图是利用气球和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植物气孔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模拟保卫细胞,控制②开闭
B. ②模拟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C. ③模拟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D. 在夜幕降临时,大多数②呈图示状态
【答案】D
12.[2024山东烟台]科学思维研究者测量了一棵灰树18小时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水分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曲线(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 水分的运输速率大于吸收速率
B. 水分的运输和吸收速率都与蒸腾作用无关
C. 水分运输和吸收的最高速率相同
D. 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吸收速率存在相关性
【答案】D
核心实验四 探究蒸腾作用
一题通关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进行如下实验设计:
①取2枝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新鲜枝条,将它们分别插入2个相同大小并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标为甲组、乙组。在量筒中滴加植物油,让油滴铺满水面;
②甲组叶片不做任何处理,乙组去掉所有叶片;
③将2组装置同时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比较液面的变化。
1.科学探究的步骤
(1) 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叶片是不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的变量是____。
(3) 在液面上滴加一层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 预测的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相同环境下24小时后,乙组液面位置基本不变,甲组液面位置____(填“不变”或“下降”),则证明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2.实验设计的原则
(5) 在实验中,甲组与乙组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应____,符合了__________原则。
3.方案评价与优化
(6) 小孟同学做了一次实验,得出了“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的结论,你认为科学吗?________。请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拓展
某同学在甲组枝条中选取相似的叶片若干,平均分为、两组。组叶片正反面涂抹凡士林,组不做任何处理。将两组同时置于烤灯下进行照射,定时使用测温枪测量叶面温度,记录并处理数据,如表所示。
组叶面温度 组叶面温度
照射前
照射10分钟
照射20分钟
(7) A组叶片涂抹凡士林的作用是堵塞气孔,植物通过____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
(8) 实验中,设置B组的作用是____。对数据处理的方法是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与照射10分钟相比,照射20分钟的叶面温度下降的是______组,根据该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叶片是(或不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2) 叶片
(3) 防止水分直接蒸发,影响实验结果
(4) 下降
(5) 相同;单一变量
(6) 不科学;设置重复实验(或设置多组进行实验)
(7) 保卫
(8) 对照;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9) B;植物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面温度
第8讲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真题演练
考点1 光合作用
1.[2024保定顺平县模拟]中国是世界家具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实木家具主要是用木本植物茎的木质部做成的,在制作实木家具的这些木材中物质的原料是 ( )
A. 土壤中的无机盐
B. 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
C. 大气中的氧气
D.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答案】D
【解析】木材中的物质构成主要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原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D符合题意。
2.[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实验装置,在阳光下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鱼藻释放出的气体为氧气 B. 金鱼藻吸收池水中的二氧化碳
C. 甲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乙组 D. 还可以用碘液检测淀粉的生成
【答案】C
【解析】甲组温度是,乙组温度是,甲组光合作用强度小于乙组,C符合题意。
3.[2024唐山丰润区一模]下列有关“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 ②中区域与区域可形成对照
C. ③也可去掉大烧杯,直接加热酒精
D. ④向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答案】C
4.[2024河北]为研究施肥深度对干旱条件下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相同条件下,选择符合实验标准的三个地块施肥、播种,长出植株后进行检测,实验数据(单位已省略)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生理指标 实验处理
浅施 中施 深施
叶绿素含量 1.8 2.1 2.5
气孔导度 0.12 0.15 0.18
光合作用速率 18.5 22.3 26.7
注:气孔导度数值越大,表示气孔开放程度越大。
A. 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施肥深度
B. 随着施肥深度增加,小麦蒸腾作用减弱
C. 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与气孔开放程度、叶绿素含量有关
D. 干旱条件下深施肥提高了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本实验的变量是施肥深度,A正确。气孔导度数值越大,表示气孔开放程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强。由表可知,随着施肥深度增加,气孔导度增大,小麦蒸腾作用增强,B错误。由表可知,施肥深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气孔导度增大,光合作用速率增大,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光合作用速率与气孔开放程度和叶绿素含量有关,C、D正确。
5.[2024九地市二模]农林生产上的一些措施常蕴含着生物学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给果树的果实“套袋”主要是为了抑制光合作用
B. 种庄稼要施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C. “豆粮间作”提高粮食产量利用的是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D. 茄子秧根部带着土坨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
【答案】A
【解析】给果树的果实“套袋”主要是为了防止病虫害,减少污染,使有色果实的颜色更加鲜艳等,A符合题意。
考点2 呼吸作用
6.[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仓廪实,天下安”,想要延长仓库中粮食的贮存时间,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A. 降低湿度 B. 降低氧气含量
C. 降低温度 D. 降低二氧化碳含量
【答案】D
7.[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在黑暗条件下,将一只小鼠置于密闭玻璃罩内,分钟后小鼠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小鼠恢复正常后,将它和一盆绿萝一起再次放入相同条件下同一密闭玻璃罩内,分钟后小鼠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在黑暗中,植物不会进行光合作用,但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将小鼠和一盆绿萝一起再次放进相同条件下同一密闭玻璃罩内,玻璃罩内的绿萝与小鼠争夺氧气,小鼠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的时间比单独将一只小鼠置于密闭玻璃罩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的时间短,即。
8.[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甲玻璃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玻璃瓶中装有等量的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加盖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之后,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结果如图所示。实验结果说明( )
A. 种子呼吸作用能够吸收氧气
B. 种子呼吸作用能够释放二氧化碳
C. 种子呼吸作用能够释放能量
D. 种子呼吸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
【答案】A
9.[2024保定顺平县模拟]学习“植物的生活”单元时,同学们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甲图可以用于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B. 乙图证明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C. 丙图中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丁图塑料袋内的水珠只来自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
【答案】C
【解析】甲图可以用于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A错误。乙图可证明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错误。丙图中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丁图中的塑料袋将植株连同花盆中的土壤都包在里面,不能确定塑料袋里的水珠只来自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因为土壤中也含有水分,D错误。
10.[2024唐山丰润区一模]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呼吸作用的原理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措施中与呼吸作用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在播种前需适时地进行松土
B. 花生在种植时需要及时排水排涝
C. 贮藏粮食时要保持低氧、干燥和低温
D. 种植农作物时可以间作套种,提高产量
【答案】D
考点3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1.[2024廊坊一模]“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的作用是( )
A. 减少噪音 B. 涵养水源 C. 净化空气 D. 过滤尘埃
【答案】B
12.[2024邢台襄都区一模]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在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
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 生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A
重难提升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运用
13.[2023湖南湘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香瓜肉质甜脆、口感清爽,深受消费者青睐。图一表示香瓜叶肉细胞内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二是晴朗的夏季香瓜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三是某晴天大棚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请联系教材内容学以致用:
图一 图二 图三
(1) 图一中乙过程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内进行。
(2) 图二中中午12点左右,光合作用强度减弱,主要是因为温度高,部分气孔关闭,减少了__________的吸收。此时大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会____(填“增加”或“减少”)。
(3) 在图三点对应的时刻,若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为克,此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______克。
(4) 若阴雨天时测量,排除温度等其他因素的干扰,图三中的点会___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思路点拨
中午12点左右,光照过强,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而关闭部分气孔,影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所以光合作用强度减弱。虽然此时部分气孔闭合,但是光合作用速率仍大于呼吸作用速率,也就是生成的氧气比消耗的氧气多,所以氧气浓度依然是增加的。
【答案】(1) 线粒体
(2) 二氧化碳;增加
(3) 0
(4) 向下
【解析】
(1) 图一中乙过程消耗有机物、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表示呼吸作用,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
(2) 图二中中午12点左右,光照过强,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关闭部分气孔,影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但是光合作用速率仍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氧气含量依然是增加的。
(3) 在图三点对应的时刻,没有光,此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0克。
(4) 阴雨天时,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减弱,释放的氧气减少,图三中的点会向下移动。
核心实验五 光合作用的综合探究
一题通关
联合国预计,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九十多亿。随着人口增长,粮食问题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研究光合作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某中学生物社团同学设计的“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提高农作物产量关系”的实验:将一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随机选取其中一片叶子,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如图一所示),然后将这盆天竺葵移至阳光下照射小时;剪下叶片,去掉黑纸片,酒精脱色后再漂洗;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图一
1.科学探究的原理
(1) 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 图二是叶片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_图,此图中标号______代表酒精。用酒精脱色的原理是将叶片细胞内的________溶解在酒精中,脱色后,叶片变为____色。
图二
(3) 叶片上滴加碘液,检验____的存在。
2.实验设计的原则
(4) 实验中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的目的是设置____。
(5) 滴加碘液后,图一中①②③三处中变蓝的位置是______。
(6) 图一中①处和③处对比,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②处和③处对比,说明__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3.变量更换
(7) [光照、叶绿体 二氧化碳]将两盆大小、健康状态等方面相似的天竺葵暗处理后分别放入如下装置:
① 在图三的两套装置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图三
② 摘取两个装置中的叶片A与B进行脱色、漂洗等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能变成蓝色的叶片是______(填字母)。由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光照、叶绿体 水分]某同学选取一健康植物的叶片进行如图四处理,然后将植物置于黑暗处一昼夜,再移至光下照射小时。将该叶片取下,先用酒精脱色再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
图四
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A部分________,叶片B部分____(均填“变蓝”或“不变蓝”)。
4.原理创新
(9) 化学试剂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颜色变化可反映出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原理如图五所示。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黑藻和溶液设计实验,探究“光合作用是否吸收二氧化碳”。请回答问题:
图五
① 实验前,同学们向蓝绿色的溶液中吹入气体,吹入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因而溶液颜色变为____。随后,将黑藻放入装有等量该溶液的试管中。
② 两组同学分别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如图六所示)。如果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两组中1号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号试管颜色不发生变化,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在____(填“有光”或“无光”)的条件下进行。
图六
③ 第二组实验中增加3号,目的是通过与1号对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创新
(10)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进行了以下创新,实验材料及装置如图七所示(碳酸氢钠溶液可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并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在光下照射4分钟。实验现象为1号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叶片上浮;2号试管中无气泡产生,叶片未上浮。请回答问题:
图七
① 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实验前是否需要将植物暗处理?__(填“是”或“否”)。
② 1号试管中的叶片经光照后有气泡产生,叶片上浮。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
③ 2号试管中无气泡产生,叶片未上浮,请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综合
(11)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设计如图八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图八
① 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对装置中的所有叶片进行暗处理一昼夜,再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然后将叶片摘下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______(填字母)瓶中的叶片会全部变蓝。
② 本实验能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若探究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则需从A、B、C、D四组装置中选择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两组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③ D瓶上方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左移动,是D瓶中的叶片进行____(填生理作用)作用导致的。
7.学以致用
(12) 综合上述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图九中的_____
_____措施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图九
【答案】(1) 消耗尽叶片中原有淀粉
(2) 乙;3;叶绿素;黄白
(3) 淀粉
(4) 对照
(5) ③
(6) 叶绿体;光
(7) ① 二氧化碳
② 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8) 水分;不变蓝;变蓝
(9) ① 黄色
② 由黄色变为蓝绿色;有光
③ 光照不会使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减少
(10) ① 二氧化碳;否
② 氧气
③ 2号试管中的叶片未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气体
(11) ① C
② 光照、二氧化碳、水;C、D
③ 呼吸
(12) 合理密植
核心实验六 呼吸作用的综合探究
一题通关
下图是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相关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1.科学探究的步骤
(1) 装置甲中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将变____,由此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 装置乙中燃烧的蜡烛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装置丙中左瓶内温度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右瓶,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的原则
(4) 要使装置甲、装置乙的探究实验更科学合理,均应增加____组。
3.实验拓展
(5) 某同学在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时将萌发的种子装入一个密闭的实验装置中,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部的温度和氧气含量。
① 图丁表示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填字母),说明萌发的种子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能____(填“释放”或“吸收”)氧气。
丁
② 温度变化曲线说明萌发的种子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能____(填“释放”或“吸收”)能量。
【答案】(1) 浑浊;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2) 熄灭;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3) 高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热量(能量)
(4) 对照
(5) ① ;吸收
② 释放
微专题1 植物的生长与生理活动的综合应用
综合应用
一题多设问
1.番茄又名西红柿,生长周期短,其秧苗培育简便,是大棚种植常选的果蔬作物。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一为番茄叶片结构示意图,根据对叶片结构的观察,你认为叶片所属的结构层次是____;番茄鲜嫩多汁、酸甜可口,果实中有多粒种子是因为子房中有多个____。
图一
(2) 果实内的有机物是植物通过____作用合成的,该作用主要发生在图一中的[____]____部分。
(3) 图二为番茄叶片进行的生命活动模式图,能为番茄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
图二
(4) 图三为番茄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二氧化碳吸收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曲线中的点表示在中午时分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图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过强,关闭了图一中的部分[____]____。
图三
(5) 若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图三中的点会____(填“上移”或“下移”)。图二中B所示生理过程对应图三曲线的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段。
(6) 大棚种植番茄时,施肥是必要的,其目的是给番茄的生长提供______
______。
【答案】(1) 器官;胚珠
(2) 光合;2;叶肉
(3) C;呼吸作用
(4) A;蒸腾作用;5;气孔
(5) 上移;
(6) 无机盐
追踪练习
2.[2024唐山一模]“稻谷飘香,禾下追梦”,2023年是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如图分别是水稻的果实、植株、花蕊和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 图四中的①用来吸收水稻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B. 图一所示结构是由图三中③发育形成的
C. 图一中的④发育成图二中的①②
D. 我们吃的米饭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一中的②
【答案】A
【解析】水稻生长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图四中的①成熟区的根毛用来吸收水稻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无机盐,A错误。水稻果实由图三中③子房发育形成,B正确。图一中的④胚芽发育成图二中的①叶和②茎,C正确。
3.[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玉米是河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某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多块试验田种植了玉米,观察记录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的各种变化。下图中①~⑥表示玉米种子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 播种前,同学们取少量玉米种子浸软,纵剖观察。根据子叶数目判断,玉米属于________(填“单子叶”或“双子叶”)植物。
(2) 播种后,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贮存在______(填图中序号)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子叶转运给④⑤⑥,用于各部分的发育。其中发育成根的是______(填图中序号)。
(3) 种植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某块试验田内的玉米植株茎秆软弱,易倒伏。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需施加含__的肥料来改善。
(4) 种植过程中,需要及时浇水和施肥。玉米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____区,根吸收的无机盐与水一起沿根、茎、叶中的____向上运输到叶片的叶肉细胞,运输动力主要来自玉米植株的____作用。
【答案】(1) 单子叶
(2) ②;⑥
(3) 钾
(4) 成熟;导管;蒸腾
4.[2024沧州二模]春节临近,天津某农业园果蔬种植大棚里暖意融融,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农业园里种植的西红柿因果蒂形似草莓,被称为“草莓柿子”(如下图)。粉红的“脸蛋”,外貌独特,虽然个头比普通西红柿小,但随手掰开一颗,果肉晶莹剔透似果冻,一口咬下,酸甜爆汁,让人垂涎欲滴。
(1) 生物学兴趣小组对新采摘来的西红柿做了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先在载玻片中滴一滴____,然后挑取少许西红柿果肉涂抹在上面,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缓缓地盖在液滴上,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果肉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壁薄。吃西红柿时,酸甜的汁液来自果肉细胞的____,其中溶解着糖类、蛋白质等物质。西红柿富含______________,可有效预防坏血病。
(2) 在农业生产中繁殖西红柿的主流方式是种子繁殖,要经过传粉和___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才能形成果实。在此过程中,________发育成果皮。除传统的繁殖方式外,还有扦插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繁殖方式即可)等,这些方式属于营养生殖。
(3) 为使西红柿增产,可通过白天增加大棚内__________含量来增加有机物的合成;夜晚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减弱____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答案】(1) 清水;液泡;维生素C
(2) 受精;子房壁;嫁接;压条(答出一点即可)
(3) 二氧化碳;呼吸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第9讲 人体的营养获取
真题演练
考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2024邯郸一模]航天员穿上航天服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选项中食物都能为航天员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①馒头 ②牛肉 ③食盐 ④纯净水
⑤鸡蛋 ⑥维生素C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④⑤
【答案】C
【解析】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所以食物中馒头、牛肉和鸡蛋可以为航天员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
2.[2024廊坊一模]下列症状与其相应缺乏的物质不匹配的是( )
A. 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
B. 贫血——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C. 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含碘的无机盐
D. 糖尿病——缺乏胰岛素
【答案】B
【解析】缺乏含铁的无机盐会造成贫血,B符合题意。
3.[2024廊坊一模]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B. 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C. 脂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河北版生物中考专题
第一部分 主题通关
主题一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1讲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真题演练
考点1 显微镜
1.[2024廊坊安次区一模]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①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B.转动⑤可使镜筒小幅升降
C.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②④
D.光线亮时可使用⑦的平面镜对光
2.[2024石家庄模拟]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4次得到的图像,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图④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
B.转换物镜一定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实现的
C.图像③中能看到细胞核
D.③所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所用目镜
3.[2024保定模拟]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绿萝叶横切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的两个视野,由视野 视野②的相关操作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装片向左移,物像会向右移
B.用手掰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C.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视野②更清晰
D.视野②中“?”为绿萝叶的上表皮
4.[2024邯郸一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下列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操作,可行的是( )
A.若目镜有污点,应用纱布擦拭
B.观察时,左眼看向目镜,右眼紧闭
C.当光线较暗时,用平面镜来观察
D.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考点2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5.[2024唐山丰润区一模]长耳鸮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河北省省级保护动物,是鸮形目鸱鸮科耳鸮属的鸟类,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6.[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传统文化“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我国桑蚕文化源远流长。与桑相比,蚕的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7.[2024河北]细胞是生命起源的标志和生物进化的起点。所有细胞均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成形的细胞核
C.叶绿体 D.细胞膜
8.[2024张家口一模]酸甜莴笋丝是一道家常凉菜,将莴笋切丝加入食醋、白糖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盘中的汁液增多,这些汁液主要来自莴笋细胞中的( )
A.叶绿体 B.细胞核 C.液泡 D.细胞质
9.[2024石家庄一模]人体肌肉细胞中,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A.线粒体 B.细胞核 C.叶绿体 D.细胞膜
10.[2024石家庄一模]下图为甲和乙两类不同细胞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B.甲能构成结缔组织,乙能构成输导组织
C.甲、乙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都是细胞核
D.甲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甲 组织 系统 个体
11.[2024唐山路北区一模]如图是小红同学绘制的青椒果肉细胞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其中、、代表细胞结构,①②代表气体。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青椒中的有机物是由结构制造的
B.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结构
C.与青椒辣味有关的物质储存在中
D.图中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
12.[2023湖南益阳]海洋软体动物海蛞蝓进食一种藻类植物后身体变成绿色,并能利用该藻类相关结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海蛞蝓具有细胞壁
B.海蛞蝓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C.海蛞蝓靠线粒体为细胞提供能量
D.海蛞蝓细胞内外无机盐含量差别大与细胞膜有关
13.[2024邯郸一模]模型制作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塑料袋、枣、红豆、琼脂等材料制作动物细胞模型,之后又在该模型基础上制作植物细胞模型。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
A.可用塑料袋模拟细胞膜
B.可用藕粉代替琼脂模拟细胞质
C.可用枣模拟细胞核
D.只需添加的结构是液泡和叶绿体
14.[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小王在学习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后,绘制了如下概念图,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A.结构①是细胞膜
B.结构②是细胞核
C.细胞的生活只需要水和营养物质即可
D.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15.[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我国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培育了克隆牛“康康”和“双双”,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克隆牛和植物的组织培养属于同一种生殖类型
B.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的产生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C.“康康”和“双双”与图中A、B、C、D四头牛中的A最像
D.克隆器官是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之一
考点3 单细胞生物
16.[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池塘水,视野中看到以下生物,其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水绵 B.衣藻
C.变形虫 D.眼虫
17.[2024石家庄一模]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污水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B.通过伸缩泡排出食物残渣
C.通过表膜进行呼吸
D.为便于观察可在载玻片液滴中放少量棉花纤维
18.[2024沧州二模]如图为四种单细胞生物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有害生物 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都能净化污水 D.都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19.[2024唐山路北区一模]衣藻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以作为遗传物质
B.都能通过细胞分裂增殖
C.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D.都有鞭毛作为“运动器官”
20.[2023山东青岛]如图是草履虫结构示意图,在功能上相当于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是( )
A.纤毛 B.食物泡 C.口沟 D.伸缩泡
核心实验一 制作并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一题通关
观察下列探究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1.实验步骤
(1) 为探究动物细胞的结构,同学们在实验室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图一中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 盖片完成后需要进行染色操作,此时要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________,染色后细胞中染色最深的部位是________。
(3) 最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应是图二中的__。
2.注意事项
(4)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在操作步骤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加__________;如果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应滴加____。
(5) 甲图中①为____,要避免制作装片过程中产生①,下列四种盖盖玻片的方法中(图中半扁圆形结构代表水滴,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正确的操作方式是______。
(6) 出现气泡时,可以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在________用吸水纸吸引,这样气泡就会从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随水流出;或用镊子轻轻挤压,将里面的气体挤出。
(7) 染色要注意控制滴加____的量,滴太多,盖玻片会浮动,滴太少,容易产生气泡,且染色不够。
3.实验异常现象分析
(8)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重叠,则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最可能出现问题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9) 小林同学将一片菠菜叶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规范操作,却观察不到菠菜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显微镜的应用
(10) 显微镜能帮助人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下列实验中不需要借助显微镜就能完成的是( )
A.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B.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C.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D.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第2讲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真题演练
考点1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1.[2024保定模拟]壁虎断尾再生过程中,断尾处的细胞通过分裂不断增多,此时细胞内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细胞质首先一分为二
B.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
C.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D.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2.[2024邢台襄都区一模]玩“你画我猜”游戏时,同学画出下图,这表示的是(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 D.细胞死亡
3.[2024河北]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草履虫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两个草履虫
B.幼苗生长时,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旺盛
C.受精卵形成新个体离不开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D.此时我们身体内有些细胞正在进行分裂或分化
4.[2024邯郸经开区一模]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A、B、C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
B.该生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①过程
C.过程①②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D.②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5.[2024沧州二模]科研发展2023年7月24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徐成冉课题组在期刊发表了研究论文。课题组选取了小鼠肝母细胞向肝实质细胞和胆管细胞发育的一系列时间点,完成了肝母细胞形成胆管细胞的发育过程。完成该过程所进行的生命活动主要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细胞衰老
考点2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6.[2024唐山路南区模拟]传统文化槐米(槐的花蕾)有清热凉血等功效,《本草纲目》中有关于槐米的记载。下列选项中,与槐米同属一个结构层次的是( )
A.叶肉 B.皮肤 C.神经元 D.大熊猫
7.[2024廊坊一模]柑橘(如图)中的白色“筋络”有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构成白色“筋络”的主要是(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机械组织 D.营养组织
8.[2024河北]下图为天竺葵叶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没有包含的植物体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个体
9.[2024唐山路北区一模]小宇不小心把刚买的一袋梨摔到了地上,妈妈说要把表面磕伤的选出来先吃掉,因为磕伤的梨不易储藏。其主要原因是( )
A.输导组织受损,无法运输营养物质
B.保护组织受损,保护功能下降
C.分生组织受损,无法产生新细胞
D.营养组织受损,储藏的营养物质易流失
10.[2024张家口二模]绿色开花植物体有六种器官,分为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两类。下列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的是( )
①一朵桃花 ②一片甘蓝叶 ③一个苹果
④一节甘蔗 ⑤一颗红薯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11.[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下图中、代表过程,①~⑤表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代表细胞分裂 B.②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C.代表细胞分化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④
12.[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生动地描绘出初春时芦苇抽芽与河豚洄游的景象。下列关于芦苇和河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芦苇的细胞分裂后遗传物质会减少一半
B.芦苇细胞和河豚细胞中都有两种能量转换器
C.河豚和芦苇的结构层次都为“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D.芦苇和河豚都具有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13.[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海水稻”是我国研究推广的一种耐盐碱的特殊水稻,下图是其结构层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至④依次是细胞、组织、系统和个体
B.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分裂
C.图中结构层次②在组成③时是无序的
D.④的各部分在结构上是相互联系的
14.[2024邯郸一模]如图是圣女果果实与人体小肠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圣女果果实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小肠上皮属于上皮组织,两者功能完全相同
B.圣女果果肉细胞与小肠的肌肉细胞结构不同
C.圣女果果实与小肠的形成都需要经过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D.圣女果果实和小肠都属于器官
15.[2024九地市二模]孔雀和孔雀草一字之差,但是它们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如图是小米绘制的孔雀和孔雀草相同结构层次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经过①__________过程,细胞数目____(填“增多”或“减少”),此过程中细胞核内的________会先进行复制,然后均分成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中,这些细胞经过②__________后能够形成更多类型的细胞。
(2) 若A表示的是孔雀草的根尖和芽尖分裂能力较强的组织,那么A是____组织。
(3) 若该图表示的生物体是孔雀草,则能代表孔雀草根、茎、叶等器官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__。
(4) 若该图表示的生物体是孔雀,则A、B、 所代表的结构中,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是__________,在形成生物体的过程中孔雀比孔雀草多出的结构层次是____。
主题二 生物的多样性
第3讲 动、植物的主要类群
真题演练
考点1 生物的分类
1.[2024河北]萝卜、白菜是常见的蔬菜,这两种植物在生物学上的分类地位如下图所示。图中包含植物种类最多的分类等级是( )
A.植物界 B.白花菜目 C.十字花科 D.萝卜属
2.[2024石家庄一模]三种哺乳动物的分类地位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目 鲸偶蹄目 食肉目 食肉目
科 须鲸科 鼬科 猫科
属 须鲸属 貂属 猫属
种 蓝鲸 雪貂 家猫
A.蓝鲸与雪貂亲缘关系最近 B.蓝鲸与家猫亲缘关系最近
C.雪貂与家猫亲缘关系最近 D.三种动物的亲缘关系相同
3.[2024廊坊模拟]《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正式发布,共收录物种135 061种,其中动物就有13 861属,种。与2022版比较,新增10 027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同属比同种的生物相似程度更高
C.名录可以反映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D.物种数量的增加可能与生态环境改善有关
4.[2023云南]分布于云南西南部的白眉长臂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灵长目猩猩科。下列动物中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蜂猴:灵长目懒猴科 B.小熊猫:食肉目小熊猫科
C.野牛:偶蹄目牛科 D.亚洲象:长鼻目象科
考点2 植物的主要类群
5.[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某学校开展了班级种植活动,各班种植了向日葵、银杏、月季、海棠,按照下列哪项标准可以把这些植物分为两大类( )
A.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 B.是否能产生种子
C.是否有输导组织 D.生活环境是否为陆地
6.[2024廊坊一模]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7.[2024唐山滦州市模拟]下列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其中不能采用建立种质库保存种子的方式进行保护的是( )
A.水松 B.水杉
C.百花山葡萄 D.光叶蕨
8.[2024张家口二模]下列对几种植物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没有叶,不进行光合作用
B.银杏种子外面包有肉质的果皮
C.地钱和肾蕨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D.荠菜有输导组织,是蕨类植物
9.[2024河北]用我们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主要是由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形成的
B.葫芦藓有根、茎、叶的分化,适于陆地生活
C.种子植物的繁殖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D.青藏铁路设置的野生动物通道,减少了对藏羚迁徙的干扰
10.[2024保定模拟]捕蝇草是一种食虫植物,花呈伞状,叶片构造奇特,非常像贝壳,靠近茎的部分叶片呈绿色,而叶端变成肉质,当昆虫接近时,叶子就会夹住猎物。下列关于捕蝇草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捕蝇草属于被子植物
B.捕虫夹受苍蝇刺激合拢属于非条件反射
C.捕蝇草花柄高可以避免误食传粉昆虫
D.捕蝇草能捕食苍蝇,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考点3 动物的主要类群
11.[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2023年,我国宣传“世界蜜蜂日”的主题是“和谐共生,甜蜜共富”。下列关于蜜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环节动物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能为多种植物传播花粉
D.能为人类提供蜂蜜、蜂胶等产品
12.[2024唐山丰润区模拟]斑头秋沙鸭因长相与熊猫相似且数量稀少而被誉为“水中大熊猫”。以下有关斑头秋沙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内有脊柱 B.是变温动物
C.进行双重呼吸 D.属名为
13.[2024河北]河北武强木版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选项中年画作品表示的四种动物中,体温不恒定的是( )
A.牛 B.虎
C.蛇 D.鸡
14.[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结构与功能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一种重要的生命观念。下列结构与功能不相符的是( )
A.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有利于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B.人的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家鸽体内的气囊,增大了气体交换面积
D.月季叶的表皮上分布着气孔,利于气体进出
15.[2024邯郸一模]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类通过观察鸟类飞翔的方式激发了飞行的想象力。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于1954年7月3日在南昌首飞成功,这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下列有关飞行动物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风蜘蛛——身体和附肢分节,有三对足,两对翅
B.飞鱼——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C.蝙蝠——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D.草原雕——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体温恒定
第4讲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真题演练
考点1 病毒、细菌和真菌
1.[2024邯郸经开区一模]如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和⑥是有些细菌的特殊结构
B.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C.细菌通过形成芽孢来繁殖后代
D.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2.[2023四川自贡]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诺如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极易感染学龄儿童及成人,从而引发急性胃肠炎。下列有关诺如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B.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C.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D.勤洗手可阻止病毒的传播
3.[2024唐山路南区模拟]真菌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借助显微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们。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和青霉。下列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酵母菌是多细胞生物
B.酵母菌正在进行分裂生殖
C.青霉的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
D.青霉的直立菌丝顶端生有芽孢
4.[2024保定模拟]科研发展2022年12月,科学家从北极冻土样本中复活了冻结万年的古老病毒。迄今为止,样本中复活的病毒仅感染阿米巴原虫一生动物。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病毒是单细胞生物
B.该病毒在分类上属于细菌病毒
C.病毒利用孢子进行繁殖
D.该病毒与阿米巴原虫是寄生关系
5.[2024张家口一模]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多种多样,如图①~③表示不同的微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眼虫,②是螺旋菌,③是流感病毒
B.①②是自养生物,③是非细胞生物
C.②没有细胞壁,③寄生在活细胞中
D.①可以用于酿酒,②的遗传物质是
6.[2024石家庄一模]自然界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微生物,下图是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和②是单细胞生物,④是多细胞生物
B.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和④有成形的细胞核
C.①通过分裂进行生殖,③通过复制进行增殖
D.在生态系统中②是消费者,③和④是分解者
7.[2024沧州二模]小华同学在花卉市场看到一种植物,叶片有分枝的叶脉,叶片背面有呈线性排列的褐色孢子囊群(如图)。下列与此类植物繁殖方式相似的是( )
A.病毒 B.细菌 C.蘑菇 D.草莓
考点2 微生物的利用
8.[2024河北]馒头是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制作馒头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 )
A.青霉 B.噬菌体 C.酵母菌 D.醋酸菌
9.[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某同学在学习了微生物发酵后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酸奶和葡萄酒的制作,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制作酸奶时需要密封
B.制作葡萄酒前需要先通气
C.制作过程都应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D.制作酸奶和葡萄酒的菌种都属于真菌
10.[2024沧州二模]实践课上,同学们申领了制作各种发酵产品的任务,大家选用的主要微生物与发酵产品对应正确的是( )
A.乳酸菌——酸奶 B.酵母菌——醋
C.霉菌——面包 D.醋酸菌——酱油
11.[2024保定模拟]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霉菌能使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发霉变质,所以霉菌对人类的生活都是有害的
B.细菌在一定的环境下能形成荚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
C.酵母菌是真菌,可以用来制作葡萄酒
D.病毒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在寄主细胞里进行复制增殖
12.[2024张家口一模]下列食品及其对应的保存方法,搭配错误的是( )
A.酸奶——低温冷藏法 B.西瓜——加热煮沸法
C.腊肉——风干法 D.北京烤鸭——真空包装法
考点3 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3.[2024唐山一模]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共分16部,其中动物药6部,植物药5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营养物质多样性
14.[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2019年以来,我国多个省份出现一种自国外传入的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它被列入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研究发现国内某些寄生蜂会将卵产在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使幼虫死亡。下列关于草地贪夜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的入侵会威胁到我国的生态安全
B.可大量引入其原产地天敌进行防治
C.利用本地寄生蜂能减少它的数量
D.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它要及时消灭
15.[2024保定一模]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种类多样性丧失的根本原因
C.某些物种的濒危或灭绝不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6.[2024河北]2023年,河北省对72个县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发现了水杉、银杉、白鹈鹕、黑嘴鸥、细鳞鲑、松江鲈等6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丰富了我省野生动植物资源数据库。下列不属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措施的是 ( )
A.就地保护 B.国家颁布实施相关法律法规
C.迁地保护 D.完全禁止利用
17.[2024石家庄一模]模型制作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思维工具,将分散、孤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认知网络,发展核心素养。根据相关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与生物相比,生物的种子外面无____包被。
(3) 大鲵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属于图中②__________。图中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
(4) 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代代流传。《齐民要术》中有1万多字专述酿酒,在国内外历史上第一次详细记载了酿酒的整个工艺流程。酿酒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图中的________(填“乳酸菌”或“酵母菌”)。
(5)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证了人类生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你知道的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第5讲 生态系统
真题演练
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2024廊坊一模]自然界因生物而绚丽多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 B.恐龙化石 C.北京烤鸭 D.流感病毒
2.[2024邯郸经开区一模]传统文化“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能消食化热,去邪热气,还能清热生津止渴,可用于热病口渴或消渴多饮,防止胆石形成,在《本草纲目》和《新修本草》中都有记载。常见的白萝卜的地上部分是绿色,地下部分是白色,造成这种差异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温度 C.空气 D.阳光
3.[2024唐山路南区模拟]跨学科·语文下列谚语或诗句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2024唐山遵化市一模]在“天宫课堂”第三课上,航天员们向大家展示了实验舱里水稻的生长状况,在微重力环境下,水稻的株型不是很整齐,有的长歪了,有的躺平了,不能完全整齐地朝一个方向生长。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影响环境
B.重力是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D.环境影响生物
5.[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角蝉又称“刺虫”,这些昆虫深谙模仿艺术。它头上的那顶“高冠”,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树枝的一部分,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具有变异的特点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考点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6.[2024张家口一模]如图所示四种单细胞生物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是( )
A.草履虫 B.酵母菌
C.大肠杆菌 D.衣藻
7.[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模型制作学习生态系统后,老师给同学们留了制作生态瓶的作业。下图所示是一个同学的作业情况。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同学做的生态瓶里缺少了分解者
B.长期阴暗的环境不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C.该生态瓶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越稳定
D.该生态瓶中影响螺蛳生存的因素只有虾
8.[2024廊坊安次区一模]人们根据生态系统功能的不同,形象地为它们冠以不同的别称,其中的“地球之肾”和“地球之肺”分别指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9.[2023湖北十堰]“稻在水中长,虾绕稻边游”。“稻虾共作”是我省广泛实施的富民工程,这项工程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图是“稻虾共作”原理示意图,据图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稻虾田是一个生态系统
B.该稻虾田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C.若该稻虾田里的野生青蛙被大量捕捉,不会影响其自动调节能力
D.若该稻虾田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可能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考点3 食物链与食物网
10.[2024邢台襄都区一模]以下谚语所蕴含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蚌 鹬 人
B.草尽兔狐愁:草 兔 狐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 螳螂 黄雀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植物虾小鱼大鱼
11.[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罩遮上部分试验区,后来发现,有网罩的试验区中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罩的草地生长良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用网罩的试验区食物链被破坏
B.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C.人类可以凭着自己的喜好对自然界进行任意的干扰
D.若鸟被大量捕杀,那将对草生长不利
12.[2024唐山遵化市一模]小北同学到野三坡国家森林公园研学时,通过实地考察绘制了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受阳光等生态因素影响
B.该食物网中包含鹰的食物链有5条
C.重金属污染物在草的体内积累得最多
D.蛇与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13.[2024湖南娄底一模]时事热点核污染水中含有某些无法被生物分解排出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会对海洋生物乃至整个生物圈造成巨大危害。甲、乙、丙、丁四种海洋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生产者
B.丙的体内积累的放射性物质最多
C.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 甲 乙 丁
D.若丁被大量捕杀,短期内甲的数量会迅速上升
14.[2024石家庄一模]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食物关系构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阳光,终末环节是分解者
B.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单向流动,不可循环
C.食物链中一定是体型大的动物吃体型小的动物
D.生产者的数量变化对整个食物网没有任何影响
考点4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5.[2023湖南益阳]洞庭湖湿地土地肥沃,水草丰美,鱼鸟成群,下图为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图中的箭头可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C.若有毒工业废水排入湖中,鹰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
D.“十年禁渔”有利于提高洞庭湖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16.[2024唐山一模]如图甲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③表示相关的生理作用。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 图甲中,该生态系统的氧气主要是由______(填字母)来提供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来源的途径有__(填序号)。
(2) 图乙中,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
考点5 保护生物圈
17.[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18.[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以下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生物圈 B.一块农田
C.一片森林 D.地球上的海洋
19.[2024唐山一模]生态观近几年唐山对多处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实现“废弃矿山”到“绿水青山”的巨变。以下对废弃矿山的治理建议中不合理的是( )
A.种植重金属耐性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地
B.植树造林,放养家禽家畜,丰富生物种类
C.取周边地表土覆盖,在土壤上种植植物,通过植物的作用修复土壤
D.加强监管监测力度,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
20.[2024邯郸一模]生态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
B.保护生态环境,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
C.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实现绿色低碳的唯一途径
D.美丽中国建设中坚持生态优先,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综合提升 生态系统的综合考查
21.[2024河北]地域特色发展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某地积极开发低洼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低洼盐碱地种植的紫花苜蓿不仅长势良好,而且能降低土壤盐碱度,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它既能适应环境,也能____环境。
(2) 台田上的小麦和紫花苜蓿,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它们固定的太阳光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在生物之间传递。
(3) 池塘中,鲢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生活在水体上层;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生活在水体上层或中上层。鲢鱼和鳙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养殖时发现,鲢鱼和鳙鱼的配比为时,池塘生态系统保持平衡;鲢鱼和鳙鱼的配比为时,水质受污染程度较高,池塘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定限度。
(4) 此模式使种植和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了对该生态系统____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加工厂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满足了__________的生活需求,提升了低洼盐碱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核心实验二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一题通关
某班学生进行“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如图1所示,各组学生设计了明暗不同但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鼠妇若干只,静置两分钟后,每分钟记录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鼠妇的数量,统计10次,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图1
环境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明亮 4 3 2 0 1 0 1 2 1 0
阴暗 6 7 8 10 9 10 9 8 9 10
1.科学探究的步骤
(1) 同学们观察发现,鼠妇大多生活在阴暗的地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明确本实验的变量是__。
(3)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的原则
(5) 实验设置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作用。
(6) 实验中选取多只而不是1只鼠妇的目的是避免________,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7) 统计10次,且计算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异常情况分析
(8) 该小组在实验中某一次的数据出现异常,明亮处的鼠妇多于阴暗处,则这组数据能舍弃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如果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4.变量更换
(10) [光 湿度]同学们对上面的实验装置做了更改:将中隔线左侧等量的湿土烘干,右侧的湿土保持不变,纸盒上面全部用纸板盖住,如图2。他们探究的主题是“__________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除上述因素外,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因素即可)。
图2
5.方案评价与优化
(11) 如果同学们用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
(12) 在干燥的纸盒内,放入潮湿的土壤,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中央,一段时间后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以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该实验方案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请你优化该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四 植物的生活
第6讲 被子植物的一生
真题演练
考点1 种子的萌发
1.[2024河北]地域特色某同学早晨冲了一杯浓香的黑芝麻糊,其主要原料是黑芝麻种子。黑芝麻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 )
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子叶
2.[2024唐山丰润区一模]地域特色柏各庄大米是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的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将柏各庄大米种在土壤中,一段时间后不能长出幼苗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够肥沃 B.氧气不足
C.没有完整的胚 D.缺少光照
3.[2024廊坊模拟]用黄豆种子发豆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选取成熟且籽粒饱满的种子
B.提供适宜的发芽温度
C.发豆芽需要水,种子需始终没入水中
D.发芽过程需要保持通风透气
4.[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如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及其萌发和发育情况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菜豆种子结构②有两片,萌发时提供营养物质
B.结构④发育成结构⑥,萌发时最先透过⑤种皮
C.结构⑦也是由结构④发育而来的
D.结构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5.[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图是大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大豆种子萌发的(一)阶段,有机物逐渐增多
B.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育成①的结构最先突破种皮
C.大豆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主要依靠胚根从外界吸收
D.少数种子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
6.[2023山东临沂]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菜豆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②
B.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碘酒,变蓝的部位是
C.⑥和都是新植物的幼体
D.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③和
考点2 植株的生长
7.[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初春吃椿芽”,又到了吃香椿的季节。在香椿幼嫩的枝条上,无论是顶芽还是侧芽都是新长出的芽,这些新芽来自旧芽中的( )
A.叶原基和芽原基 B.生长点和叶原基
C.生长点和芽原基 D.幼叶和芽轴
8.[2024河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描写了池塘中荷叶相连的景色。下列能直接发育成荷叶的是( )
A.花芽 B.芽轴 C.幼叶 D.芽原基
9.[2024邯郸一模]结构与功能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基本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有关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茎和叶脉中的导管相互连通,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
B.根毛向外突起扩大吸收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C.植物的茎尖有输导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促进茎的生长
D.叶片向光面比背光面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多,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考点3 开花和结果
10.[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如图是豌豆花的解剖结构示意图,①~④表示结构。传粉、受精后,图中能发育成种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2024保定一模改编]下列关于果实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花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才能结出果实
B.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
C.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D.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
12.[2024廊坊安次区一模]如图为火龙果花与果实的纵剖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雌蕊的子房中含有1枚胚珠
B.火龙果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C.火龙果花可以进行自花传粉
D.受精后珠被发育成种皮
13.[2024邢台襄都区一模]如图是甘蓝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甘蓝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B.④上常有黏液,便于接受花粉
C.①和②组成雄蕊,①中的花粉含有精子
D.卵细胞存在于子房中,能发育形成种子
考点4 植物的生殖
14.[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地域特色河北黄骅冬枣有“长寿果”的美誉,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生产上常采用嫁接的方式繁殖冬枣,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B.①是砧木,②是接穗
C.①和②的形成层需紧密结合 D.冬枣的优良品质能基本保持
15.[2024河北]飘飞的杨絮来自杨的雌株。用杨的雄株枝条扦插繁育新植株,逐渐替换雌株,是解决杨絮飘飞的一种方法。下列实例中,与杨的扦插不属于同一种生殖方式的是( )
A.玉米杂交育种 B.人参组织培养
C.桃的嫁接 D.体细胞克隆牛
综合提升 被子植物生命周期的综合考查
16.[2024保定模拟]兴趣小组在学校生物园里种植西红柿,观察并记录了西红柿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A萌发成B时,A中胚芽最先突破种皮
B.D内含有很多A,原因是雌蕊子房中有很多枚②胚珠
C.D内含有很多A,D和A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D.C植株幼苗生长期间应多施含磷的无机盐
17.[2023山东烟台改编]一题多设问盆栽小型瓜果是家庭绿色栽培的新时尚。今年春天,晓艾同学尝试种植番茄。她将番茄的种子种在土壤疏松的花盆里,浇上适宜的水分,放在阳台上培育,观察并记录了番茄生长发育的过程。
(1) 7天后幼苗就出土了。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幼苗是种子结构中的__发育成的。
(2) 播种50天后番茄开花了。番茄花中重要的结构是____________。为了收获更多的番茄,晓艾轻摇植株,使番茄花(如下图)的花粉落在[____ ]____上。株高约40厘米时,她给植株搭上支架,并将多余的侧枝掐掉(打杈),以保证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更多地运输到果实。
(3) 又过了一个月,果实陆续成熟了。晓艾品尝果实时,发现里面有许多种子,它们是由花的[ ____]____发育来的。
核心实验三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一题通关
油麦菜是日常餐桌常见蔬菜,有“凤尾”的美称。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油麦菜还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作用,也是一种“寓医于食”的蔬菜。油麦菜利用种子繁殖,某校研究小组为探究某因素对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5个塑料托盘并编号,每个托盘内铺一定量的吸水纸,并用水让其充分润湿。
②在每个塑料托盘内放置等量且粒大饱满的油麦菜种子。
③将5个塑料托盘分别置于、、、、的恒温培养箱中。
④在其他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分别记录种子的萌发数量。
请分析回答:
1.科学探究的步骤
(1) 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研究小组根据种子的萌发数量,计算出种子的萌发率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在温度范围内,油麦菜种子的萌发率先____再____,__时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2.实验设计的原则
(3) 在实验中,符合单一变量原则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点)。
(4) 研究小组按照上述步骤进行了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异常情况分析
(5) 在油麦菜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托盘不能密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如果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多数种子都没有萌发,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案评价与优化
(7) 研究表明,酸雨会危害油麦菜的芽和叶,从而对油麦菜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有同学提出酸雨是否会影响油麦菜种子的萌发呢?为探究酸雨对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把100粒粒大饱满的油麦菜种子均分为五组,分别喷洒等量且适量的为1、2、3、4、5的酸雨,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记录种子的萌发数量。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变量更换
(8) [温度、水分、空气 光照]该研究小组还用油麦菜种子进行了如下实践活动,取120粒种子,随机等量放入6个培养皿中,6个培养皿分成甲、乙两组,对每组中的培养皿编号1、2、3。实验处理与数据见下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甲组(光照处理) 乙组(黑暗处理)
24小时 36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1号发芽数 10 17 0 1
2号发芽数 12 17 2 2
3号发芽数 13 18 2 3
平均发芽数 11.67 17.33 1.33 2
平均发芽率
① 实验中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形成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
② 分析实验数据,甲组油麦菜种子的发芽率均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乙组,由此可见,对于油麦菜种子而言,除了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外,还需要____促进其萌发,且实验中,在此条件下处理时间越__,平均发芽率越高。
③ 小组中有些同学认为,为节约起见,每组中放一粒种子就够了,你同意这一做法吗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6.装置创新
如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①~⑥为标记好的6粒蚕豆种子,分为6组。已知蚕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而且种子已具备萌发的自身条件)。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9) 环境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时的实验组应选择编号为______的种子。
7.学以致用
(10) 通过本实验可知,应该在____________条件下保存种子。
(11)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常在播种时采取很多措施促进种子萌发,结合本实验,请你列举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8.设置多组对照实验
(12) 下列实验不需设置多个实验组的是( )
A.探究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
B.探究光照和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D.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第7讲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真题演练
考点1 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运输
1.[2024保定模拟]科学探究为验证含氮的无机盐是菜豆植株生长的必需营养成分,下列实验处理不合理的是( )
A.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菜豆幼苗
B.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培养
C.以土壤浸出液培养的作为对照组
D.以蒸馏水培养的作为实验组
2.[2024邢台襄都区一模]柽柳在盐碱滩涂上生长,具有耐盐碱的特性。分析错误的是( )
A.柽柳枝芽中的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B.柽柳吸收水分时根毛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C.柽柳根毛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
D.通过扦插可快速繁殖柽柳,且保持其耐盐碱特性
3.[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为了研究植物的吸水,生物小组在课前做了如下实验:取两块等大的萝卜条,分别放入等体积的清水和浓度为的盐水液体中。20分钟后,取出萝卜条发现,A烧杯中的萝卜条变硬,B烧杯中的萝卜条变软。据此回答问题。
(1) B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烧杯中萝卜条细胞变化情况与__图相同。
(2) 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在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其适于吸水的一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 从实验结果推测,根细胞吸水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____(填“大于”或“小于”)根细胞液浓度。
考点2 蒸腾作用
4.[2024唐山遵化市一模]2022年4月,我国科考队发现了一株高达83.2米的冷杉。水从该植株根部运输到茎顶端的主要动力是(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5.[2024山西]下图是小健同学构建的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示意图,其中过程是(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6.[2024九地市二模]很多人都喜欢种植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茎或叶肥厚,具有较强的贮水能力,在生活习性上也和一般植物有所不同,其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以下关于多肉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夜间气孔开放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白天进行光合作用
B.气孔白天关闭,可以减弱蒸腾作用
C.贮水能力强,有利于在干旱环境中生长
D.此植物与生活的环境不相适应
7.[2024唐山路北区一模]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一 图二
A.②是菠菜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B.⑤和⑧表示的气孔是菠菜蒸腾失水的“门户”
C.⑥表皮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①和④是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8.[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珊珊买了一束百合花,回家后直接插入花瓶,但是第二天就有好几朵花蔫了,妈妈说插花时应该去掉一部分叶片,这是为什么呢( )
A.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部分的水
B.去掉一部分叶片可以降低蒸腾作用
C.去掉一部分叶片可以降低呼吸作用
D.花瓶太小需要去掉一部分叶片
9.[2024沧州二模]下列有关植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植物幼苗根尖中,能促进根不断生长的部位是伸长区和分生区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发育成红豆新枝条的是芽
C.移栽植物应该选阴天或阳光不足的傍晚,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D.买回来的玉米往往有缺粒现象,原因是胚受到破坏
10.[2024张家口二模]小明为探究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取同一植株上大小相同的两个枝条,其中一个去掉全部叶片,另一个不做任何处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甲中液面下降比乙明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本探究实验控制的变量是叶的有无
B.说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枝条
C.油层的作用是为枝条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D.实验必须在黑暗处进行
11.[2024吉林]模型制作如图是利用气球和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植物气孔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模拟保卫细胞,控制②开闭
B.②模拟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C.③模拟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D.在夜幕降临时,大多数②呈图示状态
12.[2024山东烟台]科学思维研究者测量了一棵灰树18小时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水分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曲线(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水分的运输速率大于吸收速率
B.水分的运输和吸收速率都与蒸腾作用无关
C.水分运输和吸收的最高速率相同
D.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吸收速率存在相关性
核心实验四 探究蒸腾作用
一题通关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进行如下实验设计:
①取2枝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新鲜枝条,将它们分别插入2个相同大小并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标为甲组、乙组。在量筒中滴加植物油,让油滴铺满水面;
②甲组叶片不做任何处理,乙组去掉所有叶片;
③将2组装置同时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比较液面的变化。
1.科学探究的步骤
(1) 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叶片是不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的变量是____。
(3) 在液面上滴加一层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 预测的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相同环境下24小时后,乙组液面位置基本不变,甲组液面位置____(填“不变”或“下降”),则证明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2.实验设计的原则
(5) 在实验中,甲组与乙组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应______,符合了__________原则。
3.方案评价与优化
(6) 小孟同学做了一次实验,得出了“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的结论,你认为科学吗?________。请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拓展
某同学在甲组枝条中选取相似的叶片若干,平均分为、两组。组叶片正反面涂抹凡士林,组不做任何处理。将两组同时置于烤灯下进行照射,定时使用测温枪测量叶面温度,记录并处理数据,如表所示。
组叶面温度 组叶面温度
照射前
照射10分钟
照射20分钟
(7) A组叶片涂抹凡士林的作用是堵塞气孔,植物通过____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
(8) 实验中,设置B组的作用是____。对数据处理的方法是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与照射10分钟相比,照射20分钟的叶面温度下降的是______组,根据该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讲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真题演练
考点1 光合作用
1.[2024保定顺平县模拟]中国是世界家具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实木家具主要是用木本植物茎的木质部做成的,在制作实木家具的这些木材中物质的原料是 (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
C.大气中的氧气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2.[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实验装置,在阳光下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鱼藻释放出的气体为氧气
B.金鱼藻吸收池水中的二氧化碳
C.甲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乙组
D.还可以用碘液检测淀粉的生成
3.[2024唐山丰润区一模]下列有关“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②中区域与区域可形成对照
C.③也可去掉大烧杯,直接加热酒精
D.④向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4.[2024河北]为研究施肥深度对干旱条件下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相同条件下,选择符合实验标准的三个地块施肥、播种,长出植株后进行检测,实验数据(单位已省略)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生理指标 实验处理
浅施 中施 深施
叶绿素含量 1.8 2.1 2.5
气孔导度 0.12 0.15 0.18
光合作用速率 18.5 22.3 26.7
注:气孔导度数值越大,表示气孔开放程度越大。
A.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施肥深度
B.随着施肥深度增加,小麦蒸腾作用减弱
C.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与气孔开放程度、叶绿素含量有关
D.干旱条件下深施肥提高了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
5.[2024九地市二模]农林生产上的一些措施常蕴含着生物学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果树的果实“套袋”主要是为了抑制光合作用
B.种庄稼要施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C.“豆粮间作”提高粮食产量利用的是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D.茄子秧根部带着土坨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
考点2 呼吸作用
6.[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仓廪实,天下安”,想要延长仓库中粮食的贮存时间,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A.降低湿度 B.降低氧气含量
C.降低温度 D.降低二氧化碳含量
7.[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在黑暗条件下,将一只小鼠置于密闭玻璃罩内,分钟后小鼠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小鼠恢复正常后,将它和一盆绿萝一起再次放入相同条件下同一密闭玻璃罩内,分钟后小鼠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8.[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甲玻璃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玻璃瓶中装有等量的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加盖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之后,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结果如图所示。实验结果说明( )
A.种子呼吸作用能够吸收氧气
B.种子呼吸作用能够释放二氧化碳
C.种子呼吸作用能够释放能量
D.种子呼吸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
9.[2024保定顺平县模拟]学习“植物的生活”单元时,同学们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图可以用于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B.乙图证明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C.丙图中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丁图塑料袋内的水珠只来自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
10.[2024唐山丰润区一模]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呼吸作用的原理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措施中与呼吸作用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在播种前需适时地进行松土
B.花生在种植时需要及时排水排涝
C.贮藏粮食时要保持低氧、干燥和低温
D.种植农作物时可以间作套种,提高产量
考点3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1.[2024廊坊一模]“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的作用是( )
A.减少噪音 B.涵养水源 C.净化空气 D.过滤尘埃
12.[2024邢台襄都区一模]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在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生物的呼吸作用
重难提升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运用
13.[2023湖南湘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香瓜肉质甜脆、口感清爽,深受消费者青睐。图一表示香瓜叶肉细胞内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二是晴朗的夏季香瓜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三是某晴天大棚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请联系教材内容学以致用:
图一 图二 图三
(1) 图一中乙过程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内进行。
(2) 图二中中午12点左右,光合作用强度减弱,主要是因为温度高,部分气孔关闭,减少了__________的吸收。此时大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会____(填“增加”或“减少”)。
(3) 在图三点对应的时刻,若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为克,此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______克。
(4) 若阴雨天时测量,排除温度等其他因素的干扰,图三中的点会___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核心实验五 光合作用的综合探究
一题通关
联合国预计,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九十多亿。随着人口增长,粮食问题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研究光合作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某中学生物社团同学设计的“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提高农作物产量关系”的实验:将一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随机选取其中一片叶子,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如图一所示),然后将这盆天竺葵移至阳光下照射小时;剪下叶片,去掉黑纸片,酒精脱色后再漂洗;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图一
1.科学探究的原理
(1) 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 图二是叶片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_图,此图中标号______代表酒精。用酒精脱色的原理是将叶片细胞内的________溶解在酒精中,脱色后,叶片变为____色。
图二
(3) 叶片上滴加碘液,检验____的存在。
2.实验设计的原则
(4) 实验中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的目的是设置____。
(5) 滴加碘液后,图一中①②③三处中变蓝的位置是______。
(6) 图一中①处和③处对比,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②处和③处对比,说明__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3.变量更换
(7) [光照、叶绿体 二氧化碳]将两盆大小、健康状态等方面相似的天竺葵暗处理后分别放入如下装置:
① 在图三的两套装置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图三
② 摘取两个装置中的叶片A与B进行脱色、漂洗等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能变成蓝色的叶片是______(填字母)。由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光照、叶绿体 水分]某同学选取一健康植物的叶片进行如图四处理,然后将植物置于黑暗处一昼夜,再移至光下照射小时。将该叶片取下,先用酒精脱色再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
图四
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A部分________,叶片B部分____(均填“变蓝”或“不变蓝”)。
4.原理创新
(9) 化学试剂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颜色变化可反映出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原理如图五所示。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黑藻和溶液设计实验,探究“光合作用是否吸收二氧化碳”。请回答问题:
图五
① 实验前,同学们向蓝绿色的溶液中吹入气体,吹入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因而溶液颜色变为____。随后,将黑藻放入装有等量该溶液的试管中。
② 两组同学分别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如图六所示)。如果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两组中1号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______。2号试管颜色不发生变化,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在____(填“有光”或“无光”)的条件下进行。
图六
③ 第二组实验中增加3号,目的是通过与1号对照,说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创新
(10)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进行了以下创新,实验材料及装置如图七所示(碳酸氢钠溶液可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并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在光下照射4分钟。实验现象为1号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叶片上浮;2号试管中无气泡产生,叶片未上浮。请回答问题:
图七
① 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实验前是否需要将植物暗处理?__(填“是”或“否”)。
② 1号试管中的叶片经光照后有气泡产生,叶片上浮。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
③ 2号试管中无气泡产生,叶片未上浮,请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综合
(11)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设计如图八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图八
① 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对装置中的所有叶片进行暗处理一昼夜,再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然后将叶片摘下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______(填字母)瓶中的叶片会全部变蓝。
② 本实验能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若探究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则需从A、B、C、D四组装置中选择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两组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③ D瓶上方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左移动,是D瓶中的叶片进行____(填生理作用)作用导致的。
7.学以致用
(12) 综合上述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图九中的_____
_____措施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图九
核心实验六 呼吸作用的综合探究
一题通关
下图是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相关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1.科学探究的步骤
(1) 装置甲中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将变____,由此说明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装置乙中燃烧的蜡烛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装置丙中左瓶内温度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右瓶,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的原则
(4) 要使装置甲、装置乙的探究实验更科学合理,均应增加____组。
3.实验拓展
(5) 某同学在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时将萌发的种子装入一个密闭的实验装置中,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部的温度和氧气含量。
① 图丁表示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填字母),说明萌发的种子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能____(填“释放”或“吸收”)氧气。
丁
② 温度变化曲线说明萌发的种子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能____(填“释放”或“吸收”)能量。
微专题1 植物的生长与生理活动的综合应用
综合应用
一题多设问
1.番茄又名西红柿,生长周期短,其秧苗培育简便,是大棚种植常选的果蔬作物。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一为番茄叶片结构示意图,根据对叶片结构的观察,你认为叶片所属的结构层次是____;番茄鲜嫩多汁、酸甜可口,果实中有多粒种子是因为子房中有多个____。
图一
(2) 果实内的有机物是植物通过____作用合成的,该作用主要发生在图一中的[____]____部分。
(3) 图二为番茄叶片进行的生命活动模式图,能为番茄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
图二
(4) 图三为番茄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二氧化碳吸收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曲线中的点表示在中午时分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图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过强,关闭了图一中的部分[____]____。
图三
(5) 若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图三中的点会____(填“上移”或“下移”)。图二中B所示生理过程对应图三曲线的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段。
(6) 大棚种植番茄时,施肥是必要的,其目的是给番茄的生长提供_____
_________。
追踪练习
2.[2024唐山一模]“稻谷飘香,禾下追梦”,2023年是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如图分别是水稻的果实、植株、花蕊和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四中的①用来吸收水稻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B.图一所示结构是由图三中③发育形成的
C.图一中的④发育成图二中的①②
D.我们吃的米饭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一中的②
3.[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玉米是河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某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多块试验田种植了玉米,观察记录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的各种变化。下图中①~⑥表示玉米种子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 播种前,同学们取少量玉米种子浸软,纵剖观察。根据子叶数目判断,玉米属于________(填“单子叶”或“双子叶”)植物。
(2) 播种后,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贮存在______(填图中序号)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子叶转运给④⑤⑥,用于各部分的发育。其中发育成根的是______(填图中序号)。
(3) 种植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某块试验田内的玉米植株茎秆软弱,易倒伏。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需施加含__的肥料来改善。
(4) 种植过程中,需要及时浇水和施肥。玉米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____区,根吸收的无机盐与水一起沿根、茎、叶中的____向上运输到叶片的叶肉细胞,运输动力主要来自玉米植株的____作用。
4.[2024沧州二模]春节临近,天津某农业园果蔬种植大棚里暖意融融,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农业园里种植的西红柿因果蒂形似草莓,被称为“草莓柿子”(如下图)。粉红的“脸蛋”,外貌独特,虽然个头比普通西红柿小,但随手掰开一颗,果肉晶莹剔透似果冻,一口咬下,酸甜爆汁,让人垂涎欲滴。
(1) 生物学兴趣小组对新采摘来的西红柿做了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先在载玻片中滴一滴____,然后挑取少许西红柿果肉涂抹在上面,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缓缓地盖在液滴上,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果肉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壁薄。吃西红柿时,酸甜的汁液来自果肉细胞的____,其中溶解着糖类、蛋白质等物质。西红柿富含______________,可有效预防坏血病。
(2) 在农业生产中繁殖西红柿的主流方式是种子繁殖,要经过传粉和___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才能形成果实。在此过程中,________发育成果皮。除传统的繁殖方式外,还有扦插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繁殖方式即可)等,这些方式属于营养生殖。
(3) 为使西红柿增产,可通过白天增加大棚内__________含量来增加有机物的合成;夜晚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减弱____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第9讲 人体的营养获取
真题演练
考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2024邯郸一模]航天员穿上航天服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选项中食物都能为航天员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①馒头 ②牛肉 ③食盐 ④纯净水
⑤鸡蛋 ⑥维生素C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④⑤
2.[2024廊坊一模]下列症状与其相应缺乏的物质不匹配的是( )
A.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
B.贫血——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C.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含碘的无机盐
D.糖尿病——缺乏胰岛素
3.[2024廊坊一模]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B.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C.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淀粉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
考点2 消化和吸收
4.[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消化液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 B.肠液 C.胆汁 D.胰液
5.[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学习了小肠的结构后,某同学自己选择材料制作了小肠壁的结构模型。他用一张纸模拟小肠内壁并折叠出皱褶,另一张纸模拟小肠外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皱褶模拟了小肠的皱襞 B.皱襞增加了小肠的长度
C.皱襞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D.此模型未能模拟出小肠绒毛
6.[2024石家庄一模]为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由淀粉制成的胶囊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口腔中,淀粉被彻底消化
B.胃能消化淀粉,药物慢慢渗出
C.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经胃进入小肠
D.小肠产生的胆汁能消化淀粉
7.[2024唐山迁安市模拟]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淀粉的酶
B.②内的消化液能够促进蛋白质的消化
C.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在③中消化和吸收
D.营养物质在④内只能被消化,不能被吸收
8.[2024廊坊模拟]同学们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试管中的液体需要充分混合均匀
C.水浴温度为,模拟了人体体温
D.2号试管溶液的蓝色比1号试管的深
考点3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9.[2024河北适应性考试]某同学早餐吃了馒头、素炒菠菜、米粥和苹果。从合理营养的角度考虑,这份早餐明显缺乏的营养成分是( )
A.无机盐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淀粉
10.[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胃
B.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
C.肥胖往往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有关
D.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注意营养全面,还要注意食品安全
11.[2024唐山路北区模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强调均衡饮食的重要性,提倡科学饮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隔夜饭菜易产生有害物质,应少食用
B.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
C.与长期喝饮料相比,饮用白开水更利于保持水平衡
D.熏制品和腌制品口味更佳,营养更丰富
重难提升 食物消化与吸收的探究活动
12.[2023河南]探究实践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诱发因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日常饮食中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可有效减少人体脂肪的过量堆积。魔芋富含膳食纤维,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研究人员探究了魔芋膳食纤维对脂肪消化的影响。
①配制浓度分别为0、、、的四组魔芋膳食纤维溶液各。
②向各组溶液中分别加入玉米油,混合均匀,制成四组混合液。
③从四组混合液中各取分别加入4个烧杯,按魔芋膳食纤维溶液的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标记为A、B、C、D组。
④向各组分别加入人工肠消化液,充分搅拌。下反应2小时,每隔20分钟测量脂肪酸相对含量。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结果如图甲所示。
图甲
回答下列问题。
(1) 脂肪主要在人体消化道的____中被消化。该器官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__________,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2) 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
(3)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魔芋膳食纤维能抑制脂肪的分解。请分析得出此实验结论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什么魔芋膳食纤维能抑制脂肪的分解?研究人员作出假设:魔芋膳食纤维可以使分散的脂肪微粒聚集,减少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接着,他们测量了上述实验完成时每组烧杯中脂肪微粒的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推测,魔芋膳食纤维可能与人体的____(填消化液名称)的作用效果相反。
图乙
(5) 虽然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肥胖,但脂肪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核心实验七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一题通关
下面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
(一)实验提示: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2.口腔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二)实验过程:
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处理。
2.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取一定量的唾液备用。
3.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
4.将准备好的材料分别放入各试管中,然后做一定处理。具体操作见下表:
试管标号 ① ② ③
放入材料 A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 B馒头碎屑和2毫升清水 C馒头块和2毫升唾液
处理方法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将3支试管一起放到的温水中;分钟后取出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
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探究的步骤
(1) 若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应选择______号和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
(2) ①号试管内的物质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________。②号试管内的物质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③号试管内物质局部变成蓝色,说明____的咀嚼作用会影响食物消化,所以吃饭时要做到细嚼慢咽。
(3) 实验中,①②号试管充分搅拌,是模拟口腔中__的搅拌作用。
(4) 将试管放到温水中保温目的是模拟________________,使唾液发挥最佳作用。
(5)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__________以及____都有关系。
2.异常情况分析
(6) 如果①号试管加入碘液后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3.变量更换
(7) [唾液 温度]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不同温度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的探究方案如下表。实验结果为2号和3号试管均变蓝,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试管编号 1 2 3
放入材料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有无唾液 唾液 唾液 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水浴温度
加入碘液 2滴
(8) [唾液淀粉酶含量]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
试管编号 1号 2号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
① 1号试管“ ”处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____作用。
② 2号试管“ ”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__。
③ 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内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4.学以致用
(9) 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________。
5.碘液的应用
(10) “碘液染色”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碘液的是( )
A.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细胞中的气孔
B.用放大镜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C.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第10讲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真题演练
考点1 血液循环系统
1.[2024邯郸模拟]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物像,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
B.人患炎症时,②的数量会增多
C.③的数量过少,则伤口会流血不止
D.若仅以血细胞作为亲子鉴定的材料,可以选用①或③
2.[2024邯郸经开区一模]某男性患者的血液化验报告单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结果 参考范围 单位
红细胞 个/
白细胞 个/
血小板 个/
血红蛋白 110
A.观察患者的血涂片,视野中血小板的数量最多
B.根据表中结果推测,患者可能有贫血和炎症
C.针对该化验结果,该患者可多吃富含钙的食物进行食疗
D.如果患者不慎受伤会流血不止
3.[2024张家口一模]下列关于人体毛细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红细胞单行通过 B.血管壁厚
C.血流速度快 D.分布范围小
4.[2024石家庄一模]如图为人体的三种血管模式图及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观察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是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B.③是毛细血管,其内的血流速度最慢
C.④和都是红细胞,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D.⑥是白细胞,细胞体积最大,为全身细胞输送氧
5.[2024张家口二模]如图是心脏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④只能朝心室方向开闭
B.D是左心室,腔壁最厚
C.②是将血液运往全身去的血管
D.A是肺循环的止点
考点2 血液循环
6.[2024河北]如图为肺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①②③④表示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可防止血液倒流 B.②表示右心室
C.③表示肺泡 D.④内的血液为静脉血
7.[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诸血者,皆属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早在2 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就知道了心脏跳动与血液循环的关系。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静脉血“属于心”是由肺循环完成的
B.“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动力来自心脏
C.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D.体循环由左心室开始,右心房结束
8.[2024石家庄模拟]科研发展近日,国产首个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临床试验圆满完成。这标志着我国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的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在人工心脏技术方面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如图所示,人工心脏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辅助泵提供动力,将心脏某腔室血液抽出并灌注到动脉。下列关于人工心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辅助左心室的功能 B.可作为肺循环的起点
C.其泵出的血液进入主动脉 D.其泵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考点3 输血与血型
9.[2024邢台襄都区一模]如图为某志愿者的电子献血证(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血样可输给A型血患者
B.全血中含有血细胞和血浆
C.献血时针头插入的是动脉
D.针眼处起凝血作用的是白细胞
10.[2024河北]2023年,全国无偿献血的人次和献血总量均创历史新高。下列有关无偿献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献血前应鉴定血型
B.献血时从手臂动脉取血
C.献血后应适当多摄入蛋、奶等食物
D.献血后体内血液成分短期内可恢复正常
重难提升 血液循环的模型制作
11.[2023河南]模型制作生物学社团的同学们利用注射器、单向阀(控制液体单向流动)、红墨水、细软管(充满红墨水)、细管接头等材料,制作了人体血液循环的模型(如图)。
(1) 推动注射器A的活塞,红墨水沿流动,该过程模拟体循环。注射器A表示心脏的________。若在单向阀①处,血液与组织细胞能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则可判断该处血管具有管径细、________和血流速度最慢等特点。
(2) 模拟完体循环,接着推动注射器的活塞,红墨水最终回流到A,模拟的是肺循环。注射器A表示心脏的________。若单向阀②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血管和血管相比,____________内的血液氧含量高。
(3) 该模型不能同时模拟体循环和肺循环,你认为该模型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第11讲 人体的呼吸
真题演练
考点1 呼吸系统
1.[2024石家庄一模]人体中,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共同承担某项重要生理功能,它们共同组成( )
A.呼吸系统 B.呼吸器官 C.消化系统 D.消化器官
2.[2024石家庄长安区一模]近两年,呼吸系统感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困扰。下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组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如果图中③是支气管,则①~⑤标注的是组成呼吸道的各器官
B.呼吸系统感染可分为呼吸道感染和肺感染
C.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依靠肺主动的收缩与扩张
D.肺泡多、壁薄,且外面包绕大量毛细血管,这都利于气体交换
3.[2024张家口二模]游泳时会因不小心呛水而咳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呛水时水可经过鼻、咽、喉进入气管
B.咳嗽是人体通过反射排出异物的方式
C.咳嗽时,胸腔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增高
D.呛水是常见现象,不会影响呼吸过程
4.[2024陕西西安模拟]健康生活你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你的健康。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B.吃饭时说笑导致食物误入肺,引起剧烈咳嗽
C.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器官是咽
D.随空气进入人体呼吸道的细菌、尘埃可通过痰排出体外
考点2 呼吸的全过程
5.[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如图为模拟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甲 乙
A.甲图表示吸气,膈肌收缩 B.甲图表示呼气,膈肌舒张
C.乙图表示呼气,膈肌收缩 D.乙图表示吸气,膈肌舒张
6.[2024山西大同一模]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人体在某种状态下膈肌所处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膈肌位于①处时人体正在吸气
B.膈肌位于①处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C.膈肌位于②处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D.膈肌位于②处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
7.[2024廊坊一模]如图是肺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表示呼气的是( )
A.曲线段 B.曲线段 C.曲线段 D.曲线段
8.[2023北京]下列关于人体肺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肺泡数目多
B.肺泡是细支气管末端膨大形成的
C.肺泡壁很薄
D.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减少
9.[2024保定顺平县模拟]下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血管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B.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C.呼吸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
D.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由肾脏排出
10.[2023湖北荆州]结构与功能观如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过程中的氧气直接在血浆中运输,不需要借助红细胞
B.②④过程中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的
C.呼吸道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D.人在平静状态下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
重难提升 呼吸与急救
11.[2022北京]呼吸道是气体进出人体的通道,需时刻保持通畅。
(1) 图1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模式图。正常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的入口处,避免食物进入喉和[②]____,阻塞呼吸道。
图1
(2) 呼吸道阻塞会使气体无法进出肺,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__________,进而使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的____减少,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3) 若呼吸道被异物阻塞,危急情况下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施救助(如图2)。据图分析,对儿童和成年人进行急救时,应快速向后上方挤压其____部。挤压会导致被救者______(填下列字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异物被排出。施救时,应注意对不同人群挤压的部位不同,并且尽量不造成二次伤害。
图2
.膈顶上升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增大 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膈顶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减小 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膈顶上升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减小 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4) 为预防异物进入呼吸道,生活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例即可)。
第12讲 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
真题演练
考点1 泌尿系统
1.[2023甘肃陇南]痛风患者体内尿酸积累过多,不能及时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从而导致关节疼痛。下列结构中,与尿酸排出无关的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肺 D.膀胱
2.[2023黑龙江绥化]人体泌尿系统中,能够将形成的尿液暂时储存的器官是( )
A.膀胱 B.输尿管 C.肾脏 D.尿道
3.[2024北京海淀一模]下列有关人体泌尿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肾脏——形成尿液 B.输尿管——排出尿液
C.膀胱——输送尿液 D.尿道——储存尿液
考点2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4.[2024邯郸模拟]小唐去医院体检,体检报告显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标,医生建议他就诊的科室是( )
A.消化科 B.呼吸科 C.泌尿科 D.神经科
5.[2024张家口一模]甘露醇(如图)是临床常用药,可降低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肾小体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血液流经肾小管后可形成原尿
C.使用甘露醇后会导致尿量增加
D.肾小囊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
6.[2024秦皇岛青龙县一模]下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字母表示物质流经肾单位的3条路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代表蛋白质的路径 B.可以表示葡萄糖的路径
C.可以表示水和尿素的路径 D.可以表示无机盐的路径
7.[2024陕西渭南二模]为验证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研究人员截取了一段兔的肾小管,在一端注入液体,另一端收集液体,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注入的液体成分与兔血浆成分相同
B.收集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会降低
C.收集的液体中尿素的浓度会降低
D.收集液体的总体积会增加
8.[2023山东烟台]如图曲线表示健康人肾单位结构中葡萄糖的含量变化。判断结构乙内的液体和结构丙的名称分别是( )
A.血液 肾小球 B.原尿 肾小囊
C.原尿 肾小管 D.尿液 肾小管
9.[2024邢台襄都区一模]病人到医院就诊,医生观察到病人浮肿现象严重,初步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为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医生要求病人做了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如表为病人血检和尿检的部分结果,其中血液和尿液中哪项成分的变化能证明医生的诊断是正确的( )
样品 蛋白质(克/100毫升) 葡萄糖(克/100毫升) 无机盐(克/100毫升) 尿素(克/100毫升)
血液 7.4 0.1 0.72 0.03
尿液 0.5 0 1.1 1.8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考点3 人体的排泄
10.[2024石家庄模拟]下列哪项物质不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
A.水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尿素
11.[2023山东滨州]人体的生命活动会产生许多代谢废物。下列生理活动属于排泄的是( )
①呼气 ②排便 ③排尿 ④排汗 ⑤脱发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重难提升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与装置模拟
12.[2024山东日照二模]生物人工肾由膜血液滤过器(硅纳米膜)和含有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