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桩(zhuāng) 诬蔑(miè) 卑劣(lüè) 挑拨离间(tiǎo)
B.捶击(chuí) 蛮横(héng) 赋予(yǔ) 义愤填膺(yīng)
C.恐怖(bù) 舆论(yú) 卑鄙(bǐ) 慷慨激昂(kǎi)
D.悲愤(fèn) 遭受(zāo) 氛围(fèn) 无耻之徒(chǐ)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
B.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
C.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陪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
D.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先生的演说旁征博引,令人信服,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B.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对以强凌弱的行径无不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C.在她的挑拨离间下,他们俩和好如初了。
D.我们办事光明正大,无论他怎么造谣惑众,也无济于事。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B.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价值观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C.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D.这群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工,难道就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来安放自己漂泊的身心吗?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所谓的宇宙黑洞又是怎样的?这些都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B.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C.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
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6.请选出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因此演讲者应根据听众的身份、心理、需求以及演讲的场合,有针对性地准备演讲的内容。
②演讲稿,内容要有针对性。
③例如,参加学生会竞选,面对的主要是师生,应该着重讲自己能为大家做什么、怎么做。
④比如面对全校师生的演讲,在开学仪式上的演讲,到街上做环保宣传的演讲。
⑤演讲一般都针对特定的群体,或者有特定的场合。
A.②①④③⑤ B.⑤②①④③ C.②⑤①④③ D.②④③①⑤
7.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中的“卑劣”“无耻”都是形容词。
B.“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的不讲理的非议。”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
C.民族危难之际,闻一多先生发表的《最后一次讲演》,不仅是一篇激烈的战斗檄文,更是爱国民主人士的战斗宣言!
D.“鼎”最初是炊具,后被视为传国重器,成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亦有变革之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8.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2)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
(3)你们完了,快完了!
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9、学习了本文后,班级开展了“致敬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请仿照示例,用两个比喻句说出你对英雄的认识。
示例:英雄就是力挽狂澜的舵手。
(2)下面是某校对英雄人物了解情况的调查图表,请你概括出两图表的主要信息,各写出一条。
(3)随着爱国电影的热播,以《长津湖》为代表的一系列影视剧中塑造的“中国英雄”“中国硬汉”形象,点燃了国人爱国情怀,激发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请你说说你对英雄的看法,写一段小议论,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字数在80以内。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 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 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10.“他们制造……你们还有几天”中,“他们”“你们”人称的变化有什么作用
11.文中“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
12.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一句话的含义,并回答该句表达了演讲者怎样的感情。
13.“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
14.赏析下列语句。
(1)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2)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勤俭节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无数历史经验教训启迪我们,勤俭节约是海晏河清之基,奢靡享乐是灾祸危亡之根。勤俭节约精神与个人修养、家庭和睦、社稷兴衰紧密相联。
②勤俭节约精神是修身之基。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倡导的是一种适度、合理、节用的生活理念,蕴含的是以节俭惜物为荣、以奢靡浪费为耻的道德品质。于个体而言,既体现着一种“待物之德”,也内蕴着一种“修养之道”。奢靡浪费,不仅会糟蹋物质财富,更会侵蚀人的意志品质。以俭养身,方能永葆本色。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形塑了敬畏感恩的价值理念,就能在成长历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培养不怕困难、勇于吃苦、抵御诱惑的坚强意志。
③勤俭节约精神是齐家之要。在中国人心中,“家事”与“国事”“天下事”密不可分,优良家风与良好社会风尚总是紧密相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将勤俭节约摆在家风建设的突出位置。从《诫子书》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颜氏家训》的“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再到《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始终为中国人所推崇。
④勤俭节约精神是治国之道。惟俭者兴,惟勤者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这一感叹,道出了勤俭节约的重要地位。“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国无俭必亡。”勤俭节约看似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反映出的是人格修养,折射出的是人心向背,从根本上说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要长足发展,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警示,绷紧勤俭节约这根弦,让戒奢尚俭、艰苦奋斗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摘编自谢卫平《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精神》)
材料二
15.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采用递进式结构,先提出问题,再逐层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B.材料一第②段从反面论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C.材料一综合运用事实材料、道理材料、数据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D.材料二可以看作材料一提及的“适度”“节用”生活理念的生动注释。
16.下列两则事例,哪一则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③段的观点?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事例一:某酒店推行“N-1”点餐方式,要求服务员根据比就餐人数少一人的饭菜量引导消费者下单,“按需点菜”。
事例二:司马光注重家庭教育,曾作《训俭示康》告诫其子要以节俭为美德,不可追求奢靡生活。
17.最近,小言在消费券活动中抢到了“零售到店消费券”。想到过几天就是自己的生日了,他便向妈妈提出“再买一双鞋子作为礼物”的请求,并表示自己这是响应社会促进消费的号召,可其实他家里已经有许多球鞋了。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链接材料,评价小言的这一请求。
【链接材料】
促消费,广东又放大招了。近日,广东省商务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广东“粤消费粤精彩”消费券活动,21个地市同步参与,在全省范围内发放3亿元消费券,活动时间从2023年12月持续至2024年1月,全力提振消费信心,营造全省火热消费氛围。
——《南方都市报》
(三)阅读《耐心成就人生之美》(徐文秀),完成下面小题。
①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
②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
③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能成就人生。
④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就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很多时候,能否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坚持时间的长短,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
⑤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君,主宰)。《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一文中提到,他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他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拉,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因为有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⑥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儿。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的锤炼和对品质的塑造。
⑦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有删改)
18.解释文中第②段加点的词语。
(1)心慌意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蹴而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20.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21.文章第⑤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根据语境,仿照上下文,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出第⑦段中所缺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本文对你的启示。
三、写作
24.演讲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请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答案
1、C 2.C 3.C 4.A 5.C 6.C 7.B
8.(1)反问句。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了反动派的残暴。(2)祈使句。当面命令特务,揭露了反动派虚弱的本质,表现了自己大无畏的精神。(3)感叹句。揭露了敌人的虚弱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4)反问句。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
9.(1)示例:英雄就是穿透雾霾的航灯;英雄就是无私奉献的红烛。
(2)示例: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途径主要是学校;大部分中学生对了解英雄人物的态度积极,热情很高。
(3)示例: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好风尚。对为国为民牺牲的英雄,要永远怀念他们,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誉和敬仰;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家国的精魂。我们要缅怀英雄,传承英雄精神。
10.由“他们”变为“你们”,表现了讲演者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
11.“你们”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我们”指讲演者及爱国民众。
12.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了讲演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13.“黑暗”指反动统治,“光明”指人民解放。
14.(1)表现了人民的强大力量和作者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反动派做垂死挣扎,也说明斗争更加残酷。
15.D
16.事例二适合。因为第③段观点是“勤俭节约精神是齐家之要"司马光写作《训俭示康》是家风建设行为,能支撑观点。
17.小言的请求需要辩证地看待。他的请求看似合理,买鞋有助于推动消费,帮助社会发展经济,响应了政府号召。但另一方面看,他的请求不够理性,消费不代表浪费。材料一提到“勤俭节约精神是修身之基”,“齐家之要”,倡导“适度”、“节用”、“合理”的生活理念。小言家里已经有许多鞋子,现在要求多买一双鞋子,不符合“适度”、“节用”的理念,不利于培养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坚强品质。我认为小言作为学生在消费时应按需消费,在担负公民责任时应充分考虑自身情况,理性消费。
18. 心里慌乱,没有了主意。 一步就能成功。
19.耐心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或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20.耐心成就成功之美,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成就意志之美。
21.引用论证、举例论证
22. 少一点焦虑 多一份淡定 少一点杂念 多一份纯净
23.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 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
24、【例文】读经诵典,“怎么读”重要,“读成什么样”也重要。在品味与诵读过程中,如果深切领悟到古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品格,并能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就意味着读出了真意,读出了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