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9.《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3 10: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模板
授课内容 《紫藤萝瀑布》宗璞
教 学 目 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3.联系生活,初步获得对人生深沉而独特的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2.联系生活,初步获得对人生深沉而独特的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法、任务趋势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序号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2 2(1) 2(2) 2(3) 3 3分钟 5分钟 15分钟 12分钟 5分钟 预习要求 1.知识链接 走进作者 紫藤 写作背景 2.扫清字词 课中任务单 任务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听读课文,扫清字词。 ①根据范读文本(纠正字音) ②找同学代表朗读展示预习字词,同桌点评纠正。 ③齐读。 2.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①提出问题:题目为什么要加上“瀑布” 两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文章是围绕什么食物来抒发情感的? ③文章可以划分三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任务二:细读探究,感悟花语 细度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一)生命的韵味 1.请同学们寻找紫藤萝生命力的语句?(1-8段) 2.有感情的朗读这些语句,边读边思考,你读到了紫藤花 的生命。 3.为什么你读到了 的生命? 1.第一部分赏花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2.作者是从紫藤萝花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 3.作者描写紫藤萝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结:是啊,这些文字都是关于花的生命的,这些生命或盛放、或灵动、或美好、或梦幻……这就是紫藤花的生命的韵味。 (二)心灵的韵味 面对这样的花,作者又如何呢?让我们回到开头? 1.投影:“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原因? 2.集体朗读第7段 第二部分忆花作者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变化? (补充写作背景)文章写于1982年5月,作者50岁的第第在1982年10月就病逝了,仅仅相差了5个月时间。且作者不能陪伴在弟弟身边。 小结:看到花,停下了脚步,暂时忘掉一切,片刻的喜悦。再读第7段。 任务三:深入体会,把握情感 (三)人生的韵味 的确,作者宗璞曾经历了关于死亡的不幸,生死谜、手足情?但是花呢 它又经历了怎样的不幸? 4.集体朗读第8段,说说花的不幸。 ①紫藤萝有过怎样变迁?(插叙)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补充写作背景)这一段关于十多年前的回忆——它的特殊背景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花经历被改种的不行,那文人、学者宗璞呢,它还会经历怎样的不行? (小支架:联系学过的《老王》杨绛一家)学生展示。 ②如何理解:“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③投影: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理解。 明确:作者通过花的由衰而盛,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况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随花而起伏涌动。尽管家庭、人生乃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 他们有着相同经历,有各自的苦难,所以能读懂对方。 ①如何理解“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瀑布。” ②如何理解“在这淡紫色的光辉和淡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小结: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但文章内容不仅仅是写紫藤萝,作者面对紫藤萝,深受启示,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叫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小支架:借景抒情: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主要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一定要使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 总结: 本文是一篇哲理散文,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紫藤萝花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作者由花儿的由衰到盛,联想到人生所遭遇到的各种挫折与不幸,继而想到生命的美好与永恒。 拓展延伸: 1、生命的历程并不完全是美好的,当你遇到挫折、不幸、苦难时,你是怎么对待的? 2、托物言志 示例 《青松》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托“青松”,言“高洁、坚韧”之志。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托“石灰”,言“廉洁正直”之“志”。 课后作业单 1、思考课后第四题。 2、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完成习作练习。 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预习 根据任务单完成任务 明确:表现花的繁茂、花藤之长形象生动。 明确:紫藤萝 明确:第一部分:赏花(1—6) 繁花似锦 第二部分:忆花(7—9) 思绪万千 第三部分:悟花(10—11)振奋精神 (小支架:现从文本里找句子;在旁边批注阅读体会;关注文本可以从一字一词中品味;从修辞角度品析;注意朗读声情并茂) 也可以带着下面这些问题去读文本。 (小组讨论) 集体朗读第7段 集体朗读第8段 明确:家乡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与眼前紫藤萝花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生命的长河不会永远风平浪静。 明确: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当时事实就是这样。人们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感情,认为赏花不应该是劳动者的本分,赏花是低级情调,甚至认为赏花就会腐化堕落。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齐读第9段。 明确:积小流以成江河。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份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 明确:这是藤萝花带给作者的感悟所以她“不自觉加快了脚步”让我带着新感悟再读最后两段。你读懂了什么? 经历困难要不停止前进脚步;发现感受生命力;万花中一朵的奉献精神。 学生完成作业 学生掌握基本信息,为阅读理解文章扫清障碍 掌握正确字音字形 主要内容概括分析 品味话语、立足文本、感悟语言、学习语言 朗读悟情,提升朗读能力 培养小组合作分工能力 以读悟情 以读悟情 由花及人 联系生活,思考生活 生活感悟 明确手法 生活启示 课外补充 巩固运用
课堂形成性 练习 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任务单,并根据老师的问题思考回答。
课后作业 1、托物言志常见意象积累 2、思考课后第四题。 3、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完成习作练习。
教学反思 (一)创新落实手段 一幅漂亮的板书能唤起读者的情感,给人美的陶冶、美的享受。要能够调控学生思路、构建知识结构、变抽象为具体。在板书设计中,跟随教学思路,导入用宗璞遇到紫藤萝时,她有什么样的感受?恰是板书:“宗璞、紫藤萝”,最后填上“瀑布”,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宗璞对紫藤萝的感受,给赏析紫藤萝定下基调;另外,板书中抓住主旨句,比照“花”和“人”的不幸经历、态度、精神,引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提炼勾勒出这堂课的核心字“生”。 在“学以致用”环节中,我创新型地使用任务选择法,给学生创造更宽广的展示舞台。一个活动是侧重于抒情表达,一个活动侧重于细节表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一展风采。在课堂的进行中,也正是如此。最后的分享环节中,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有的深情朗诵,有的笔下生花,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二)上课过程中的机智应变和不足: 在学生和老师配合的环节中,学生紧张没有接住,机智地递出台阶,用语言流畅地过渡,启发学生再次尝试; 在学生回答出错的时候,调动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在课堂上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纠正学生的易错处; 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可以更简练一些,把“花”和“人”的不幸是什么,放在一起提出,更符合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