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腊八粥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腊八粥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1 22:2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第一单元 第2课
腊八粥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两天,天气很冷。于是,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即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激趣导入
你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吗?
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细细碎碎的无数动人的往事,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或赞美,或怀念,或憧憬佳节的团聚以及这自然的馈赠,粘粘的腊八粥包裹着的却是中国人浓浓的情,深深的谊,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
介绍作者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1902-1988年),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他主张“美在生命”,中篇小说《边城》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沈从文的语言格调古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乡土文学之父”





zhōu

yàn
chí

jiǎo

chóu

zhǒng





áo

ɡānɡ
zānɡ
字词学习
我会认

zhōu
这里没有点、提。
米粥 熬粥
字词学习
易错字


斜钩上面没有撇。
字词学习
易错字
多音字学习

yàn
yān
吞咽 咽唾沫
咽喉 咽炎
例句
小王呜咽(yè)着对医生说,他咽(yān)喉红肿,吞咽困难。

呜咽 哽咽
多音字学习

chí
shi
汤匙 匙子
钥匙
辨析
“匙”在“钥匙”一词中读shi,其他情况一般读chí。

zāng
zàng
弄脏
心脏
字歌
勤体检,查内脏(zàng),
常慢跑,强心脏(zàng)。
有礼貌,弃脏(zāng)字,
讲卫生,洗脏(zāng)衣。
词语对对碰
近义词
沸腾——鼎沸 搅和——搅拌 预备——准备 益发——越发 松劲——泄劲 资格——资历
可靠——牢靠 好奇——新奇 猜想——猜测
词语对对碰
反义词
浓稠——稀薄 松劲——鼓劲 反抗——顺从
可靠——可疑 承认——否认 粉碎——完好
词语解释
【灶房】厨房。
【碗盏】碗。
【整齐】有秩序;有条理;不凌乱。
【惊异】惊奇诧异。
【不消说】不用说。
【益发】越发;更加。
【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猜想】猜测。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作家沈从文为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能否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
整体感知
文中是怎样描写腊八粥的呢?画出文中描写腊八粥的句子。
整体感知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小孩子
大孩子
老孩子
都喜欢
侧面描写
排比
整体感知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吃粥时的动作
侧面描写
材料丰富
香味诱人
拟人
整体感知
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
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
拟人
浓稠软糯
整体感知
读了这些描写腊八粥的语句,你有什么感受?
这甜甜的腊八粥,馋得我直流口水,真想赶快吃上一碗。
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
2.试理解课后思考题。
第一单元 第2课
腊八粥
第二课时
走进作者
本文的作者 ,原名沈岳焕,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 》《 》、散文集《 》等。
填空
沈从文
边城
长河
湘行散记
课文回顾
回顾课文,思考问题: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作家沈从文为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能否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
新课导入
一碗碗美味可口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馋涎欲滴,住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的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继续学习。
精读课文
细读第1自然段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对腊八粥产生甜甜的腻腻的感觉,说明了腊八粥十分美味。
精读课文
细读第1自然段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修辞方法:拟人
课堂小练笔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精读课文
本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八儿等粥、吃粥的经过。
吃粥
精读课文
看粥
14—17
猜粥
13
想粥
9—12
盼粥
2—8
“等粥”这一部分是详写,可分为四个层次:盼粥——想粥——猜粥——看粥。
感悟形象
默读第2~8自然段,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画出的句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1.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
盼粥
感悟形象
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夸张
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的心情吗?
心理描写
联系生活,说一说你在什么时候会“喜得快要发疯了”?
即将和爸爸去我梦寐以求的游乐园的时候。
爸爸说要带我去海边的时候。
感悟形象
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神态描写:表现了八儿迫不及待的心情。
感悟形象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语言描写:一个“那”字,生动地写出了八儿为了早些吃到腊八粥而撒谎的馋样儿,天真可爱又有一点狡黠,颇有童趣,让人忍俊不禁。
感悟形象
那我饿了!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感悟形象
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
2.计划分粥
想粥
感悟形象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
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语言描写:吃腊八粥,八儿不只想着自己,还想着家人。这段描写既表现了八儿的天真可爱,又体现出他的孝顺体贴。
感悟形象
分角色朗读第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又改变了?
感悟形象
这让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又是什么样的呢?
男生齐读第14自然段,大家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
3.猜粥
感悟形象
糖:放多了,会起锅巴




栗子:稀烂到认不清楚
饭豆:煮得浑身肿胀
花生仁:是面面的了
枣子:必大了三四倍
感悟形象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八儿为什么会感到惊异?
4.看到粥的惊异
看粥
感悟形象
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与前文“猜粥”比较,拟人的手法细腻的写出了粥的变化。
看了腊八粥之后,八儿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感悟形象
课文在前半部分详细描述了等腊八粥的过程,作者又是如何写喝腊八粥的呢?默读第18、19自然段。
喝粥
感悟形象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堂小结
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充分体现了小孩子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浓浓的亲情。
如今时过境迁,腊八粥已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的美食了。等到了可以随时吃到腊八粥时,味道却没有它停留在想象中时那样诱人了。过了腊八就是年,比起喝粥,我们更愿意重温名家们的美文,让那些记录旧日时光的秘密,泛着丝丝甜香的文字,氤氲着寒冷麻木的心灵。那样,一股久违了的香甜也会萦绕在唇齿之间。
结构图示
焦急
盼粥
看粥
喝粥
迫不及待
美妙想象
惊异非常
心满意足
猜粥
想粥
苦苦等待
拓展延伸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拓展延伸
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
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腊八吃粥的传说
课后作业
(1)小米、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等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等你来品,将这浓浓的腊八情义融进短信里,送给你的亲朋好友,祝福他们腊八快乐!
(2)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的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