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1 古诗三首
幼小的孩子
玩
烧 浇 晓 绕 翘
音序:X
结构:左右
组词:拂晓
家喻户晓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zhēng
qìng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金盆脱晓冰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诗意:他轻轻敲打,冰块发出像玉磬穿林而过一样的响声。忽然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当孩子们正醉心于那( )的美妙的声音时,忽然( ),发出了如( )的声音。唉,太令人( )了!
穿林而过
冰块儿落地
玻璃破碎
失望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多么调皮的孩子,他从金属盆里面把冰取出来。
多么聪明的孩子,他用彩色的线把冰穿起来,当作银钲来敲。
多么快乐的孩子,敲出的声音像在敲打玉磬一样。
多么沮丧的孩子,冰落在地上发出像美玉碎裂的声音。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
【宋】雷
震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yī
bēi
景
人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池岸
口里含着
水中的波纹
诗意: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草 水 山 日
两个“满”:写出盛夏时节青草茂盛、池水盈盈的景象。
“衔”:用拟人手法写出日落景象,化静为动,生动形象。
“浸”:写出了青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景象,生动优美。
悠闲自在
摇头晃脑
你能想象出牧童吹笛子时的样子吗?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意: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那小牧童( )在牛背上,( )走着;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支短笛,( )地吹着自己编的( ),那头老牛似乎听懂了小主人吹奏的曲子,“哞哞”地叫着。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小曲
慢悠悠地
横骑
有模有样
快来伴着音乐,带着对牧童的喜爱之情朗读一下吧!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这是一首描写 的诗,
抒发了诗人对 的 和 之情。
乡村晚景
乡村晚景
喜爱
主题概括
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不同之处
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稚子弄冰》
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村晚》
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充满了童真童趣
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表现了作者热爱乡村生活
课后作业:
有感情的朗诵并背诵古诗《稚子弄冰》和《村晚》。
选做:
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