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原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草原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1 21:3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 草原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目标
1. 会写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背诵课文第1 自然段。
2. 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重点)
3.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第一课时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草原吗?你们知道草原长什么样子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这篇课文吧!
同学们,看了这几组草原的图片,你知道了草原长什么样子了吗?你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描绘一下吗?
例:无边无垠、翠色欲流……
了解作者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
《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
部,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
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它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优质的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区。
呼伦贝尔大草原
我会读
草原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乐趣
目的地 洒脱 衣裳 彩虹 马蹄
蒙古包 热乎乎 奶豆腐 礼貌 拘束
干部 举杯 羞涩 感人 会心 微笑
我会写
我会读
①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②这个草原有什么特点?草原主人们呢?
思考:

①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②这个草原有什么特点?草原主人们呢?
一望无际,美丽。主人们热情款待,对远方的客人们很客气。
第二课时
课文解读
小任务:
找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用横线画出来。
答: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羊群比作白色的
大花。突出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通过某一个字,你能读懂什么?
答:通过“绣”字,可以知道作者对草原以及羊群的喜爱之情。
课文解读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拟人。
你读懂了什么?
答:在作者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的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似乎都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课文解读
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草原的哪些景色?
答: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的天空、草地、小丘、羊群、骏马和大牛,构成了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
课文解读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对比朗读:
如果去掉后一句,表达上会有什么不同呢,读一读,说一说。
作者的感受是作者看到美景后自然的真情流露,情真意切,情景交融。去掉后表达效果没有原文好。
读一读,说一说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体会?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为巧妙?
“绣”字用得妙,羊群本来在吃草而随意走来走去,可在老舍的笔下,它们就是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并且图案在不断变换,真是美极了!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想想课文中“渲染”这个词好在哪儿?
渲染
勾勒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个句子里,除了翠色欲流,还有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翠”比“绿”好在哪儿?
“翠”字让人感觉特别通透,相比之下,“绿”显得死板。
“翠”比一般的绿更鲜亮,更有光泽,绿得更丰富更饱满,绿得好像都快要流淌下来。
读书方法归纳
我们读书就要这样去读,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读出文字背后隐含的意思。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想一想,如果老舍先生坐下低吟小诗,他会吟些什么内容呢?
如果此时此刻,你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完成句式训练。
这种境界,既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既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天空
地面
提示:
从上到下
老舍先生是怎样描绘见面后的动人场景的呢?请大家自由读第2~5自然段,用你的朗读再现你所想象到的情景。
你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吗?
远迎
相见
款待
话别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学习第2~5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心情急切
节日盛装
人多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这样热闹的场面,让你想到了什么时候的情景?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课后作业
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也可以写下来。
推荐阅读艾平的新作《聆听草原》,说说作者艾平又用怎样的笔触介绍了呼伦贝尔大草原?
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