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运动和呼吸
(苏教版)三年级
上
教学目标
知道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01
02
学会自己设计简单实验验证简单问题;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理解运动对呼吸的影响,能够分析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
03
能够用测量的方法收集三种状态下呼吸次数的数据;能够使用简易的装置测量肺活量,知道运动可以增大肺活量。
科学观念
04
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提高健康意识 。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
“仿生机器人”是指模仿生物、从事生物特点工作的机器人。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仿人机器人”将弥补年轻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家庭服务和医疗等社会问题,并能开辟新的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发展和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我校决定制作仿真机器人模型,三年级复杂收集人的呼吸和消化系统资料,希望同学们集体行动起来!
教学情境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的呼吸器官及作用原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运动时和静止时,呼吸的频率和强度都不一样。运动与呼吸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探究新知
运动前后呼吸有什么变化?
探究新知
实验名称:测量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实验材料:秒表或计时钟、跳绳、记录表
探究新知
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
1.3~5名同学为一组,1名同学负责计时,其他同学保持在安静状态下,在规定时间内记录自己的呼吸次数。
2.小组成员轮流计时,多做几次实验,将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内。
实验名称:测量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探究新知
3.同样,3~5名同学为一组,1名同学负责计时,其他同学跳绳1分钟,逐渐加快,做此运动一分钟后停止。停止后,做运动的同学马上记录自己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4.小组成员轮流计时,多做几次实验,将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内。
实验名称:测量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探究新知
次数 安静状态下 运动结束时 休息3分钟后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26
27
25
26
39
38
37
38
31
29
30
30
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的测量记录
实验名称:测量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运动会使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呼吸又会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每个人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都会增多;相同条件下,男生和女生的呼吸次数相差不多,老师比同学的呼吸次数要少。
探究新知
实验名称:测量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探究新知
运动后呼吸会加快。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量也比平时多导致呼吸加快。
探究新知
什么是肺活量呢?
活动二:认识并测量肺活量
探究新知
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肺活量与人的呼吸密切相关。
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 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 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 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 毫升以上。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强。
肺活量小百科
探究新知
实验名称: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
实验材料:塑料瓶(2升)、弯头吸管、装适量水的水槽。
探究新知
1.在标好刻度的塑料瓶里装满水。
2.把瓶子倒置在水槽里,插入弯头吸管。
3.深吸一口气,通过吸管尽力向瓶里吹气。
4.记录排出的水量。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名称: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
探究新知
实验分析:肺活量大的同学,一次尽力呼出的气体体积也越大,因此从塑
料瓶里排出的水量也越多。
实验结论:排出水量越多的同学肺活量越大。
学生编号 肺活量
1
2
3
4
5
6
实验名称: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
探究新知
实验名称: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
用标准测试仪可以更准确、更方便地测出肺活量。
探究新知
增大肺活量最显著的方法是多参加体育活动。此外,在生活和学习中要保持挺胸抬头的姿势,正确的站姿和坐姿有利于呼吸顺畅,增大肺活量。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调整呼吸的方法来增大肺活量。如可以深呼吸后屏住呼吸5~10秒再呼气,每天坚持10分钟,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另外,我们要远离烟雾,尤其是香烟和手烟,香烟中的有毒成分会破坏肺部功能,导致肺活量严重下降。
增大肺活量的方法
探究新知
活动三:保护呼吸器官
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还有预防过敏或避免吸入大量有害物质。
探究新知
活动三:保护呼吸器官
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经常开窗通气
开窗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致病微生物浓度,从而预防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
探究新知
活动三:保护呼吸器官
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香烟中所含有的各种有害物质会损害到呼吸器官的功能健康。
探究新知
活动三:保护呼吸器官
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健康人的肺
吸烟人的肺
探究新知
活动三:保护呼吸器官
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用棉签蘸淡盐水轻轻擦拭鼻腔
盐水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用棉签蘸盐水洗鼻可以有效清洁鼻腔。
探究新知
活动三:保护呼吸器官
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不要用力擤鼻涕
用力擤鼻涕可能会引起鼻部皮肤的损伤导致鼻翼部的软组织感染发炎、引起鼻炎。
探究新知
活动三:保护呼吸器官
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积极的锻炼会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能有效预防呼吸道的感染,还能使呼吸肌逐渐地发达,增强肺的功能,增加肺活量。
课堂练习
1.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 )。
A.6000毫升以上 B.2500~4000毫升 C. 1000毫升以下
2.下面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错误的是( )。
A.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B.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C.空气污染严重时,出门不戴口罩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结束时一分钟的呼吸次数越多证明身体越好
B.小学生的肺活量应在1000毫升以下
C.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
一、选择题
B
C
C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人的大脑长时间缺氧就会造成不可扭转的损伤。 ( )。
2.吸二手烟不会危害我们的呼吸器官。 ( )。
3.运动结束时,一分钟的呼吸次数会减少。( )。
4.憋气会使大脑变得迟钝。( )。
5.运动员比一般人的身体供氧能力更强。( )。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运动会加快呼吸,能够用测量的方法收集三种状态下呼吸次数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知道运动对呼吸有影响;能够使用简易的装置测量肺活量,知道运动可以增大肺活量;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提高健康意识。
作业布置
课下进行一个吹气比赛,看谁一口气吹的时间长(注意安全范围内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