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 2025-02-01 18:51:52

文档简介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2025.01.15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50 分钟 满分 50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 1.5 分,共 42 分)
1.进入初中,小王写下初中阶段自己想要完成的几件事:“学习上善思好问;人际交往上突破自身的腼腆; 课余生活加强体能训练、参加音乐时光社团。 ”这说明面对初中生活我们应
A.人人都能塑造完美的自我 B.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
C.改变了我们成长的唯一路径 D.提供了发展自我的机会和平台
2.2024 年 2 月,“为国攀登 ”思政大课在“人民网+ ”客户端云开讲。这堂思政大课主要讲述了中国登山 队员攀登珠峰的辉煌历史,以及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人生高峰的感人故事。“为国攀登 ”思政大课旨在 勉励青少年
A.怀揣强国梦想,努力拼搏 B.心动在于行动,改变生活
C.少年敢于有梦,就能成功 D.从小为国立志,攀登珠峰
3.有人把“ 自知、自省、自律 ”比喻成人生的三把金钥匙,而“ 自知 ”是掌握三把金钥匙的开始。关于“ 自 知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探索“ 自知 ”有利于促进自我发展 B.我们只能通过自我全面分析来实现“ 自知 ”
C.我们通过他人的评价即可实现“ 自知 ” D. 自己最了解自己,无须探索“ 自知 ”
4.下列同学的学习态度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小明遇到不会的问题,立刻问同学和老师 ②小林把体育课都用来学习,每天很晚才睡觉
③小孟经常在课后与同学探讨,交流问题
④小张每节课前都认真预习,每堂课都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关于读书学习 说法正确的是
①读书学习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②读书学习就能战胜生活的一切困难
③读书学习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 ④读书学习能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中学生小夏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翻译官。对此,你认为她现在应该做的有
①要从现在起打好学习基础 ②要从短期目标做起
③只要立志就可以不走弯路 ④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俗话说: “鸟要有巢,人要有窝。 ”家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是因为
①家是生命的居所 ②家是心灵的港湾
③在家我们能放松身心,无所顾忌 ④家只是住人的空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8.下列属于我们要传承的良好家风的有
A.父不慈,子不孝 B.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C.重资财,薄父母 D.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9.近日,扬州市广陵区纪委监委组织开展“清风传家 ·廉韵广陵 ”等家风建设特色系列活动,通过寻家风、 讲家风、学家风、研家风、传家风等方式,推动清廉家风深入人心。此新闻报道,以下哪项适合做标题
A.分担家庭责任、优化人际关系 B.增进相互理解、统一价值观念
C.传承优良家风、营造幸福家庭 D.学会包容差异、维护社会和谐
10. 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应是
①学生乐学,老师乐教 ②师生之间,彼此尊重
③教学相长,携手共进 ④只表扬,不批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只有心灵相通的人,才有共鸣看人世间的潮起潮落;只有灵魂相近的人,才能看到彼此内心深藏的 美丽。 ”这句话说明
A.友谊总是亲密无间的 B.友谊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C.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D.友谊是一种奇怪的交往 12.我们在集体中生活,也在集体中成长。下列值得点赞的做法有 ①小新上学迟到,为维护班集体荣誉,故意报错自己班级
②杨毅擅长书法,主动承担了班级黑板报的版面设计和编辑
③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放在班级图书角,与大家分享阅读
④小华生病休息了,同学放学后送来学习笔记帮助他辅导功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漫画警示我们网上交友需要学会
A.思前想后、远离网络 B.多方思考、拒绝往来
C.急于求成、大胆交往 D.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14.俄罗斯小诗:“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
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的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得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 经身处迟暮。 ”为此,你想告诫同学们的是
①读懂生命的短暂,及时享乐不悔恨 ②延长生命的时间,追求生命的永恒
③尊重生命的规律,珍视和善待生命 ④感恩生命的获得,探索生命的意义
A.①③ B ③④ C.②④ D.①④
15.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 24 小时,但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经历不同、心态不同,最后活成了不一样的人 生。“不一样的人生 ”体现了
A.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B.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C.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D.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16.初中生小张看到一处民居起火,还听到里面传来呼救声。此时,他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①他人生命安全第一,奋不顾身,见义勇为 ②首先确保自身安全,珍爱生命,见义智为
③迅速离开事故现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④第一时间报警求助,提供线索,协助救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某学校根据下图安排,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此举有利于学生
安全教育清单 第一期:加强防溺安全,杜绝溺水事故。 第二期:遵守交通规则,重视交通安全。 第三期: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运动安全。 第四期:提高安全意识,预防网络诈骗。
①珍视善待生命,保持身心健康 ②消除安全隐患,成长一帆风顺
③增强安全意识,守护生命安全 ④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2024 年 3 月 25 是第 29 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 下列选项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A.生病不找医生,擅自用药,超剂量用药 B.只要有坚强意志,就可以尝试一下吸毒
C.到了夏天,一次多吃些烧烤食物没关系 D.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19.某校某班开展以“提高防护能力 ”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以下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发现有人触电立即将他拉开 B.骑车时低头与朋友网络聊天
C.放学路上不与同学追逐打闹 D.发现有人溺水自行下水施救
20. 2024 年 5 月至 6 月,共青团中央打造的“ 12355 流动服务车 ”先后驶入 14 个省份为青少年提供心理体 检、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心理减压等服务,还常态化开展了“ 12355 中高考减压 ”“ 12355 自护教育 ”等 活动,持续帮助青少年化解压力、疏解心结。开展此类活动的原因在于
A. 良好的生命状态需要健康的心理 B. 良好的生命状态需要健康的身体 C.这能让青少年消除一切成长烦恼 D.身心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21.某校对同学们进行了关于“生命教育 ”的调查。以下是部分数据,这些数据说明
A.危及生命的都是些偶发情况,无须太在意 B.要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促进心理健康
C.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生命充满活力 D.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和急救能力有待提高
22.人生目标可以分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所有近期目标都应该围绕长远目标展开的
②我们所设立的近期目标都应指向长远目标
③在实现一个个近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获得成就感和喜悦感
④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调整目标,才能让目标越来越容易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感动中国 2023 年度人物 ”萧凯恩,3 个月大的时候因眼癌摘除眼球,她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和听录 音反复背诵,在黑暗中追逐音乐梦想,20 岁时已赢得超 70 个音乐比赛奖项。多年来,她经常参加义演筹 集善款,不怕艰苦去贫困山区当义工。萧凯恩的成功,是因为她
A.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人文底蕴 B.坚持生命至上,关爱他人生命
C.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 D.增强生命韧性,勇敢追逐梦想
24.初中生小黄准备写一篇有关“人生目标 ”的作文,下列最适合写入作文的名言是
A.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5.“顺境就像一片表面平静而布满暗礁的港湾。 ”这告诉我们
A.顺境逆境其实难以区分 B.顺境危险,要远离顺境
C.顺境中也要有忧患意识 D.顺境中的人无法获得成功
26.“逆境就像蚌中的沙子,最终能绽放出珍珠般耀眼的光芒。 ”下列对逆境的认识正确的是
A.逆境对人的成长也有积极作用 B.逆境助人成功,顺境使人沉沦
C.逆境使我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 D.逆境能让所有人变得坚强聪明
27.关于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一线劳动者干出来的
B.劳动无高低贵贱,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尊敬 C.所有的劳动者都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辉煌
D.只有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才值得尊重
28.想要抵达成功的彼岸,唯有奋力奔跑,不懈努力。一代代青年不断奋斗超越自我,造就了多姿多彩的 世界,留下了无数以奋斗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这告诉我们青少年过有价值的人生要
①默默无闻,活在自我狭小的小天地 ②努力拼搏,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不顾他人,只关注自己的成长发展 ④兼善天下,为人类进步作更大贡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 8 分)
29.【生活在线】
(1)请将下列情境体现的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观点写在相应空格处。(1 点 1 分,共 5 分)
情境材料 教材观点
情境 1:小李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 1 ② (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
情境 2:张桂梅虽身患多种疾病,依然坚守教 育一线,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乡村女孩的人生 梦想。 ③
情境 3:中学生小明立志长大以后成为大国工 匠,为祖国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④
情境 4:赵阿姨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 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⑤
(2)请你针对情境 4,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3 分)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2025.01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1.5分,共4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A C D B A D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B A B B D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D A D B C A B C
二、非选择题(共8分)
29.(1)①②(顺序可颠倒)A.积极的人生态度(或:乐观向上);B.欣赏自己(或:自信)
③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答到“奉献”即可)
④做有梦想的少年(或:树立远大人生目标)
⑤爱护身体
(以上1点1分,共5分,请严格按照答案标准来执行!)
(2)身体是生命存在的根本。(1分)身体健康既关系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家庭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国家的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发展。(1分)爱护自己身体,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我们要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负责人。)(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