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作用力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分子间作用力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2-02 08:5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教材分析 本节所讲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在所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微观世界。并与上节所学的内容构成微观物理学的三个基本支柱,知识层次环环相扣,承上启下,为以后微观物理学的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学生也将从此节的学习真正进入微观世界。
学情分析 1.心理与认知程度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广泛,正处在形象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过度转化阶段,思维活跃,但对于抽象事物的认识程度上有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都不太明确,对本节中的抽象概念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2.知识储备与困难挫折分析: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已不再陌生因此本节课能够顺利进行。在分子力与分子间的距离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上存在困难,尤其是子间的距离,不同于实际中的距离,要小得多的多。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1.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知道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3.知道分子间作用力产生的原因;
科学思维 通过对物理事实和物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推理得出新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
科学探究 通过五个实验对分子间存在空隙、分子间存在引力和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距离的关系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以科学的物理探究实验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对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这一矛盾内容的讨论研究,培养学生用辩证主义观点来看待事物间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
教学重点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同时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教学难点 形象化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实验探究法、逻辑推理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调 控 与 点 拨 学 生 活 动
导入新课: (以复习提问的形式引入新课)问题一:什么叫做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二:布朗运动的概念,布朗运动反映了什么?探究实验一:(演示的同时提醒同学注意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①压缩封闭在注射器内的气体;②将染有红色的水注入约1米长试管的一半处再将酒精注入至距管口2厘米处,做好液面标记,然后塞紧胶塞颠倒试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观察液面变化情况;③观看计算机给出的石墨表面分子照片(教师加以适当的说明); 回答问题,复习本节课的前知识动手实验探究: ①气体容易被压缩; ②水与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③石墨分子间有空隙学生观察后思考得出相应结论
新课教学:一、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问题三:虽然分子间存在空隙,但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和感受分子间引力的存在:将两块表面处理光滑的铅块用力压紧后可以黏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以桶水也不能把它们拉开(注意:提起水桶时动作要缓慢);将塑料板拉离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明显大于塑料板所受的重力 ③ 请同学们用手拉伸橡皮筋,亲身感受分子间的引力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参与实验探究活动
问题四:分子间有引力,而分子间又有空隙,没有被紧紧吸在一起,这又说明了什么?请同学举出几个能感受到分子间存在斥力的例子。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举例
问题五:如果分子间只存在引力,那么分子间将没有空隙;如果分子间只存在斥力,那么分子间将相互远离而不能组成物体,这说明了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 学生回答:同时存在!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调 控 与 点 拨 学 生 活 动
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问题六:既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那么为什么物体对外有时体现为引力,有时又体现为斥力呢?
问题七:拉伸橡皮筋时感受到拉力,组成橡皮筋的分子数没有变化而橡皮筋被拉长;压缩物体时感受到斥力,组成物体的分子数没有变化而物体体积被压缩,这两种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对外体现的作用力与什么有关? 学生分析回答学生分析后回答
教师给出引力与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曲线问题八:从图中可以看出分子间引力与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中,在变化程度上有什么不同?教师点拨:根据物体实际所体现出的作用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和随着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斥力变化的比引力快这两个结论,请同学们由图象来分析一下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先引导学生分析出r0点时的情况,即:r=r0时 F引=F斥 F分=0)演示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模拟仪(自制),来形象地理解该部分知识。 观察分析引力与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曲线,分析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二、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问题九:如将分子间实际所体现出的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也画在坐标系里那将怎么画,图象又是一条什么样的曲线呢?学生提出画法后,教师用计算机动态描述出画合力图象的过程,最后得出图象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学生思考后回答
三、分子间作用力产生的原因 问题十:分子间作用力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观看利用计算机模拟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动画 观看后,分析讨论回答
四、分子间作用力知识的应用 想想看:1、一根塑料尺为什么在被掰弯时会恢复原状,而用力大时又会将其折断?2、既然分子间存在引力,但为什么“破镜难以重圆”?3、胶水为什么可以粘东西?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 学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课 堂 小 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子的相互作用力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物体实际所体现出的作用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学习了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分子间作用力产生的原因。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即,用宏观现象(如:水与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研究微观世界(分子间存在空隙)的方法和用宏观物体(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模拟仪)模拟微观事实(分子间实际所体现出的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的方法。
作业布置 教师留出课下思考题:阅读分子动理论的第二、第三条内容,如何理解分子间既存在相互作用力同时又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一对立统一的关系? 学生课下思考
板书设计: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三、分子间作用力产生的原因 ——分子间电磁力二、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四、分子间作用力知识的应用
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