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短笛》教学设计
课型:聆听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者作出体态反应,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或者不同,简要描述音乐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能区分独奏、合奏等,能随音乐进行律动、舞蹈。
在聆听音乐时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参与音乐活动时能专注于音乐、不干扰他们
2.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的钢琴曲,为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所作。此曲作于1934年。全曲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全段六个乐句组成,4/4拍,仿佛是快乐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起的笛声,悠扬动人。第二段以欢快的节奏、快速的速度和跳跃的节奏,在情绪上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民间舞蹈的特点。乐曲第三段采用我国民间音乐“加花变奏”的手法,再现了第一乐段,给人以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觉。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一年级的一节欣赏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他们的主要特点。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习目标
1.欣赏《牧童短笛》,在听、模唱及肢体语言感受的过程中,能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情绪。
2.通过听辨乐曲的速度、旋律、情绪等音乐基本要素,锻炼和提高分析音乐的能力。
3.记忆和熟知乐曲的主题。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在听、模唱及肢体语言感受的过程中,能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情绪。
学习难点:通过听辨乐曲的速度、旋律、情绪等音乐基本要素,锻炼和提高分析音乐的能力。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绪导入 导入部分 观看视频 创设情境,视频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内容是水墨山水画视频,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板书:《牧童短笛》。 注意力集中,认真观看学习,。
1.欣赏《牧童短笛》,在听、模唱及肢体语言感受的过程中,能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情绪。 2.通过听辨乐曲的速度、旋律、情绪等音乐基本要素,锻炼和提高分析音乐的能力。 3.记忆和熟知乐曲的主题。 新知新学 活动一:初次完整聆听 1.认真聆听,钢琴。 2学习认识钢琴。 3.认真聆听,回答问题。 活动二:分段欣赏 1.愉快的 2.选择 3随音乐表演 4跟琴学唱。 (二)体会第二段意境 1.(激动,兴奋) 2..生:仿佛牛在追赶蝴蝶 蜻蜓、戏水(演一演) 3①用选择的乐器为乐曲伴奏。 ②(引导打舌加入) (三)体会第三段意境 听最后一段) 活动三:欣赏郎朗钢琴独奏《牧童短笛》 看课件选一选,说一说。 活动四:介绍作者 1.认真聆听。 2.认真聆听 3.跟随音乐哼唱。 活动一:初次完整聆听 1.完整欣赏钢琴曲《牧童短笛》。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2.通过视频的形式介绍钢琴这个乐器特点特征,和类似的乐器手风琴,知道钢琴的种类以及特性。 3.乐曲可分为几段 说说你分段的理由。 活动二:分段欣赏,体会意境 (一)聆听第一乐段 师:刚才我们听后都知道了这首曲子一共有(三段),下面我们来一段段好好听一听体会第一段意境: 1.这一段情绪怎样? 2.如果这里有一幅画,你觉得应该是怎样的一幅画? 3.那现在我们就来演一演这幅画,请男同学做牛的样子,女同学做牧童吹笛的样子,我们随音乐一起来动一动(放第一段,学生随音乐体会感受) 4.学唱第一段落的前四句,跟琴轻唱,并找一找歌曲有什么特点。 (二)体会第二段意境 1.第二段的情绪变的 2.那又该是怎样的场景呢? 3.为第二段伴奏 ①如果让你来选择乐器伴奏,你会选谁? ②还可以怎样? (三)体会第三段意境 欢快音乐之后,音乐又回到了哪?( 活动三:欣赏郎朗钢琴独奏《牧童短笛》 1.每个乐段的旋律让你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第一段:在山清水秀的田野间,牧童骑牛悠扬地吹笛,怡然自得,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 第二段: 欢快流畅的旋律, 像牧童在田野里追逐嬉戏,形象地刻画出牧童的性格和喜悦的心情。 第三段:是第一段主题的再现,音乐又回到了第一乐段的意境中去,它是在第一段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加花”变奏而成,比第一段热烈。 总结乐曲曲式A—B—A’ 活动四:介绍作者 这么好听的音乐,作曲家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贺绿汀(1903.7.20——1999.4.27)湖南邵东人,杰出的人民音乐家,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和中国音协副主席。他从事音乐工作76年,作为著名作曲家,他谱写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之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2.钢琴曲《牧童短笛》 这是一首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高有田园风味的钢琴曲,为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所作。此曲作于 1934 年,参加由欧洲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荣获头奖。从此,这首乐曲蜚声国国内外,更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方面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3.跟随音乐可以用la或者lu等词进行哼唱旋律。 认真聆听,积极发言。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不同段落音乐要素的变化。
能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情绪。 拓 展 部分 1.以小组形式,配合乐曲,讲解《牧童短笛》小故事 2.聆听 1.边听边创编一段小故事吧! 2.欣赏贺绿汀作品《森吉德玛》通过延伸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优秀作品,从而丰富学生音乐知识。 认真思考,积极合作,大胆表现
课堂小结 通过欣赏《牧童短笛》让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并且接触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在以往的音乐课中,我们也接触过这样的作品。就请同学们思考,还有那些作品也是“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下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
板书设计 牧童短笛 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乐曲结构A—B—A’
作业设计 为家人讲讲今天都学了什么。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