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它》教学设计
课型:音乐游戏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1:趣味唱游
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独唱或齐唱,能在演唱中加入适当的动作进行表演。
能按照要求随音乐进行动作模仿、音乐游戏、角色扮演和舞蹈表演等,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
能遵守游戏规则,初步建立合作意识。
在唱游活动中能够根据老师或指挥提示,做出正确的反应。
2.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2024人音版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谣》中的音乐游戏。该游戏旨在通过听觉和动作的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对音高差异的感知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反应速度和团队合作意识。
3.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且乐于参与各种互动游戏。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需要通过有趣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保持他们的兴趣。
二、学习目标
1.了解音有高低之分,并能区分引得高低。
2.子游戏中能够认真听辨,快速反应。
3.表现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集体活动的积极参与精神。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掌握高低音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在游戏中正确执行角色任务。
学习难点:在听到不同音高的钢琴声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了解音有高低之分,并能区分引得高低。 导入部分 边听边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动作。 弹奏几组简单的旋律片段,分别突出高音和低音部分,引导学生聆听,高音向上指,低音向下指。 检查学生的回答是否准确,对于错误的要及时纠正。
1.了解音有高低之分,并能区分引得高低。 2.子游戏中能够认真听辨,快速反应。 3.表现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集体活动的积极参与精神。 新知新学 活动一:游戏学习 1.认真听讲,表现出期待的情绪。 - 2.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排练,熟悉各自的站位和职责。 3.积极投入到游戏中去,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也享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二:巩固练习 1.自由发言,畅谈自己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以及还想尝试哪些新的玩法。 2.学生在快速变化的音乐中保持注意力,做出正确的反应。学生发挥想象力,创编不同的抓人动作,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活动一:游戏学习 1.讲解游戏规则 两排同学背靠背站立,分别扮演高音和低音,听老师弹奏,辨别音的高低。当高音先出现时,高音抓低音;当低音先出现时,低音抓高音。被抓的一方超过安全线时,游戏进入下一轮。 2.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为两队,每队指定一个队长负责组织队员排队站在指定的位置上等待指令。 3.正式游戏 开始播放音乐,随机交替弹出高低不同的音符,要求学生们根据听到的声音去抓对方队伍里的成员。 活动二:巩固练习 1.组织讨论刚才的游戏体验,让孩子们分享感受并提出改进建议。 2.增加游戏难度,提高弹奏速度,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现。鼓励学生创编不同的抓人动作,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观察学生的表情和行为,确保他们已经理解了基本规则。 关注不太活跃的孩子,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合作程度、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运动协调性等。 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学生能否在快速变化的音乐中保持注意力,并做出正确的反应。
了解音有高低之分,并能区分引得高低。 拓 展 部分 从视觉上感受引得高低 展示音阶图:看音阶哼唱音符。 注意力集中,音准准确。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捉住它”游戏,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分辨高低音,还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协调性和应变能力。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带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 捉住它 规则:两排同学背靠背站立 分别扮演高音和低音 听老师弹奏,辨别音的高低 动作:当高音先出现时,高音抓低音 当低音先出现时,低音抓高音
作业设计 回家后找一位家人一起玩类似的抓人游戏,看看谁能更快更准确地完成任务吧!记得把你们的精彩瞬间拍下来分享给大家哦~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