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儋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儋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3 11:1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南省儋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根据要求答题。
1.春节申遗,春联贺喜。2025年迎新春撰写春联活动在校园文化馆举办。现场有一副对联:申遗圆国梦,贺岁乐民心。请你为这副对联选一则横批,要求情境相符,字体一致。下边作品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2.从以上横批中任选一幅,用简体楷书,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作品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米字格内。
3.迎新春文艺演出中,听了主持人小语对“儋州调声”的介绍,同学们提出了若干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儋州调声是海南儋州特有的民歌种类之一,节奏明快有力,旋律婉转优美,被称为“南国乐坛的奇葩”。儋州调声产生于西汉时期,北宋大文豪苏轼谪居儋州时常为“夷声彻夜不息”而感动。清朝末期,儋州调声艺术愈发完善。每逢重大节日,调声此起彼伏,闻之欣喜,是儋州百姓的重要娱乐之一。
如今的儋州调声,由于语言环境的变化,这种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逐渐走向停zhì,调声面临失传和断层的危险。尽管形势严峻,但仍有不少民间艺人为调声的传承而努力,一意孤行地投入到保护工作中。他们如坚毅的灯塔,在文化传承的浪潮中闪耀;如执着的行者,在文化传承的沙漠中跋涉;______,______。儋州市十分重视调声的保护和发展,设立儋州调声传承基地,每年开展大型文体活动、送戏下乡惠民演出、非遗展演展示等活动,希望儋州调声一代代地传播下去,让这朵民间艺术之花永绽光彩。
(1)关于字音 同学1:“谪”字的音读错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谪”解释为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岳阳楼记》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1)我来正音:加点字“谪”的读音是:( )
(2)关于字形 同学2:“停zhì”的“zhì”不会写。 (2)我来填字:停zhì( )
(3)关于成语 同学3:画双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3)我来选词:( ) A.心无旁骛 B.旁若无人
(4)关于句子 ①同学4:“调声面临失传和断层的危险”这句话有语病。 ②班级进行仿写接龙大赛:仿照画横线句再补写一个句子。 (4)①我来改句:。 ②我来接龙:,。
(5)关于研学活动 同学5:学校计划去儋州调声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小杨同学认为没必要开展这样的活动,也表示不愿意参加。你如何劝说他? (5)我来劝说:。
二、名句名篇默写
4.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恰似“溪云初起日沉阁,①”(《咸阳城东楼》)。传承之路艰难,却有无数仁人志士秉持着“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的精神,默默坚守、付出。以海南非遗为例,黎锦技艺传承人刘香兰,不辞劳苦,四处奔走,历经坎坷与思乡之苦,也未曾放弃,如同古时戍边的战士,怀着“③,④”(《渔家傲·秋思》)的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传承事业中。黄良敏作为海南椰雕传承人,在自家门前不足两米的窄巷里进行椰雕创作,他心中以传承技艺为乐,不知环境之艰苦、条件之简陋,正如“⑤,⑥”(《送东阳马生序》)。文化传承之路,须无畏风雨,“莫听穿林打叶声,⑦”《定风波》那般洒脱坚定。面对世界风云,我们中华儿女始终保持“⑧”的乐观自信,昂扬进取,攻坚克难,势必将非遗文化的火种接续传递,发扬光大。
三、语言表达
5.1月9日下午三点,学校邀请著名非遗文化研究员王老师,在学校报告厅为初三年级全体同学开展“我身边的非遗文化”讲座,请你帮校学生会拟写一则通知。
初三年级各位同学: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非遗文化,1月9日下午三点,学校邀请著名非遗文化研究员王老师来学校开展“我身边的非遗文化”讲座,请大家准时参加。 校学生会 2025年1月6日
(1)这则通知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2)这则通知内容不完整,请写出修改意见。
6.“我身边的非遗文化”讲座结束后,学生会宣传组的小语同学准备现场采访同学们,请帮小语同学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词作,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下面是小语同学的阅读笔记,请你帮他补全表格中的内容。
词句 手法 人物形象 赏析结果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互文 刻画了一个因心忧国事而满头白发、无尽悲怆的将军形象。 羌笛声悠扬,白霜铺满地。”将军和征人不能入睡,都满头白发、流下眼泪。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刻画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 (2)
8.班级公众号计划推出一期“我最喜爱的豪放词”专题推送,并向各小组征集充满壮志豪情的词。你们小组打算推送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请你结合词的内容,说出推送理由。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苟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⑤而敢独止⑥?”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⑦。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人。②值:遇到。③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④败:毁坏,舍弃。⑤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⑥止:停留。⑦全:保全。
9.借助《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古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句子 Ⅰ.字音 (填字母) Ⅱ.词语理解(填序号) Ⅲ.句子翻译
A.wù B.è ①讨厌,憎恶。 ②羞耻。 ③罪过、罪恶。 (1)死亦我所恶 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
A.pì B.bì ①法,刑法。 ②开辟,开拓。 ③同“避”,躲避。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A.wěi B.wēi ①托付,任命。 ②抛弃,舍弃。 ③敷衍,应付。 (3)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10.甲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乙文内容,说说苟巨伯是如何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观点的?
六、名著阅读
11.小语同学分享了自己阅读《水浒传》时的读书笔记,请将下表中的空缺补充完整。
《水浒传》读书笔记
摘录一 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故事 智取生辰纲
人物形象关键词 智慧
阅读启示 想要做事成功,需要事前做好精心安排、万全准备,做事时还需要有团结协作精神。
摘录二 武松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有了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故事 ①
人物形象关键词 ②
阅读启示 ③
七、语言表达
12.小语同学要在“我最喜爱的一本书”班级读书会上分享这本书,请帮他撰写分享理由。可从小说情节、人物形象、语言、主题等方面来写。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江湖艺人
虞燕
①人们被敲锣声引来,闲闲散散地占领了晒谷场一角,自动围成个圈儿。圈子中央,杂技团那个腰扎红绸的男人拎起锣,敲得“嘡嘡”响。随着密集的锣鼓声,两个女孩瘦小的身影跃入场地,弹跳、腾空、翻转,如鱼儿在海里游跃,跟斗从这头翻到那头,从左边翻到右边,横的竖的斜的通通来一遍,赢得阵阵喝彩声。场子就这么热了。
②场上的人拥有十八般武艺。节目一个接一个。打着赤膊的男子舞动长矛,扭腰斜挑,飞身劈刺,舞得空气“刺刺”作响。矛上的红缨如蹿动的火苗,红影缭乱。突地,又一人跳上去,两人对打,闪展腾挪,时缓时急,人群中不断有人叫好。
③翻跟斗热场的两个女孩再次出场。她俩的身体里似装了弹簧,上肢后仰,头朝下,手掌撑地,整个身体呈拱桥状,而后,或迅速弹起,或圆圆翻身,凌空一跃时,衣袂飞扬。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电视里女侠的模样,心想,她们以后肯定要去演女侠的。
④有人搬上了狭长的木头长凳,凳下摆了两个杯子,各插一支塑料花。两个女孩儿站于长凳两端,瞅准位置,齐齐下腰,脑袋靠近杯子,脸一偏,塑料花便叼在了嘴里,待直起身,站稳了,伸展双臂,从凳子跳下,红色的花依然绽放于唇上,两张小脸泛起轻松的笑意。
⑤长凳上又加了长凳,像一条凳子背着另一条凳子。上面凳子的腿险险立在其下凳子狭窄的面上,没有丁点儿富余的位置,凳子腿稍一挪动,可能就会翻下来。大女孩爬上凳子,转眼,她已把两条凳子踩于脚下。
⑥我稍稍仰头,着粉色衬衫宽松裤子的大女孩在上面踢腿、倒立,神情淡定,动作平稳,她张开双臂时,还以为是落地前的预备动作,不曾想,她微微曲腿,身体开始缓缓向后仰,弯到一定程度,两手撑在了凳子上。她的腰软如海绵,身体带着脖颈和头继续向下。四周发出的赞叹声是轻的弱的,像几粒细沙丢进河里,几乎见不到涟漪荡起。大家生怕惊扰到她。
⑦随着“啊呀”一声惊叫,大女孩砸在晒谷场的水泥地上,上面那条长凳子随之倒下,歪在一旁。小女孩箭一般蹿过去,比那两个男人都快,小脸紧绷着,蹲下拽住大女孩的衣袖。大女孩垂着头,捂着痛处,颤抖着试图站立,腰扎红绸的男人搀起她,轻声说着什么,表情严肃,像是在责备。
⑧倒地的椅子被重新搬了上去,女孩顾不得掸掉裤子上的灰,再次攀爬。人群骚动起来,几个声音石子般掷向场上,“还上去啊,吃得消吗!”“让她休息下!”……腰扎红绸的男人做出个手势,示意大家保持安静,那些声音才不大情愿地隐下去。女孩好像并未受周围影响,在凳子上从容重复着踢腿、倒立,当她又做下腰叼花的高难动作时,四周变得格外静寂,我紧张得攥紧了拳头。
⑨女孩肚皮顶起,把自个儿弯成了个半圆,再如拉皮筋似的拉长肩颈,往下探,像倒挂在那儿。她终于咬住了置于第一条凳子上的花,我轻舒了口气,但还没彻底放下心。待其将“半圆”还原成“直条”,安全落地,大家的掌声方大胆放肆地响起。
⑩随后,有人猛敲一阵锣,嚷着“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下腰叼花的大女孩把锣翻过来,圆盘似的,捧着走向观众。硬币掉落于铜锣的“叮当”声不断,她不时鞠躬致谢。终于轮到我们这边了,两枚硬币已被我的手心捂热,我极其慎重地将它们放进圆盘。女孩穿过场子把铜锣上交时,我发现她走路不大自然,一条腿的膝盖总是曲着。
多年以来,我总会莫名想到那个女孩——她从高处跌落,她用手背擦去眼泪,她曲起膝盖走路,她发红的眼周和脸上的乌青……
那些年有不少杂技团到过我们岛上,但我再也没有见过她。
(有删改)
13.小语阅读了文章,对③—⑨段做了梳理笔记,请你帮他补全下面表格。
事件的发展 “我”的情感态度
两个女孩再次出场 (1)
(2) 紧张
大女孩摔下后,忍痛再次爬上凳子继续表演 担心、紧张
(3) (4)
14.结合语境,请任选一句,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赏析。
(1)而后,或迅速弹起,或囫囵翻身,凌空一跃时,衣袂飞扬。
(2)小女孩箭一般蹿过去,比那两个男人都快,小脸紧绷着,蹲下拽住大女孩的衣袖。
1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 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她从高处跌落,她用手背擦去眼泪,她曲起膝盖走路,她发红的眼周和脸上的乌青……
16.同学们对于文章的结尾段展开了讨论,小文认为结尾段可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报道,上周末《黑神话:悟空》在全球年度游戏大奖TGA中获多项提名并最终斩获年度“最佳动作游戏”和“玩家之声”两个奖项。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今日表示,我们对《黑神话:悟空》获奖表示祝贺,很高兴看到《西游记》这部400多年前的中国神话小说在数字化技术“加持”下大放异彩,“圈粉”全球玩家。“中国风”吹向世界,也带动外国朋友们走近中国。不少外国朋友“跟着悟空游中国”,实地探访晋城玉皇庙、应县木塔、杭州灵隐寺、重庆大足石刻等中国古建,探寻陕北说书人,重走西游“取经路”,做起现实版的“天命人”。我们欢迎各国朋友来到中国,亲身体验“出圈”的文化产品,实地感受“出彩”的文化魅力,以一场说走就走的“东游记”书写属于自己的“天命之旅”。
(摘自《人民日报》2024年12月18日)
【材料二】
传统文化,只有不断进行当代阐释和表达,才能历久弥新。我国已是游戏产业的“世界代工厂”,积累了庞大的游戏生产资料和技术积累。中国神话谱系丰富辽远,传统文化理念博大精深,如何将要素优势转化为优秀产品,还需要许多“从0到1”的探索。如何让技术与美术紧密协作?如何优化制作流程?如何使用新引擎达到更好表现……攻克这些摆在面前的难题,就是在一步一个脚印为产业工业化沉淀、聚力。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矢志创新才能更好传承。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基于不断成熟的科学技术、活跃的消费市场、丰富的人才供给,我们有能力以世界级水准讲好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为世界提供更多文化产品,让世界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中国,丰富全球受众的文化享受。而作为从业者,或许多些“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的耐性和付出,才能更好用世界级的水准,讲出一个个有中国风格、中国风采、中国风度的中国故事。毕竟,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正是:空悟道成道悟空,涤心潜探入潮生。中流乃需从容度,目下青山几万重。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8月21日)
【材料三】
①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开放包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②巴黎奥运会霹雳舞赛场上,出生武术世家的中国选手亓祥宇,将醉拳、太极等元素与西方舞蹈元素巧妙结合,令人耳目一新,赢得满堂喝彩。话剧《司马迁》突破传统历史剧繁复华丽的视觉表现手法,舞台背景只选择多幅深色的汉代画像,并融入西方戏剧的美学风格,为观众津津乐道。③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开放包容中焕发新生。“黄风岭,八百里,曾是关外富饶地……”,《黑神话:悟空》第二回里,一段陕北说书让许多玩家听得如痴如醉,更是第一次感受到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④民间艺术与电子游戏,传统文化与赛博空间,在这一刻打破界限、融为一体,所引发的共鸣,所带来的震撼,所形成的吸引力,正如这段悠扬婉转的唱腔,久久萦绕、久久不去。
(摘自《人民日报》评论2024年8月22日)
17.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欢迎各国朋友来到中国重走“取经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西游记”。
B.我们要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守正创新,用世界级的水准,讲好有中国风格、中国风采、中国风度的中国故事。
C.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海纳百川,陕北说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融入西方元素会大大削弱其魅力。
D.《黑神话:悟空》都是因为数字化技术的“加持”才能大获成功。
18.将下面的句子插入材料三中位置最合适的一项是( )
当然,重视传统文化不意味着闭门造车。
A.①前 B.②前 C.③前 D.④前
19.材料二中,作者认为要将中国神话、传统文化的要素优势转化为优秀产品需要攻克哪些难题?
20.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走红,各大媒体纷纷发表评论,分析这款游戏爆红的原因,请你参考以下评论,发表充满正能量的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出圈的是一款游戏,“出海”的是中国文化。守正创新,丰富路径,增强文化自信,深挖精神内核,就能掌握“通关文牒”,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你的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
21.题目:
初三上学期的生活即将结束,掩卷深思,在语文课本里,我们结识了一群英雄,他们有勇有谋,智取了生辰纲。班级开展“谁是英雄”讨论会,同学们畅谈心中的英雄。
同学1:《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肝胆相照,除暴安良,忠诚信义,是英雄。
同学2:《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招揽贤才,心系苍生,忧国忧民,也是英雄。
同学3:《孤独之旅》中,杜小康忍受孤独,历经艰辛,勇敢蜕变,坚强长大,也是英雄。
同学4:还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从一个桀骜不驯的石猴成长为一个承担责任,守护正义的齐天大圣,是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超级英雄!
……
从以上同学的发言中,任选一个角度,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阐述观点,还可以用书信、演讲稿、发言稿等形式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要求:①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500字;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22.题目:
《西游记》这部400多年前的中国神话小说在数字化技术“加持”下大放异彩,“圈粉”全球玩家。机缘巧合,在AI技术支持下,你进入到小说《西游记》中,遇到名著中的孙悟空,带他来到你的家乡……
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请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500字;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海南省儋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答案及简析
  一、基础知识综合
  1.答案:A
  简析:从内容看,“春和景明”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与春节欢乐、祥和氛围及申遗成功的喜悦相符;“海纳百川”强调包容,与主题无关。从字体看,对联是隶书,A选项为隶书,B选项为行书,A选项在内容和字体上都更合适。
  2.答案:春和景明/海纳百川(任选其一,用简体楷书正确、工整、规范抄写)
  简析:按要求选择一幅横批,用简体楷书从左至右抄写在米字格内,注意“景”“纳”等字的书写规范。
  3.
  答案:(1)zhé;(2)滞;(3)A;(4)①调声面临断层和失传的危险;②示例:如明亮的火把,在文化传承的黑夜中前行;(5)小杨,参加儋州调声基地研学活动,能了解传统文化,还能锻炼实践能力,增长见识,对学习和生活都有益,还是去吧!
  简析:
  (1)“谪”在古文中表示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读音为zhé。
  (2)“停滞”意思是因受阻碍而长时间停止或前进极慢,“zhì”写作“滞”。
  (3)“一意孤行”含贬义,不符合语境。“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更适合形容民间艺人对调声传承的专注;“旁若无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恰当。
  (4)①原句语序不当,“断层”和“失传”应互换位置。②仿写需按照“如+形容词+名词,在文化传承的+名词+中+动词”的句式,运用比喻手法,围绕文化传承展开。
  (5)从了解传统文化、锻炼能力、增长见识等方面劝说小杨,强调活动的意义,委婉表达让其参加的建议。
  二、名句名篇默写
  4.答案:(1)山雨欲来风满楼;(2)春蚕到死丝方尽;(3)浊酒一杯家万里;(4)燕然未勒归无计;(5)以中有足乐者;(6)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7)何妨吟啸且徐行;(8)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体现乐观自信、昂扬进取的诗句均可)
  简析:默写时要准确无误,注意“满”“浊”“勒”“吟”等字容易写错。第八空只要是表达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诗句都可。
  三、语言表达
  5.
  答案:(1)缺少标题,在第一行居中位置加上标题“通知”;(2)缺少具体地点,应在正文中加上“在学校报告厅”。
  简析:
  (1)通知格式中,标题一般位于第一行居中,该通知缺少标题。
  (2)通知正文需明确活动地点,原通知未提及讲座地点,应补充“在学校报告厅”。
  6.答案:示例1:同学你好,听了今天的讲座,你有什么收获?示例2:同学你好,作为中学生,我们还能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做些什么呢?
  简析:采访问题要围绕“我身边的非遗文化”讲座展开,可从讲座收获、中学生对非遗传承的做法等方面设计,注意语言得体,符合采访情境。
  四、诗歌鉴赏
  7.
  答案:(1)用典或比喻;(2)我终将把弓拉得如同圆月,去抗击西北的侵略者。
  简析:
  (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用典手法,“天狼”指代西夏和辽等侵略者;同时将拉开的弓比作满月,运用了比喻。
  (2)解释诗句意思时,要体现出词人拉弓射箭、抗击侵略者的豪情壮志。
  8.答案:示例:(1)题材上,词中描写了壮观的出猎场面,如“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视野开阔,意境雄浑;(2)语言上,本词的语言是豪放雄健的,如“鬓微霜,又何妨”“亲射虎,看孙郎”等句;(3)情感上,表达词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给人积极奋发的力量;(4)意象上,左牵黄,右擎苍,千骑等意象,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符合豪放词的特点。这是一首典型的豪放词,所以推荐这首词。
  简析:从题材、语言、情感、意象等方面分析《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豪放特点。题材上的出猎场面宏大;语言豪放有力;情感充满壮志;意象气势磅礴,综合这些方面说明其是典型豪放词。
  五、文言文阅读
  9.
  答案:(1)Ⅰ.A;Ⅱ.①;(2)Ⅰ.B;Ⅱ.③;Ⅲ.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祸患我不躲避;(3)Ⅰ.A;Ⅱ.②;Ⅲ.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而离开,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
  简析:
  (1)“死亦我所恶”中“恶”表示厌恶,读音为wù,选A;解释为讨厌、憎恶,选①。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中“辟”通“避”,读音为bì,选B;意思是躲避,选③;翻译时注意补充省略成分,准确翻译字词。
  (3)“友人有疾,不忍委之”中“委”读音为wěi,选A;意思是抛弃、舍弃,选②;翻译时要完整表达句子意思,注意“宁”“以”等词的翻译。
  10.答案:甲文的主要观点是舍生取义。乙文中荀巨伯在朋友身患疾病时,不舍弃朋友,宁愿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是有情有义之人,符合甲文中舍生取义的观点。
  简析:甲文开篇通过鱼和熊掌的类比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中荀巨伯在胡贼攻城、朋友生命受到威胁时,不抛弃朋友,愿以己命换友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舍生取义。
  六、名著阅读
  11.答案:①景阳冈打虎(或武松打虎);②勇敢(或勇猛等词语);③遇到无法避免的危机时,不能恐惧退缩,而应该勇敢面对,以勇气求胜。(表意正确即可)
  简析:
  ①根据摘录内容可知是武松打虎的情节。
  ②从武松打虎的过程可看出他勇敢、勇猛的特点。
  ③结合武松打虎的经历,得出面对危机要勇敢面对的启示。
  七、语言表达
  12.答案:①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如“智取生辰纲”中吴用等人巧用智谋,与杨志一方斗智斗勇,过程一波三折,让人拍案叫绝。这些情节或惊险刺激,或曲折离奇,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使人沉浸其中,充分领略到古典小说叙事艺术的精妙;②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饱满,令人过目难忘。例如鲁智深侠肝义胆、粗中有细,三拳打死镇关西,尽显其疾恶如仇;李逵孝顺憨直,对母亲的一片孝心让人动容,同时又莽撞好战,性格直爽率真。人物刻画仿佛跃然纸上,读者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人性的复杂与多元,感受到鲜活生命力;③小说用的是古代白话,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如“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这几句描写,既点明老虎出来觅食的时间,又渲染了恐怖的气氛;④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印证了“哪儿有压迫,哪儿就有反抗”的真理。书中不论是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弟,“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高低贵贱,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简析:从情节、人物形象、语言、主题四个方面阐述《水浒传》的魅力。情节上突出其曲折精彩;人物形象强调鲜明多元;语言体现质朴生动;主题点明“官逼民反”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八、现代文阅读
  13.
  答案:(1)敬佩、欣赏、喜爱;(2)大女孩在两层凳子上表演下腰;(3)大女孩成功表演下腰,咬住花后安全落地;(4)彻底放心
  简析:
  (1)根据女孩再次出场时“我”的想法和感受,可看出“我”对她们的敬佩、欣赏、喜爱之情。
  (2)结合文章内容,找到“我”紧张时对应的大女孩的表演情节,即她在两层凳子上表演下腰。
  (3)根据“我”彻底放心时的场景,概括出大女孩成功表演下腰并安全落地的情节。
  (4)由“待其将‘半圆’还原成‘直条’,安全落地,大家的掌声方大胆放肆地响起”可知“我”此时彻底放心。
  14.
  答案:(1)示例:运用动作描写,“弹”“翻”“跃”“飞扬”等动作,生动描写出两个女孩翻跟斗的动作利落、娴熟,身姿飒爽,技术高超,表现我对卖艺女孩表演的喜爱、赞赏;(2)示例:运用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生动写出小女孩冲出去的动作非常迅速,表现出小女孩在看到大女孩从凳子上掉下来砸到地上的无比担心之情;示例: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窜”,生动写出小女孩在看到大女孩从凳子上掉下来砸到地上冲出去的动作迅速,“蹲”“拽”写出小女孩查看那女孩是否受伤;“紧绷”的神态,表现出小女孩对大女孩的无比担心之情。
  简析:
  (1)从动作描写角度,分析“弹”“翻”等动词对表现女孩表演技艺和“我”情感的作用。
  (2)从修辞角度,指出比喻、夸张手法对表现小女孩速度和心情的效果;从描写角度,分析“窜”“蹲”“拽”等动作和“紧绷”神态对表现小女孩心情的作用。
  15.答案:示例:多年以后“我”仍会时常想起卖艺女孩从高高的凳子上跌落后的动作、神态,流露出“我”对卖艺女孩的惦念、担心和同情,暗示文章的中心。连用四个“她”,运用排比手法,卖艺女孩跌落的情景、她忍痛擦眼泪、走路的动作、她脸上的伤痕,仿佛一帧一帧画面定格下来,“我”同情他们,却又无能为力,表现“我”对卖艺女孩生存状态的担忧。
  简析:分析句子中对女孩细节描写所蕴含的“我”的情感,以及排比手法的作用,突出“我”对女孩的惦念、同情和对其生存状态的担忧,点明这与文章中心的联系。
  16.答案:不能删去。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第 段“总会想到那个女孩”,表达“我”对卖艺女孩的惦念、同情与担忧,以“再也没有见过她”结束全篇,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引人思考,余味无穷。
  简析:从结构上看,结尾段呼应前文;从情感表达上看,深化了“我”对女孩的情感;从效果上看,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所以不能删去。
  17.答案:B
  简析:A选项中,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欢迎各国朋友体验文化产品,并非单纯重走“取经路”和来一场“西游记”;C选项,融入西方元素能让文化产品更出彩,不是削弱魅力;D选项,《黑神话:悟空》成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不只是数字化技术。B选项与材料内容相符。
  18.答案:A
  简析:“当然,重视传统文化不意味着闭门造车”这句话强调开放创新,放在①句前,可自然引出①句中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衔接紧密。②句是具体事例,③句强调文化在开放包容中发展,④句说的是文化融合,这三句与该句衔接不紧密。
  19.答案:让技术与美术紧密协作;进一步优化制作流程;使用新引擎更好地表现文化产品。
  简析:根据材料二“如何让技术与美术紧密协作?如何优化制作流程?如何使用新引擎达到更好表现”可知答案,直接提取关键信息即可。
  20.答案:示例1: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星星之火,悟空降妖除魔,是正义的化身。我相信未来还会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作品缤纷呈现;示例2:《黑神话:悟空》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悟空本领高强,很有责任感,敢于担当,忠诚正义,人见人爱。期待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好的中国游戏走向世界;示例3:悟空的游戏故事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设计的形象炫酷,经典名著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悟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简析:参考《人民日报》评论,从游戏传播文化、体现悟空形象特点、结合科技等方面发表评论,表达对中国文化作品未来发展的期待,传递正能量。
  九、作文(略)
  作文答案因个人创作而异,需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自身感悟和积累进行写作。如第一个作文可从所给人物中选取角度,确定立意后,选择合适文体,记叙文可讲述相关经历,议论文可阐述观点;第二个作文要发挥想象,合理构思孙悟空来到家乡的故事,注意情节的趣味性和主题的积极向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