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
(1)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
(2),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岳阳楼记》中“,”描绘了洞庭湖湖面金光浮动、湖中月影如玉的美丽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a !但当涉猎,见往事 b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c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①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 d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吾已决 e 。”终遣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②闻之,纵奇兵,详③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④之。
(有删改)
【注释】①不将括:不让赵括带兵。②白起:秦国名将。③详:通“佯”,假装。④坑:活埋。
2.【甲】文选自《__________》一书。
3.下列对加点字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卿今当涂掌事( )
A.应当 B.掌管 C.面对 D.在(某时、某处)
(2)括母问奢其故( )
A.原因 B.故意 C.计谋 D.因此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
“难”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六个义项: ①困难 ②灾难 ③反驳 ④仇怨 ⑤畏惧 ⑥驱除疫鬼
5.将“也”“耳”“矣”“乎”“邪”分别填入选文恰当的位置。
a处填: b处填: c处填: d处填: e处填:
6.【甲】文题目是“孙权劝学”,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肃与吕蒙论议、结友等内容?
7.两篇短文的主人公都有读书的经历,而两人读书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读屏”带来了什么
①近日,“高校图书馆借阅量下降”的新闻再次受到关注。据各高校图书馆统计,最近三年,纸质书借阅量呈断崖式下降,部分学校降至最高峰时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纸质书借阅量下降,跟手机阅读等数字阅读的增加有关。
②过去,在通勤的公交、地铁上,在远行的高铁、飞机上,总有很多人如痴如醉地捧着书、拿着报。如今,这样的画面已经很难见到。取而代之的是,满车厢、满大厅的人都在低头刷手机、看平板。不管是读电子书、听有声书,还是浏览资讯、刷视频、玩游戏、聊天、看影视剧,每个人都在电子屏幕里寻找着自己的乐子,人们将这种现象统称为“读屏”。
③读屏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阅读载体发生了变化。读屏时代,电子书、有声书、讲书视频等多形态的数字化阅读载体不断涌现,人们的阅读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二是阅读方法发生了改变。读屏时代,碎片化阅读、轻阅读、浅阅读成为典型特征。
④读屏给传统的纸质阅读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阅读方式的不足。
⑤纸质书虽然比古代的竹简轻便很多,但一个人能随身携带的数量还是十分有限。电子书、有声书、短视频等数字化阅读载体突破了字数的限制,一屏可藏万卷书,海量的资源让读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阅读带来的满足感。
⑥在传统阅读中,有些人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想阅读却有心无力。而听书软件的发展、讲书视频的出现,让这些人看到了希望。
⑦还有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想了解一本书又实在看不下去。而讲书视频能用极短的时间生动展现巨著的概况或精华,让人倍感亲切,看了还想接着看,读纸质原著的热情也被重新点燃。
⑧以数字阅读为代表的“读屏”与以纸质阅读为代表的“读书”并存的局面早已形成。两种阅读方式孰优孰劣?有人为此争得面红耳赤,但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生活中,多数爱读书的人既会常备纸质书在床头、在包里,也会在手机、平板上下载不同的读书、听书软件。有的人因出门携书不便,【甲】;有的人读完纸质书不过瘾,【乙】。总之,对爱读书的人而言,无论读屏还是读书都是为了更好地阅读。
⑨正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所说,选择哪种形式要视情况而定。比如,需要深入探究的内容,就选择传统的纸质阅读,而有些了解即可的,则可用数字阅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是读屏,还是读纸质书,只要坚持读下去并且读的是优质内容,总能乐在其中、有所收获。总之,如何发挥两者的优势,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有删改)
8.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9.根据文意,第⑧段【甲】处填入的句子应选( ),【乙】处填入的句子应选( )
A.还要再到听书软件上听一遍,在对比中细品文字背后隐藏的奥秘与丰富信息
B.选择让电子书“替补出场”,事后仍要拿起纸质书重读一遍,这是他的专属仪式感
10.以下图表可以作为文章第③段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2023年全国国民阅读习惯调查情况表
倾向的阅读形式 纸质书阅读 手机阅读 电子阅读器 网络在线阅读 其他(听书、视频讲书等)
选择的人数占比 45.5% 32.3% 8.1% 6.8% 7.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赊①鸡崽儿
①“卖小鸡嘞——,卖鸡崽儿——”。在我小时候,每到小麦拔节的时候,村中就会响起这响亮的吆喝声,传得街坊四邻都听得见。
②那年月,大伙儿在生产队挣工分没几个闲钱,想买鸡崽儿只好赊,等秋后鸡下了蛋再还账。卖鸡崽儿的老关跟周围村的人很熟,也乐意赊。
③那年四月,妈又听到老关的吆喝声,于是撂下手里活计,隔着秫秸栅栏,招呼东院的刘婶:“快去赊鸡崽儿。”看老太太小媳妇们说笑着围拢来,树荫下的老关才把蒙在鸡笼上的薄棉被揭开。一笼黄绒球般、叽叽喳喳欢叫的小鸡崽儿,立时撞进人们的眼帘。
④老关按每个人所指,用粗糙的大手把鸡崽儿从笼里捞出,放在地上苇编筐箩里供大伙儿挑选。对讨价还价的,老关只一句话:“多好的鸡崽儿呀,快挑吧,手慢就买不到了。”接着吆喝一嗓子:“卖小鸡嘞——,卖鸡崽儿。”
⑤妈帮东院的刘婶挑好看中的鸡崽儿,打听好包活多少只,眼瞅老关记好账,却见刘婶没带家什,忙催我匀她个苇编筐箩。后来我家盛鸡崽儿的家什不够用,妈干脆撩起衣襟,把用笸箩装后剩下的鸡崽儿宝贝疙瘩似的一兜,美颠颠地回了家。半道儿上,我问妈:“秋后大伙儿不给他钱咋办?”妈说:“【甲】”
⑥卖完鸡崽儿的老关,临走像同村里人告别似的扯嗓子吆喝:“卖小鸡嘞——,卖鸡崽儿——”。渐渐远去的吆喝声里透着股子喜庆。
⑦妈把赊来的鸡崽儿,放进两个旧纸箱里,上面蒙件破夹袄,搁在不凉不热的烷头上。每到晌午太阳足时,她便在院子里铺块塑料布,用浅瓷碟子盛上水,然后把自个儿舍不得吃的、用温水浸泡好的金黄小米,点撒在塑料布上。鸡崽儿见到阳光先是愣怔一会儿,然后便扇动翅膀“叽叽”欢叫着四下觅食。妈和刘婶喂养得足够精心了,可还是各死了六七只鸡崽儿。为此,刘婶掉泪,妈也牙疼了好几天。
⑧秋天,母鸡下蛋了,也没见老关来收钱,听说他妈得大病了。妈和刘婶正要撺掇大伙儿把钱给老关送去,他却来了,胳膊上多了个黑孝箍儿。见老关进门,妈吩咐我拿烟倒水,她颠颠端来刚下树的细皮酸梨。
⑨老关刚掏出账本准备对账,刘婶就和村里的三奶奶四大妈们带钱赶来了。瞅着一家一家按约定如数交上的赊欠款,老关一下子皱起眉。妈担心地问:“咋,不舒服?”老关点点头。大伙儿慌了神,有人拔腿就要喊村里的赤脚医生。老关晃晃手:“你们全数给的欠款让我心里不舒服。我家也养鸡崽儿,每年都有损耗,没有一个保一个全活的。”
⑩旁边的我正要报出我家死的鸡崽儿数,被妈用手捅了一下。妈说:“你说得在理,不过我们死的那几只鸡崽儿是被猫叼狗啃了,怨不上你。”老关吧嗒几口旱烟,扬起脸:“大伙儿心疼我,这好意我领了。这么着,我每家少收两只鸡崽儿钱,算是我的一点儿心意。”说着,老关就给大伙儿数钱。妈说:“这钱我不要,谁要你就退谁,我得给孩子们做饭去了。”听我妈这么一说,一屋子人像躲燃着的炮仗般呼啦一下全走光了。
晚上,妈扫炕悟被时,发现老关把退给大伙儿的鸡崽儿钱放在炕席下了。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早已离开家乡,但每当念及乡情,耳边总会响起“卖小鸡嘞——,卖鸡崽儿——”的吆喝声。
(有删改)
【注释】①赊:赊欠。指买卖货物时买方延期交款,卖方延期收款。
11.阅读文章第⑧-①段,概括这部分内容中出现的几个意外。
老关没有按时来收钱,(1)。
(2),老关却皱起眉,表示不舒服。
老关说养鸡崽儿有损耗,(3)。
老关要求每家少收两只鸡崽儿钱,(4)。
我们以为老关收了全款,(5)。
12.在文章第⑧— 段中,作者为什么多次设置意外?
13.以下哪句更适合放入文章第⑤段【甲】处?请说明理由。
A句:咱现在没钱,人家好心赊咱,秋后再昧心赖账,那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B句:我们现在没钱,人家好心赊给我们,秋后再不守信用,那会被人批评的!
14.分析文章第⑤⑩ 段画波浪线语句的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
学校拟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嘉定初中就读的小佳和小文积极响应,打算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地考察,探寻身边的文化。
15.以下最有可能成为小佳和小文此次考察内容的两项是( )( )
A.苏州园林的艺术风格 B.安亭汽车城的发展史
C.南翔小笼的制作工艺 D.徐行草编的独特工艺
E.东方明珠的建筑美学 F.远香湖的户外喷泉秀
16.小佳和小文最终决定将嘉定孔庙作为自己的实地考察点。在制定活动计划时,他们看到一则新闻:
2024年9月21日,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嘉定孔庙修缮工程圆满完成,9月22日起将再度向公众开放。
据悉,嘉定孔庙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县级孔庙,有“吴中第一”之称。
此次,嘉定孔庙对庙祀前区、庙祀主区、儒学片区、书院片区四个区域分别进行专项修缮。据嘉定博物馆馆长介绍,修缮运用了多项非遗技艺,涵盖了石质文物保护、木结构修复、泥塑复原以及广漆施作等关键环节。严格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修旧如旧,在不改变文物原有状态的前提下,实施最低程度的干预。
下列最适合作为新闻报道标题的一项是( )
A.嘉定孔庙修缮后将重新向公众开放
B.嘉定孔庙,“吴中第一”的古建筑
C.非遗技艺在修缮嘉定孔庙中的运用
D.修旧如旧,嘉定孔庙文物保存完整
17.开启嘉定孔庙之旅后,他们首先到达孔庙所在地。孔庙门前有条老街,这条街上有三座牌坊。小佳指着其中一座牌坊(如图),念道:“ 。小文夸赞道:“读对了!那你知道它的出处吗?”小佳略带得意地说:“当然啦,它出自《论语》,表达的是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小文说:“厉害!嘉定孔庙是教化嘉定的源头。听说800年间,这里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大师和文化精英。这里还有两座牌坊,你猜猜分别叫什么?”
小佳说:“听你这么介绍,我猜叫( )和( )。”
A.监察 B.兴贤 C.保安 D.育才
18.参观嘉定孔庙后,小佳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儒家思想,小文应该推荐他阅读《经典常谈》中哪部分内容?( )
A.《说文解字》第一 B.《战国策》第八
C.诸子第十 D.文第十三
19.小文发现嘉定孔庙的文创空间还有一枚纪念印章(如图),他想敲在《水浒传》的扉页上。你认为这枚印章内容合适吗?请说明理由。(80字左右)
五、作文
20.题目:这是我必然的选择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上海市嘉定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答案及简析
试卷包含了默写、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和作文等题型,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能力。答案及简析如下:
1.答案
铜雀春深锁二乔
夜阑卧听风吹雨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简析: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注意“雀”不要写成“鹊”,“阑”不要写成错别字,“璧”不要写成“壁”。这些诗句分别出自杜牧《赤壁》、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范仲淹《岳阳楼记》,平时要准确背诵和书写。
2.答案:资治通鉴
简析:《孙权劝学》出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记忆。
3.答案
(1)B
(2)A
简析:(1)“卿今当涂掌事”中“当”解释为“掌管”,“当涂掌事”即“当权管事”,选B。(2)“括母问奢其故”中“故”是“原因”的意思,赵括母亲询问赵奢不认为赵括擅长谈论兵事的原因,选A。
4.答案:(赵括)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
简析:翻译时注意“尝”是“曾经”,“言”是“谈论”,“难”在这里是“反驳”的意思。要按照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调整语序,使句子通顺。
5.答案
a处填:邪
b处填:耳
c处填:乎
d处填:也
e处填:矣
简析:“邪”常表反问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反问吕蒙自己并非想让他成为博士,a处填“邪”;“耳”有“罢了”之意,“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示只是让吕蒙粗略阅读了解历史就行,b处填“耳”;“乎”可表感叹或反问,“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吕蒙感叹鲁肃认清事物晚,c处填“乎”;“也”表判断或肯定语气,“破赵军者必括也”,肯定使赵军战败的是赵括,d处填“也”;“矣”表陈述或肯定语气,“吾已决矣”,赵王表示自己已决定,e处填“矣”。
6.答案:写鲁肃与吕蒙论议、结友等内容,是为了从侧面表现吕蒙学习后的惊人进步,突出孙权劝学的效果显著,强调读书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简析:鲁肃与吕蒙论议后“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的反应,侧面展现出吕蒙学习后才略提升明显。“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进一步体现鲁肃对吕蒙的认可,从而突出孙权劝学成效好,强调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7.答案:吕蒙读书后学以致用,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所以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赵括虽熟读兵法,但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实际作战经验,没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导致兵败身亡。
简析:从《孙权劝学》中吕蒙学习后让鲁肃刮目相看,可知他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才略有很大进步。而《赵括》中赵括虽熟悉兵法理论,但在长平之战中,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缺乏实战经验,最终失败,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8.答案
(1)“读屏”现象普遍
(2)读屏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3)碎片化阅读、轻阅读、浅阅读成为典型特征
(4)讲书视频能用极短的时间生动展现巨著的概况或精华,激发人们读纸质原著的热情
(5)无论读屏还是读书都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应发挥两者优势,满足阅读需求
简析:(1)根据文中描述满车厢、满大厅的人都在“读屏”,可概括为“读屏”现象普遍。(2)从“读屏时代,电子书、有声书、讲书视频等多形态的数字化阅读载体不断涌现,人们的阅读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可得出。(3)文中明确提到读屏时代阅读方法的典型特征。(4)依据“讲书视频能用极短的时间生动展现巨著的概况或精华,让人倍感亲切,看了还想接着看,读纸质原著的热情也被重新点燃”概括。(5)从文章结尾作者的观点总结得出。
9.答案
甲B
乙A
简析:甲处前文说“出门携书不便”,所以选择电子书“替补出场”更合适,对应B句;乙处说“读完纸质书不过瘾”,A句“到听书软件上听一遍,在对比中细品文字背后隐藏的奥秘与丰富信息”符合接着深入阅读的情境。
10.答案:图表内容显示人们倾向的阅读形式多样,选择纸质书阅读的人数占比最多,其他数字阅读形式(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网络在线阅读、听书、视频讲书等)也占一定比例。这与文章第③段中“读屏时代,电子书、有声书、讲书视频等多形态的数字化阅读载体不断涌现,人们的阅读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观点相契合,能作为该段的论据。
简析:图表呈现了多种阅读形式及选择人数占比,体现阅读形式的多样性,与第③段论述的读屏使阅读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观点一致,可作为论据支持该观点。
11.答案
(1)妈和刘婶想要撺掇大伙儿给老关送钱
(2)大家按约定如数交上赊欠款
(3)妈却编了理由说假话
(4)一屋子人却全走光了
(5)妈晚上却发现老关把钱放在了炕席下
简析:(1)根据“妈和刘婶正要撺掇大伙儿把钱给老关送去”概括。(2)从“老关刚掏出账本准备对账,刘婶就和村里的三奶奶四大妈们带钱赶来了。瞅着一家一家按约定如数交上的赊欠款”得出。(3)结合“妈说:‘你说得在理,不过我们死的那几只鸡崽儿是被猫叼狗啃了,怨不上你。’”概括。(4)由“妈说:‘这钱我不要,谁要你就退谁,我得给孩子们做饭去了。’听我妈这么一说,一屋子人像躲燃着的炮仗般呼啦一下全走光了”总结。(5)依据“晚上,妈扫炕悟被时,发现老关把退给大伙儿的鸡崽儿钱放在炕席下了”概括。
12.答案:这些意外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富有趣味,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中表现了老关善良厚道、能体察人心的形象,以及村民们热情淳朴、守信用、懂得感恩、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等可贵品质。
简析:老关未按时收钱、面对全额还款的反应、村民和老关后续的行为等意外情节,让故事充满波折。老关的行为体现他善良厚道、能为他人着想;村民们按时还钱、维护老关等行为展现出他们的淳朴、守信、感恩等品质。
13.答案:A句。A句中“咱”“昧心赖账”“戳脊梁骨”带有农村方言的特点,符合故事发生的背景,口语化的表达更符合妈农妇的身份。“戳脊梁骨”常用来表达对不道德、不光彩的行为的谴责,比“批评”一词分量重,更能体现包括妈在内的村民们对信用的看重。
简析:文章讲述农村故事,A句的方言词汇符合农村背景和农妇身份。“戳脊梁骨”的表述更强烈,更能突出村民对信用的重视程度,相比B句更合适。
14.答案:第⑤段和第⑩段画线处分别写了“我”对大伙儿不给钱的担忧及打算告知老关自家的损失,这两处表明“我”还意识不到村民们对信用的看重,也没有想到在老关困难时牺牲自己来帮助他。第 段画线处写多年后“我’常常想起吆喝声,暗示“我”已经理解、认同并常常怀想这种守信、互助的精神。这三处语句反映了“我”从小到大思想认识的变化发展。
简析:第⑤段“我”的担忧和第⑩段“我”的行为,体现当时“我”对村民品质和老关心意的不理解。第 段“我”常想起吆喝声,说明“我”后来理解并认可了这种乡村美德,反映“我”思想认识的成长变化。
15.答案:CD
简析:A选项苏州园林在苏州,不在嘉定;B选项安亭汽车城发展史属于现代工业发展,与传统文化关联不大;E选项东方明珠在上海浦东,且建筑美学并非嘉定特色传统文化;F选项远香湖户外喷泉秀是现代景观,不属于传统文化。C选项南翔小笼制作工艺和D选项徐行草编独特工艺都属于嘉定的传统文化,所以选CD。
16.答案:A
简析:新闻主要围绕嘉定孔庙修缮完成后重新开放这一事件。B选项只强调孔庙的历史地位;C选项侧重修缮技艺;D选项强调修旧如旧的成果,均未突出重新开放这一关键信息。A选项“嘉定孔庙修缮后将重新向公众开放”能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所以选A。
17.答案
B
D
简析:孔庙与教育、培养人才相关。“兴贤”有推举贤能之意,“育才”强调培养人才,都与孔庙的功能和儒家思想契合。“监察”和“保安”与孔庙教化育人的功能不相关,所以选BD。
18.答案:C
简析:A选项《说文解字》第一主要讲汉字相关内容;B选项《战国策》第八主要是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等内容;D选项“文第十三”可能涉及文学方面。C选项“诸子第十”会介绍儒家等诸子百家思想,适合小佳深入了解儒家思想,所以选C。
19.答案:示例:不合适。印章内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的是欢迎朋友到来的喜悦,与《水浒传》所描绘的农民起义等内容主旨不符。(或:合适。《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义气相投,彼此之间也有朋友相聚之义,与印章内容有一定关联。)
简析:若认为不合适,从印章内容与《水浒传》农民起义、反抗压迫的主旨不相关阐述;若认为合适,从梁山好汉间的义气、相聚类似朋友之义角度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20.答案:略
简析:“这是我必然的选择”是命题作文。写作时,要围绕自己经历的一次重要选择展开,详细叙述选择的背景、过程和原因,突出“必然”性。可以从学习、兴趣爱好、道德抉择等方面选材,注意结合自身感受,表达真情实感,字数控制在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