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恪守(gé) 阔绰(chuò) 强聒不舍(guō)
B.濡养(rú) 筵席(yán) 自吹自擂(lěi)
C.宽宥(yòu) 恣睢(zī) 矫揉造作(jiǎo)
D.亵渎(xiè) 广袤(mào) 锲而不舍(qiè)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植物是人类________的朋友,也是文人墨客的最爱。植物的名称________与寓意组成了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诗词。文人们的精雕细琢或妙手偶得,又让庭院气息和原野芬芳充盈其间。当你神游“故人庄”或“浣花溪”时,你就会感受到植物与文学那份________千古的隽永关系。
A.亲密 内涵 传唱 B.亲切 内容 传唱
C.亲切 内涵 传播 D.亲密 内容 传播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极端气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极端气候仍将频繁出现。③我国气候类型复杂,气候风险交织,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有待丰富。④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推进相关治理体系建设,提高治理水平。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自称华夏子孙,用的是“夏”的本义,是大的意思。唐代学者孔颖达解释“华夏”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包含着中国人的自尊和自信:我们是像花儿一样美丽的民族□我们是大气磅礴的文明之邦。
A.: ; 、 B.: ; , C., : 、 D., : ,
二、诗歌鉴赏
5.下面对《行路难(其一)》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本诗开篇以饮食的精美和诗人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动作形成强烈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运用典故,表现出诗人想要像姜尚、伊尹那样过上闲适安逸的隐居生活。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表明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茶叶的治病史》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茶叶的治病史
①谈及茶的起源,人们往往会引用“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传说神农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采集草药,他不仅要走很多路,而且还要对采集的草药亲口尝试,体会、鉴别草药的功能。有一天,他在采药时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感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赶紧找棵树靠着坐下,闭目休息。这时,一阵风吹来几片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手捡了两片放在嘴里咀嚼,没想到品出一股清香,感到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仔细观察后,他发现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与一般的树木不同,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细细研究,后来将它定名为“茶”。
②这一传说暗示了茶在最初发现时就具有药用功能。
③我国古籍中,最早记载药茶方剂的是三国时期张揖所著的《广雅》,书中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④到唐宋时,药茶也已发展为单方、复方并用,且复方之用多于单方。服用方法也由原来单一的煮饮法变为调服、丸剂、散剂等。
⑤明清时期,药茶的应用范围和制作方法不断更新和充实,茶疗处方更是丰富,适用范围几乎遍及内科、外科、妇、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骨伤科和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药茶的剂型也进一步发展为散剂、丸剂、冲剂以及以药代茶饮等多种类型,服用方法多样,有饮服、调服、和服、含漱、擦、搽、涂等。此时大量行之有效的茶疗方被广泛应用,如午时茶、枸杞茶、姜茶、八仙茶、珍珠茶等。
⑥对于茶的药效,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有记录,历代本草学家和医学家都将茶作为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良药加以应用和论述。《药书》《华佗食论》《茶谱》等记载了茶的止渴、提神、消食、利尿、治喘、明目益思、消炎解毒、益寿延年等20多项功效。
⑦茶作为药用的同时也作为食用广为发展。三国时期,张揖在其《广雅》中称饮茶为“煮茗”;西晋时,傅咸在《司隶教》中提到茶,称“茶粥”,反映出魏晋时期的人会将茶的鲜叶采来煮食,并加入米、油、盐、姜、葱、椒、红枣、桔皮、薄荷等作料调味。“煮茶如烹调,吃茶如吃菜”。而“温饮”茶叶的习惯也因此延续至今。白居易的《琵琶行》名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可以说明唐朝时茶叶生意已相当普遍。我们所熟悉的不加佐料、直接用开水冲泡的方式,也就是“清饮”,在明代就已经出现,并逐渐受到百姓、特别是文人的喜爱,成为中国主要的饮茶方式之一。
6.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神农遇毒,得荼(茶)而解”的传说,暗示了茶在最初发现时就具有药用功能。
B.明清时期,药茶的应用范围和制作方法不断更新和充实,大量行之有效的茶疗方被广泛应用。
C.历代本草学家和医学家都将茶作为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良药加以应用和论述。
D.茶作为药用广为发展,如古籍记载的“茶粥”“煮茶如烹调,吃茶如吃菜”。
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了《神农本草经》对茶的疗效的记载。
B.使用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历代本草学家和医学家都将茶作为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良药加以应用和论述。
C.使用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了《神农本草经》对茶的疗效的记载。
D.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历代本草学家和医学家都将茶作为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良药加以应用和论述。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③~⑤段以时间顺序说明了茶作为药用功能的发展。
B.第⑤段中加点词“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⑦段引用白居易的诗句,意在表明古代文人素来对茶情有独钟。
D.本文是事理说明文,题目揭示了说明内容,指出茶具有药用功能,富有吸引力。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峰回路转 回:曲折、回环
B.佳木秀而繁阴 秀:秀气
C.杂然而前陈者 陈:陈列,摆开
D.树林阴翳 翳:遮盖
10.下面句子中是倒装句的一项( )
A.环滁皆山也 B.醉翁之意不在酒
C.云归而岩穴暝 D.负者歌于途
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作者用寥寥数语,写山写水,写泉写路,神形兼备,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B.第②段写出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四时景物的迥然不同。
C.第③段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先写太守之宴,再写滁人之游。
D.第④段写日暮而归。这一段在叙事中,融入了更多议论和抒情,托出全文的主旨。
五、名句名篇默写
12.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明月几时有?。 (苏轼《水调歌头》)
(2),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3)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4)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乐观进取、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名句是:“,。”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阳刘子骥①,高尚士也,善史传,隐于阳岐②。于时苻坚临江③,荆州刺史桓冲将尽讦谟④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⑤甚厚。子骥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⑥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⑦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已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
【注释】①刘子骥:南阳(今属河南)人。②阳岐:村名。③临江:指兵临长江。④许谟(xū mó):宏图大计。⑤赠贶(kuàng):赠送礼物。⑥上明:东晋时曾是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南。⑦翛(xiāo)然:超脱自在的样子。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缘道以乞穷乏 缘:
(2)甚厚,为乡闾所安 甚: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善史传,隐于阳岐。
15.请结合原文分析,刘子骥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追忆栾花》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追忆栾花
安萍华
①入秋的时候,满街的栾树添了盛装,黄粉色的彩衣在空中摇曳生姿,煞是好看,早晚的空气中透出丝丝凉意……这个秋天姗姗来迟,如今渐行渐远,倒数的秋日里,我留恋起栾树开花的模样。
②“栾树花开满院香,秋风瑟瑟送清凉。金黄一片如仙境,独傲枝头韵味长。”要说什么花最能代表秋天?栾树花一定榜上有名。它怒放的生命、绽放的花朵是对秋天最浓烈的深情。
③我们这里,栾花开在六月到九月间。初见时,那细碎的小黄花绽放在满树的绿色中,密密匝匝,远远地看去,绿色的树顶仿佛戴上了一顶金色的凤冠,雅静不失贵气。当九月的风吹过,纤细的花朵就从树上迫不及待地跳入过往路人的身上,继而又是一个俯冲顺着衣衫滑下,落满整个地面,飘飘洒洒,远远望去一片细碎的金黄。我欣赏它这份洒脱,着实喜欢它小小的模样,椭圆形细长的花瓣向外反卷着,露出长长的花蕊,花瓣和花蕊连接的末端呈现一抹鲜艳的红色,分外亮眼。那玲珑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有种想拥入怀中细心呵护的冲动。
④秋日里的栾树更似一位晚熟的人,在沉淀中不断积蓄着力量,在秋日里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我时常思考究竟栾花具有什么魅力值得我追忆呢?
⑤爱之所爱,栾花似乎一生在用它的花语诉说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这注定是一场属于秋日里的浪漫,一段独属于秋日里的邂逅。无关乎风花,无关乎雪月,只是义无反顾地奔赴一场轮回之下的秋日之约。虽如苔米,也一样有自己的光。这是信仰,也是追逐。
⑥它把自己仅有的一抹鲜艳奋力地涂染在初秋的调色板上,即使没有海棠花、菊花、月季的浓艳,也没有松柏的苍翠;即使会被早早的淹没在整个秋日五颜六色的海洋中,找不到存在的痕迹;即使热情的拥抱得不到一丝丝的回应;即使这秋日的美色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世人早已遗忘它纤弱的样子,可它还是爱得义无反顾,爱得轰轰烈烈、从容不迫。即便是只有在入药和做染料时才被真正忆起,它也无怨无悔。
⑦栾花年复一年,在四季中往返,和时光相拥。在重复中坚守着自己,默默地从夏站到秋,从青葱到繁花,一半相拥,一半相守,从初见到归来,依旧还是它年少时的模样。好像“鲜衣怒马”才应是它的本色。
⑧栾树知秋,夏末秋初,绿叶在栾树花装点下,串串蒴果如灯笼般高高悬挂在枝头,安静地在空中等待,等那风起的时刻,去奏响一曲美妙的乐章。随着秋意渐浓,枝头那绿色、黄色、藕粉色、橙色、红色,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在眼前转换,流光溢彩。秋日的暖意也在这色彩的更迭中慢慢流淌开来,温润而泽。
⑨会装点生活的人,往往在这时会选几株带着“灯笼果”的栾树枝条带回家,把秋插在瓶中,让这最后一抹绚烂的美留在家里,也借此希望更能像“钱串串”一样,为家带来好运。还有手巧的人,会收集“灯笼果”用丝线串起来,做成风铃,挂在屋内。剥开蒴果轻薄的三棱柱胚衣,里面变黑的种子经过清洗,也会被喜欢的人串起来做成精美的手链,这一层又一层的惊喜像拆盲盒一样,在人们的惊艳声中,栾树的花与果,就这样和秋天一起悄悄地退场了。
⑩即使平凡,即使不堪,也能坦然接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即使卑微到跌进尘埃,也有向下扎根,向上奋力生长的勇气。
栾树用绚丽多彩的一生,用它的花朵和果实,带给人们太多的惊艳和震撼,让我怎能不偏爱,不留恋,不回望。
(选自《西安晚报》有删改)
16.第②段引用诗句“栾树花开满院香,秋风瑟瑟送清凉。金黄一片如仙境,独傲枝头韵味长。”有什么作用?
17.请简要分析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8.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
19.请结合全文分析,栾花为何值得“我”追忆?
八、综合性学习
为配合乡村现代化建设,某班级开展“天津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了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结对帮扶困难村,小康路上一起走。天津市完善了政策保障体系,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完善了督导指导体系,推进任务,落地落实。
【材料二】近年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表
【材料三】种好粮菜果,全力搞好产业振兴。天津市各行政区域建有大片设施农业园区,一年四季生产果类和叶类蔬菜,满足市民菜篮子,还大量销往北京部分市场,同时,大力发展畜禽水产养殖。津产鱼虾肉禽蛋量足、质优、价稳,丰富了市民餐桌。
【材料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村庄美得像花园。天津市自制定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来,开展了“村庄清洁”“百日大会战”等活动,改善了生活环境,还乡村最美底色,引领乡村建设从村容整洁向生态宜居转变。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21.根据材料,概括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重要措施。
九、填空题
22.请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篇名或作品 名著片段
《艾青诗选》中的 《(1)》 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水浒传》 大雪下的正紧,(2)(人名)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屋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
《水浒传》 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3)(人名)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
《水浒传》 (4)(人名)家住沂州翠岭东,杀人放火恣行凶。不搽煤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 闲向溪边磨巨斧,闷来岩畔斫乔松。 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
(1)(2)(3)(4)
十、名著阅读
23.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哪三个情节?请分别概述。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
呼酒谩浇千古恨,吟诗欲泻百重愁。
赝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
搔动梁山诸义士,一齐云拥闹江州。
十一、作文
24.作文
藤野先生不倦的教诲是鲁迅的启明星,抚慰了独在异乡的孤苦;一树盛放的紫藤萝是宗璞的启明星,启迪了生命的感悟。成长的启明星,闪烁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温暖的话语、鼓励的目光、严厉的批评……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天津市北辰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答案及简析
1.答案:D
简析:A选项“恪守”的“恪”应读“kè”;B选项“自吹自擂”的“擂”应读“léi”;C选项“恣睢”的“恣”应读“zì”。D选项注音完全正确。
2.答案:A
简析:“亲密”侧重于关系紧密,“亲切”侧重于态度热情,这里形容植物和人类的关系,“亲密”更合适;“内涵”更强调深层次的意义,与“寓意”搭配更恰当;“传唱”更能体现植物与文学的关系在文学领域像歌曲一样被传颂,“传播”则没有这种文学色彩。所以A选项正确。
3.答案:C
简析:C句中“能力”与“丰富”搭配不当,应将“丰富”改为“增强”或“提高”。
4.答案:B
简析:“唐代学者孔颖达解释‘华夏’说”后面是直接引用,用冒号;“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和“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是并列分句,用分号;“我们是像花儿一样美丽的民族”和“我们是大气磅礴的文明之邦”是并列句子,中间用逗号。所以B选项标点使用正确。
5.答案:C
简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的是诗人期望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愿望,并非想过上闲适安逸的隐居生活,C选项赏析不恰当。
6.答案:D
简析:文章第⑦段提到“茶作为药用的同时也作为食用广为发展”,而不是仅作为药用广为发展,D选项不符合原文意思。
7.答案:D
简析:文中画线句子列举了《药书》《华佗食论》《茶谱》等书籍,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20多项功效”是列数字。这些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历代本草学家和医学家都将茶作为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良药加以应用和论述。D选项分析正确。
8.答案:C
简析:第⑦段引用白居易的诗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是为了说明唐朝时茶叶生意已相当普遍,而不是表明古代文人对茶情有独钟,C选项理解分析不正确。
9.答案:B
简析:B选项中“佳木秀而繁阴”的“秀”是“茂盛”的意思,不是“秀气”。
10.答案:D
简析:D选项“负者歌于途”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负者于途歌”;A选项是判断句;B、C选项是正常语序的句子。
11.答案:C
简析:第③段是先写滁人之游,再写太守之宴,C选项“先写太守之宴,再写滁人之游”理解错误。
12.答案
把酒问青天
但愿人长久
先天下之忧而忧
蜡炬成灰泪始干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简析:注意“酒”“愿”“忧”“蜡炬”“侧畔”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13.答案
(1)沿着
(2)非常,很
简析:“缘道以乞穷乏”意思是沿途把财物施舍给穷困的人,“缘”是“沿着”的意思;“甚厚,为乡闾所安”意思是大家相处十分融洽,他深受乡里人敬重,“甚”是“非常,很”的意思。
14.答案:南阳人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隐士,擅长史传学术,隐居在阳岐村。
简析:翻译时,“善”是“擅长”,“隐”是“隐居”,“于阳岐”表示“在阳岐村”,注意句子通顺。
15.答案:性格高洁,不慕名利,直率超脱,善良亲和。
简析:从“子骥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亦尽”能看出他不慕名利;“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体现他直率超脱;“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已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表现出他善良亲和。
16.答案:写出绽放的栾花金黄一片,清香,傲然绽放的景象,富有画面感,引出下文对栾花的描写和抒情,同时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意蕴。
简析:诗句描绘出栾花开放时的香味、颜色和姿态,让读者能想象出画面;在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栾花的具体描写;诗句的引用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17.答案:第④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栾花在秋日里怒放的描写,引出下文追忆栾花品格的具体内容,通过设问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简析:第④段开头承接了上文对栾花开放状态的描写,接着以设问引出下文对栾花品格的探讨,这种方式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导读者思考栾花值得追忆的原因。
18.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颗颗饱满的栾树果实挂在枝头的情状,表达了作者对栾花的喜爱之情。
简析:把“串串蒴果”比作“灯笼”,是比喻;“安静地在空中等待,等那风起的时刻,去奏响一曲美妙的乐章”赋予蒴果人的行为和情感,是拟人。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果实的样子,也体现出作者对栾花的喜爱。
19.答案:栾花无怨无悔地尊重、热爱生命;栾花在四季时光的往返重复中坚守自己;栾花和果实带给人们太多的惊艳和震撼;栾花坦然接受自己的平凡和不堪,也有向下扎根和向上奋力生长的勇气。
简析:从文章第⑤段能看出栾花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第⑦段体现它在四季中坚守自己;第③段和第⑧段写栾花和果实给人的惊艳;第⑩段表明它坦然面对平凡并努力生长。
20.答案:近年来,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简析:从材料二的图表数据可以看出,2017-2020年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就是收入持续增长。
21.答案:结对帮扶困难村,完善政策保障和督导指导体系;种好粮菜果,全力搞好产业振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
简析:材料一提到结对帮扶和完善体系;材料三说的是产业振兴;材料四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分别从这三则材料中概括出关键措施即可。
22.答案
(1)大堰河——我的保姆
(2)林冲
(3)杨志
(4)李逵
简析:(1)根据诗歌内容可知是《大堰河——我的保姆》;(2)从“草料场”等信息可判断是林冲;(3)根据人物语言和情节可知是杨志;(4)从“黑旋风”等描述可知是李逵。
23.答案:宋江醉酒后在浔阳楼题反诗。戴宗送假信被识破,沦为阶下囚。众好汉为救宋江和戴宗,在江州劫法场。
简析:“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呼酒谩浇千古恨,吟诗欲泻百重愁”写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赝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说的是戴宗送假信被识破入狱;“搔动梁山诸义士,一齐云拥闹江州”是众好汉江州劫法场。
24.答案:略
简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首先要明确“成长的启明星”的含义,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等。写作时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这个“启明星”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和作用。如果写记叙文,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突出“启明星”的重要性;如果写议论文,可以列举一些事例来论证“启明星”在成长中的意义。